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南宋能网购 第27节

……

次日清晨的秦府,在阵阵米香味中醒来。

刚刚成为秦府佃户的难民们端着大海碗,蹲在门槛、墙根、屋檐下呼噜呼噜的吃粥,大口大口的咽杂粮馍馍。

吃完饭所有人都自觉的按照昨天的命令中分成三队,而肖恒领着的这队人是这几户人家中最强壮的劳动力。

一行人浩浩荡荡的出了门。

在这个年代,男人是整个家庭的支柱,一个壮劳力每天辛勤的劳动才能养活自己的老母老父、妻子儿女,可以说是家人的天也不为过。

若说那些强壮的男人代表的是家庭的现在,那么那些半大小子所代表的就是家庭的未来。

只要这些人彻底归心,那么这个家庭的现在和未来也就都要跟着肖恒坚定不移的走下去了。

所以肖恒并没有直接带着他们去干活,而是带着他们来到了一处荒废的农田旁边。

这里,就是秦府的田地。

“我带你们来这,是要给你们看看你们的未来。”肖恒指着这片荒芜的农田说,“今后你们会在这里耕作、收获……你们的儿女会有书读、有工做,填得饱肚子,穿得起棉衣。”

“而这里,则是你们的房子。”肖恒右手一指山脚下靠近秦府的那一侧,“那将是十栋冬暖夏凉的砖瓦房,今后为你们遮风挡雨防寒避暑……而想要实现这一切,靠的不光是我,还有你们自己的双手,听懂了吗?”

“听懂了!!”

“很好。”肖恒扣了扣耳朵,很满意这音量,“所以我们现在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烧砖。”

节40 砖窑与坩埚炉

红砖的烧制没有任何技术门槛,由于只要900度左右就能完成烧制,对于燃料和窑的要求都不高,所以成本比青砖要便宜许多。

从纸面上看来,似乎一切都很简单。

然而当事情做起来的时候却发现千头万绪,许多没考虑到的问题都跑出来了,各种各样应该出现的、不应该出现的纷纷扰扰都找上来……

……毕竟现实不是游戏,只要框选农民点下建造就会按时完成。

首先是砖胚问题。

古代烧砖需要长时间的阴干晾晒,而现代烧砖会使用风干窑直接进行干燥处理。

肖恒这里直接上的就是现代工艺,不过再试风干的时候却偶尔会出现转胚干裂的现象……上网一查这才发现,现代工艺的砖胚之中会参入煤矸石、碎砖块等,增加砖坯中的颗粒比例。另外温度、湿度、送风速度等等都需要进行微调……光那是这方面的摸索就花了不少功夫。

其次是人的问题。

要让这些老实巴交甚至有些木讷的人完全了解肖恒的命令就花了很长时间……尽管肖恒一遍一遍的教但他们还是会不断不断的重复自己的错误。

原本肖恒是准备在地上挖一个宽约两米,长十米以上,两头是斜坡可以下去的,深度约为两米五左右类似壕沟的坑。结果就是这么简单的要求他们都能挖出层出不穷的问题:

有的人像是种地一样不停的在地上刨坑,挖得稍微深一点就换地方……肖恒在一边指导其他人挖砖窑的时候,这家伙已经默不作声的挖出了好几个大约一尺深的陷坑。

还有的人似乎没法理解“斜坡”这个概念,一门心思的往下挖,等肖恒发现的时候已经挖出了半人深的陷阱……

不过在肖恒近乎于手把手的教导下,挖坑这件事终于磕磕绊绊的走上了正轨,一个标准的长方形地坑渐渐成型。

比起成年人这边的各种问题,青年组那边可就省心多了。

这些半大的孩子主要负责挑拣黄土中的大石块和制胚,肖恒还专门配备了两个壮汉帮他们敲碎黄土、挑水和泥。

先在地上撒上一层细沙,然后将简单的长方形木模子放上去,往里面抹满黄泥……然后小心的脱模,一块砖胚就算造好了。

随着砖胚越来越多,砖窑那边也开始渐渐成型了。

砖窑的穹顶用竹筋加固,随后内外涂抹上踩入干草的黄泥,每隔一段就留一个活动窗口用来投放燃料和观察内部烧制情况。

最后当这砖窑成型的时候,内部很类似隧道,而外面看起来则是个面包似的土包。

砖窑造好之后肖恒就带着所有人转战去制造砖胚子,直到太阳就要落山了这才肖恒这才宣布收工。

回到床上的时候肖恒已经累得不想说话了,把自己往床上一扔很快就进入了梦乡……所以说,其实大多数的失眠只要多干体力活就能治好。

第二天清晨,肖恒将人带到地方,然后吩咐他们继续制砖胚之后,自己则跑到码头旁边的木匠工坊拉了一辆怪模怪样的车回来。

它的下半部分跟普通的牛车没什么区别,不过它的上面则安装了一个巨大的“螺旋桨”,后面还连着类似绞盘的东西。

这是肖恒昨天定制的人力鼓风机。

江南的经常会有阴雨天气,依靠太阳的力量让砖坯自然风干是不现实的——昨天没有下雨将那些制好的砖坯淋湿就不错了。

不过在设计这个砖窑的时候肖恒就已经想好了,它的入口处恰好能放下这样一个巨型鼓风机。

先组织人将晾了一宿依然还很潮湿的砖胚子一个个运到窑中摆好,随后肖恒就让人在入口处点了一把火。

找了几个身强力壮的汉子开始推那绞盘,随后那巨大的扇叶就跟着旋转起来,将空气灌入窑中。

很快的,另一侧的砖窑出口处就冒出了烟。热烟在风的作用下使得内部的砖坯快速的风干……等肖恒觉得里面的砖坯差不多可以了的时候,也不用再等火熄灭,直接从事先留好的投料口投入木柴。

火焰很快就顺着窑口向内部蔓延过去……渐渐的,整个砖窑都烧了起来。

这样烧一窑砖要一整天时间,每次大概能出砖一万多块。按照肖恒所查的资料,砌双砖的24墙大概能盖两间半砖瓦房。按照每户至少两间房的标准,再加上围墙、铺地用的砖头,总共需要差不多十天左右。

等砖窑运行起来之后,肖恒将那个唯一识字的男孩叫了过来。

“你叫什么名字?”肖恒低头问道。

“小人卢淳。”那男孩低着头小声说。

“卢淳……名字不错。”肖恒笑道,“读了几年书啊?”

“小的没读过书……”卢淳低头道,“只是时常在学堂旁边偷听,时间久了也就认识了几个字。”

“哦……”肖恒想了想说,“你这名字也是那先生起的吧?”

“……是的。”卢淳一脸惊讶的看着肖恒,似乎震惊于他为什么会知道这个秘密。

其实这也不难猜。

首先别说是古人了,就算是刚解放的时候,穷人家的孩子还起名叫狗剩驴蛋之类的名字,像铁匠那样叫铁锤的可谓已经算是不错了的。

而古时候请先生是很贵的,就算去私塾上学那也是宗族或是村里出了钱的,而且只有大的有实力的宗族和村寨才请得起教书先生。

卢淳一直在那私塾边偷听想不让那先生知道是不可能的。既然能在那偷听很长时间,那就说明先生已经默许了,估计一来二去也就认识了。

这卢淳从小到大所接触的人中还有哪个能起出这样的名字?淳朴而又封闭的古代社会远没有现代复杂。

两人一边说话,一边巡视各个观察孔。

“瞧得出来我在干什么吗?”肖恒每次看完都要让卢淳也跟着看一遍。

“看火候。”卢淳猜道。

“你看出什么名堂来没有?”肖恒问他。

“……似乎是火的颜色?”小卢淳不确定的说。

“不错。”肖恒笑道。

在正常情况下,火焰温度由低到高从深红到白炙,跨度可达两三千度,而火焰的900度时的火焰是橘黄色的。

肖恒现在也只能通过观察火焰的颜色来确定炉温,双金属温度计属于接触式温度计,最高工作温度只有500度,能测量更高温度的在这个时代不亚于天顶星科技。

“你还有什么心得说来听听?”

“这……小人发现,炉火的颜色若是暗下去,公子就会教人添柴。”小卢淳说道。

“很好,那么接下来这件事就交给你了。”肖恒拍了拍他的肩膀,这读过书的孩子确实跟其他人不一样,这沟通效率高太多了。

“我!?”小卢淳瞪大了眼睛,“可是我……”

“没关系,我就在一边看着,你做吧。”肖恒鼓励道,“对了,你再去找两个小伙伴来,你把你学会的教给他们。”

“是。”卢淳终于点点头,躬身离开去找人去了。

肖恒也走远,就在一边指挥那些壮汉和泥制坯。除了普通的砖胚之外,肖恒还特意让他们弄了不少踩入了稻草的土砖。

接下来,肖恒准备要用这东西制造坩埚炉。

坩埚炉除了可以熔炼铁水之外,最重要的是这东西还能熔炼玻璃。

在这个年代读书人天生就掌握着舆论的引导权和解释权,而想要在这些人的手底下掀起一番舆论声势必定需要大量的资金。

正所谓水能载舟亦能覆舟,舆论战与宣传战一直以来都是最高效的武器,肖恒就准备教教大宋的这些读书人这把神器究竟如何使用。

节41 渐近的威胁

临安,下瓦子。

巷子里的路坑坑洼洼的,人来车往、风吹日晒再加上年久失修,有些常年积水的地方还泛着青苔,走上去很是湿滑。

一个贼头贼脑的人走在这条小巷中,来到一处不起眼的房子敲了敲门。

“谁呀?”

里面传来一个女人的声音。

“是我是我……”贼头贼脑的人急切的说。

“吱呀……”

木门轻响,一个女人探出头来,上下看了这人一眼,问道:“你有消息?”

“有有有……快让我进去。”贼头贼脑的人涎着脸就想往里挤。

女人狐疑的看了他一眼,最终还是让开让他进去了。

几分钟后,那贼头贼脑的人从门里探出头来,左右看了看没人这才溜了出来,边走嘴里还边嘟囔着什么“说话不算”之类的。

又过了一会,那女人从门里出来,穿街过巷来到了仁美坊。

仁美坊再往南就是兵营,所以住在这里的人大多都是兵营里的头头脑脑。

这女人并没有走大门,而是绕了一圈敲开了一家后门,开门的家丁一见是她也没多言,领着她就进了后宅。

“少爷可在?”女人问道。

“……”

那家丁并无回应,只是低着头走路。那女人也没办法,只好闭口不言。

等把她带到一处厢房,那家丁这才说了第一句话“在这等着”,随后居然就这么走了。

那女人也不着恼,悠闲的在房间里转了几圈,看看这个摸摸那个,随后她的注意力都放到了一对瓷瓶上,表现得很是喜欢的样子。

“你喜欢这对梅瓶?”忽然,她身后传来一个男人的声音,“若你找到了那个该死的杂种,这对梅瓶送与你又有何妨。”

来者正是那史慈“史俊杰”,与肖恒在酒楼起了冲突的那个翊麾校尉。

“少爷。”女人回过头来,道了个万福。

“如何?找到了吗?”史慈急切的问道。

“不曾找到,不过已经有消息了。”那女人答道,“一个住在北土门的泼皮说见过那人几次,只是这人却不是住在城内,每次见他或是早晨进城或是晚上出城。”

“可是骑着一匹枣红色的军马?”史慈追问道,又将肖恒的衣着颜色形容了一番。

“是呢,听那泼皮说那人的马又皮毛鲜亮、高又壮,言语间多有艳羡之意。”女人答道。

首节 上一节 27/521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