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无耻小贼,怎会是儒家圣贤 第41节

“秦哥哥,秦家村有好吃的吗?”

朱徽媞这时抬头看了看秦兴宗,眨了眨眼睛说:“到了什刹海,你却说为了弥补我美味。”

“那肯定有啊!”

秦兴宗微笑着伸出手来摸摸朱徽媞的头说:“大明人不欺骗大明人,你们秦哥哥怎么舍得欺骗乐平小公主?

记得眼前这条大街上,该是有马车行了,不一会儿我们雇了一辆马车,两炷香时,便可以赶回秦家村了。”

瞅见有时随意行事、有时严肃的秦兴宗、旁若无人的天启皇帝等人,这个心都被秦兴宗所吸引,能够让魏伴伴咬上牙关,当然也有其他能力。

漫步于这条繁华大街之上,天启皇帝看得神色自若,虽内心有些亢奋,但并未表露。

登基称帝那么久了,早使天启皇帝具有养气之意义,即便在突闻辽西剧变的今天,他也没有把心中的惊骇、给予显露。

统治朝政这些年,天启皇帝已由当初政务小白的身份,用智慧,渐渐摸出本质。

这也使得天启皇帝逐渐了解到现在依靠移宫案在朝中位高权重的东林党宰相并不完全是社稷栋梁。

“驾!”

秦兴宗甩开手中马鞭,后面,朝阳门渐行渐远,天启皇帝坐在一旁,望着密密麻麻的树,也有碧绿的田野,两眼微眯。

“秦卿,你说为何大明现在,会出现这么多灾害?”“这还不是因为我吗!我是明朝人,所以,我知道为什么会发生这样大的灾害。”心潮澎湃,天启皇帝,目不斜视,对开马车的秦兴宗说。

“出现灾害多正常了。”

秦兴宗不以为然,直接开口说:“皇上可不要相信朝野上下这帮傻大臣的言行,皇上的德行有缺失,造成了上天降刑的说法。

这话从末将的角度来说呀,简直就是扯淡。

现在我们大明朝呀,正处于一个小冰河时期呢,用通俗一点的话来说,已经到了一个气候严寒,灾难频繁发生的特殊时期。

这帮人就为自己那点小心,说出了一些封建迷信的话,意在束缚皇上,让皇上多揽权而已。这不,他们还真把那些“神仙”们都给拉下水了呢!”

“哦?”

天启皇帝诧异地看向秦兴宗,道:“秦卿,你这番话,还真是够新奇的,朕此前还真没听说过。”

你们一个封建的小皇帝那一定是没有听说过的吧,能不科学吗!

秦兴宗笑着说道:“陛下没听过很正常,末将不是好读些杂书嘛,这杂书里,就是这样记载的。”

天启皇帝眼前一亮道:“那秦卿,等到了你秦家村,定要叫你看得那些杂书,拿来叫朕也看看。”

对待新鲜事,天启皇帝有强烈的探索欲,否则古往今来都没见到过哪位皇帝,放宫中佳丽不受宠,有事没事就到这里潜心做木匠活。

“还真巧啊!”

秦兴宗甩动手中马鞭说:“家中有一个老顽固趁本少爷不备将这几本杂书烧毁!”

天启皇帝:“...“。

顽固老爹,这种甩锅事,只有你自己背。

“咳咳~”

天启皇帝轻轻咳嗽了一声说:“秦卿之令尊也是.”

“固执吗?!皇上也是这样认为的!”

秦兴宗满不在乎地挥了挥手说:“害处,老实说,我已习惯了。等一等,陛下就有机会看到,一个‘父慈子孝’的着名场面。

到时皇上如果看到,就不要开玩笑呀。”

“呵呵......”

天启皇帝闻而不语,显然早就想好了,等到了属于秦家村的时候,被害锦衣卫看到了,那个秦卿嘴里的固执老爹,会不会闹出点动静。

但更让人叫天启皇帝翘首以盼的还是秦兴宗嘴里的秦家村究竟有什么与众不同之处——一个小村庄,就可以出产畅销京城的香皂。

第68章 被鄙视的世界末日

“都好好做工,等堡墙建成了,你们都能住进新屋了,各个小队的管事,都快过来开会~”

秦四海叉腰站在村东头的空地上,看了看吃吃歇歇脚的众匠户和青壮实,扯开嗓子便大声地喊了一声。

“秦卿,这是你们秦家村?”

下了马车,望着村东头扎堆集聚的众匠户,苍翠壮美,天启皇帝一脸惊讶地说:“你是想造反吗?一个村落,怎么建这么厚的城墙?”

““大哥哥,瞎说啥!

秦兴宗一扶朱徽媞下火车,听见天启皇帝说的话,马上说:“造啥反呀,在京城附近造反呀,我头都被驴踹了?

皇上,您不能这样和末将闹着玩。”

小朱同志呀,您的脑回路有些大吧,不是秦家村堡墙嘛,建得厚些、高些,怎么会和造反有关?

秦兴宗看了看周围天启皇帝却一阵吐槽。

“好香呀~”;

疲惫而疲惫的朱徽媞闻到饭香味时,小眼睛微微张了张:“秦哥,他们这是吃啥呀,咋就那么香?”

“乱炖。”

秦兴宗笑道:“乐平小公主,在宫里没吃过吧?这用大铁锅炖的,那别有一番滋味,量大,管饱!”

“小叔啊,您咋回来了!”

秦四海吃惊的从不远处赶来,看着秦兴宗,带着一个少年和一个幼女兴奋的说:“难道小叔是朋友吗?”

“是四海贤侄啊!”

在天启皇帝和朱徽媞讶异的目光中,负手而起的秦兴宗瞅见秦四海说:“是该吃东西的时辰了吧?”

“对对对。”

秦四海笑了笑,应了一声:“忙了一个上午,现在俺们秦家村到处是工地,正在歇着吃东西呢,这不就来吧,和村东头那些小队管事们谈谈。

娘儿们,属于她们进展最慢的一个,这个如果等到堡墙合起来的时候,差她们那边合不到一起,那么俺们秦家村的机密,岂不是全部暴露了。“说着,秦文彬指着一块石头对我说,”你看这个地方就是在堡墙上挖一个小洞,再把沙子填进去。“我边看边点了点头:”是个好办法!“秦文彬笑道。”什么?要填沙子?“”有吗?“我问。”

“哥哥,这个大叔,为啥要叫秦哥哥,小叔啊,明明他这么大岁数。”朱徽媞疑惑的抬起头,望着天启皇帝说道。

“咳咳~”

天启皇帝轻咳了声,笑了笑说:“乐平啊!你们秦哥哥应该是秦家村的辈分了吧!那就叫小叔吧!”

“哦?”

处世未深,朱徽媞,似懂非懂的点头,却又不多想,牵起天启皇帝之手,看向秦兴宗说道:“秦哥哥,我们都饿了,快带我们去吃乱炖!”

“哪来的让你吃这东西?”

秦四海听到这话,笑着走上前道:“你们都是我小叔的朋友,要吃,那也要去秦府,叫府里的厨子去做。”

秦四海虽然不知道,天启皇帝,朱徽媞他们是谁,但是看着这举手投足之间的高贵,那一定是京城权贵子弟。

这个村煮得乱炖乱烧,虽有菜色和肉味,但是做起来比较简单,吃惯了山珍海味,当然也就吃不惯了。

“不必这么麻烦。”

天启皇帝神情淡然,看向秦兴宗说道:“秦卿,我们随便对付两口,一会儿,去你说的作坊看看。”

初到秦家村,看到那个人有多么高大的堡墙,天启皇帝满是惊讶,这个秦家村修建的堡墙为什么会显得和自己所理解的城墙不一样呢?

也是出于这个原因,天启皇帝急切地想要一探究竟,秦兴宗嘴里说着,这个秦家村里那几家作坊,究竟有何区别。

“得嘞。”

秦兴宗微笑着回应说:“去吧,说起来我也很饿,天大地大吃得最多,填饱肚子比什么都重要。

四海贤侄在前引路。”

小朱同志,吃尽宫中山珍海味惯了,还让您尝一口大锅饭。

望着天启皇帝,前前后后,秦兴宗的嘴角轻轻上扬,在秦家村这个阶段,但在村子里种的地的边上,圈而筑之堡墙。

单就这占地面积而言,即一县内城,按秦兴宗计划,后来这些被圈了出来,它将被规划为住宅区和商业区、工坊区及其他十余个不同地区。

种田就是不会种田。

起码他们秦家村后来是不依靠种地起家的。

北有京城、东有通州、南有卢沟河、妥是风水宝地、大明第一村名副其实!

“乐平小公主啊,这吃乱炖啊,你要蹲着吃,这样才香。”

秦兴宗端着海碗猪肉片和各种蔬菜胡乱炖煮,端着两个白馒头,心生搞怪念头。

天启帝朱徽媞来到一个匠户云集之地开始鼓动。

“里长啊,这是您哪儿拐骗来的小娘子啊,长得真是够俏的,您咋领着他们,跟俺们这些糙汉子,一块吃这些饭呢?”

“是啊里长,这好几天都没见您了,一回来咋有闲情,跟俺们这些糙汉,一块吃饭了。”

留在秦家村的这几天,以前那几个匠户,亦无不适应环境,甚至见过秦兴宗,也不再像以前那样害怕了,然而,内心的尊敬越来越多地增加。

秦兴宗干脆利落的蹲下身子,看也没看他们一眼就说:“怎么,感觉本少爷呢,不值得和你一块儿吃?”

“那可没有,小的们高兴还来不及呢。”

快到的一个青壮笑着看着秦兴宗说:“是里长吗?咱听着呢?你是京城发家的?“

那么咱秦家村将来会不会随之发达起来呢?”

“你们里长发财,跟你们有什么关系?”学秦兴宗样子,蹲下来吃东西,天启皇帝,狐疑的看着那个青壮,说。

“害,一看你就是读书人,这小脸白净的。”

那青壮翻了个白眼,道:“俺们里长可是说了,要叫俺们共同富裕,知道啥叫共同富裕不?”

“共同富裕是什么?”

听不懂这个意思的天启皇帝说得那个青壮问了一句。

“得,看来还真是个读书人。”

那个青壮一脸无奈,夹了块肉美滋滋的塞了嘴说:“这就叫共同富裕,里长他老人家有肉吃,俺们只要踏实肯干,就能吃到肉!”

朱徽媞的小嘴吃腻了,小脸露出疑惑,望着青壮说:“吃荤的不容易?用银子买来不行吗?”

“哈哈......”

身边聚了一众匠户,青壮丁,听了朱徽媞的话,那个一个个不禁笑了,有没有银子也要共同富裕?

第69章 新世界⑴

“秦卿,你真的能领着秦家村的百姓,做到手里有余粮,顿顿有肉吃,无忧地生活下去?”

天启皇帝的眼睛微微眯起,向秦兴宗所领路前进,嘴上却说道:“你所提的共同富裕,可不是那么简单能实现的啊!”

说完,天启皇帝微低着头,看了看一脸不悦的朱徽媞显然还是没有走出刚刚的笑声。

从小养尊处优,朱徽媞,哪能知道大明老百姓的实际情况,赋税担子重,为大明士绅阶层所不容,转给他们。

由于辽东剧变,辽饷又摊在大明百姓头上,而且土地兼并越来越严重,仅此尚未算是灾年。

“要是别人的话,那根本不可能实现。”

首节 上一节 41/88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