人在三国,朝九晚五 第189节

  如果此时他遇到的是马谡,遇到的是赵括,遇到的是……

  说不定,徐晃还真就撑到曹仁建立起防线了。

  但,他面对的并不是那些蠢人。

  他面对的是三个十分会打仗,同时在这个时候,还发挥出了各自强项的大佬。

  一个万人敌,正在军中厮杀。

  另外一个万人敌,正在悄悄接近……说起来,襄樊之战时,关羽也是这么悄悄接近的。

  之后的事情嘛……水淹七军!

  最为关键的是,此时他们后方还坐镇着刘备。

  一个可以让他们完全相信的人,一个随时都会给他们助力的人。

  “全军出击!”

  而刘备也确实不会让关张失望,他几乎是在看到战场变幻的那一瞬间,就在跟陈逢询问了一番后,将全部大军压了上去。

  从表面上来看,此时的刘备完全就像是一个赌红了眼,即将梭哈的赌徒。

  但实际上来说,这时候全军出击,那才是最好不过的。

  因为这般做了以后,不光可以给张飞增援,同时……还能让悄悄靠近的关羽,更快找出徐晃的错漏。

  “大哥定然会帮我,只是不知……”

  关羽确实正在发愁,发愁刘备会在甚么时候帮助自己,但他的话才说了一半,就看到了形势发生变化的战场。

  他先是一愣,而后便缓缓地摸出了冷艳锯,喃喃道,“大哥果然看到我了!”

  说话之时,他已全然睁开了双眼,目光一点点地扫视着战场,寻找着最为薄弱之处。

  是个人都知道,关二哥要是睁眼,那就代表着是要杀人……

  这一次,自然也是一样。

  就在关羽睁大眼睛寻找之后不久,他也便找出了一个最为薄弱之处。

  “中军!”

  关羽略微有些发愣地看着徐晃坐镇的中军,心中也不知道琢磨了一阵什么,接着便直接下达了冲锋的命令。

  “随我杀!”

  他这三个字刚一出口,自己便当先拿着冷艳锯冲了上去。

  与此同时,张飞也在战场上杀累了。

  他正想着悄然后退,并趁着当前的时机稍微休息一二。

  是的,他已经看出了徐晃大军的混乱……最起码,也不太可能如之前一般反应迅速。

  这种时候,张飞自然是要趁势休息了。

  毕竟,他也不是铁打的。

  “随我杀!”

  可就在这时,张飞听到了关羽的喊杀声。

  “是二哥?!”

  张飞瞬间判断出声音的来源,而后眼前一亮,当即挥舞着蛇矛大喊起来,“身是张翼德,何人敢来犯?!”

  他仿佛瞬间就补满了能量。

  这般模样,自然吓到了无数人。

  因此,对面也变得更乱了。

第190章 两三月内,便可入襄阳!

  “云长、翼德!”

  看到两个大兄弟都跑到战场以后,刘备便坐不住了。

  “子吉以为……?”

  他期待地看向了陈逢。

  “……”

  陈逢自然知道刘备想问的是甚么,无语道:“玄德公以为呢?”

  “罢了。”

  刘备到底不再是当初那个鞭打督邮的青年,因此他虽然很想不顾一切地冲到战场上,但到了最终,这股冲动却还是被理智压了下去。

  “恨不能与之一同也!”

  回到原位的时候,刘备的脸色不是太好看,语气也很冲。

  “……”

  陈逢见此,先是陷入了很长一段的无语,过后方才开口道:“玄德公,当以大事为先啊!”

  “啪——”

  听到这话,刘备猛地一拍大腿,满脸惭愧道:“子吉若是不说,我险些都要忘了!”

  “伯苗何在?”

  “邓芝在此!”

  “速速率一支偏师往编县而去,不得有误!”

  “谨遵命!”

  得到这份命令时,作为中军将领的邓芝,确实有那么一点吃惊。不过当他看到霍峻跟陈到之后,他心中那一丝刚生出的惊讶,随之也就烟消云散了。

  中军除了他之外,还有陈到、霍峻。

  这也就代表着,即便是他走了,刘备也不可能面对中军虚弱的问题。

  虽然眼下的中军,加起来也就只剩六千来人了……

  不过就算如此,相比于徐晃来说,终归还是好了很多。

  所以,他完全可以放心的离开。

  至于编县能不能被拿下这个问题……

  邓芝压根就没有想过!

  毕竟来说,编县长到底是被北方认定为刘表属臣,为防混乱暂时还没动的张存。

  这个人的能力多少,且先不说。

  关键在于,只要张存还有那么一点上进心的话,他就绝对是要归入到南阳派系的。

  因为他在北方,压根就出不了头。

  更确切一点来说便是,只要过去了这一段时间的混乱,张存的编县长能不能保住,尚且都是未知之数。

  而此时的刘备,则正在冉冉升起,可谓前途远大。

  这般情况下,张存又怎么可能会真的投靠了曹操?

  说到这些情况的时候,或许就有人会在想了……

  既然张存是南阳派系,而且这个消息也没有怎么藏着掖着,那他……为什么就没被动过呢?

  曹操难道不怕张存造反吗?

  有一说一,曹操真的不怕。

  因为县令这一职责,虽然很高,但实际上来说,却并不统兵。

  当然,这并不是最关键的问题。

  最为关键的问题在于。

  谁说亲近刘备的只有南阳派系了?

  别的先不说了,就说一个威望极高,同时拥有极大决策权的人吧……

  这个人,名字叫做宋忠。

  咳,这个名字确实不怎么好。

  但问题在于,名字之类的东西,那都是虚的。

  什么是实?

  宋忠有个儿子宋良,原本历史上关羽南方掀起襄樊之战时,卷入了魏讽造反案。

  他有四个知名徒弟。

  王肃(王司徒之子),魏卫将军。

  尹默,蜀谏议大夫。

  李撰,历任蜀汉三郡太守、阿斗老师之一。

  潘濬,这个就不用说了…毕竟在历史上,他确实投降了孙权,但那不是没奈何吗?

  毕竟,世上如廖化(诈死而归)一般实心眼的,终归是少数。

  当然了,就算是潘濬后来投降了,但早期帮着刘备梳理荆州的功劳,那也是不可磨灭的。

  言归正传。

  看到了吧?

  宋忠的四个徒弟当中,除了世间奇人王司徒的儿子之外,几乎都投了蜀汉,而且……皆是立下过大功的!

  他的儿子宋良,甚至还是冀州响应魏讽造反的主要人物之一。

  除此之外,宋忠还是刘备能逃脱樊城的主要助力……羽获宋忠,方知刘琮已降。

  真以为刘备在荆州的七年时间里,一点事都没有干吗?

  若真什么事都没有做,历史上潘濬又怎么可能会来投?伊籍、霍峻、邓芝、张存……等一系列的人,怎么就突然变成蜀臣了?

  没错,刘备在荆州的这些年里,表面上确实没有做过什么事。

  但这并不代表刘备没有收拢人心!

  就算别的都不说,便仅仅是宋忠这样的大儒,也绝不是一个两个那么简单的了。

  结合这些之后,再看上面的问题,是不是就豁然开朗了?

  没错,亲近刘备的人,早就已经结成了派系。

  所以这些亲近刘备的人,就算是曹操想动,也得先考虑考虑会造成的政治影响。

  当然了,带兵之人显然不能算在其中。

  因为带兵之人,要么如霍峻一般早就跟刘备跑了,要么就是彻底转变了心思……

首节 上一节 189/532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