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南宋能网购 第350节

“不对啊!他们去的方向……好像是咱们营地的方向!”

“走!回去吧报信!”

两人当机立断的从小山包上撤了下来,找到拴战马的地方飞快的向

然而现在这种招数却玩不通了。

由于并没有一鼓作气拿下整个大金的关系,也给秦荐留下了非常小的操作空间。

然而就是凭借着这么个小小的优势,秦荐从刚上任的那天开始就一直在强令江北的百姓向南撤退,而这些百姓当然腰带上全家老小外加所有家当……而这其中就包括了粮食。

而当地的粮食跟着南迁的百姓一起离开了,蒙元能在这个地区得到的补给也就开始变得微乎其微。

原本蒙元还以为只要攻破了扬州就好了,他们的口粮短缺的情况就能有所缓解……然而等他们真的攻下了扬州之后,却发现这里居然是一座空城!

除了一些不愿意离开的老人之外,对于号称“百万”的蒙元大军来说,他们扬州城里找到的那点物资根本连所需零头都补不上!说是被说车薪都不为过。

坚壁清野这种古老战法的前两个字随着火炮的出现而不那么实用了,最后只能演变成一个抽象的概念、一个形容词。

但清野这招即便是在后世都依然在不同的领域起着作用。

在收拾了空荡荡的扬州城后,蒙元不顾自身已经存在了的隐患而强行渡江南下,为的就是尽快在南方找到补给。

然而,他们的算盘很快就落空了。

秦荐在第一次守城失败之后就开始动员长江以南的百姓迁徙,而后碍于装甲车的出现所以蒙元并未立即发起进攻,而是集中力量灭了大金。

在大金以灭国为代价所争取的这段时间里,沿江的百姓要么集中到类似扬州这样的大城市,要么就干脆带着行李远走他乡了……

所以,当蒙人抵达长江以南准备开始大肆劫掠的时候却发现,长江附近居然没什么人能给他们抢的!顶多是抢了些渔民的咸鱼……

……但问题是这玩意也不能当饭吃不是!?即便是强悍如蒙人,也不可能饿着肚子去打临安。

也正是以为这一系列的布置,逼得蒙军不得不会向后方开始寻求补给了。

而当补给队伍开始行进的时候,一直以来都没什么补给的蒙元却发现这简直就是一场噩梦!

如此庞大的队伍,每天人吃的、马吃的、都是一大笔支出

而且这其中还没算兵器、铠甲、药物以及草料……

而资源如此匮乏以至于缺少补给的蒙军只得在长江南岸建立了临时的补给品集散地,并且加大力度从整个占领区开始搜刮粮食。

抢粮食需要时间、集结补给更需要时间,而最最重要的是这些粮食来得零零散散的,一到江南就立即被士兵们瓜分一空了……

花了5天时间抢来的粮食还不够这些大兵吃两三天的,整个长江南岸的军队就像一个无底洞,根本填不满。

而光靠零散的抢劫,最理的情况下也只能维持江南士兵一半的需求,而另一半的需求就只能从遥远的草原调集了。

从临安到中都,再从中都到草原……如此漫长的补给线即便在现代都堪称是噩梦难度,又何况是蒙元?

在各种冲冲问题的堆积下,蒙元攻城略地的速度终于慢了下来。

但即便如此蒙元也没有放弃,毕竟一旦放弃想要再打出现在这样的优势就很困难了。

所谓守江必守淮,自古以来长江虽然有着“天堑”的虚名,但实际上发生战争最多的地方却是淮河地区……一旦淮河一代丢失了,那么仅凭长江防线很快就会被攻破。

南宋如是,南明如是,蒋光头亦是如此。

在原本肖恒的历史上,南宋之所以能挡住大金的男侵,其实也是因为牢牢的守住了淮河一线——这一点从南宋地图就能看得出来。

而在这个时空的南宋,江北之地早已丢失,但大金却没能攻下,原因到不在于南宋,而是在于大金的勇武已经在和平而又富足的生活中被消磨殆尽了……而大金也就随之慢慢的虚弱起来。

不过此时的蒙元去与虚弱的大金完全不同,蒙元的背后有着大半个亚洲的广袤土地,即便现在缺少粮食那也只是暂时的。

就在蒙元的物资营地不远处的一处小高地上,一个年轻的士兵正举着望远镜打量着远方的营地。

“看!那边还有个帐篷……应该就是他们这次运来的粮食了……你说呢?”一个年轻的士兵回头问道。

“也许是。”

旁边那位也有望远镜,只是他的观察重点却不在那些“装粮食的帐篷”,而是在整个营地的结构上……因为他的任务不一样。

这两位侦察兵一个是寻找物资营地的薄弱点,而另一个则是收集整个营地的资料,然后将这些资料绘制成简单的草图。

由于绘图所涉及到的专业性比较强的缘故,所以一般来说能做这种作业的士兵基本都是军官级别——因为只有军官级的教育才会涉及到绘图、测距等,普通士兵还是以扫盲为主。

看着自己的班长正忙,那小战士也就继续观察起来这个补给站来。

“这种布局也真是够嚣张的……”

“也不怕被人一把火烧了?”

那小战士嘟嘟囔囔的自言自语着,而班长根本没搭理他,只是低着头不停的写写画画。

过了一会,那小战士忽然拽了拽班长的衣袖:“班长!先别画了!你看那是什么!?”

“嗯。”班长停下画笔,拿起望远镜顺着小战士所指的方向望了过去……就见一队蒙人士兵正在给马上马鞍,而另一部分人则已经牵着马走出来了。

这样的事情他们之前曾经发现过,所以这一次那班长起初也没太在意。

“应该是正常的部队轮换……”

话没说完,班长的眉头就皱成了个疙瘩。

“不对啊!他们去的方向……好像是咱们营地的方向!”

“走!回去吧报信!”

两人当机立断的从小山包上撤了下来,找到拴战马的地方飞快的向

节119 计划

节119

台湾,热兰遮。

因为战争而显得有些残破的城堡,随着勤劳的工人们的努力,此时正在渐渐的焕发出新的青春……

阴暗面的苔藓被铲除了、腐朽积水的地方被填平了,地上的石板路也被仔细的修整过,坑坑洼洼的地方都被填平了。

可以看得出为了这座远东贸易的桥头堡,荷兰人修建这座城堡的时候还是狠下了一番血本的,各种基础设施也相当的完善——当然,是以欧洲人的标准来看。

若问当今最发达的城市是哪一个,那自然是临安无疑。而若问临安的哪里基础设施最好最完善,那必定是秦府一系的土地。

无论是工厂、学校、军营还是秦家村,上下水、路灯、水泥路以及公共澡堂等等无一不是当世最先进的!

而在临安府内秦府所属的设施更是不得了,看楼有着当世第一部畜力电梯,也是世界上第一以及唯一的一个全景电梯。

各种灯光设施、照明、热水、自来水以及冲水厕所等等,可以说是开创了一系列高品质生活的方式……这些东西虽然看着不起眼,但对于一个人的影响确是难以估量的。

例如李栗来说就是如此。

李栗最初是船厂的小学徒,而且还非常不受师傅待见——他脸上的红色疤痕就是又一次师傅用滚热的茶水给烫的。

后来,随着秦府入主船厂,周围的一切都在悄无声息的改变着。

而李栗这么个师傅什么都不肯教,只是那他作为用人和出气筒的半大孩子来说,这短短的时间里他的生活与命运产生了翻天覆地的改变。

首先是他那个师傅彻底放弃了他,让他变成了自由的“工人”。

刚刚听到这个消息的时候,李栗的内心是崩溃的。

在传统观念之中,被师傅赶出师门的叛徒是不会有别的师傅收留的……而他什么手艺都没学会,船厂会不会直接把他辞掉了?

有无数个夜晚,李栗就在这样的对未来的焦虑之中辗转反侧难以入眠。

可是秦府却并没有放弃什么都不会的他——至少当了这么多年的学徒,一些最基本、最基础的工作他还是会做的。

然后李栗得到的第一份新工作就是……刨木板。

是的,就是这么简单的工作,却让李栗欣喜若狂。

因为有了工作就意味着他能依靠自己的力量活下去,不用去偷、去抢、去骗……只依靠自己的劳动和勤劳的双手就能活下去!

可以想象在绝境之中的李栗在得到这份工作之后会有多么的努力。

很快的,李栗就被新组建的人事部门所发现了——这孩子不仅干活努力、保质保量,而且还每天自愿加班……任务完成量最高达到200%!!

这样的好工人若是不好好培训那可真是太可惜了,随后李栗就得到了一个夜校入学的名额,成为了船厂之中第一批“扫盲标兵”。

再之后,李栗的履历就像开了挂一样……

在一边工作一边学习的情况下,李栗仅仅3个月就拿到了小学文凭!而且在百分制的情况系下,语文拿到了85分、数学拿到了92分的成绩——这个成绩即便是放在全日制学生里可也是名列前茅的!

如果说一个临近成年的人学习小学知识并不费力的话,那么李栗在获得小学文凭的同时还拿到了三次劳动标兵的月度奖励,保持着一级质量0返修的出件率!

并且在这短短的时间里凭借着过硬的基本功连升三级,从一个准学徒的0级工人迅速的升到了3级。

就这样,一个原本挣扎在死亡线上,担忧着自己前途命运的小学徒,一跃而成为了“上等人”——要知道即便是船厂原来的师傅们最低的也就是个4级工而已!

与等级提升的当然还有他的薪水。

3级工人的薪水即便在临安周边也算是比较优厚的了,而李栗如此年轻就拿到了接近师傅的薪水,那么他再进一步成为师傅同级的4级工也就可以预见了。

而船厂的师傅们,在封建社会之中的地位可是相当的高,即便是船厂的老板对他们也都是要哄着的。

收入提升的同时,地位也在提升……这从上门提亲的媒婆不断增多就能看得出来。

在一个如此欣欣向荣又有相对公平晋升体制的集体内,李栗得到了他以前想都不敢想的一切。

在这里,不用阿谀奉承谁,不用看谁的脸色,更不会因为莫名其妙的原因被一通暴打……

在这里,他只要安心的工作,努力的提升自己的技术水平,那么一切美好的将来就都有可能实现。

至少对于李栗来说就是如此。

而这也是他坚定的跟随着秦府转移到热兰遮来的原因。

说实话,由于还是冬季的原因,热兰遮这边的天气倒还好,而对于自己新分配到的宿舍李栗也是非常满意的……

虽然宿舍里属于他的就只有一张简陋的床、一个挂衣服的架子、一个玻璃的保温壶以及两张多人共用的桌子……但床上有柔软的被褥、床上有极细的白色棉纱织成的蚊帐,而且每天早晚都有热水供应。

虽然条件“简陋”了点,但对于李栗来说已经很满足了。

但这只是室内……

当他从宿舍出来之后,热兰遮的味道就会热切的包裹着他,让他感到喘不过气来。

粪便发酵的味道、人尿分解所散发出的带有强烈刺激性的氨味。

这可不是普通的尿骚味,而是更强的、只有在工地旱厕之类大规模集中排放且不做任何处理的地方才能“有幸”闻到这种味道。

而这些味道的来源,则是墙上的一层层白色的“盐花”,以及路边那一坨坨不可描述的马赛克。

其中绝大部分马赛克都已经干枯脱水了,但其中一小部分仍然还散发着新鲜的味道。

不用问,这些东西肯定是之前的那些荷兰人留下来的。

按理说对于李栗这种从底层爬上来的人,什么苦没吃过?这么点味道又算得了什么?

但问题是随着冲水厕所以及集中式的废水处理池的建立,李栗已经很久很久没有闻到如此浓度的味道了……

若是一直都脏、臭也就罢了,时间长了也就闻不到了。但若是干净惯了,那可真就回不去了……就像此时的李栗,仿佛一条换了脏水的鱼一样难以呼吸。

“栗子哥!你干嘛走那么快!?”

一个年轻的小学徒远远的招手。

李栗快走几步离开那条小巷,这才长长的吸了一口气……这几天他这憋气的功夫可是有所进步,能比刚来的时候多憋好几秒呢!

首节 上一节 350/521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