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汉帝国之大帝刘宏 第611节

阿月脸色一红,弱弱道:“那些商品都被包裹着,小女子也不知道是什么,至于舞姬却也不少,这两年来,送到这里的女子已有四十多人了。”

“呵~,看来你们西域女子,在草原也很受欢迎啊?”

李儒轻笑一声,手指不断的摩挲着阿月的脸颊。

阿月却是低下头去:“倒也不是,那些女子都被大首领送给了那些,来自大汉的读书人。”

“唔~,原来如此!”

李儒点了点头,通过方才的对话,心中也有了计较。

虽然未能得知乌孙人带来的商品是什么,不过却也不难猜测。

自从几年前,大汉打通了西域的通路之后,便有不少西域国家开始与大汉进行贸易往来,贸易的商品,出去丝绸、瓷器、茶酒之外,也不乏粮、盐或一些铁器。

而乌孙那边,刚好可以利用从大汉换取到的物资,高价卖给草原,在把马匹卖往大汉。

难怪这两年多以来,在大汉关闭互市的情况下,檀石槐依旧有能力发动战争,完成了对西部鲜卑的整合。

当然,李儒在意的倒也不是乌孙商队与鲜卑人的交易,他在意的是,交易背后隐藏的东西。

眼前的这个阿月无论是仪态还是容貌,都数上乘,定是从小培养,便是乌孙贵族也不会轻易将其卖给商队。

唯一能够解释的,便是檀石槐与乌孙国的贵族、王室有着某种协议。

至于这些女子,应该只是协议的条件之一。

就在李儒暗自思索之时,阿月也低着头开始宽衣解带。

“先生,时间不早了,还是由小女子来服侍您休息吧!”

李儒看着已经光洁溜溜的阿月,嘴角微微一扬,旋即一把将其抱起,向着床榻走去……

很快,房间内便传出了阵阵美妙的声音。

一直躲在房间外的几道身影,在听到李儒房间传出的动静之后,方才离去。

很快,那几名监听之人便找到了檀石槐,将李儒与阿月的对话,以及最后的动静,全都如实叙述给了檀石槐。

听到属下汇报的情况,檀石槐也细细的琢磨了一番,倒也没有发现什么不对。

在他看来,李儒对阿月的问话,不过就是一个风流文人,对异域女子的好奇与轻佻而已。

一夜过后,直到日上三竿,李儒这才穿戴整齐,前来向檀石槐道谢。

寒暄过后,李儒说道:“大首领,而今你我两部已正式结盟,在下此行已经结束,明日过后,在下便准备返回我部,还望大首领允准。”

见李儒要走,檀石槐赶忙道:“哎~,先生昨日之策,在下尚有许多不明之处,恳请先生多留些时日,协助在下完成布置可好?

这样一来,我部消除了隐患,先生回去也好交差不是?”

“大首领说的是,那在下就再多叨扰几日!”

对于檀石槐的挽留,李儒也直接点头应承了下来。

第909章 表面献策,实则挖坟

见李儒答应了暂留于此,檀石槐也不由心下一喜。

看来自己的美人计,似乎已经奏效了。

压下心头的喜悦,檀石槐旋即一脸认真的问道:“文优先生,您昨日说的那个计策,我昨晚仔细琢磨了许久,始终不知该派多少部众为诱饵,还望先生能够为我解惑。”

李儒沉吟片刻,凝声道:“若要诱杀吕布一人,可遣十个部落,一万人足矣。

若要将吕布连同南匈奴一齐剿灭,则需要三十个部落,六万人不可。”

“嘶~,这么多?”

一听要牺牲那么多部众,檀石槐也不由倒吸一口凉气。

自从檀石槐收了韩遂与一些汉人谋士之后,对大汉的诸多制度与情况也有了一个清晰的认知。

在他看来,自己部落与大汉的差距,主要就是因为人口的巨大悬殊。

如今他麾下的部众,满打满算也不过才六十万人,其中还有十万人,是新收降的匈奴人。

这一下子让檀石槐拿出一成的人口做诱饵,他自然有些无法接受。

李儒见状,随即说道:“兵法有云:虚则实之,实则虚之。

要让吕布与南匈奴上钩,需得同时布置三条以上的路线,让其拥有纵横驰骋的余地。

如果大首领只布置少了的话,到时候吕布来袭,发现四周仅有一个部落,定会心中生疑,进而退走。”

“先生说的是,吕布也好,南匈奴也罢,他们不是地上的蚂蚁,不会顺着一条线往上爬!”

听到这话,檀石槐也一脸恍然的点了点头。

“大首领英明!”

李儒闻言,也适时吹捧了一句。

“只是……若要布置多条线路的话,我部大军定会随之分散,我担心,到时候兵力不足,恐无法完成围剿。”

面对李儒的吹捧,檀石槐却没有一丝开心的模样,而是一脸疑惑的问道。

李儒笑了笑,“此事易尔,大首领只需用心布置,将那些部落的路线最终汇聚一处即可。”

檀石槐赶忙道:“该如何布置,还望先生教我。”

李儒笑着摇了摇头:“在下对贵部地形,并不熟悉,如何能够得知何处适合围剿呢?”

“哦,对对对,是我疏忽了!”

檀石槐一拍脑门,这才反应过来,随即命人取来一份地形图。

“先生请看!”

说着,檀石槐将地形图铺在了桌案上。

李儒也随即走上前去,开始细细观看起来。

地图的最南端,是大汉的西部防线,涵盖了并州长城与河西四郡的布防情况,往北,便是草原上各处草场以及水源的情况,一直延伸到漠北地区。

不过,檀石槐也留了一个心眼儿,并未在地图上标注弹汗山与鲜卑各个部落的情况。

“这个檀石槐,还真是小心谨慎,确实难对付的很呢!”

李儒心中感慨的同时,也仔细的观看着将地图上的情况,并将其一一记在了脑海之中。

虽然李儒现今身在檀石槐的老巢,可是,这茫茫草原,既没有一条固定的道路,周围也没有一个显著的名山大川,便是他也无法确定此处的具体位置。

将来汉军出征,若是没有一个准确的坐标,万一迷路了,难保会让这檀石槐趁机逃脱。

李儒盯着地图观看了许久,确认将地图的情况全部记下之后,这才抬起头来。

一旁的檀石槐赶忙问道:“不知先生可选中合适地点?”

李儒点了点头,随后将手指按在了朔方郡西北一千里外的一处河流。

“不知大首领以为此处如何?”

檀石槐放眼望去,旋即摇了摇头:“此处距离我部甚远,若我部大军出动前往,难以瞒过汉军斥候的探查。”

李儒眉头一动,看了一会儿之后,随后指向了定襄郡东北千里的一处山谷。

“大首领以为这里如何?”

檀石槐又摇了摇头:“哪里已经接近宇文部了,若是我部牧民过去,不等吕布攻打,宇文部就会先行将他们吞下了。”

“既然这样的话,那就只有这里了!”

说着,李儒将手指向了九原以北的一处河流。

檀石槐点了点头:“嗯,此处倒非常合适!”

见到檀石槐点头,李儒心中也有了计较,大概预测出了檀石槐老巢的位置。

随后,李儒便依着檀石槐确定的地点,开始向南延伸,布置各个部落的位置。

被李儒分布出去的部落,也是或纵或横、或远或近,颇为散乱。

可若是依照立体图形来看,李儒布置的这些部落,就如同一座迷宫一样,各个线路虽然没有直接的联系但却互相连同,并最终通往一个路口。

李儒也是耐心的一边布置,一边对檀石槐进行的讲解。

一旁的檀石槐,虽然听的有些云山雾绕,但却异常认真的记下了李儒的每一句话。

虽然听不懂李儒的用意,但他知道李儒的布置很厉害。

当李儒将最后三个部落分别布置妥当之后,已经是半个时辰之后。

“妙啊,果然是绝妙至极,先生之才,当可比之孙武……”

看着李儒布置好的路线图,檀石槐也不禁由衷的赞叹一句,直接将李儒比作了春秋的孙子。

“大首领过奖,在下不过一介书生,安敢与兵圣相比?”

虽然李儒的话很是谦虚,但眉宇间的喜悦,却也显而易见,给人一种终遇知己得感觉。

见到李儒这幅模样,檀石槐心中也暗自有所猜测。

在他看来,李儒在舍莩那里,定然是不受重用,以致一身才华无法施展,如今到了这里,得以大展身手,自然欣喜至极。

随后,檀石槐小心翼翼的将地图收好,然后便拉着李儒讨教起了一些安邦定国之策。

对于檀石槐的提问,李儒也是悉心的解答,并依照大汉的管理制度,对草原的部落进行了细致的划分。

例如:效仿大汉的户籍制度,对牧民的人口、牧场和牛羊进行统计,这样可以预测未来发展情况,并及时进行调控。

还有就是,依照大汉的城镇模式,将草场与水源进行具体分配不准再随意迁徙,并修建道路将其连接起来,方便统一调度管理。

对于李儒提出的这些政策,檀石槐也是用心记了下来,看向李儒的目光,简直比看亲爹还要亲切了。

他没想到,李儒不仅计谋无双,就连内政也如此厉害。

檀石槐知道,如果自己按照李儒定下的政策施行的话,用不了多少年,自己的实力就会强大到无法想象的地步。

当然,檀石槐不知道的是,表面上看,李儒是在为他谋划,实则是在为他挖坟。

一旦他采用李儒定下的这些政策,那么便会使这些部落固定在一处地方,彻底失去游牧民族的机动性。

第910章 不是在打仗,就是在打仗的路上

檀石槐与李儒一直交谈到了太阳落山,这才依依不舍的将李儒送出了王宫。

待李儒离开以后,檀石槐也派人将韩遂找了过来。

不待韩遂行礼,檀石槐便开口说道:“文约先生,这个李儒乃是难得的大才,不知您有何办法,能够将他留下?”

韩遂微微一怔,心中有些不是滋味儿。

自己也不差吧,您干嘛非得留下他呢?

心中腹诽的同时,韩遂却也不敢耽搁,思索着可行之法。

虽然韩遂很是嫉妒李儒,并不希望他留下来,但是又不敢违抗檀石槐的意志。

韩遂沉吟片刻,随即说道:“大首领,依在下之见,想要收拢人心,除去恩厚之外,还要使其没有退路。”

首节 上一节 611/775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