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在三国,朝九晚五 第248节

  这样一来,陈逢再去安排潘濬的话,后者自然也就不会去胡乱琢磨了。

  简单来说。

  潘濬对于陈逢来说,还算是好安排。

  但是这糜芳……

  陈逢着实是不知道该怎么安排对方了。

  他左思右想,右思左想,最终还是觉得,这人不能真的任用。

  不然,恐怕还是得出事。

  当然,如果刘备非要任命的话,也不是不行,但必须要放在眼皮子低下。

  不过陈逢觉得这已经不可能了。

  因为他已经摊牌了。

  而且,最关键的是,刘备对他的建议,一直以来都相当的重视。

  “子方的能力,确实算不上优异,不过若说不可大用,却是…偏颇了。”

  刘备跟陈逢对视一眼后,不知想到了什么,语气当中突然就多了几分不确定。

  这大概是由于陈逢一直以来的表现。

  也可能是因为,他也看出了糜芳不如糜竺。

  不过,这些话,显然不是他能说出口的。

  “这些都只是小事,相比于这些小事而言,玄德公如今所面对的最大问题,其实是人才不足。”

  看出了刘备的犹豫以后,陈逢顺势转移话题道:“不过好在,孔明很快就发现了这一点,而且提出了速成班的决议。”

  “不知玄德公以为如何?”

  话题,就此来到了刘备不太懂的区域。

  “何谓速成班?”

  好在眼下也就他们两人而已,刘备完全不用去装,直接就提出了疑惑。

  “所谓速成班,意思就是说……短时间内,培养出中下层官员,顺便给他们一个机会,如果他们足够努力的话,未来也还有往上爬的可能。”

  陈逢随口就将速成班的好处解释了出来。

  “这不像是孔明所为,倒似……”

  刘备说到这里,再一次地转过了头。

  “不是我,跟我没关系,别看我。”

  陈逢当即便是否认三连。

  “除此之外,还有何大事?”

  刘备倒也没有深究,只是深深地看了陈逢一眼,也就转移了话题。

  “仗,如今来看已经打完了,暂时来说,应该也不会再起波澜了,所以……玄德公可否趁着这段时间,将如今的兵制,稍微改一改?”

  陈逢说完,便往后一仰,摆出了一副很是无所谓的样子。

  “详说。”

  刘备根本没有废话,直接就吐出了两个字。

  “好吧。”

  “既是玄德公有命,那我也就详细地说上一说……”

  陈逢一脸无奈地叹了口气后,缓缓地道:“总的来说,如今的兵源情况,其实是不怎么乐观的,尤其是许多老兵,已然到了五六十岁的年纪,却都还在军中任职,久而久之,对战力的影响是巨大的。”

  “与此同时,有些兵将如果不管的话,他们可能还会吃些空饷……”

  刘备猛然转头看向了陈逢。

  “当然了,这并不是什么大事。”

  陈逢摇摇头,道:“真正的大事在于,如果他们这般做了以后,玄德公麾下的兵马,很快就会陷入到恶性循环了……也就是说,实际上的兵员将会越来越少,但在账面上,兵员却会越来越多。”

  “若是不管,任其发展,甚至任期形成惯例,大战再开之时,可就会耽误大事了。”

  “所以,我觉得应当把如今的兵制,统一改变为募兵制。”

  “顺便还要在年龄上作出限制。”

  “这样一来,军队吃空饷的可能,也就会小了很多了。”

  “与此同时,军队的战力,则是会猛烈地提升一大截。”

  “更为关键的是,这么做了之后,还将让荆州的人口,渐渐充裕起来。”

第244章 刘备:还有吗?多来点!

  “匡扶汉室,并非一日可行。”

  “这是一场旷日持久的战争……”

  “因此之故,玄德公若是现在不改,早晚都会受其所累。”

  “如今去改,却是恰如其分……”

  “比如说,玄德公可以借口重定将军(独自指挥权),以此来冲淡军中一些反对的声音。”

  “如果错过了如今的这一机会,之后想改,可就不是如今这般容易了……”

  “毕竟,时间一旦拖延下去,军中就必然会出现很多的问题,而且也会形成利益圈。”

  “如今就不一样了……大胜之后的重定官职,正好便是一个大大的机会。”

  …

  陈逢摆出了无数的事实,无数的例子,以及无数的好处。

  “善。”

  到此,刘备也是终于绷不住地点下了头。

  他能看得出来,做完了这些事情之后的好处有多大。

  甚至于,他还能看得出来,如果不做这些事,将会有多大的危害。

  既然如此,他又为什么不做呢?

  不过与此同时,刘备的内心里却是突然想到了另外一件事。

  陈逢好像变了。

  变得跟之前有些不一样了。

  先前的时候,他可没有这么主动的。

  完全就是一个陀螺(假如他知道的话)。

  不抽不动。

  “除此之外,可还有事?”

  想到这里,刘备精神大震,连忙顺势又问了一句。

  “确实。”

  陈逢点头道:“除了军改之外,我还为玄德公准备了另外两个谋画。”

  刘备一听这话,瞬间来了精神:“怎么说?”

  “一为政改……如今的官职,太过于混乱了,虽然玄德公心里都清楚,谁该管谁,可是下面的人,却不是那么清楚啊。”

  “所以,得改!”

  “首先来说,便是为包括我在内的诸位军师,确定正式的管辖范围。”

  “比如说,我是军师,但与此同时,我就只是负责搜集前方情报、打探前方消息、派遣间谍……顺便为大战做准备。”

  “这些我便很擅长,但我也有不太擅长的。”

  “比如具体的政务方面,我就不是那么擅长了。”

  “因此,玄德公可以把政务,以及各种后勤相关的事务,统统都交给另外一个比较擅长此类事务的……比如,诸葛孔明。”

  “再有具体的征伐方面,也要有一个人负责……我认为,庞统就很是不错,而且他如今也算是经过了一系列的改变,跟之前完全不是一个人了。”

  “玄德公可以任命他为随军军师,主要负责战争当中的具体事务。”

  “另外便是监督各地的官员……石广元此人,眼里从不揉沙子,就很是适合,待交州彻底平定以后,完全可以将事情交托给他。”

  “还有就是……”

  陈逢一连说了很多个问题。

  刘备统统都听了进去。

  不过,他的目光却显得很是怪异,闪烁着某种色彩,仿佛在思索着什么。

  “我记下了。”

  随后,刘备就又一次地询问了:“还有呢?”

  “修改律令,或者说,统合律令。”

  陈逢一秒都没有犹豫,直接就将第三个想要改变的地方提了出来。

  这大概是他除了政改之外,最想有所改变的了。

  所以他说的时候很有精神。

  一条条不适合的律令,直接就被他引申了出来。

  一个个容易造成混乱的规则,也都被他当做例子摆了出来。

  “善!”

  刘备听完之后,想也没想地就点下了头。

  之后,他则是双目放光地看着陈逢,仿佛看着一个宝藏似的道:“可还有?”

  “没了。”

  陈逢摇了摇头。

  刘备很是失望地叹了口气。

  “对了。”

  陈逢却在此时,突然想到了一件事,连忙道:“真要说起来,其实倒也还有一件小事。”

  “快…咳,说。”

  刘备表现的很急切,不过他发现了自己的表现太过急切,连忙就隐藏了下去。

  “当下的城池,都太小了,小到根本不能发挥,所以……我觉得应当把城池都扩建一番,最好是在各城池都找一个区域专门建造学舍。”

首节 上一节 248/532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