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无耻小贼,怎会是儒家圣贤 第78节

“叔儿啊,到现在这个时候,还能瞧见从京城方向,过来的大批辽民,看来京城那边所聚辽民,只怕都跑过来了吧。”

顾宗杰瞅见了远方的群众,一脸赞叹地说:“这个跟叔儿做差使,真够受刺激,想不到朝中的老狐狸们,悬而未决,如此容易地被叔儿化解。

此时京城紧闭着的那几座城门,就怕都开着?我想,大概是真的。这就使以前惊恐万状的京城老百姓,不亦随之安?”

秦兴宗用象牙扇微微眯了眯眼睛说:“京城紧闭的大门恐怕还要过几天才会完全打开。

终究,京城是吾大明的腹心之地,如此众多的辽民,虽为本少爷的妙计所倾倒,纷纷离去,却难保朝中有几个大臣,担心这群辽民,又一拥而上,拥向京城,于是就会上疏暂缓重新开门呢。”

“切,真是一群胆小鬼。”

魏良卿一脸鄙夷,看着秦兴宗说:“数十万辽民被叔儿以妙计安顿了下来。顿顿可以饱餐一顿了。谁有事没事就跑呀?

想当初他们从永平府那边,朝着京城这边蜂拥,不就是吃不饱饭,生活没有希望吗?可如今呢,连吃上一顿的日子也没得说。如今不是全部?他们的生活已经越来越好。”

事实上,对于这群奔忙的辽民队伍来说,秦兴宗心灵深处,或满怀怜悯,由于辽东形势,他们没有家,终日过着惶惶不安的日子。

第135章 怼群臣武德丰富

这样稍听流言蜚语,那种焦躁不安的心情,便充满了他们脆弱的心灵,促使他们涌向安全的场所。

“秦千户,魏督公派小的过来,叫您立刻回京城,眼下京城那边出大乱子了!”“你快去看看吧,我还没回来呢!”当时有个东厂番子乘马驰至,一脸着急地说。

“什么?!”

立于秦兴宗,顾宗杰,魏良卿,忽闻此讯,那个一个个一脸的震惊,京城外辽民已全部被化解,咋最本不应该有麻烦的京城里就出了乱子?

“怎么回事?快给本少爷讲讲?”

秦兴宗上前看着驰来的东厂番子皱着眉头说:“本少爷不就是让厂卫出动吗,咋还有乱子发生呢?”

“秦千户,还不是因为您太快了。”

那东厂番子喘不过气来,翻身下马看着秦兴宗说:“辽民一窝蜂地涌向京城外,你们用计把他们全都搬走了。

这个京城各坊里的老百姓,一听这个消息,那个一个个心情就变兴奋了,纷纷到以前买的店铺里去,请求退粮。

甚至有的坊,出现聚集的老百姓太多的现象,冲去铺面门板,哄抢粮食,当下朝中都察院、科道之御史文官,皆上疏弹劾,起事年老。这当然是朝廷内部的事,但也反映出明朝中后期社会矛盾日益激化的状况。”

“……”

秦兴宗唇角一抽,他没想到,调来了锦衣卫和东厂,临时封禁粮铺,尚未讨论退粮问题,这个京城里的老百姓都自发做着这些事。

事情似乎玩得很大。

“走吧,咱们抓紧时间赶回京城去。”秦兴宗想不到京城里的老百姓,此时竟然如此血性十足,忙不迭地翻着身说。

封禁的粮铺,背后多代表着京城勋贵、朝中的权贵势力,这类人员利益受损,这一定让人心情兴奋。

本来,他们是要趁辽民一拥而上的机会进入京城的,致使京城与外界的联系被切断,在这个空隙里狠捞了一银,谁会想到,好东西,遂为秦兴宗所毁。

“陛下,这秦兴宗就是祸乱朝纲的奸人,必须要受到严惩啊,眼下蜂拥京城外的辽民,虽说绝大多数都被哄骗走了,但谁都难保在此期间,这帮暴民是否还会蜂拥京城啊。”

“就是啊陛下,在这样一种情况下,我京城各城门还不能开启,但受城外闹出的动静,使得京城内的各坊出现了暴动的迹象。”

“陛下啊,若此事不抓紧时间解决的话,只怕京城重地必将遭受浩劫,到时被哄骗走的辽民队伍,一旦知晓此消息的话,那一个个必然会再度蜂拥京城。”

当时位于勤政殿,一名名都察院,心情很激动、科道之御史文官,那个一个个跪了下来,向天启皇帝上书弹劾秦兴宗。

从其认识上来看,现在京城里上上下下闹得沸沸扬扬,是秦兴宗所为,如果不是这样,哪来那么多乱子。

“你们都说够了没有!”

瞅见了殿前跪拜的一群御史文官,端坐龙椅之上,天启皇帝,眉头紧皱,喝道:“当初出现问题的时候,朕叫你们一个个解决,你们一个个都不站出来,帮朕分忧。

如今秦卿历尽千辛万苦才把云集京城之外的辽民收走,秩序井然,招引他乡,将京城重地有可能出现的危机,很容易解决。

正因为之前这群贪婪的蛀虫,欲趁京城生乱世,一个个大捞一把,受骗上当的老百姓心气都不高,向他们讨,还会不会转嫁给秦卿?”

秦兴宗京城中,也有朝阳门所做之事,处在深宫之中的天启皇帝也都是经由魏忠贤传密奏闻。

现在闹的事,明摆着与秦兴宗无关,但朝中那群大臣们,偏向秦兴宗问罪,正所谓天启皇帝恼怒不好。

“陛下英明啊!”

秦兴宗快步走进勤政殿,身后有魏忠贤,顾肇迹,魏良卿等、顾宗杰和其他人,这种突然的呼喊,令本欲上谏群臣,一个个愣在那里。

此时,秦兴宗竟然把被自己哄得团团转的辽民扔出去,赶回京城,这明摆着是没解决什么问题呀。

“秦卿,你回来了?”

天启皇帝一脸的微笑,看向走上前的秦兴宗,说道:“朕听说,秦卿用了妙计,把京城外蜂拥的辽民队伍,都引到了其他地方?”

“陛下!秦兴宗此时逃回京城,定是先前被他哄骗走的辽民队伍,失控了。”巡城御史柯兰新撰,情绪高涨的从朝班出来,手拿朝笏说。

“此贼乃祸乱我大明国本的奸人,必须要严惩,趁着当前辽民队伍,尚未再聚京城之外,陛下当斩杀此贼,以震慑裹乱的辽民!”

这个狗东西够凶!

开口便为本少爷立下罪名!?

能否讲点武德。

“你个狗东西,还真是张口就来啊!”

顾宗杰听后瞪着眼睛走上前去说:“你们哪只眼睛见过,我叔儿逃到京城去了呢?辽民队伍被引出来,失去控制?

敢情是千里眼不成了?

看看你呆呆的样子,还不是有这个能力的人,怎么,当巡城御史吧,不知姓甚名谁?瞧你那老态,还真不是个好官。”

“你......”

看到顾宗杰竟然在圣面前破口大骂,柯兰新一脸愤怒,怒视着之前屡次受其上疏弹劾的顾宗杰并要怒骂。

“你什么你?咋?顾大少说的难道不对?”

魏良卿就在旁边,这时走上前去说:“不要以为本少爷并不知道你只是在心里妒忌我叔儿而当众诽谤我叔儿。

原来一窝蜂地聚集在京城之外的辽民行列中,大部分是放在秦家村附近的,就在这一个个,就算是你想赶他们来京城,他们都不来。如今,在这里生活了几十年,却有一个人却一直在那里工作着。”

轰!

集结于勤政殿内的一群大臣们,突然闻知如此噩耗,那个一个个心生骇然,一脸不可思议。

“这是什么情况?难不成这几个败家子,还真的叫辽民安置到秦家村那边了?可这么多的辽民,他们是怎么安置的啊?”

“不对啊,这秦家村紧挨着卢沟河畔,那里有着大片的水浇地,把这帮辽民安置到那边,岂不是该侵占这些水浇地了?”

第136章 舒畅天启

可谈到这里,朝班里站岗的臣子们,面带惊色、一个个看着秦兴宗、身子微微发抖。

“秦兴宗,你把这些辽民安置到秦家村那边,这么多的辽民,你哪儿来的那么多土地?”“都是我和他父亲的功劳!”都察院左副都御史杨涟,这时上前质问秦兴宗道。

柯兰新接踵说:“这不,那些辽民都是我京城重地。本来就无根可扎,临时将他们安顿好,就可以确保他们不再动荡不安?

一旦你们发放的这些食物,这些辽民吃得精光,不就会重蹈之前闹剧的覆辙吗?如果你在你的粮食里加入一些特殊物质,就可以让粮食变得更加珍贵。”

跟在杨涟身后,柯兰新走了出去,另有朝臣20余人,他们一个个质问起秦兴宗,持大义于此,怒怼,但其实,安于何心,秦兴宗可知道了。

而在这一局面下,端坐在龙椅之上的天启皇帝眉头微微皱了一下,眼睛微微眯了一下这几位跳楼自杀的臣子。

“你们都狂吠完了没有?”

秦兴宗无视圣前礼仪,掏着耳朵说:“不知道你家里名下是水浇地还是你身后恩主名下是田产是本少爷所置辽民所侵直接说。

一个个用的就是这个,取道德大义者,开口仁、闭口义也,这儿装腔作势么?你们的问题是,辽民是个什么样的人。从头至尾,你是谁向辽民打听消息?谁问了辽人的问题?谁是谁非打听京城?我都会如实地告诉你。”

“你......”

杨涟和柯兰新一众大臣,看到秦兴宗竟然在众人面前揭短,那个一个个脸上都带着杀意,凶相毕露。

“本官还没来得及说这些,都是被你的胡作非为给气糊涂了。”

柯兰新站了出来,大声喝了起来:“秦兴宗您知不知道只是由于您以前胡作非为才使京城老百姓有了闹事的苗头,聚集起来冲撞京城各坊店铺?

就连某些良善之家也无辜地遭受了打击,致使多年来累积起来的家财也被这群暴走的民众,统统抢了去么?如果有的话。”

“别,这冠冕堂皇的话,本少爷求求你别说了,本少爷这耳朵听不了这等言论。”

秦兴宗一伸手,打断柯兰新道貌岸然的话说:“本少爷直说了,之前调遣的锦衣卫、和东厂在城里各坊封店,是不愿意看到你们嘴里那些良善之家恣意盘剥京城老百姓家财的。

不要以为本少爷不会,这几位,一个个安的心是什么样的,无非是想趁京城的动静,狠狠的赚回了银子。

孰不知在这个特殊时期,敢于在京城各坊以天价叫卖粮食,那么幕后就有幕后,本少爷说得对?不过,这也难怪,因为这正是粮食的销售旺季。”

目前大明已烂根,东林党或阉党,亦或其他朝臣,大多代表背后势力代言人。

唯有孙承宗,袁可立等少数几个忠良的人物,这就是心忧大明社稷的表现,奈何在大环境下,他们能做什么,就是苦苦支撑着罢了。

“狂妄,跋扈,在圣前竟敢讲出这等狗屁不通之言,陛下,秦贼祸乱我大明朝纲之心,已然是人尽皆知之事。”

“陛下,臣上疏弹劾秦贼,祸乱我大明国本之稳,似这等不忠不义之辈,陛下要严惩啊......”

由秦兴宗继续揭老底,这几位朝臣,那个一个个的心情都变得格外兴奋,都出了朝班,向双眉怒目的天启皇帝垂下谏言。

“哎,本少爷这眼睛怎么觉得一团黑啊?”

望着这群情绪高涨的朝臣们,都向天启皇帝进谏,但秦兴宗还是有意伸手乱摸,大声说。

“二位贤侄,赶快为叔儿寻一盏灯笼,这勤政殿里真是乌烟瘴气,在皇上面前,竟还有人在此汪汪叫。

皇上,你是否感到眼前一片漆黑?我是个很有见识的人。没办法我们就往殿外跑,起码在青天白日下,是不被欺骗的呀!”

“叔儿啊,侄儿是不是眼瞎了,咋看不见路了啊!?”

顾宗杰脑活泛青,一想到秦兴宗是什么样子,便大吼一声,浑然不觉,也真是觉得两人见不到。

“……”

魏忠贤和顾肇迹唇角一抽,看了秦兴宗两人的表现,此心倒是认可了,好一个恶人有恶人磨。

朝中这帮朝臣以及御史们,在那一个个弹劾起人来一直没有什么重样,如今秦兴宗他们打乱了他们的节奏。

端坐龙椅之上,天启皇帝,看到眼前的情景,没有忍住,放声大笑,快意恩仇,之前这群朝臣一块儿上疏弹劾,那么想起来就会让你头痛。

最重要的是,你还是不能把他们带走。

真的如果将他们中的那些人,撤职,或怎麽办,也许他们会暂时失去官位,但会得到声望。

只要朝中有重大事情发生,这群革职的臣子们,又都是吏部起复的对象,连以前的官职都高于他们。

“咳咳~”

天启皇帝轻咳嗽了两声,看向秦兴宗说道:“秦卿,眼下京城外的那帮辽民队伍,被你吸引到了秦家村,是否能安顿下来?”

对比怒怼群臣之事,天启皇帝此心更加在意,实则是对京城辽民队伍趋之若鹜。

如果这些辽民,无法获得对应安置,那么,他们像定时炸弹,无论何时何地,都有可能爆炸,届时势必冲击京城稳定。

“陛下放心,此事臣都已经安排好了。”

请看天启皇帝的问话,秦兴宗再也没有假装瞎了眼,笑眯眯地说:“这帮蜂拥京城的辽民,会安置在卢沟河畔,到时我秦家村这边,会雇佣他们做工。

陛下你还知道秦家村是你御赐‘天下第一村’的,现在扩建后的堡墙都已经修好。

但在这个建筑中,至今尚未全部建成,因此,需要大手大脚地去协助,另一个大臣也预备去秦家村,多建了几个作坊。

等到这些作坊都建成后,到时候也可以从辽民当中招收一些工人,从而可以通过劳动来赚银子维持生计。”

首节 上一节 78/88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