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南宋能网购 第160节

“很不错的帆型,虽然操作起来还有些生疏,不过等我们熟练之后应该会更快一些。”关鳞汇报道。

“嗯。”肖恒点点头,回头问那跟过来的孔队长:“怎么样?最快速度能有多少节?”

“差不多5、6节的样子。”孔队长答道。

“五六节啊……还是慢了些。”肖恒砸了砸嘴。

他最近查了不少关于帆船的资料,现代帆船最快速度已经能达到60节以上了,也就是一百多公里每小时!这速度虽然跟汽车没法比,但在海上这个速度已经与飞起来没有什么区别了。

五六节的小船对于肖恒来说的确有些太慢了,但对于关鳞来说,即便是他们的大船也只有在顺风和划桨的情况下才能达到这个速度!

“您说的节……指的是绳结吗?”关鳞也见过孔队长他们扔带有绳结的绳子,曾经猜测过那绳子的用途,现在听到肖恒提到“节”的时候自然就想了起来。

“差不多吧。”肖恒笑道。

“……”

关鳞点点头也没追问,还是肖恒自己解释道:“我们把半个时辰能跑多远作为纪录速度的单位,而节就是用来记录海上行船时,一艘船每半个时辰能跑出多远的速度。”

“一节就是半个时辰能走不到4里地的样子。”肖恒解释道,“我们管两里地叫一公里,所以一节就是每小时能走不到2公里,6节差不多就是每小时能走10公里。”

关鳞按照肖恒的度量衡稍微算了一下,不由得暗自咂舌……这个速度已经比许多马车的速度要快了!难怪他总觉得那百慕大号小艇开得特别快。

“孔队长,你觉得这艘船怎么样?”肖恒回过头来与自己手下的士兵说道。

“我觉得……很好!”孔队长下意识的立正敬礼,然后再高声的说出自己的答案。

“……好吧。”肖恒忘了孔队长虽然是渔民出身,但也没上过什么大船,“那你觉得海上的生活怎么样?还能适应吗?”

“没问题!”孔队长大声答道。

就在肖恒关心着下属的时候,关鳞的表情却渐渐的凝重起来,肖恒也看到了他的表现就开口问道:“关船长,你怎么了?”

“公子,我……有些事情不知当讲不当讲?”关鳞忽然抬起头,直视着肖恒的眼睛问道。

思考了半天他都觉得不如自己当面问肖恒比较好,毕竟一直以来肖恒都表现得很是平易近人……就算肖恒平时的样子都是假装出来的,那么现在突然发问也能从肖恒的表情上看出破绽来。

如果肖恒真的与蒲家有联系的话……那他一定会有异样的表现。

被关鳞灼灼目光盯着,肖恒却有些莫名其妙:“你问吧?”

“不知……肖公子与蒲家可有来往!?”关鳞开门见山道。

“来往吗……嗯,送过那蒲公子一辆自行车。”肖恒想了好一会,这才答道,“所以,什么事?”

“……”关鳞一直盯着肖恒的表情,直到最后他也没看出什么奇怪的地方。不过他又有点不甘心,继续抛出了下一个问题。

“那……肖公子可知道蒲家的船只已经北上了?”关鳞继续追问到,而且目光依然死死的盯着肖恒的脸。

“蒲家的船北上了?”肖恒疑惑的看着关鳞,“这跟我有什么关系……再说了,蒲家不是与你们关家井水不犯河水吗?为什么突然跑到北边来?”

关鳞看了半天,终于觉得肖恒的表情不似作伪,所以这才缓缓的答道:“我也不知道……只是这次北上,看到一艘蒲家的2000料大船刚刚出来。”

“唔……”肖恒眉头微微一皱,缓缓的答道:“那这样,我给几天假,你回去把这件事与你家公子说清楚。孔队长,接下来百慕大号就交给你了,你带着兄弟们接着训练。”

“是!”孔队长敬礼并且接受了命令。

“你呢,你就不用着急了,回去慢慢搞清楚这件事,我这边暂时没什么工作,这艘游艇建好还要有段时间……”说道这里,肖恒拍了拍关鳞的肩膀,“这对你们关家来说是件大事,你这边如果有什么需要可以随时来找我。”

“……”关鳞深深的看了肖恒一眼,施礼道:“多谢公子。”

“走吧走吧,快回去吧。”肖恒摆摆手,“对了,孔队长,你去叫人给关船长派辆车。”

关鳞再次与肖恒施礼之后,这才与孔队长一起急匆匆的离开。

半个时辰后,关鳞谢过了赶车的士兵,从黑色的马车上走了下来。

关家的大门此时正打开着,看门的小厮看到关鳞之后立即殷勤的走了上来:“呦!鳞哥您这派头可是太足了,都有马车接送啦!?”

“这可不是我的派头……”关鳞回过头去神色复杂的望了一眼那马车,很快就将各种没用的情绪甩开,有些着急的问道,“少爷在吗?官家呢?”

“都在都在……少爷和管家都在书房论事。”那小厮倒是挺机灵,关鳞闻言立即大踏步的向书房走去。

离着远远,他就听到了官家的声音,走进两步听得就更清楚了。

“所以决不能……什么人!?”管家话说道一半忽然听到了关鳞的脚步声。

“是我。”关鳞上前一步,推门而入。

“鳞哥!?你不是出海了吗?怎么这么快就回来了?”关公子奇怪的问道。

“说来话长……”关鳞看了关公子和管家一眼,“若果你们有什么重要的事……”

“没有没有,都说完了。”关公子摆摆手。

“……我去了趟长江口,然后看到了一艘蒲家的大船——2000料的大船!”关鳞说完,关公子和管家却面露古怪。

“怎么?”关鳞连忙问到。

“原来蒲家都已经开始了……”关公子叹了口气。

“……看来事情应该比我们知道的还要复杂些。”官家也是叹了口气。

“怎么了?您倒是接着说啊……”关鳞着急的问道。

“是这样,蒲家接了好大一笔生意,从粮食到布匹都有……”关公子缓缓的说道,“而买家,就是大金国的皇帝。”

“嘶……”关鳞闻言倒吸了口冷气,这才知道自己之前担忧的方向完全错了。

节62 使节团离去

其实事情的脉络很清晰,蒲家接了大金的订单,然后从从江南收购棉花、布匹、茶叶,再从交趾购买大米等粮食作物,最终贩售给大金王朝。

简单明了,看上去只是一场普普通通的生意而已。

然而事实上真的如此吗?

如果说布匹生意还有些赚头的话,那么倒卖粮食绝对是所有海运生意之中最差的一个选择!

在这个年代,粮食多用麻袋做内胆,外面用稻草一圈圈的包裹上再用麻绳系紧。这样的袋子虽然搬运起来相对比较方便,也不用害怕磕磕碰碰就弄坏了袋子弄撒了粮食,但这种包装却并不防潮,也无法抵御虫啃鼠咬……从交趾装船一路北上,到了地方光是这损耗就已经非常大了。

当然了,比起漕运的损耗来说,海运的损耗要小得多,但即便如此有这个功夫多去跑两趟南洋航线,卖传统老三样丝绸、瓷器、茶叶都能赚得盆满钵满的,为什么要吃力不讨好的往北边运粮食呢?

这个问题的答案,也许只有蒲家的人才知道了。

关鳞带着满肚子的疑问回到了造船厂,恰好肖恒也还没离开,看到他满腹心思的样子之后就开口问道:“关船长,怎么样?”

“什么怎么样……”关鳞微微一愣。

“就是上午那件事。”肖恒关心的问道,“你们和蒲家怎么样?”

“哦,没事了。”关鳞眉头微皱,稍微考虑了一下还是把这件事告诉了肖恒,毕竟这种事在海商之间是藏不住的,那么多大船的调动很难躲开所有人的眼线。

不过对于肖恒这种连门槛都还没迈进来的“海商”来说,想要得到这个消息还是有些困难的。

“……蒲家接了北边的生意,从交趾买粮运到北边去。”关鳞想了想,还是用个比较委婉的方式说了出来。

“运粮食?”肖恒微微一愣,“有赚头吗?”

“有,但不多。”关鳞简单扼要的给肖恒讲了一下,顿时让肖恒对海运的了解又多了一些。

“哦,这样啊……”肖恒想了想,忽然敲了敲桌子,“如果要我来猜,我觉得蒲家的目的可能是高丽。”

“高丽?”关鳞微微一愣。

“不错,高丽。”肖恒笑道,“高丽虽然很穷但也有些土特产,而且日本就在高丽旁边不远……”

“……”关鳞闻言如被雷击,整个人顿时都僵硬起来了。

“金朝虽然没能将高丽纳入自己的版图,但是高丽王朝迫于压力也会对大金言听计从……若是大金命令高丽对蒲家开放通商的话,那么蒲家就有了一个距离日本很近的跳板。”

肖恒的声音在关鳞耳边回响着,仿佛睡眠一样让关鳞顺着肖恒的思路想了下去。

“而朝鲜半岛上有很多人都与日本关系密切,即便蒲家自己不登上日本的土地做生意,仅仅是通过高丽王朝就能绕过你们对日本航线的垄断……”经过肖恒的一番抽丝剥茧,整件事情立即变得清晰起来。

而关鳞看着肖恒的目光之中也带上了些钦佩、防备以及微微的恐惧。

之前虽然早就听说肖恒有着翻手为云覆手为雨的手段,但在此之前关鳞对肖恒的智慧并不感冒——什么诸葛在世,将朝堂之上的大人们玩弄于鼓掌之中之类的说辞,他一直认为都只是市井流言罢了。

而与肖恒相处了那么长时间,肖恒给他的感觉就是个普普通通的,并且很好说话的人……

回来之前关鳞与关少爷和管家讨论了许久这件事却一直都摸不到头绪,所以原本不准备回来的关鳞就算呆在关府也没什么用处,还不如回到造船厂这边呢。

可关鳞却没想到,不过是与肖恒随口一说的功夫,肖恒居然就用他透露出来的这么点信息就大概推断出了蒲家的动向……这未免有点可怕了!

这就是所谓的智高近妖吗?

“怎么了?干嘛这么看着我?”肖恒一脸无辜的摊开手,“我就是胡乱猜的,给你们一点其他方向的思路而已,别把我随便说的话这么当真啊!”

“公子果然大才,不过是听闻只言片语就能推断出蒲家的目的……根据我多年来对蒲家的了解,公子所说即不中亦不远矣。”

关鳞深深的给肖恒施了一礼,随后开口道:“我……要再请个假。”

“去吧去吧……”肖恒挥挥手,把关鳞打发走了。

等关鳞急匆匆的离开之后,肖恒站起身来,背着手转了几圈,忽然开口低声叹道:“蒲家运粮啊……看来这场大战是不可避免了。”

按理说,这金人的使节团应该是被重重监视着才对,即便他们想半点什么事情都应该被朝廷看得一清二楚才对。

可现在到头来金人使节团的任务基本达成了,并且不仅在自己这里采购了大量的武器装备,另外还悄无生气的就与江南最大的海商蒲家勾搭上了关系……肖恒敢肯定,这个消息官面上应该还不知道。

那完颜琴倒挺聪明,知道不能从大宋进口粮食——万一打仗打到一半大宋忽然断了他们的补给,那时候他们可就要叫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了。

而稍微走个远路,从交趾购入粮食在运到北方,与从江南购买粮食再走漕运北上的时间其实差不多……若是比较顺利的话还是海运更快一些。

海运的优点太多了,而各个时期的政府却很少公开搞海运粮食到北方……南宋政权就更不需要了,毕竟南宋本身就在鱼米之乡的江南,根本就不需要往北方运粮食。

海运又好又快是绝大多数人的共识,而海运搞不起来也是因为漕运系统所牵扯到的人实在太多了,若是放任不管的话他们就要成为社会的不稳定因素了。

兵马未动,粮草先行。

金人如此大量的购买粮食,多半是已经在精心策划一场战争了……

“也不知道金人能不能看得住蒙人的进攻……”肖恒颇有些担忧。

虽然肖恒心理这么想着,但他很清楚这样的想法也只是奢望罢了。

在肖恒的历史上是,蒙元也是一直在西征,而当蒙元将主要注意力放到金朝的时候,大金王朝很快就崩溃了……

……而接下来遭殃的自然就是南宋了。

虽然肖恒已经准备了很多,可一旦想到要将所有人打包带走一起逃亡的事,肖恒就有些头痛。

好在肖恒也没头痛多久,接下来的一件事直接把他从造船厂中拽了出来。

……

临安府,百翠楼。

韩非韩国公正坐在二楼临窗的位置上,一边喝着茶水一边摇头晃脑的听着那歌女咿咿呀呀的唱曲。

“国公爷,您找我?有什么事吗?”肖恒的到来,打破了这个小小角落中的宁静。

“不急,先坐下。”国公爷摆摆手,示意那歌女继续唱,自己也是端着茶杯闭着眼睛,摇头晃脑的听着,时不时的还给自己灌一口茶叶。

“……”肖恒叹了口气,眼前这位爷又不知道要搞什东西了,这种时候也只能顺着他来了,毕竟人家可是身份尊贵的国公爷!

“年轻人就是焦躁,定不下性来。”国公爷没好气的瞪了肖恒一眼,“坐下,听曲。”

“是。”肖恒也只好学着国公爷的样子,端着茶杯翘起二郎腿,耳朵里听着唱曲思绪却飘回了造船厂。

首节 上一节 160/521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