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汉帝国之大帝刘宏 第707节

“和连,拜谢天子圣恩!!”

和连高呼一声,然后伸出双手,接过诏书,正式接受了大汉的册封。

看着和连手中的诏书,曹操眼眸深处闪过一抹羡慕的神色,然后沉声说道:

“和连大王,我等也会全力相帮,尽快协助贵部西行!”

“如此有劳贵军了!”

和连点了点头,对于曹操的提议也欣然接受了下来。

随后,一众汉军将士,也进入鲜卑营内,开始协助鲜卑士兵拆除营帐、搬运物资。

营寨西部,几个鲜卑士兵,正在围着一座军帐,拆除周围的引绳与木桩,准备将这个帐篷收好带走。

一名鲜卑士兵,解下一根长绳之后,随意收成一团,就扔到了一边。

“哎~,兄弟,这绳子可不能这样扔!”

几名汉军士兵,也笑呵呵的来到了近前,方才说话的是带头的一名伍长。

“你们这是……?”

看到有过来的汉军士兵,忙碌中的几名鲜卑士兵也停了下来,怔怔的望着对方。

“我们是过来帮忙的!”

那伍长笑着说道,然后走上前去,将地上的那团长绳拿了起来。

“兄弟,你这样将绳子扔做一团,等你再用的时候,想解开就会费时费力,从而影响扎营的速度,牵扯太多精力,放在战时,是很不利的!”

说着,那名伍长将一团乱麻的长绳解开,左右手同时倒腾,将其盘成了一圈儿。

“兄弟,这样一来,等你们再用的时候,只需轻松一解,便可直接使用了!”

汉军伍长一边说着,一边将盘好的长绳递到了鲜卑士兵的手中。

“哎呀,多谢这位大哥的帮助,您这个方法简直太好了!”

看着手中盘好的长绳,鲜卑士兵也一脸欣喜的向着对方道谢。

“哈哈,兄弟不必客气!”

那名伍长笑了笑,然后看向被鲜卑士兵扔到一旁的固定木桩。

“兄弟,还有你们这个固定引绳的木桩,前后左右的长短都不一样,每次扎营都要重新挑选,实在耽搁时间!”

说着那名伍长走上前去,拿起一根稍短的木桩,然后取出匕首,在上面刻上了一个“前”字。

“兄弟,你看,只需要在这木桩上面刻上一个标记即可,等下次再用,便可依照标记直接使用,免去了对比挑选的时间,能够更快的完成扎营事宜!”

“大哥,您们真是太厉害了!”

听完汉军伍长的解释,鲜卑士兵也顿时眼睛一亮,面上也满是敬佩。

“哈哈~,不过是一些小事罢了,多注意,你们也可以的!”

汉军伍长笑着摆了摆手,然后看向被拆下来的帐篷。

“还有这个军帐,一定要将其叠好,既能方便再用,也能方便运输……”

说着,汉军伍长上前指挥着几名鲜卑士兵如何收纳帐篷。

其余几名汉军士兵也上前主动帮忙,并向鲜卑士兵讲解了一些行军扎营的常识与细节。

而那些鲜卑士兵,也如同乖巧的学生一般,认真的聆听着汉军士兵的讲解。

一时间,整个鲜卑营地,尽显一片和睦融洽。

双方的士兵,在这个过程中,也相处的极为开心,所有人似乎都忘记了之前的仇怨,像即将分别的朋友一样,互相有说有笑。

“真是世事无常,谁能想到,之前还打生打死的将士们,竟然也能如此愉快的相处!”

看着双方将士们和睦相处的样子,和连也不由一脸感慨的说道。

曹操轻笑一声:“是啊,如果可以的话,谁又愿意拿起武器去杀人呢?”

“是啊,如果草原上没那么多灾害,子民能够衣食无忧,我部过去也不会时常冒犯大汉了!”

和连叹息一声,言语之中,竟不自觉为鲜卑过去所犯的事情,多了一丝自责。

自从和连的格局被李儒打开之后,他的想法也随之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不在局限眼前一时的失败与得失。

再加上,大汉一连串的恩威并施,他也真正的看清了自己。

约摸过了一个时辰之后,在双方士兵共同的努力下,鲜卑大军终于收拾妥当。

一名汉军伍长解下了腰间的一柄佩刀,递给了一名鲜卑小头领。

“兄弟,这把马刀送给你,希望你能拿着它,多杀几个西方异种,让他们尝尝,咱们手中马刀的厉害!!”

“大哥放心,小弟一定不会辜负大哥的赠刀之情!”

鲜卑小头领一脸郑重的接过马刀,斩钉截铁的说道。

鲜卑大营内,双方士兵也互相一一道别。

“诸位将军,咱们就此别过,若有机会,咱们西方再见,到时候在下定会好好招待诸位!!”

看着已经准备妥当的将士们,和连也牵过自己的坐骑,向着曹操等人拱手拜别。

“哈哈,那说好了,咱们西方再会!”

曹操也大笑一声,向着和连拱手还礼。

第1055章 要地不要人

居延。

城头上,一身便装的刘宏,看着向西缓缓而行的鲜卑队伍,心绪也是颇不平静。

前有斜稚於率领的匈奴人,后有和连率领的鲜卑人。

如今这两个祸乱了大汉多年的草原部落,全都被赶往了西方。

虽然不知道自己对西方的布局能不能实现,但刘宏相信,凭借匈奴与鲜卑两族,定能将西方搅的一片大乱,将欧洲草原上的那些蛮族彻底扼杀,从而消除西方对东方可能的威胁。

就在这时,皇甫嵩也拿着一份战报走了过来。

“陛下,戏志才有战报传来!”

“嗯,战报上怎么说!”

刘宏头也不回的问道,目光仍旧紧紧望着鲜卑大军离去的方向。

皇甫嵩:“回陛下的话,戏志才与孙坚等人攻占弹汗山之后,在王宫内发现了几个羊皮卷,并分析鲜卑人可能会将西域的乌孙国,作为他们西行的第一个进攻目标……!”

“爱卿可传信给在西域的本初,让他关照一下,还有那个斜稚於,停在西域时间也不短了,也该继续向西挪一挪了!”

“是陛下!”

皇甫嵩恭敬的答应了一声,而后继续说道:“陛下,如今鲜卑已经西迁,卢植、朱俊、高顺率领的三路大军也进展顺利,正在向着狼居胥山进发。

漠南草原,已再无一个游牧部落。”

“好啊,那咱们也该过去了,先登狼居胥山,再临瀚海饮马!!”

听到皇甫嵩汇报的各军动向,刘宏的脸上也露出了笑容。

对于鲜卑将乌孙国作为西进的第一站,刘宏并未有过多的表现。

虽然乌孙国在过去与大汉关系密切,但是随着解忧公主去世,再加上大汉后期的动荡,乌孙对大汉已经没有任何感情可言了。

因此,刘宏也懒得去管这些,他只想着等鲜卑将乌孙消灭之后,大汉再过去收拾残局即可。

“臣这就下令全军准备!”

听到刘宏的话,皇甫嵩脸上也露出欣喜与激动。

很快,皇甫嵩的命令就传遍全军。

当得知天子准备率军,登狼居胥山、临瀚海之畔的消息之后,全军上下,顿时一片沸腾。

所有将士,也以最快的速度做着出发的准备。

居延城的百姓、大户、商人也纷纷踊跃捐款捐物,为大军提供了大量的物资。

停留在居延城内的四万热血青年,也主动的找到了居延官府,希望能够加入北近大军的辎重队伍,以求能够跟随天子,前往狼居胥山与瀚海这两个终极梦想之地。

曹嵩、荀爽等一众前来劝天子回洛阳的大臣们,也是毫不犹豫的忘记了之前的来意,一同请求随军北进。

对于这些热血青年与官员们的请求,刘宏也是爽快的答应了下来。

对于这种具有历史意义大事,刘宏自然也希望参与的人越多越好。

就在居延一众军民忙碌着大军北进的同时,刘宏也派遣信使,将大汉于居延城外大胜鲜卑,并将其驱逐的捷报,向着洛阳传去。

因为这是一场彻底消除草原隐患、且史无前例的大捷,因此,刘宏吩咐报捷的信使每到一地就要停留一下,向当地的百姓宣扬此次的战况。

沿着官道报捷的信使,也是哪里人多,就往哪里跑。

将汉军大捷的消息向百姓与行人宣告之后,报捷的信使也一脸自豪的策马向着洛阳赶去。

于是乎,从居延开始,通往洛阳的各个郡县也全都陷入了一片欢腾喜庆之中。

无数百姓、学子、青年,也纷纷走出家门,聚在了一起,庆贺着这一次的大胜。

百姓们欢庆的主要原因,还是因为在大战整军期间,朝廷与官府并未向过去一样向民间征收各种物资。

此次大捷,既没有增加百姓负担,又宣扬了国威,自然是大块人心。

不过与之相对的是,为了此次决战,以及满足另外三路大军对草原的清理行动,刘宏一手建立的各地官仓储存,消耗了近七成之多,剩余的物资,最多也只能支撑他率领大军,去一趟瀚海。

想要在不增加百姓负担的情况下,将官仓补足,至少需要三年以上的时间。

因此,对于西域那边,大汉也没有能力再行派兵远征了。

不过刘宏暂时也没有向西域派兵的打算,如今有斜稚於在西域搅合,再加上即将赶过去的和连,自己战略上的目标已经达成。

反正自己也是要地不要人的,等匈奴人和鲜卑人将西域祸害的差不多的时候,大汉的官仓也就补足了,到时候再行出兵,直接占领西域的土地即可。

建宁八年,六月二十五日。

负责报捷的信使,终于带着捷报赶到了洛阳。

虽然洛阳这边早就收到了居延的战报,但是,当报捷的信使将大捷的消息带回之后,洛阳还是陷入了一片沸腾之中。

天子亲临战场,率领四万大汉雄兵于正面战场,一举荠菜十万鲜卑大军……

如此傲人的战绩,自然让那些拥戴天子的百姓们激动至极。

留守礼部的杨赐,也当即向内阁提出了一条建议,准备在洛阳组织一场庆贺胜利的活动。

对于这条提议,内阁也是当即通过。

很快,内阁便下了一道命令,要求除朝廷的重要部门之外,洛阳内外的所有学院、学堂、工厂、作坊、店铺全都休沐一日。

接到通告的官员、学子、工人以及无数百姓,也纷纷回到家中,焚香祈祷、沐浴更衣。

第二日,天色未明之际,南宫的宫门打开,五队羽林军士兵,列队整齐的从宫内齐步走了出来。

中间的一队士兵,护卫着一面大纛向着广场中央的一根旗杆走去。

首节 上一节 707/775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