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无耻小贼,怎会是儒家圣贤 第71节

上赶和本少爷结婚了,这个谁能忍受呀。

“秦卿,有件事情,朕要你帮着解决。”看到朱徽媞远去,本就一脸微笑的天启皇帝表情冰冷。

乖乖,你怎么会碰到这样的情况?

应该不是让本少爷来杀西李的!

这件事本少爷下不了手!

望着神态突变的天启皇帝和立于他面前的秦兴宗双眉微微一皱,但心里盘算着究竟要怎么推诿。

“辽东那边,出现严重的粮食亏空。”天启皇帝的心思很明显不是这样的,他皱了皱眉说出了自己的想法。

“当孙师发现这件事的时候,最终导致这一切发生的竟然是个小守备,这就明确了是有人在幕后操纵。

然时下此时,几十万军队屯辽东边陲,所需安定,查问粮食亏空一案,尚须往后观望。

可以说目前国库是空的,要筹集数十万军队需要的军粮在短期内是办不成的...”

“就这事儿啊!”秦兴宗眼睛微微张开,看着天启皇帝惊讶地说:“臣以为何也?”

“哦?”

回头看看天启皇帝,望着双眉微挑秦兴宗说:“以为什么事?秦卿,你刚才不会以为,朕要叫你......”

“陛下!还是说辽东亏空案吧!”

秦兴宗听到这里,便知道他方才想到的是什么,让天启皇帝猜一猜,当时就算上前说:“不知道皇上要的是什么食物?”

看到秦兴宗中断了他的谈话,天启皇帝顾左右而言他,便知道秦兴宗的意思了,便说:“边走边说吧,你们无需紧跟着朕!”

“奴婢遵旨!”

第122章 谣言感动人心

后者如李永贞,立即垂首而言。

“秦卿真有办法解决?”

天启皇帝一边走一边说:“朕可是没银子了,送给秦卿吧,要想叫大明边军安定下来,起码要筹到半年粮。

如此大数量的食物,即使秦卿想筹集,也恐怕在短期内难以化解呢?

再来,批量买粮,稍不留意便会让人洞悉,到时候这个粮价难免浮浮沉沉,秦卿能否筹得如此之银?她的命运将何去何从呢?”

真可谓思之所至。

刚刚和顾肇迹这个老狐狸不期而遇,心想如何化解,自己要的漕运总督一职,紧随帮助天启皇帝排忧解难的机会来了。

“害,区区一些粮食而已,这对臣这个败家子来讲,根本就不算什么。”

秦兴宗微笑着挥挥手说:“陛下,你忘记了大臣们所建立的振兴商会是我们大明的皇商吗!

这个人家如果向大臣讨饭吃,这当然不是,臣可以没有帮助的义务,只是这句话,如果陛下你所说的话,就没有了,甚至砸锅卖铁,臣亦定助君分忧患!臣想了一想。”

“秦卿,朕不能叫你为此事而破家啊。”

天启皇帝一听这话,心里生出一股暖流,说道:“不行,此事朕再想想别的办法,朝廷养这么多大臣,不是叫他们当摆设的!”

辽东闹粮食亏空案让天启皇帝对某些朝臣,以及辽东方面臣子和武将们,心生不满,

当下的国朝,就在这样的动乱中,你一个个都是大明的臣子,不思分忧社稷,替朕忧天下,反而挖空心思,干着贪赃枉法的勾当。

“陛下,您可别说这些了。”

秦兴宗一脸的轻笑说:“这件事,你想不想外传就好了,如果真的想传出去,不要粮食没有筹到,最后让辽东这边来一场营啸。

朝中那群大臣们,在大臣们眼里,只是帮道貌岸然、有善有恶的伪君子而已,那一个个就赶去争。

遇事时,一个个都当缩头乌龟,这个东西,皇上不要顾忌别的,如果陛下你真不落忍耐的话,不舍所谓臣破家之言。

至国库丰盈,将大臣所花之银交给大臣便是。

再想想,近些日子里,大臣们还发笔小财帮助皇上办些差事、分忧解愁,这还绰绰有余。”

天启皇帝感慨万千:“如果我大明臣子们,都象秦卿一样,能为朕分忧、能为大明社稷分忧的话,我大明何会出现这种情况呢。

秦卿,如果您做成这件事,到时候朕就会赐予您莫大的恩典,等到乐安成人后,朕还会把乐安配给秦卿的。”

“别别别,臣名声不好,不能辱没了皇家威仪。”

秦兴宗盯着他,连忙摆手说:“大臣们都是京城声名狼藉的败家子了,他们有什么德行和能力去娶乐安公主呀!

刚才乐安公主所说的话只是一句玩笑之言。皇上,你心里可不可以呀。

那个什么,皇上、大臣都有要解决的,现在个儿这个进宫轮值的,姑且先记下来了。

现在解决边军需要的食物是很重要的,这实在是闹得哗变,大臣们又怎么会有败家子的日子呢,好吧,大臣们先行告退吧...”

天启皇帝唇角一抽,望着冲出宫去的秦兴宗一脸无奈,做朕的姐夫,还有那么可怕么?

“做驸马?别闹了!”

秦兴宗离宫到这中午门口,望着后面的紫禁城,心惊胆战地说:“总算送回了这个小祖宗。

不料因祸得福为漕运总督谋得解决之道。”

“大哥,你咋当值这么快?”李新武牵着马来了,惊讶地说:“你没说过,最快得两个时辰?

乐安公主在哪里?真是让人骗回宫?”

“啪~”

秦兴宗愤怒地抽打着李新武的头,恶狠狠地说:“什么叫骗回皇宫,能不能说出来呢!那本是她家好!

咋?你爱做驸马?“”是呀,是啊。那么我就寻找机会跟皇帝提一下,将您还在皇宫里还没有离开内阁的王妃?”

“别别别,我可不想当上门女婿。”

李新武摇着脑袋,就说道:“大哥,这样的好事,还是你来吧,反正你本事大,能反客为主。”

“我叫你反客为主!”

秦兴宗本来很好,却被李新武闹得那么大,而且很不顺眼,顿时怒不可遏地踹了李新武一脚,真可谓是哪壶不开提起哪壶来。

你这种智商真的如果上了电视剧一集就没法活了!

“好啦,大哥,我认输!”

李新武举手投降道:“我不该说这些话,刺激你,既然这小祖宗送回宫了,那咱回府庆贺一下?”

“吃吃吃,整天就知道吃吃吃!”

秦兴宗怒瞪李新武,翻身上马道:“跟本少爷回振兴商会,皇上交代差事了,办砸了,就跟着本少爷,一块儿去诏狱吃牢饭吧!”

“这......”

李新武目瞪口呆。

他无论如何也想不到,自己的大哥哥到宫中一趟,怎么会再惹到什么事呢,莫非是再勾搭宫中哪一个贵人,让皇帝偶遇?

“发什么呆,快走啊!”

瞅着傻傻的李新武站在那里,骑在马上的秦兴宗喝了一声:“本少爷所说的那些话你把它当成耳旁风吗?!”

摊上这么一个傻哥哥,这心里还真够意思。

回过神来,李新武忙翻了身,上了马,紧接着,兄弟二人便向振兴商会进发了。

要解决戍守辽东几十万边军、半年需要粮草的问题,则事先没有算清,他家底如何。

就算在这市面上,流通着再多的粮食,可手头没有银子,那不还是抓瞎吗?

再说镇远侯这冤大头不是等他来宰么?

只要是能够帮助天启皇帝,解了目前燃眉之急,那就帮助镇远侯顾肇迹吧,谋得这个漕运总督的职位,是不是比较轻松的事情?

出力不讨好之事秦兴宗是否愿意?

只不过,这次辽东爆粮食亏空案,怎麽能如表面上看到的这么容易,为什么要早爆晚爆,恰好此时被爆出来?

当时正值京城醉香楼雅之间。

“王兄,还是你这一手,高明啊!”

田生兰笑着看着王登库说:“借用李家的手,戳穿了以前我们几个人,在辽东干的事情。

说这个李家精力,也实在是太足了,调查到底,只调查一个守备头,我们手下一个也没有影响。“”你说这个兵是咋想出来的?”

第123章 吃人的世界

王登库一脸笑容地拿着酒盅,里面的美酒一饮而尽,“李家,经营辽东这么多年,虽然大明在辽东的版图,被女真人拿走了大半。

可以培养的这些力量,却没有因此受到影响和冲击啊,我们这一次借帮助李家他们的机会,找出之前棉布霸盘的事情,干点好事,亦无可非厚。

再说了,咱们先前怀疑秦兴宗,就是棉布霸盘的幕后推手,本就是需要用些手段,来将他给逼迫出来。

这样,李家他们想做的事就做了,我们还可以捞点辛苦费呢,岂不是一箭双雕?”

多年从商经历,在王登库心灵深处本能地呼唤,深信于天下,就新晋败家子秦兴宗,不是泛泛之辈。

“王兄说得没错。”

田生兰微笑道:“算一算时间,以前辽东边陲上,传播的信息,我想是有效应的。

被置于永平府统治之下的那伙逃亡辽民此刻已步入顺天府统治之下,疯狂地向京城那边涌去。他们有的被打得鼻青脸肿,有的被打得头破皮破,有的被打死了,有的则被活活饿死了。”

辽东捅了多年来积重难返,闹得粮食亏空,借着李家之势捅了出来,让王登库和田生兰两人安然退出。

而且王登库他们,也是借用了李家的、麻家需要,设下了大棋局,借此帮李家,麻家他们一把,揪出了之前称自己损失惨重的幕后推手。

“娘的,凭什么啊,京城的那帮权贵,在后方吃香的喝辣的,咱们却只能待在永平府,吃也吃不饱,穿也穿不好?”

“就是,咱们就冲到京城,不给咱们粮食,不给咱们土地,咱们就不走了,大不了造反就是了!”

彼时在顺天府丰润、玉田一带,十几万流民队伍,便涌现出几支,他们像蝗虫一样,密集地向京城的方向聚集。

所经之丰润,玉田二县,城闭得很紧,所任知县心生惧意,唯恐有一支流民队伍在治下,撞击其县。

一但发生这种事情,这些心怀不满的流民就难免一发不可收拾,到时候全县上下,必是生灵涂炭。

“哒哒哒......”

而当有大量流民由永平府统治的时候,向着京城的方向聚集的时候,由丰润到玉田,告急京城之骑兵,心急火燎,飞驰而过。

“大哥,你有没有觉得,这辽东爆出粮食亏空案,有些太过于诡异了?”“我没这么想。”张忠义皱了皱眉,看着自己的大哥哥说。

“终究是在不远的将来,朝廷刚刚为辽东解下棉布所需,再过多久,粮食亏空的案子又戳破。

不是不愿意将振兴商会公账上的白银,都拿出去买粮,不知道是什么原因,这个心总是感觉哪不太对劲。“”我想,我们应该把自己的钱都拿出来买粮食。”

“老二,还真是小觑你了啊。”

被张忠义这么一提醒,秦兴宗皱了皱眉说:“你这么一说,还真是那么回事,这次辽东闹的事情,还真有点不对劲儿。”

以前听说天启皇帝,讲述了辽东爆粮食亏空案,秦兴宗之心,置于朱徽媞成功出宫,和帮助天启皇帝解决燃眉之急的,协助顾肇迹谋职漕运总督,因此,并没有详细地考虑过其中的来历。

但由张忠义如此一说,也着实让秦兴宗察觉到不妥。

“大哥,出事了!”

首节 上一节 71/88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