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无耻小贼,怎会是儒家圣贤 第9节

秦进丰究竟是不是一个走上战场的悍卒呢,尽管秦进忠说了这些话,确实给他带来了一些震撼,但自是这样,被动地忍受,很明显,这并不是一个好办法。

“各位大叔,想要让咱们秦家村摆脱别人的计算,需要大家共同努力。”说着,秦进丰从口袋里掏出一张纸条,递给大家。“你们谁愿意当这村主任?”“我愿意!”秦进丰对着大伙大声喊了起来。“那你去吧!”有人提议道。“行啦。”秦进丰便答应下来。开始行动。看到秦进丰走了,秦兴宗看了看面前的人,脸上露出了笑容说。

“接下来还请诸位叔叔,为了咱们秦家村,要好好的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让秦家村早日成为大明第一村!”

想要在这个无理取闹的世道中,很好地活下去,那么就要自己根底过硬。

秦兴宗想利用已有银子为秦家村发动革命洪流并以此为根对付未来可能发生的各种变局。

第12章 计划

满腹经纶,总要碰到种种烦心之事,常常化解一件,而产生一件新事,秦兴宗目前正处于这样一种境地。

为挣脱这方性的束缚,他将施展拳脚。

““大哥哥,这是忙啥呢?

张忠义探出头来看了看自己哥哥画的东西,说:“这是咱秦家村吗?但除了宗祠好像别的就错了?”

“当然不对了。”

秦兴宗拿着茶盏靠在官帽椅里喝着,悠悠扬扬地说:“这就是我为秦家村、为将来所做的打算。

要甩掉京城里的各种盘算,除傍大腿外,还得标新立异当前辽东时局不稳,朝中对此纷争不断。

如果能够借这风口给大明做一个典型的话,您认为京城里很多权贵官绅们,会不会很容易地算计到我们呢?如果你有这样一个机会。”

张忠义一脸疑惑,疑惑地看了秦兴宗一眼,是不是标新立异才能化解秦家村危机?难道自己只是一个“外行”?这件事未免有点简单?

“怎么?不相信?”

秦兴宗撂下茶盏起身说:“老二,这几年我大明灾荒频仍,辽东时局不稳。朝廷要什么呢?”

“安定!”

张忠义想也没想就说。

“没错!”

秦兴宗大声说:“是稳定,京城是大明的中心,那么稳定看得更重,我秦家村在天子脚下。

如果能够把秦家村,变成天子可以关注之地,您认为朝中那群人臣下、京城权贵们,有事没事就会算计咱们?要是这样做了,你说我们这地方会不会有什么大事发生呢?“这是《秦简》中记载的一个故事。这个故事在今天看来,也挺有意思的。原来,那个时候,秦始皇还没有死呢!怎么就去世了?他又要去哪儿呀?!他怎么办??!!”

在大明这无理取闹的世道中,秦兴宗准确定位,瞄准当下所具备的条件,预备打出轰轰烈烈的造势。

“真要像大哥所说的那样,他们的确是不敢算计了。”

张忠义想了一会儿,吞吞吐吐地说:“可大哥,您能把咱秦家村,变成什么样子,才会吸引天子的目光呀!

天子就是咱大明之君,坐拥四海之内,普天之下莫非王土;江山社稷,皆为君之所赐。率土之滨,莫非王臣。

那么,老人家什么也没看到?”

“哈哈......”

秦兴宗笑着摇头道:“坐拥四海又怎样?该没见过的东西,就算他是天子,那还是没见过。

可我就不同呀,现在和你们讲这些话,你们就不懂了,行行好,我们秦家村匠户们,来不来?这几天,我跟村里的人讲起这个事。“在山东平邑县秦庄村,提起秦家村的木匠王德义,村民们无不竖起大拇指称赞道:“真是个能吃苦又有本事的好匠!““那他怎么会这么有能耐呢?““那是真的吗?“!答!”

开局一村庄玩大明。

“都来啦。”

张忠义皱着眉头说:“咱们秦家村上下现在都知道哥哥要当里长了,也听说哥哥豪赚了三万两银子。

就咱爹呢,不言不语地离开府外,就像到京城里似的。我知道,他在心里想的,就是咱们的爹。”

“别管这老东西。”

秦兴宗挥手打断道:“他又不是秦家村里长,跟着操什么闲心,走走走,跟我去见见咱村的匠户。”

说完,秦兴宗便手持规划草案向正堂进发,准备掷地有声地对秦家村进行几次大刀阔斧的修改,以引起人们的关注。

不眼红香皂盈利嘛?

嗯!

然后壮大规模,再铸辉煌!

等到秦家村走进天启视野,哪怕你一个一个身世高贵,那又能高贵到天启皇帝之上吗?

老朱家没有按照常理出牌,皇上可没少出牌。

“老五啊,昌嗣他真赚了三万两银子?你该不会是哄骗我们的吧?那么多银子,能买多少粮食啊!”

“对啊,这不声不响的,就赚了三万两银子?你确定不是百户赚的?”

“不过昌嗣自幼就不凡,让他出任咱秦家村里长,我是肯定支持的......”

这时秦家正堂里,几十号匠户不是站岗就是蹲守,这里纷纷扰扰地讨论起来,秦进丰双眉微微一紧地站到了一个地方。

“哟,够热闹的啊。”

秦兴宗笑眯眯地进了正堂,看了看一众匠户说:“五叔叔,您站这干啥呢?赶紧坐下吧!俺们村里的匠户们,不都叫过来了吗?”

本来是熙熙攘攘的正堂这时却安静了下来,那些个匠户们,一个接一个地聚集在一起,眼巴巴地望着秦兴宗。

秦兴宗打招呼之后,秦进丰慢步上前,坐到旁边的官帽椅之上,秦兴宗更是毫不客气,径直坐到正堂主人位置之上。

“因为每个人都在这里,所以我直奔主题。”

秦兴宗撩起衣袍笑着说:“一定是你来的路上也听说过,将来我会是俺们秦家村里长的。

但我那个固执的老爹,还以为是我把咱秦家村的,闯了祸。

那么我倒想问一下,到底是什么大祸,可以让人家上去赶三万两银子,推来推去,还他妈的推不动!

你说这个找茬的人讲道理,闯了祸可以得银,得了这样的好东西,那么我将来总是闯这个祸!我不知道,这是个什么样的地方?”

“哈哈......”

正堂里众匠户们,不禁笑出声来,不错,闯了祸就可以得银,这是多么美好的一件事呀,以前那个年代过得太贫穷。

““小叔叔,你这是在理啊!

秦四海笑着走上前,“伯祖他就是太谨慎了,有这样的好事,闯下大祸又能咋,大不了跟闹事儿的拼了就是!”

“就是,咱秦家村以前那日子,过得连狗都不如,吃都吃不饱,还怕个屁的闯祸啊!”

“就算闯祸又能咋,大不了拼了就是了!”

和秦进忠、秦进丰他们,这一切都来自残酷的沙场,活着的秦家村,伤残青壮,各不相同,秦四海,他们都是匠户,一辈子都没离开过秦家村。

那么外界,究竟是多么杀人如麻,他们实际上知之甚少。

如果知道,他们也不说。

当初秦兴宗找秦进丰他们,没找秦四海他们,那都是有根源的。

瞅见比自己家便宜老爹、还大很多的秦四海、叫他小叔、秦兴宗感慨万千、辈分大、是过瘾呀!

“得得得,你们就别在这吹牛皮了!”

秦兴宗挥了挥手,打断了他说:“我现在的时间很宝贵,没有多余的工夫,和你在这里闲聊。今个儿叫你说两件事。

一个人丈量俺们秦家村、真正的住宅面积、空闲空地还要计算在内,以备日后建秦家村、筑堡墙。

又有一家建养济院的,定在俺们秦家村宗祠旁边,四海为家的贤侄们,你们都是泥瓦匠出身,对此你们都很熟悉,一起来看看这个图样吧。

也有后来凡我家秦家村匠户一个月领银5两,可如果让我找了个偷奸耍滑之人,趁早从秦家村滚了出去!“”我是一个老实本分的农民,我不会干那些不正当的事情。”

秦兴宗的话说得正堂里所有的人,那个一个都目瞪口呆,听话,真是败家,张口就是那么大气。

第13章 养济院

“小叔,您真要给俺们,一人一月,发五两银子?”

秦四海兴奋地摩拳擦掌探出头来说:“要知道咱秦家村,可是有四十几号匠户,那一个月,就是二百多两银子啊!”

“好多了吗?”

秦兴宗面露喜色,端着茶盏喝了口,轻飘飘地说。

“……”

秦四海两人相视一笑,两百多两白银,不少么?难道是他们在做梦?!

麻烦你除去这‘吗’!

目前京城粮价是1石粮食卖3两,这个够一家老小了,几个月下来,还都是鼓着腮帮子的那一种。

“有就是有,没有就是没有。

秦四海潜意识里点点头应了一句,有那么多的银子可以拿走,他们何尝不愿意?

单说他秦四海一家,算上他和他两个儿子,那就是三个匠户名额,一个月净赚十五两银子!

“昌嗣,您这一上一下,再量一次地,再建一个养济院。即使您挣了一大笔钱,也不可能那么失败的呀!”

秦进丰看着情绪激动的人,皱着眉头对秦兴宗说:“这件事太大,不如等到大哥哥回来时,再议定。”

“五叔,我是咱秦家村的里长,难道想要做些,能造福秦家村的事儿,还要跟那老东西商定?”“不!我就是想把村里的土地承包给你,让你管理!”秦兴宗不满意地说。

“再者说,我败家怎么了?这是我凭本事赚的银子,跟那老东西没一点关系,无需什么商定的。”

秦兴宗心里有数,秦进丰讲述的这一切,还为了自己的利益,却想把秦家村,打造成大明第一村,得舍得花钱。

丈量秦家村土地是为了后续全面开发而先行准备。

养济院的建成,一是豢养了村里的孤寡,二是锻炼了班子,为了以后大规模的建设,首先奠定了基础。

至于对秦家村匠户来说,发工钱,则更加清楚,总是不允许别人白干,他们发了大财,任何人看到都眼红。

“贤侄,丑话我可说在前面了。”

秦兴宗看向秦四海说道:“银子不是那么好拿的,必须要做出成绩,必须要好好的做才行。

不要以为我所谓赶出秦家村就是轻飘飘的一句话,只要谁敢于背秦家村、到时候宗祠里的家法就不是摆设了!这可是个大问题。”

秦四海他们听了这话,这才算回了神,以前光是注意力,皆放一月五银子,以致于以前听到过,他们谁也没有过多的关心。

“小叔您放心,俺们都是秦家村的人,怎么会背弃秦家村啊!”秦四海捶胸顿足兴奋地说。

“没错,谁要是敢背弃秦家村,那全村上下都不会答应的!”

“是啊,我们秦家村出什么事了?谁敢逃跑呢?俺就第一时间冲上前去把这个逃兵干掉!”

望着群情激奋的人们,秦兴宗面露喜色,到了明末的年代,血亲宗族最可信,当然,先决条件是自己的能力。

一直站在一旁的张忠义虽然心里说了许多,想要说服大哥哥,但他依然遵守规则,不公开劝。

虽说他与老三李新武,被秦进忠收养在名下,可涉及到秦家村的一些事,他们还是不插嘴为妙。

“行,有你们这句话,那我就放心了。”

秦兴宗挥了摆手说:“想建在宗祠旁边的养济院就是我专门为了豢养秦家村孤寡孩童而建的。

四海贤侄,每月都要带村泥瓦匠来,建好这个养济院,这样才能得到保证。”

本来也是要说服秦进丰的,听到秦兴宗说的话后,一时心里,就开始复杂。

首节 上一节 9/88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