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父亲是嘉靖 第123节

一个时辰后,永寿宫大殿。

嘉靖帝坐在青纱帷帐里。内阁四阁员、一众六部堂官全部垂手站在大殿内。

徐阶首先开口:“皇上,臣建议由内阁诸员接见鞑靼使者,商谈议和事宜。”

严嵩跟徐阶站到了一起:“臣附议。”

严世藩、高拱亦齐声道:“臣附议。”

他们是怕嘉靖帝让朱载圳去见鞑靼使者,议和一定会谈崩。

别看这帮文官平时分这个党,那个派的。一旦涉及到他们的根本利益,他们就会抱成团。

嘉靖帝敲了一声铜罄。

铜罄如果有灵魂,一定会说:终于正常使用我一回了!这次没摔我。

一声铜罄的意思是“知道了”。等于不表态。

徐阶有些发急:“皇上,依臣所见,北虏十多万人一直在长城以南,朝廷颜面何存?应该及早达成议和,让他们回长城以北去。”

严嵩道:“是啊皇上。京城虽说有太子爷镇守,固若金汤。怕就怕俺答汗不打京城了,继续在北直隶一带抢劫、掳掠百姓。

即便他不对北直隶百姓下手,十多万骑兵,踩到我大明的花花草草,也会让我大明失了脸面。

因此,尽快议和,尽快让他们退回草原才是上策。”

徐阶给严嵩当起了捧哏,二人一唱一和:“皇上,由内阁接见外邦使者再合适不过了!请皇上尽快下旨。”

嘉靖帝终于开口,表达了态度:“太子和兵部尚书杨博回到永寿宫之前,你们不要再说议和的事。”

一众官员就这样在大殿内傻站了半个时辰。朱载圳和杨博终于安排好防务,从西便门赶回了永寿宫。

朱载圳跪倒:“父皇,儿臣回来了。”

嘉靖帝听到儿子的声音,不再装什么神秘。直接掀开了青纱帷帐:“圳儿,俺答派来了使者,说要议和,你怎么看?”

朱载圳道:“使者是一定要见的。至于议和不议和的......要见完再说。”

嘉靖帝点点头:“嗯,就由圳儿你在皇极殿召见鞑靼使者吧。”

高拱作为礼部尚书,提醒嘉靖帝:“皇上,皇极殿虽是新改的名,却依旧是皇宫三大殿的首殿。按大明祖制,在首殿召见外邦使者,必须是皇帝或......”

说到这个“或”字,高拱自知失言,连忙噤声。

嘉靖帝道:“高肃卿,说下去,或谁?”

高拱低声道:“或太子监国。”

在大明,太子监国比普通太子权力要更大。太子监国总揽朝廷大政,可独立做出决定。其监国谕令等同于圣旨。

当然,监国谕令与皇帝圣旨冲突时,以皇帝圣旨为准。

嘉靖帝要的就是高拱这句话。他高声道:“那你们内阁就立即拟旨,命太子朱载圳监国!”

嘉靖帝此言一出,一众文官面面相觑。

皇上......也太信任太子了吧?

大明历史上只有两次太子监国的先例。

第一次是洪武年间的太子朱标监国。

第二次是永乐年间的太子朱高炽监国。

徐阶心中暗道:完了,完了。以太子的性子,这该死的仗还要接着打下去!

文官们不想跟俺答汗接着打,除了担忧自己的荣华富贵受到威胁,还有另外一个原因。

庚戌之变后,大明与鞑靼达成了通贡互市的协议。在边关开放了六个互市榷场。

榷场明面上只做官方生意。也就是鞑靼人拿价值一两的马牛羊,换大明价值十两银子货物的赔本生意。

这个官方生意是有金额限制的。以每年两百万两银子的数额为限。

但草原对大明货物有着更大的需求。为了满足需求,鞑靼商人们私下里用正常的价格大量收购大明货物。

这叫走私。

文官们多会捞钱啊!在东南,他们的代理人跟倭寇大做走私生意。在边关榷场亦然。

他们每年都能从榷场走私生意中攫取大量财富。

俺答汗跟大明交兵,生意还怎么做下去?财还怎么发?

只有议和,才能恢复他们的财路。

这就是文官门想要议和的第二个原因。

第199章 约战

嘉靖帝让朱载圳太子监国。严嵩和徐阶鼠躯一震。

短时间的矛盾,是战与和。

长期的矛盾,今后在政务上,是内阁说了算还是监国太子说了算?

要知道,朱标监国时还没有内阁;朱高炽监国时内阁还只是无实权的智囊机构。

朱载圳道:“父皇,在接见鞑靼使者之前,儿臣有一个提议,希望父皇准允。”

嘉靖帝道:“讲。”

朱载圳叹了声:“唉,三哥虽战败被俘,却保持了一个大明皇子的气节。他用自己的死激励了军心士气。

儿臣认为,应该恢复他的亲王位,谥号为‘烈’。”

“烈”在谥号中是美谥。

提及朱载坖,嘉靖帝一阵悲伤:“嗯,就依太子所言。改裕昏王为裕烈王。”

朱载圳补充了一句:“父皇放心。儿臣一定想法子将三哥的尸体迎回京。”

一个时辰后,朱载圳率文武官员,在皇极殿接见了鞑靼使者尼斯格巴日。

尼斯格巴日跟他大哥吉仁泰一样,长了一张欠揍的脸。

朱载圳问:“怎么,俺答汗要议和?”

尼斯格巴日趾高气昂的说:“我们大汗很仁慈,不忍看到生灵涂炭,所以降下恩泽,与你们明国议和。”

尼斯格巴日说完这话,朱载圳实在憋不住笑出了声:“噗。俺答仁慈?你说这话不怕闪了舌头?”

一众文武官员亦哄堂大笑。

高拱咳嗽了一声:“诸位同僚,慎礼。”

朱载圳道:“说吧,俺答的议和条件是什么?”

尼斯格巴日拿出了一张清单,高声说道:“第一,恢复明蒙通贡互市。每年通贡互市货值由两百万两,改为四百万两。

第二,明国将一名公主下嫁给俺答汗之子黄吉台。

第三,大明割让蓟州城及方圆五十里土地给蒙古。

第四,俺答汗即将被蒙古各部拥戴为蒙古帝国大汗。明国应予以承认。今后蒙、明两国结为父子之邦。蒙为父,明为子。

第五,此番俺答汗劳师远征。明国应一次性赔偿白银两百万两,棉布一百万匹,丝绸三十万匹,茶叶五十万斤,瓷器四十万件。”

尼斯格巴日念完条件,朱载圳咬牙切齿的说:“俺答汗......疯了吧?杨博,我是不是听错了。你给我翻译翻译俺答汗的这五个条件。”

杨博道:“太子殿下。俺答汗的第一个条件,意思是今后鞑靼每年拿价值四十万两的牲口,换我大明四百万两的货物。与年年纳贡无异。

第二个条件,和亲。第三个条件,割地。第四个条件,称臣。第五个条件,赔款。”

朱载圳一摆手:“不必谈了。大明一条都不接受。回去跟俺答汗说,接着打吧!”

尼斯格巴日还是那副趾高气昂的表情:“谈判总要讨价还价的。你可以说出你的条件。”

其实俺答汗心知肚明,他让尼斯格巴日提出的五个条件,后面四个大明绝对不会同意。

俺答汗给尼斯格巴日的底线是,只要大明同意第一个条件,就可以讲和撤兵。

朱载圳一瞪眼:“谈判总要有的谈才行!你回去告诉俺答,孤知道他自诩精通野战之法。

孤认为鞑靼的野战之法,不过是华夏野战之法的皮毛而已。师徒名分,早在大汉卫青、霍去病北伐之时便有定论。

明日,孤会率师三万,出城与他野战!若孤输了,大明宁愿纳贡、和亲、割地、称臣、赔款。

若孤赢了,孤会把俺答的脑袋砍下来,削其毛发皮肉,做成夜壶!”

尼斯格巴日怒视着朱载圳:“你这是在找死!十几万草原铁骑会把你的三万人踩成肉泥。”

朱载圳道:“那我们就拭目以待!”

尼斯格巴日正要拂袖离去。朱载圳却喊了一声:“陆绎!拦住他!”

陆绎跟四名大汉将军站到了尼斯格巴日面前。

尼斯格巴日道:“听闻明国是礼仪之邦。难道连两国交兵不斩来使这种最基本的礼仪都没有嘛?”

朱载圳冷笑一声:“你们鞑靼人也知道礼仪二字?侵我国土,抢我财物,杀我百姓,辱我妇女。礼在何处?仪在何处?

大明只对遵守礼仪的人讲礼仪。

对待畜生,自有对待畜生之法!

放心我是不会杀你的。我还要留着你去给俺答带话。

你们这次入寇,害得我大明十万百姓惨死于京城之外。孤砍你十根手指表达大明的愤怒,不过分吧?

陆绎,行刑!”

按照命理学推算,尼斯格巴日、吉仁泰兄弟很可能五行缺手指。

陆绎带人将尼斯格巴日拖往殿外。

尼斯格巴日歇斯底里的咆哮:“十几万草原铁骑会让你见识什么是真正的力量!”

尼斯格巴日的咆哮,用后世的话翻译就是“有本事放学别走,你给我等着!”

朱载圳高声道:“相比于见识真正的力量,孤更想见识三娘子的榻上功夫!”

朱载圳这是想让尼斯格巴日传话,激怒俺答汗。

高拱提醒朱载圳:“太子爷,慎......”

朱载圳用凶狠的目光瞪了高拱一眼。高拱竟被监国太子之威吓得噤声,没把“礼”字说出口。

嘉靖四十一年冬天的朱载圳,已不是嘉靖三十九年冬天的“朱栽圳”了!

“病入膏肓”的荒唐郡王,变成了大权在握的监国太子。

殿外,陆绎手起刀落,尼斯格巴日十个指头全部被斩断。

一个半时辰之后,尼斯格巴日被人扶进了鞑靼汗帐。

尼斯格巴日忍着手上的巨痛,将朱载圳在皇极殿所说的话,一字不漏的说给了俺答汗。

俺答汗不怒反喜:“他明日要出城与我野战?好的很!

自进入长城以南,我们与明军作战就没占到什么便宜。

首节 上一节 123/232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