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在三国,朝九晚五 第246节

  “以出身论高贵是吧?”

  那商人听到这话,不仅没有生气,反而冷冷的道:“若论出身,我可比你要高贵许多!”

  说话间,他便从怀里拿出了一份帛书写就的证明文书,一脸骄傲地在王朗面前晃了晃,道:“我,乃高祖后裔,玄德公世子所掌江夏商会会员!”

  “你又是何人?焉敢小觑于我?”

  王朗:“……”

  该说不说,这话他还真接不了。

  一方面来说,眼下刘备压根就不想暴露身份,

  所以以父压子之说,显然是不太可能的。

  而另外一个方面……

  世子终归是世子,是刘备的儿子,他王朗总不能在这里胡乱说些什么吧?

  要是被记恨了,那可就完了。

  虽然刘备一直以来都表现的很是仁德。

  但人家毕竟是父子,他们则是君臣。

  这里面,差着辈儿呢!

  “无话可说了吧?”

  “哼!”

  商人骄傲地抬着头,晃悠着手中的文书道:“以前一直觉得,军师做这事的时候,多少有些多此一举了,如今看来……尔等果然是门缝里看人,生生把人看扁了!”

  “幸好军师通晓人心,早就将尔等的想法算计到了。”

  “不过些许小事罢了,足下切莫因此而动气。”

  刘备站出来当和事老了,笑着道:“此文书,可否给我看上一看?”

  “尔君如此知礼,尔却不知礼仪,实非好人!”

  商人又瞪了一眼王朗,见到对方完全不反驳,只是一副气炸了肺的模样后,方才连忙将文书递给了刘备。

  “您可拿好了。”

  “千万别给弄坏了。”

  “我的身家性命,皆在此物之上,若是没了……那可就糟了!”

  “放心,放心,不会给你弄坏的。”

  刘备随口答应一声,当即便看起了那份跟照身帖差不多,但却更为详细的文书。

  “江夏郡,沙羡县,兜藜乡,广夕里人,名章留,家中第三子,尊堂章金,尊堂母黄氏……身高七尺五寸,颌下须发受过火烧,眼角有黑痣……操砖业,雇工四十六人,每皆足额发放工钱……章时、黄平、杨夫……等四十六人予以证明,鉴证人:广夕里长,百里吉、乡蔷夫,赵虎(此处有印章)。”

  “这,还真是详细啊。”

  片刻后,在看罢了这份极为详细的照身帖以后,刘备兴趣大起,将其递还回去的同时,顺势问起了另外一件事。

  “此物发放了多少?或者说,江夏商会总有多少人?”

  章留想了想后,摇头道:“这我就不知道了,不过六七百人还是有的。”

  “此……”

  刘备明显兴趣更大了,还想再问。

  “你走不走嘛?”

  章留却是没了兴趣,指了指天空道:“再不走的话,天色可就晚了,到时就算想走,也都走不了了。”

  “走走走。”

  刘备在看到那份详细的“照身帖”之后,几乎也就没了怀疑,因此半点也不犹豫地就作出了一副要上船的架势。

  “这船好上,可要是……”

  王朗还是一脸的犹豫。

  然而还没等他说完这句话,关羽就从后面走了过来,“大哥既然没了怀疑,想来那什么会员证已是证明了此人的身份,先生何故还要继续怀疑?”

  你们两兄弟欺负人!

  王朗心里那叫一个不爽啊。

  毕竟,他总不能说,眼前这人‘来路不明、身份低贱,说不得就是什么坏人’吧?

  因此之故,一口气就憋了起来。

  “足下会员证上所言,似是还有雇工四十六人……这船上的,莫非便是?”

  另外一边,刘备已经上了船,指着那些各自忙碌的工人问了起来。

  显然,他的兴趣还是很大,或者说,在遇到这种从未见过的事物之后,几乎就没有减过。

  “尊驾好眼力!”

  章留赞叹地点头道:“这船上之人,确实都是我的雇工,否则的话……难不成还能是奴仆?”

  之后,他还不等刘备开口,就自顾自地回答道:“别的地方不说,但江夏这地方,却是不兴奴仆的。”

  “哦?这却是何故?”

  刘备又问。

第242章 陈逢:我当证(fang)清(chang)白(jia)!

  由宜城渡口前往襄阳,走水路的话,也就半天不到。

  因此,天都还没黑,刘备、关羽、王朗,外加十多个护卫,就已经来到了襄阳渡口。

  至此,刘备就要下船了。

  毕竟来说,他想了解的东西,路上就已经了解过了。

  虽然他还是不太懂,为什么江夏不以蓄奴为风,反倒是喜欢给钱的雇工。

  也还搞不明白,为什么江夏有那么大的发展。

  更加不是太清楚,自家的儿子阿斗,为什么小小年纪,就已经成了江夏商会的会长。

  但是,到了襄阳之后,他自然也就不用再去询问章留了。

  所以,刘备到了渡口以后,当即便要告辞离去,“多谢足下一路照看,日后若是有机会,吾……”

  章留没等他说完,便连忙开口道:“您是贵人,不用承诺其他,只要您能在适当的时候,帮我说上两句话就行了。”

  虽然章留还是没看明白,刘备到底是个什么身份。

  但这一路下来,有一点他却是已经肯定了的。

  那就是,

  刘备确实是贵人。

  这一点,从他身边那个不断生气的家伙就可以看出来了。

  毕竟,那人的气性虽然很是奇妙,更是不断地生闷气,

  但章留却从对方看到了一股儒士风采。

  便是比之江夏的许多先生,都还要更甚几分。

  除此之外,他还从关羽身上看到了一股极重的煞气。

  有了这两人做参考,刘备的贵人身份,自然也就是可以肯定的了。

  “好好好。”

  “若是有机会,定帮你说上一两句话。”

  刘备也没在意,随口就应承了下来。

  “在下别的不敢保证,但所出之砖石,绝对质量上乘,决计不会让贵人难做。”

  不过章留却是十分严肃地补了一句话。

  “我家大哥既然说了要帮你说话,就绝不会食言而肥,你怎得还如此……”

  关羽倒不是不理解,只是看到了刘备的疑惑目光,因此也就顺势反问了一句。

  “贵人不知,我这砖石可是我安身立命的本钱,就如您身上这股子煞气,还有这位贵人身上的儒雅之风一般,若是丢了……那可就再也不能立足当世了。”

  章留郑重地拱手道。

  “这人还挺有意思的。”

  转过头来,刘备感慨地看向王朗道:“景兴先生以为如何?”

  王朗想了想,居然没有落井下石,反而十分认真道:“虽是身份低贱,又是商人,但总的来说,也算有些骨头。”

  “不。”

  “我觉得不是。”

  刘备却是摇了摇头,道:“我以为,他应该是不想丢了乡的人脸,同时更不想给我那儿子丢脸摸黑。”

  王朗:“……”

  那你还问我?

  可着劲的欺负我是吧?

  “景兴先生莫要误会,备只是觉得,先生对于商人,多少有些偏颇了,所以才有此之说,若是先生不喜,备不说也就是了。”

  刘备当然听不到王朗的内心话,不过他却看出来了王朗对那些商人的不满,因此也就有了这么一番话。

  既是提点,同时又是在提醒王朗,天下未定的大局。

  至于王朗会不会听。

  刘备自然是不敢保证的,

  这也是为什么,他会在最后加了一句……先生不喜,备不说也就是了。

  “朗,记下了。”

  王朗郑重地行了一礼,但抬起头来的时候,却是十分认真的道:“不过,我还是觉得,这些人带来的影响极大,或许会导致大好局面的丧失……当然,这也就只是我当前的想法而已,之后,朗定会多多观察,日后自当奉送主公一份正式的表奏。”

  很显然,这个时候的他,已经有点弄明白了刘备的脾气。

  最起码,也不会像是之前一样小心翼翼了。

  “先生有此念,乃是好事。”

  刘备笑着点了点头。

  此事,也算就此告一段落了。

  ……

  军师府。

首节 上一节 246/532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