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南宋能网购 第79节

这线是轮胎线。

用一捆轮胎线作为基底,再用尼龙线用特定的缠法缠绕上去,这就成了一根与现代没有什么区别的弓弦……或者说是弩弦。

人们总以为弓箭的声音小,但实际上弓弦震动的声音还是很大的,否则也不会有“惊弓之鸟”这个成语了。

不过由于现代作为参照物的远程武器是枪械,所以弓箭的声音的确要比枪械小很多。再加上现代科技对于声音的产生已经有了足够深的认识,加上了许多减震、止震的小配件……在众多科技的加持下,这才让弓弦的声音几近于无。

弓弦解决之后肖恒就要来制造弓片了。

前段时间,肖恒订购的碳纤布已经到货有些时日了,再加上更早到货的玻纤板、环氧树脂及其溶剂等,现代复合弓片的各种材料就算到齐了。

由于定装滑膛枪已经搞出来的关系,肖恒觉得再制造一些复合弓也就没什么必要了……不过由于接下来他就要在临安城里搞事情了,由于火枪的声音和烟雾太大,不能轻易动用等原因,他需要一些在这个世界看来比较“常规”的,能在城市里使用却动静不那么大的武器。

他最初想到的是弓箭,不过他很快就将这个念头抛弃了……使用弓箭是需要大量时间练习的,所以倒不如先造一批弩箭出来。

要制造弩箭最重要的就是弓片了,作为弩箭的弹性储能机构,弓片的好坏直接决定了弩箭的性能。

现代复合弓所使用的工艺叫层压,也就是将各种材料一层层的压紧的意思。

肖恒的弓片配方也是从网上查来的——碳、碳、玻、碳、玻。

最外侧是拉伸变形最厉害的地方是两层碳纤维,而最内侧挤压变形最厉害的地方用的是玻璃纤维。相对来说碳纤维的抗拉能力更好,而玻璃纤维的抗压能力更强。

将所有材料涂上环氧树脂,最后再用模具强行夹住一段时间,等所有材料粘结在一起之后就算完成了……

尽管肖恒这边是手工作坊式的生产,但由于使用了现代材料的关系,比起传统的作坊动辄一两年的生产周期不知道要快到那里去了。

“公子,您看,这样可以吧?”王铁锤拿着一把做工很是精美的弩机底座送到肖恒面前来。

“嗯……不错。”

肖恒接过底座仔细看了看,发现无论是木质结构还是铁质结构都很符合他的要求……尤其是扳机,完全适合于现代人的审美——这时候的弩机大多都是要按下去的那种,不仅发射的时候容易影响精度,也不符合肖恒的使用习惯。

不过使用扳机的坏处就是结构更加复杂了些,但这也难不倒做工越来越强了的王铁锤。

之前制造滑膛枪的时候,王铁锤就已经对机械传动的原理有了一些认识了,这回都没用肖恒指点就独立研发出了内部的传动机构。

“试了吗?可靠性怎么样?”肖恒把玩了一会,将它放下问道。

“其他的都测试了,就差上弓片了。”王铁锤答道。

“好,咱就先试试。”肖恒拿着那弓弦和底座,来到旁边的房间里取出一个模具,将它拆开之后从中拿出了两片比较短的弓片。

稍微修理打磨了一下弓片上的毛刺,王铁锤又用机床给弓片上钻了两个孔,然后就将它们撞到了弩机上。

挂弦、上弦、随便找了根硬木箭放上去,对准远方的靶子扣动了扳机……

“嗖……”

箭矢近乎于无声的飞了出去是,咄的一声插在了木板上。

“好!不错!”肖恒有些高兴道,“不过这弓片有些硬了,不太好开弦……”

王铁锤在一边张了张嘴,不过发现自己也没法提什么意见。

“要不要磨薄一些……”肖恒有些犹豫,思考了一会还是觉得算了,“这样,我们再加个杠杆好了,到时候这样一拉就能上弦……还可以再加几个滑轮,然弓弦的力更均匀一些。”

说干就干。

肖恒拉着王铁锤在弩机的底座上做了些修改,加了一根拉弦用的杠杆,又在弓片上加了两个滑轮……量好了弓弦长度之后,肖恒重新绕了一根比较长一些的弓弦套了上去。

改进后的弩箭上起弦来可就丝滑多了,不仅省力而且力量分配还非常均匀。

肖恒试了几发之后就将它交给了王铁锤。

“公子,这弩可真不错!”尽管王铁锤对于弩机的了解并不多,但好坏他还是能看出来的。

“因为我们站在巨人的肩膀上。”肖恒笑道。

前人的努力和积累,让肖恒能够直接提供后世的成功经验,自然实用性要比在一片漆黑中独自摸索的古人强得多。

王铁锤自然是听不懂什么巨人不巨人的,可这并不妨碍他对肖恒崇拜。

的确,跟在肖恒的身边总能得到各种各样新奇的知识,可以说这几个月来的他所见识到的东西比他过去半辈子的时间见过的东西都多。

弩机这种东西肖恒也没多生产,只是造了十来把,给驻扎在临安府仙云台的防卫部队配上就够了,其他人最好还是直接用枪比较好。

……

随着临安大剧院的建设,肖恒渐渐的在外面放出了一些消息,借着临安大剧院所引起的讨论热潮,这些消息也勾起了不少人的好奇。

仙云台又要上新戏了!

至于是什么戏呢?

不好意思,保密。

这可就让不少人心痒痒的,这其中自然也包括韩子青韩二少。

这一天,韩子青又跑来缠着肖恒问东问西:“哎我说兄弟啊,你连我都不能告诉吗?”

“到时候你不就知道了吗?”肖恒没搭理他,依然忙着在笔记本上写写画画的。

“唉,你这个人啊,哪都好……”韩子青嘟囔着。

“自行车卖出去几辆了?”肖恒头也不抬的问道。

“呃……啊哈哈,我突然想起来还有点事要麻烦你。”韩子青臭不要脸的说,“这车嘛,自然是要卖的,可我现在手里连个样品都没有怎么说服他们呢?对吧?所以你就再给我一辆嘛,这样我也好帮你宣传……”

“不给,自己想办法。”肖恒哼声道,“不然我给你出个主意?”

“您说?”韩子青凑过去问道。

“趁你爹不注意……”

“嗨,别提了!他?他还巴不得我偷出来呢!”韩子青撇撇嘴。

“啊?什么情况!?”肖恒一愣,那自行车不是被他爹没收了吗?

“嘿嘿嘿,现在那车在我娘手里!”韩子青得意道,“我娘玩的时候,我爹只能在一边看着!”

他说话这个痛快,那个解恨,让肖恒看得差点笑出了声——你自己不也是这个待遇吗?你凭什么笑你老爹?

“那我就更不能给你了,一给你又被你爹抢走怎么办?”肖恒笑道。

“这……我不给他发现不就完了!?”韩子青恬不知耻的说。

“你觉得我会信?”肖恒摇摇头。

“唉……那你么的新戏是什么?”韩子青兜兜转转又回到了这个问题上。

“你猜?”肖恒合上了小本子,好整以暇的看着他。

“……你这人怎么这么坏呢!”韩子青无精打采的往桌上一趴,“唉你不告诉我、我这老脸可就要丢净了……”

“哦?怎么回事……”肖恒一愣。

“海口我都夸出去了……”韩子青无奈只得将事情原原本本的讲了一遍,无非就是跟狐朋狗友吹牛打赌。

“赌注是什么?”肖恒敏感的察觉到问题所在。

“呃……这个嘛……”韩子青有些不好意思说。

“这样,你让他们把赌注换成10辆自行车我就告诉你。”肖恒说道。

“好!一言为定!”韩子青大喜过望,一溜烟的跑掉了。

肖恒看着他的背影,默默的打开了刚刚他在写的那本小册子,上面密密麻麻的记满了各种人名……如果韩子青刚刚注意看的话一定会发现,这本小册子上的人名居然都跟大海商有关系,而且其中画圈的那几个,刚好都是他的狐朋狗友。

节116 《岳飞传》

临安府的大街上,每天都是行人如织,街边做买卖的小贩就靠着这些人流过活。

若是提起这大宋,无论是吃喝玩乐、戏曲歌舞、杂技魔术还是说书讲古都是这世间一等一的消遣,每一样单拿出来都够著书立传的了。

不过与这平常的街头巷尾有关的,大抵不过是吃与喝这两项了。

吃的花样自不必提,而喝这个花样也同样不简单。

宋人的饮品讲究汁、水、汤、饮,除了这四大样之外还有散、浆、蜜、膏等等花样繁多的各式饮品。

“汁”自然很好理解,就是果汁。什么甘蔗汁、西瓜汁、木瓜汁、蜜橘汁等等,除了当时没有的水果之外市面常见的水果都有相对应的某汁。

“水”则与“汁”就稍微有些不同了,例如卤梅水、蜜姜水、绿豆水、椰子水……甚至还有口味奇特一些的陈香水、苦水等等,不知凡几。

“汤”、“饮”以及其他的更细分的饮品种类实在太多了,若是光介绍这些多如繁星的饮品就能专门写一本书了。

不过以上种种花样,实际上却与普通老百姓有些距离,尤其是越不常见、工艺越复杂的,就距离老百姓的生活更远了。

陪伴着贩夫走卒们,在大热天给他们一丝清爽解渴的饮品,最终还是那最便宜的,一个铜板一大碗还能续杯的大碗茶。

所以虽然茶摊的利润不高,但好就好在薄利多销,每天都有无数的人聚集在茶摊边上歇歇脚,花上一个铜板喝上一大碗茶水,再与认识不认识的人闲聊两句再各奔东西。

如此周而往复永不停止,每天都是熟悉的茶摊,不同的人……

……今天也同样如此。

“知道吗,仙云台的新戏要上了。”

一个闲汉在茶摊坐了下来,叫了一碗茶就跟同伴聊了起来。

“这谁不知道!眼看着新的戏台都快搭好了,这新戏台定是要上新戏的,不然搞那么大个戏台做什么?”

闲汉端起茶碗咚咚咚的灌了一大口,袖口一摸嘴唇笑道:“嘿!那你知道新戏叫什么名字吗?”

“难不成你知道?”闲汉的同伴有些不信他。

“不知道咱还跟你说什么?”闲汉脱下鞋,光脚踩在长凳上,一边抠脚丫一边说道,“我表弟的东家你也知道……宁府嘛!南边的大海商。”

“哦?消息是从宁府传出来的?”闲汉的同伴问道。

“嘿,可不只是宁府,不少有头有脸的大商人都知道了……听说是跟人打赌打输了,花了好些个银子这才打听到的消息。”闲汉笑道。

“哦?”闲汉的同伴被勾起了兴趣。

“怎么样?想听吗?附耳过来……”闲汉勾了勾手之,他的同伴就一脸犹豫的凑了过去。

“真的!?”那同伴一听完差点跳了起来,“仙云台还敢上这戏?这岂不是……”

“……嘘!小声点,别让人听到了!”闲汉赶紧捂住他的嘴,“兄弟我还要靠这个消息混两天酒喝呢!平白告诉了你,你可要给我口风紧点才好。”

“是是是……小弟的错。”

“……”

两人交头接耳嘀嘀咕咕了半天,面色时而严肃时而期待,最后都变成了看好戏的表情。

“两位好。”

一普通打扮的老者凑到两人身边,拱手见了个礼,随后笑道:“敢问这仙云台……究竟要上什么戏啊?”

“想知道?嘿嘿嘿……”那闲汉只是嘻嘻的笑着,却也不搭话。

“这点酒水钱不成敬意。”老者说着从怀中掏出一串钱来放在桌上。

“哦!?”那闲汉眼睛一亮,上下打量了老者一番,伸手过去拿起那串钱就塞进了怀中。

“不知老丈可曾听过那首词?”闲汉收了钱却没直说,反而卖起了关子。

“这……哪一首?”老者眉头微皱。

首节 上一节 79/521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