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父亲是嘉靖 第208节

俺答汗忧心忡忡的说:“斥候来报。明军两路骑兵从西南、东南两个方向直奔我龙城而来。

现在我们只有两个选择。北撤或归降。

北撤是上策。草原就像是水,我们就像是鱼。想要避开明军骑兵,我们有十足的把握。”

阿速部(奥赛梯人祖先)首领问:“大汗准备撤到哪里?”

俺答汗道:“撤到北海以北。”

北海,即贝加尔湖。距离哈拉和林有一千三百里的路程!

那里是蒙古人最北方的部族——布里亚特部的地盘。

再往北,就是无人的冰原了。那里被蒙古人称之为长生天禁地。

传说越过长生天禁地,是天地的尽头。

蒙古传说所言的长生天禁地,其实就是勒拿河流域。

那里直到二十一世纪也是人迹罕至的地方。遍布永久冻土层,平均厚度三百米。其中维柳伊河床的冻土层厚一千五百米。

勒拿河流域一年有半年是冬天。平均气温零下四十度。属于那种脱了裤子撒泡尿,一低头零件冻掉了的地方。

也就是说,北海是蒙古人能够逃窜的最北方。再往北就是生命禁地大冰原了。

黄台吉提出了异议:“父汗,为何我们只有逃、降两种选择?为何我们不能跟明军做拼死一搏?

我们是成吉思汗的后代。即便明知不敌,也要用死亡和鲜血捍卫成吉思汗的荣光!

死亡是草原上至高无上的荣耀!”

黄台吉像极了后世的键盘侠。这帮人国际新闻评论区留言,一贯是“宁肯中国不长草,也要核平本子岛”起步。动不动就赞美死亡。

俺答汗火了:“黄台吉,鞑靼还剩下多少骑兵?多少人口?难道你想鞑靼被灭族嘛?”

黄台吉怒道:“如果父汗和诸位首领决意北迁,我不拦着。我会率土默特部剩余的五千骑兵,跟明军作殊死一搏!决不当懦夫!”

黄台吉两年前被俺答汗任命为了土默特部的首领。

俺答汗似乎是在跟儿子赌气:“苏鲁锭大会各部族都有自决权!你要跟明军殊死一搏,去就是了!我绝不拦着!”

三娘子连忙劝阻:“大汗,黄台吉只是一时气话。您万勿冲动。土默特部势单力薄,若去跟明军交战宛如飞蛾扑火。”

黄台吉丝毫不领情:“苏鲁锭大会哪有女人说话的份儿!我这就回营地整备土默特铁骑!”

黄台吉一向看不上自己的小娘。因为......本来小娘是他侄媳妇儿。

黄台吉愤然离席。

其实,俺答汗根本不是冲动!他已经舍弃了自己的长子。

俺答汗有九个儿子。没了长子黄台吉,还有八个儿子可以继承汗位。

这两年,俺答汗越来越感觉到,长子处处与自己作对。似乎有不臣之心。

要知道,草原弑父夺汗位的传统是从匈奴时期延续了一千六百年的传统。

俺答汗心中的天平,已经倾向于归顺大明。

因为他知道,没有大明这棵大树保护,就现在的态势,瓦剌五年内必灭鞑靼。

而黄台吉是归顺大明最大的障碍。

不过,归降就像是做生意,要有筹码。

他的筹码就是先远远躲到北海去,让明军找不到他的主力。

若明军主力与他遭遇,签订城下之盟,那归降的条件就不好谈了。

黄台吉愿意带五千土默特骑兵去跟明军作战,正好可以掩护俺答汗的主力北逃。

三日之后,明军那边。

戚继光带领骑兵在草原上高速机动,兵锋直指龙城哈拉和林。再有五天,他就能杀到龙城。

斥候忽然纵马来报:“敌情!敌情!”

戚继光眼前一亮:“快报!”

斥候在马上拱手道:“戚帅、俞帅,在我们东北十里处,有约四五千鞑靼骑兵一直在跟着。

他们似乎刻意保持着跟咱们的距离。”

跟随戚继光的那支骑兵,正是黄台吉的土默特部兵马。

俞大猷道:“戚帅,该下决断了。咱们要不要掉头去东北,灭了这股鞑靼骑兵?”

戚继光思索片刻后说:“不!我们的目标是龙城!不要管尾随我们的这五千鞑军。

他们若要向我们发动进攻,咱们兵来将挡水来土掩就是!

不要因为捡芝麻,耽误了摘西瓜的正事儿!”

黄台吉崇拜狼图腾。他的策略是,像捕猎的恶狼们那样,先远远跟随着牛群,寻找机会。

待牛群疲惫后,再找准时机,发动进攻。

这个策略如果对付冷兵器敌人,的确是上策。

奈何,大量装备火器的明军,如今不是吃草的牛,而是吃狼的猛虎!

还是后世CF里的那句老话,没有实力,切枪切的再花也没卵用。

又过了三天,黄台吉忍不住了!

明军距离龙城只有两天路程了!龙城在他心目中是圣地,哪能容忍汉人的亵渎?

黄台吉下令,全军调转方向,朝明军发起进攻!

戚继光第一时间察觉到了敌情!

他拿起单筒望远镜,眺望着东北三里之外。

乌泱泱五千鞑靼骑兵正在快速向明军这边靠过来。

戚继光当机立断:“全军转向东北!列阵!迎敌!”

一万明军以团为单位,聚集成了九个军阵。

戚继光接下来的命令让俞大猷惊讶:“中军位置第三、第六、第八骑兵团,全体下马!以步兵阵型集结!”

这是朱载圳之前在讲武院教的战术!其战术思维,来源于大嘤帝国龙骑兵。

大嘤帝国龙骑兵,其实是骑马的步兵。

第329章 名帅的起点(四)

冷兵器时代,骑兵拥有巨大的优势,乃是大兵团决战中当之无愧的主角。杀伤力极大。

说白了,冷兵器时代的骑兵就是热兵器时代的坦克。

拥有强大冲击力的骑兵遮天蔽日,铁蹄狂奔冲锋的景象,是步兵的噩梦。

然而,十八世纪中后期,随着火枪普及、刺刀的装备,骑兵的地位已经大大削弱。

骑兵巨大的体积成为了火枪的显眼目标。骑兵失去了原有的地位。

但骑兵还是拥有一项步兵无法企及的优点:机动性。

大嘤帝国创造出了一个奇特的兵种“龙骑兵”。以马匹作为行军工具,作战时下马进行步战。

戚继光让中军三个骑兵团下马,有着充足的自信。

河套之战时,陈大成以六百火器步兵对阵八千冷兵器骑兵,创造了杀敌三千的战绩。

那场战斗已被讲武院、尚武院奉为经典战例。

朱载圳在两院讲课时,跟指挥者陈大成一起,将这个战例掰开了揉碎了,分析研究的很透彻。

俞大猷惊讶:“戚帅,你让骑兵下马?”

戚继光道:“老俞,我是在引诱鞑军攻击我们的中军。中军的火器会给予鞑军迎头痛击。

左右两翼的六个团,等中军打得差不多了,再撒出去包鞑军的饺子。”

黄台吉果然上钩了!

当黄台吉看到明军中军的三千多骑兵下马,他大笑道:“明军是在找死!骑兵下马,跟送死有什么区别?土默特所部五千户听令!

全军集结冲锋阵形,踏平明军中路!”

五千鞑军不分什么轻、重骑兵,混编集结成了冲锋军阵。

黄台吉准备用骑兵铁拳先砸碎明军的中军。再携胜向两翼进攻。

他一声令下,传令兵吹响了进攻牛角。

“嘟嘟嘟”!五千蒙古铁骑的狂奔,让大地颤动!

明军中军下马的士兵们,丝毫不惧!

陈大成的战绩他们早就听了一万遍!六百步兵尚且能击败八千骑兵。三千步兵打五千步兵,还不是手拿把钻?

戚继光亲自到了中军战线指挥。

他高声下令:“火炮准备!五眼神铳,瞄准!”

“咚咚咚”。

十五岁的京城保卫战烈士遗孤、军鼓手唐基敲响了预备射击鼓。

三个团共计三十名少年军鼓手,立马齐声敲响预备射击鼓。

骑兵团不同于步兵团,没有重炮、也没有速射炮、虎蹲炮。

只有五眼铳、马手炮、手榴弹这三样火器。

这三样火器对付冷兵器的鞑靼骑兵已是绰绰有余!

五千鞑靼骑兵终于冲到了马手炮的射程。

戚继光下令:“放!”

“轰轰轰”。六百支马手炮射出大片散子,构成了死亡弹幕。迎头撞上冲锋的鞑靼骑兵。

无数鞑靼骑兵中弹跌落马下。

还有无数鞑靼军马中弹倒下,将马背上的骑手摔了下来。

这道死亡弹幕打完,接下来是五眼神铳的连发射击!

“砰砰砰”,明军的中军战线上顷刻间腾起一片烟幕!

伴随着烟幕,三千枚铳子射出。一个三千之后还有四个三千!

这五轮射击,让鞑军血流成河!

黄台吉看呆了。这才多大一会儿功夫,就倒下了两千多骑兵?

他横下了一条心:冲吧!只要冲到明军步兵阵中,就能将下了马的明军踏成肉泥!

明军的五眼神铳已经射完。

首节 上一节 208/232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