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父亲是嘉靖 第226节

她两个月前完成了讲武院的高级将领培训。刚刚接手了一个骑兵师。

朱载圳立下的规矩,后妃在宫中见臣子,臣子行国礼。

后妃在宫外担任公职,宫外见上司行官礼。

朱载圳道:“戚帅,此次颜妃带着她的师随行北巡。”

朱载圳从西山军营阅完兵,回到了永寿宫,跟嘉靖帝说了北巡的想法。

嘉靖惊讶:“去龙城?一来一回就要一年啊!有必要嘛?

不对,光是巡视,你何必如此大动干戈?到底是怎么一回事?”

嘉靖的智力估计得有一百八。什么事儿只要听听就能听出端倪。

朱载圳对嘉靖帝说了实话。

嘉靖道:“你预测瓦剌会东侵鞑靼草原?如果判断是错误的呢?你如此折腾一番岂不是竹篮打水?”

朱载圳答道:“父皇,判断错误也不要紧。北巡可以安定草原之心,还可以对骑兵、步兵进行长途拉练演习,提高军队战斗力。”

嘉靖道:“既然你都想好了。那就去吧。如今的朝廷不是五年前了。出不了什么大事。”

朱载圳笑道:“父皇,儿臣去龙城,给您选几匹好马,带回来给您当礼物。”

嘉靖“扑哧”笑出了声:“混小子,你的父皇现在别说马了,女人都骑不住了。你早些回京比什么都强。

对了,什么时候出发?”

嘉靖年轻的时候比朱载圳荒唐多了。那真是各种花样。经常玩坏甚至玩死宫女。

导致的结果是,不知道哪个文官一指使,宫女们就刺王杀驾了。直接拿绳子勒嘉靖。好在她们手忙脚乱的,绳子打了个死结。不然嘉靖早就一命呜呼了。

朱载圳道:“再过三个月,大春之后。”

嘉靖道:“哦,陪朕出去走走。”

父子二人走在长长的宫道内。

京城昨日刚下了一场雪。踩在上面咯吱咯吱的。

嘉靖抬头仰望着漫天星斗。感慨道:“《大明时报》说得对啊。自你三十九年冬回京。短短六年光阴,大明敢叫日月换新天了。

朕不如你啊!朕唯一自得的地方,就是生出了你这么个好儿子、好皇帝。”

朱载圳道:“父皇别这么说。大明的积弊,是一代代积累而成的。您能够在千难万难中替祖列宗守住家业,已是不易。

儿臣则是替大明二次创业。守业要比创业难啊。”

嘉靖道:“圳儿,不要恭维朕了。朕当初把你发配到了湖广,你忧郁成疾,差点病死。”

说完,嘉靖转头直视着朱载圳:“告诉朕,在湖广到底发生了什么?你为何突然间脱胎换骨,好似换了一个人?”

朱载圳一愣。

他总不能说:“我的身体是您亲儿子。灵魂是另一个人。”

那嘉靖还不拿他当妖怪啊。

于是朱载圳敷衍道:“道家有云,大病之后必有大彻大悟。或许是父皇当年替儿臣求的仙丹奏效,神仙显灵了。”

嘉靖帝微微一笑:“屁!糊弄三岁小孩呢。算了,你不想说,朕也不再问。”

朱载圳陪嘉靖散了一个时辰的步,送老父亲回了永寿宫。

他则返回乾清宫。又到了三天一度的夜生活时间了。

他召了三娘子侍寝。

三娘子一进寝宫,屏退左右宫人,立马就把外面的衣服脱了。

里面穿得是朱载圳业余设计的小衣。薄纱式的现代内。

朱载圳笑道:“以前让你穿这身。你说兜不住,难为情。今日怎么这么乖了?”

三娘子道:“臣妾今日要感谢皇上啊。臣妾的一切都是您给的,只能拿身子感谢了。”

朱载圳故意逗三娘子:“你要谢予什么啊?”

三娘子道:“自然是谢皇上赐臣妾为鞑靼族人报仇雪恨的机会。”

朱载圳猥琐一笑:“桀桀桀,予的好颜妃,具体怎么谢啊?”

三娘子反问:“臣妾名字是什么?是什么就怎么谢。”

此处省略五百字。

第二日清晨,朱载圳懒洋洋的起身,打着哈欠去上早朝。

海瑞出班:“臣有本与陆尚书联名呈奏。”

朱载圳问:“哦?你跟陆绎要奏何事?说来。”

海瑞道:“如今大明国力蒸蒸日上。用《大明时报》里的一句玩笑话形容就是‘富得流油’。

然而整个天下都有钱了。奢靡腐败之风便悄然而生。

一到九品政务官们,上面有皇家调查局的监视、都察院的监督、各级上司的约束。不敢奢靡腐败。

下面的事务官、庶务员却缺乏监督,大肆收受贿赂,奢靡成性。

臣跟陆尚书昨夜带着批判性的眼光,暗访了一个地方。”

朱载圳问:“哦?什么地方?”

海瑞道:“京城东柳街。那一条街上,足有整整二十八家青楼。”

文武群臣在内心中发出一个声音:夭寿啦!海瑞逛窑子啦!这尼玛简直是惊天大新闻!

朱载圳问:“哦?暗访出什么问题来了?”

海瑞道:“臣和陆尚书发现,东柳街的二十八家青楼,没有任何政务官过去荒唐。

全都是事务官、庶务员在那儿大撒银圆,挥金如土。

臣的意思是,小官也可以大贪。朝廷应将事务官、庶务员,纳入调查局、都察院的监察体系。”

陆绎嘴上说:“臣亦是这个看法。”

心里却暗骂:海二傻子。昨夜跟你说了,暗访就访全套。横竖是带着批判性的目光嘛。

我都要进那个又沟沟又丢丢的姐儿的房间了,你愣是把我拉走了。

海瑞的话,让朱载圳联想到了一件事。

某购物平台刚开始火遍全国时,内部管理混乱。店铺小二(客服,有安排流L之权)成了炙手可热的人物。

很多大店主,拿着二三十万去杭州,连店小二的面都见不上。五十多万才能勉强见一面。

杭州有好几家秘密会所,专门接待店小二。

别看店小二身份低微,但是有实权。没有有效的监督,必然导致贪腐横生。

大明底层的事务官、庶务员亦是如此!

朱载圳道:“海刚峰不愧是大明的一柄利剑!利剑一出鞘便让予醍醐灌顶!

你提醒的太及时了!予这两年整饬吏治,整饬的刀一直放在政务官们身上。却忽略了事务官和庶务员!

就按海刚峰所说,将事务官、庶务员,并入调查局、都察院两个监督体系!”

第355章 远德二年,正月初一

数日之后,远德二年,正月初一。

过年啦!

嘉靖是火神爷下凡,宫里隔三差五就着火。从十年前开始,宫中正月初一不放鞭炮,上元节不放烟花,不挂花灯。

说来也怪,自从朱载圳从湖广回京,宫中就再也没失火过。

或许这就是天意。

大皇子朱翊铭吵吵着要看放鞭炮。他是没娘的孩子。嘉靖十分宠爱。

嘉靖认为儿媳何芳晴死不足惜。对孙子还是很上心的。

于是今年宫中的规矩改了。各宫都在宫门口燃放鞭炮。

永寿宫,嘉靖跟儿孙齐聚一堂。站在暖阁的望楼上观看宫门口的爆竹声声。

大皇子朱翊铭已经四岁了。蹦蹦哒哒大喊着:“皇祖父,父皇,鞭炮真好玩。”

一岁的二皇子朱翊锣被爆竹声吓得哇哇大哭,他的生母伊莲娜哄都哄不住。

刚刚满月的三皇子朱翊铖是个“教”皇,任外面鞭炮声震天,依旧在生母香香怀中呼呼大睡。

跟朱翊铖同日出生的小公主朱笑嫣,却好奇的争着一双大眼睛,看着宫门口的鞭炮,发出“呀,哇呼,嘎”的笑声。

都说是三岁看到老。其实一个月也可以。

四个皇子、公主长大后的性格由此可以窥一斑而知全豹。

大明百科全书式的学者朱载堉已经继承了郑王爵。他也受邀来了永寿宫,参加大年初一的朱家家宴。

朱载堉向四个侄子、侄女献上了他受堂弟朱载圳言语启发,发明的八音盒。

嘉靖等人啧啧称奇。

嘉靖笑道:“堉儿,这稀罕物什别光给你的侄子、侄女啊。赶明儿给朕也送一个来。有趣有趣。”

卢太上皇后拿着八音盒,亦是爱不释手:“堉儿,给本宫也弄一个。”

朱载圳笑道:“堂哥,你的八音盒不够分啊!予看,不如这样,你自掏银子建立一家八音盒作坊。

予过完年会制定专利制度,鼓励发明创新。八音盒是你的专利,到时候只准你授权的作坊生产。一定能发大财。

还能出口到西洋去,赚西洋人的银子!”

朱载堉问:“皇上,何谓专利制度?”

朱载圳道:“堂哥,所谓专利,即通过发明取得的专属利益。

譬如八音盒是你发明的。你就享有八音盒的专利。

其他人想要生产八音盒,必须获得你的授权。给你交专利费。”

朱载堉道:“可是臣不缺银子啊。把八音盒的专利送给天下人,娱悦天下人,岂不美哉。”

朱载圳道:“那堂哥可以到年后新成立的专利局,签署共享专利文书。共享专利即是天下人共有的。”

嘉靖忽然问了一件私事:“堉儿,你堂弟噼里啪啦生了四个。你的王妃、侧妃怎么一直没有动静啊。”

朱载堉有些尴尬:“啊,子嗣这事,可能是天注定。老天不降福泽,臣也不敢强求。”

嘉靖道:“这样吧。你堂哥裕烈王世子朱翊钧幼年丧父,着实可怜。就过继给你吧。以后让钧儿在郑王府生活。”

朱载圳心中暗笑:这下可把张居正爽坏了。钧儿离开裕王府,今后张居正去找我那寡妇嫂子做口舌交流就更方便了。

嘉靖随口的一个决定,为二十年后的那场危险的叛乱埋下了伏笔。

“太上皇,皇上,早饺来啦!”

首节 上一节 226/232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