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南宋能网购 第327节

而这个传说里最像模像样的是它居然还有证据!证据就是装甲车喷出的浓烟就是地狱的烈火焚烧的黑烟!而它喷出的水蒸气就是小鬼们被烧化了之后的气体……

不过这样的传说只是在扬州城内的宋军以及本地老百姓之间传播。

而且由于肖恒的军队秋毫无犯的规矩,所以他们跟本地百姓的接触并不多,至于那些宋军甚至都不敢上前,自然也就没什么交流了。

也幸好如此,否则这要是传到了秦府,王铁锤他们可就要被笑死了。

不过也幸亏是有这样的传说,所以秦荐仅仅是请出两辆装甲车镇守城门,就让整个扬州城都变得安定起来。

说来也怪,此时扬州城里可算是鱼龙混杂。这其中数量最大的当然是本地的老百姓,其次是张南的部下、秦荐名义上的部下以及从北方退下来的败兵。

正常来讲这些败兵都应该在城外收容才比较稳妥,而且历来败兵的待遇跟难民也没什么区别……这主要是因为败兵的纪律性堪忧,很容易跟城内的百姓起冲突。

但是现在,仅仅是两台装甲车镇,所有从此进入的败兵就彻底老实起来……前所未有的老实!

在发现这些败兵的士气虽然低落但至少还有最基本的纪律后,秦荐亲自拍板决定让他们直接进城并且立即就地改编。

由于各个队伍的头脑都已经跑光了的缘故,所以秦荐这次的改编居然非常顺利!没有遭到任何阻力!

曾几何时,在淮东城的时候秦荐也不是没有试图整合力量,可那个时候所有的将领都将自己的兵丁抓得死死的,丝毫不给秦荐一丝插手的余地。

不过改编的顺利无法解决扬州城此时面临的窘境,虽然粮食不少但城防武器急缺,尤其是这些逃兵基本上都把武器铠甲丢掉了,可扬州城内可找不出多少军备物资。

就在秦荐为了各种补给焦头烂额的时候,负责镇守城门的秦家军却有些无聊。

城门口,装甲车上,一个比较年轻的士兵大大的打了哈欠,随后叹息道:“啧,这日子什么时候到头啊……”

此时车长正坐在装甲车的指挥位上,半个身子都在装甲除外,正举着望远镜观察着远方的动静,听闻那机枪手的抱怨之后立即正色训斥道:“打起精神来!我们要站好每一班岗!”。

“是是是……站好每一班岗,我知道。”那年轻的机枪手叹了口气,“可是站岗就站岗呗,咱们这算是什么?”

“……”

闻言,那车长也微微的顿了顿,不过他终究还是答道:“排出干扰,干好自己的事……他们愿意看就看吧,以前咱们出早操的时候,沿途不也有人围观吗?”

“那时候可没这么多人围观,也没人给我们上香……哎呦!”

“闭嘴!提起警惕,好好站岗!”

“是!”

机枪手揉了揉屁股,嘴里一本正经的答应着,可却在车长看不到的地方对着同伴做鬼脸。

而在这装甲车周围的确怪事百出,也难怪那机枪手有些受不了……

其中最正常的居然是那些败兵!

陆陆续续归队的败兵都得从这个门进城,而当他们在经过装甲车的时候虽然会下意识的多看几眼,但看过之后他们可就不在纠缠了,只是带着一丝心安跟着负责安置的官员离开了。

而同样是驻守城门的那些守军可就麻烦多了!

这帮人并没有见到装甲车在战场上的英姿,他们所知道的一切都是从别人口中得来的,所以对装甲车很好奇,再加上他们对装甲车以及车上的官兵也没什么敬畏之心……

……秦府士兵们时不时的就要把他们驱赶开,偶尔还得防着他们乱摸乱碰的。

而且最讨厌的是这些人没完没了,而且又都是友军,也不能不好用暴力手段把他们驱赶开。

不过若是比起那些围观看热闹的老百姓,这些友军还算是好的!

也不知道装甲车的威能在老百姓里被传成了什么样子,有的人往这边啐口水的,有的人对着装甲车烧香的……

也难怪那机枪手有些受不了,别的还能忍,这烧香是真忍不了!

其实不光是车组成员觉得烦不胜烦,就连车长都有些心累了。

两辆装甲车上的所有车组成员的脑海中都有这样一个念头——这当石狮子的差事什么时候才是个头哇!!

不巧的是,由于他们平定人心镇守城池的效果非常车,这石狮子他们是当定了。

也许过不了躲就,这石狮子的业务就要被他们抢光了,毕竟中国老百姓是最新潮的——石狮子哪有装甲车来得好用?门口放俩石狮子不如放俩石雕装甲车来得辟邪!

从各个方向逃离的宋军零零散散的

随着扬州城附近探头探脑的蒙军哨马

节98 绝望、希望

节98

中都城外。

马蹄扬起的积雪被风吹散,有如细沙般的重新落回雪地中,再也找不到踪迹。

强壮的战马鼻孔喷着炙热的白气,无论是它还是它背上的棉甲骑兵似乎都有了某种觉悟……

……不成功,便成仁!

在一脸决绝的棉甲骑兵对面,是一个个黑洞洞的枪口。

枪骑兵们利用自己的武器优势,在足够远的距离上从容的上弹、点火,瞄准了越来越近的棉甲骑兵,然后冷静的扣动了扳机。

“砰砰砰……”

随着阵阵青色的烟雾升起,一团团火焰从枪口中爆出,推动着铅质弹丸飞过了半空,最后一头撞到了棉甲外的钢丝网上,将钢丝网大得稀烂!

然而在撕碎了钢丝网的同时,铅弹也被钢丝网切割、变形,又深深的陷入到了厚重棉花的纠缠中,最后只是在底层铁鳞片上撞出了个凹坑。

“唔……”

马上的棉甲骑兵身体微微后仰,口中不由自主的发出一声闷哼……然而很快他就重新恢复了平衡,眼看着已经临近的敌人,他强忍着胸口的疼痛,举起了工艺先进的骑兵刀向那刚刚收起火枪的枪骑兵砍去!

“噗!”

骑兵刀有如重斧一样轻而易举的砍入了对方的铠甲之中!

轻松入肉的手感让棉甲骑兵充分的享受到了劈砍的快感……然后借着坐骑的冲力轻轻一拉,锋利的刀刃顿时将那枪骑兵的半个身子都拉断了!!

“好刀!!”

如此顺畅丝滑的劈砍体验,顿时让那棉甲骑兵忍不住高盛吼道。

他手中的这把骑兵刀正是来自秦氏铁厂。

后世很多人会把能不能切铁作为刀、剑的好坏程度的判断标准,其实这种想法大多是受到了武侠小说里什么“切金断玉”,什么“削铁如泥”之类描写的影响。

其实现代刀剑甚至是菜刀都能轻而易举的切断铁丝,而区别只是开刃的角度不同罢了。

这个道理很简单——能砍铁不伤的刀必然是钝刃,而吹毛断发的必然是薄刃,钝刃甚至不能割伤皮肤,而薄刃切铁大概率会崩口。

而肖恒出口的这批骑兵刀不仅使用了“包钢”技术,还吸收了后世的开刃经验。

包钢技术让骑兵刀的刀刃部分锋利坚硬,而刀脊部分则富有韧性不易折断……但它能够轻易破甲却不是以为本身的材质,而是巧妙的开刃技巧。

这批骑兵刀的刀尖部分开刃角度在60度左右,真正能做到砍铁不伤。

而从刀尖开始,开刃角度渐渐收窄于25度左右——这样的开刃角度既有足够的锐利度,又有足够的耐久度,可以说是外出旅行、杀人越货常备佳品。

再加上秦府那独步于世的先进的热处理技术,正把骑兵刀的外形又参考了后世的人体工程学设计……

这样一把骑兵刀虽然看似简单,但它的刀刃上却凝聚着后面近千年的经验与技术……虽然仅仅只是一件冷兵器但它上面蕴含的技术绝不比对面所使用的原始火枪差。

“杀!!”

“噗!!”

又一名枪骑兵被看破了头盔、砍碎了半张脸……整个人想根木头一样栽下马去。

“杀杀杀!!”

年轻的棉甲骑兵杀红了眼,手起刀落之下居然没有一人是他一合之敌!

一路冲杀下来砍死砍伤蒙军无数!手下亡魂很快到达了20以上!

勇猛如虎,力大如熊!

再加上一身精良的、带着后世千年智慧结晶的装备,一时间在战场上简直就是无敌一样的存在!

若是这位猛将出生在三国时期,搞不好就是关羽、吕布统一级别的猛将!

然而不巧的是,他生错了时代。

在连续的冲杀之后,这名年轻的棉甲骑兵忽然发现自己周围居然没人了!

偌大的战场居然不在又任何一名蒙人敢于自己一战!

“哈哈哈哈!”

“蒙人,都是胆小鬼!”

“来啊!爷爷在此!来杀爷爷啊!!”

“轰——”

早已填装了霰弹的火炮,终于调整好了指向……周围的蒙人见状连连避开,只有那个年轻的金人没有发现异样。

然而,炮响了。

无数铁砂喷涌而出,如雨点般的打在了那年轻的棉甲骑兵身上。

棉甲即便再怎么先进也挡不住火炮的攻击。

所以,他死了。

那个年轻的,原本应该有着无限可能的棉甲骑兵,就如此轻而易举的死在了炮口之下。

而原本那些“怕”了他的蒙人,则见怪不怪的重新聚拢过来,填上了之前的空缺,仿佛这是一件再微不足道的一件事了。

整个战场之中,这样的情况不断的重复着。

不得不说,金人的战斗力的确强悍,尤其是这些精锐的棉甲骑兵们。

从他们身上隐隐能够得窥“女真不满万,满万不可敌”的风采。

只要挺过了第一轮射击之后,在近战情况下棉甲骑兵占尽了优势。

其实这也跟蒙元骑兵和大金骑兵平时所使用的战术不同有关。

其实从一开始,大金的骑兵走的就是刚猛的路子,而铁浮屠就是其中的佼佼者。

但是蒙元骑兵则一直玩的都是边跑边打,用后世的游戏术语那就叫“走A”——不断的利用箭矢、火枪来消磨对反的反抗意志,直到对方崩溃之后这才尾随追杀。

所以后来明朝时期的蒙元骑兵软绵绵打不了硬仗的形象其实是跟当时的明军以及后金对比出来的。

其实蒙元的战术一直都没有改变过……但在明朝时期大家的战术装备都进步了,只有蒙元还在原地踏步,正所谓逆水行舟不进则退就是这个道理。

而现在,纵横了整个欧亚大陆的蒙元枪骑兵为了守护火炮推进不得不舍弃自己的长处与棉甲骑兵硬拼,这战损自然极为惊人!

然而即便金人的棉甲骑兵交换率高大一比三甚至更多,但别忘了,几乎所有的蒙元军队可都是骑兵!

金人只有寥寥数千,而城外的蒙人却是数十倍、数百倍与他们的!

从天空上看下去,金人分兵左右的棉甲骑兵犹如直出的利箭,稍一用力就捅穿了蒙人的防守。

然而当双方的骑兵彻底混杂在一起的时候,棉甲骑兵的战损就开始飞速升高起来,等他们发现不对劲想要逃出去的时候……

……一切都晚了。

“呜————”

战争的号角响起,无数蒙元征召兵从两翼包抄过来,彻底的将那些精锐的棉甲骑兵层层围困……

首节 上一节 327/521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