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父亲是嘉靖 第230节

接下来轮到朱载圳目瞪口呆了!

史书载,曹文诏,山西大同人。有万人敌之才。明末第一良将!若无曹文诏,大明早亡五年!

这真是天上掉下个名将坯子。天助朱载圳也!

朱载圳连忙道:“曹文诏,予看你身强体健,只当个牧民岂不可惜?此番你报信有功。予就赏你入骑兵部队,先做个班小旗吧。”

曹文诏连忙磕头:“谢皇上抬举小的!”

接下来的三日,明军积极准备粮草。

鞑靼人一听说远德大皇帝要打瓦剌,踊跃献出牛肉干、干酪、盐巴作为军粮。

瓦剌第一次东侵时,杀了近十万鞑靼牧民。双方有血海深仇!

三日后,粮草备齐。大军浩浩荡荡,直奔西北!

第360章 蝴蝶效应

瓦剌、沙俄联军的实力,在十六世纪末期的确称得上强大。

瓦剌三万骑兵中,有六千人装备有滑膛枪、拉弦儿式手榴弹。另外还有五十门重炮。

五千沙俄骑兵亦全部装备火器。

这些挎着滑膛枪的沙俄骑兵,类似于带英帝国龙骑兵。全都是骑马的步兵。行军时骑马,作战时下马组成线列。

瓦剌其余的两万四千名骑兵,则摒弃了传统的马刀。改用长枪。类似于波兰枪骑兵。

龙骑兵配枪骑兵,简直就是绝配!

可惜,他们的对手是朱载圳。

朱载圳有两个全部装备五眼神铳的骑兵师,共两万人。

这两个骑兵师是龙骑兵、枪骑兵的结合体。既能下马对射,又能冲锋陷阵。

唯一的缺陷就是五眼神铳的射程远低于滑膛枪。

另有两个装备滑膛枪的龙骑兵师,共两万人。

三个步兵师中,两个师装备滑膛枪;一个师装备火绳枪。共计三万人。

最大的杀器是炮兵师。除了大量重炮、速射炮,还装备有整整一百门龙吟火箭炮。

八万VS三万五,优势在我。

双方大军在草原上浩浩荡荡,相向而行。

明军这边。

朱载圳骑在战马上,与三娘子并驾齐驱。

三娘子道:“这一次你要让我打头阵!”

朱载圳笑道:“兵无常势,水无常形。总之,予会给你报仇雪恨的机会。至于打不打头阵,要看战场形势。”

朱载圳和三娘子整天脸对着脸,腚对着腚,那什么对着那什么......他太了解她了。

三娘子善于带领骑兵冲锋。但不善于率军下马组织线列对射。

戚继光纵马跑了过来:“皇上,臣已经派出了整整一个团的侦察斥候。以五人为一组,朝着西边撒出了一张侦察网。

若遇到瓦剌骑兵,臣第一时间禀报您。”

朱载圳问:“将士们士气如何?”

戚继光答道:“嗷嗷叫。特别是那些鞑族骑兵,他们憋着报仇呢!”

朱载圳满意的点点头:“好!士气军心可用!”

历史也好,战争也罢,都有着强烈的蝴蝶效应。

且说土鲁番胖乎乎的苏丹沙速,是一个很贪婪的人。

见到好吃的,他一定要吃到吐。

自余有丁出使西域以来,土鲁番、叶尔羌便与大明结成了友好的关系。因为大明与土鲁番、叶尔羌之间的贸易,能为他们带来了无尽的财富与奢侈品。

西域特产源源不断的运入大明,换回丝绸、瓷器、茶叶和银圆。

苏丹沙速发现,与大明睦邻友好,远胜于跟大明摩擦、交战。

土鲁番与瓦剌控制地区,就隔着一座阿尔泰山。双方接壤。

瓦剌控制的阿尔泰山北麓水草丰茂。且......那地方的河里产金沙!有着丰富的黄金矿脉。

典型的沙子一袋子,金子一屋子。

沙速收到消息,瓦剌全部骑兵倾巢而出,去东侵鞑靼草原了。

沙速做出了一个大胆的决定——偷袭(参考马保国口吻)!

趁着瓦剌家里没兵,我土鲁番大军要去搞偷袭!抢牧群!抢女人!抢金子!

五万土鲁番军队正从西域各处汇集到阿尔泰山南麓。

卫拉特汗和谢尔盖已经东进两千里。根本不知道胖乎乎的沙速正觊觎着他们的老巢。

瓦剌老巢是空的!

没有办法,当初盛极一时的瓦剌,被俺答汗磨盘磨豆腐,磨了十几年。他们的人口就那么多,军力就那么多。

为了占据鞑靼草原,卫拉特汗倾巢而出了。

所以说,胖子的运气一般都很好。沙胖子马上就要捡一个大便宜!

草原。已是入夜。明军自龙城出发已有一月有余。

明军营地燃起了一堆堆篝火。

朱载圳跟戚继光、俞大猷、李成梁、三娘子围着篝火,吃着马奶盐巴煮牛肉干。

这是明军的标准军粮,美味又抗饿。

朱载圳边吃饭,边向四人交了底:“等咱们在鞑靼草原击败瓦剌、沙俄联军后,戚帅、李帅跟颜妃随我回京。

俞帅带一个骑兵师继续西进。把西蒙草原、阿尔泰山彻底收归我大明版图。

阿尔泰山是个好地方啊!山脚下是大片大片的水草地。且河里还产金沙。”

戚继光惊讶:“皇上真是博学多识。阿尔泰山产金子,我是头回听说。”

二十世纪九十年代有一部电视剧,名叫《黄金缉私队》。这段故事发生的地方就是阿尔泰山附近。

朱载圳也是通过这部电视剧,知道阿尔泰山盛产沙金的。

俞大猷问:“皇上不御驾亲征西蒙了?”

朱载圳笑道:“老俞,予是天子,不能一直待在草原啊。西蒙太远了。打完眼下这一仗,予就得赶紧返回京城。”

俞大猷是个武将,武将只考虑战争,不考虑政治。他建议道:“皇上,既然此战的目标是吞并西蒙草原。何不顺势南下,越过阿尔泰山。

把土鲁番也给吞并了。重设哈密卫?啊呸,不对,那不叫吞并,叫恢复。西域本就是咱大明国土。”

朱载圳摇摇头:“还不是时候。路要一步一步走,饭要一口一口吃。等咱们拿下西蒙草原,要施行东蒙草原的民族大融合、大团结政策。

待两蒙彻彻底底成为大明的一份子,再图恢复西域、重建陆上丝绸之路的事。”

众人正吃着饭,忽然一名斥候飞跑二来!

斥候半跪于地:“皇上,诸位帅爷。我军西北方向两百里,发现瓦剌主力!约有三四万人。”

朱载圳眼前一亮:“可算找到正主了!拿地图来!”

一名士兵拿来了地图。

朱载圳让斥候在地图上指出了瓦剌军的位置。

三娘子道:“咱们明日一早开始急行军,掩杀过去,以八万对三四万,定能全歼敌军。”

朱载圳微微摇头:“予的颜妃啊。瓦剌是不会待在那儿等着被咱们包围的!

咱们的斥候能发现他们,他们的斥候一样能发现咱们!”

三娘子这人,虽有着极强的水磨功夫。但要说打仗,她勇武有余,智谋不足。

不然当初在宝坻,她也不会让朱载圳杀得大败。

第361章 等一下,再等一下

果如朱载圳所言,瓦俄联军的斥候也发现了他们!

卫拉特汗名义上是这支军队的统帅。实际的排兵布阵、调兵遣将他全听谢尔盖的。

谢尔盖遇到了一个棘手的问题——他前方这支近十万人的军队,根本不是鞑靼骑兵!

他好奇是从哪儿蹦出来这么一支人数众多的大军的!

经过审讯俘虏的鞑靼女人(男人全被杀了),他才搞清楚,眼前的这支大军应该是明国军队。

谢尔盖兴奋了!

天堂有路你不走,地狱无门你闯进来。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功夫!

我不去南边打你,你倒自己送上门来了。

谢尔盖立即制定了一个战术。派出瓦剌三万军队正面进攻明军。五千沙俄龙骑兵,则在战场后方二十里观望。

沙俄人的命在谢尔盖眼里很值钱。

伊凡雷帝最重视军队的战损。东征波兰时,有位将军虽打赢了战役,却因战损过高,被伊凡雷帝枪毙。

让瓦剌军正面进攻,沙俄军后面观望,这是个稳妥的办法。

三万瓦剌军向着明军的方向开始了行军。

朱载圳那边,斥候的消息一条又一条的汇集了过来。

俞大猷有些疑惑:“不对啊。看瓦剌的架势,仿佛要用三万人一口吞下我们八万人。毫不回避的朝着我们的正面行军。”

朱载圳微微一笑:“可能他们认为我们像鞑靼军队一样,毫无还手之力吧。”

朱载圳心中暗道:看来上回沙俄使者进京,我搞得那个扮猪吃老虎的计策成功了。

戚继光在一旁道:“这倒省了我们的事了。他们愿意正面跟我们作战,总比当初追俺答汗一样追出几千里地容易的多。”

朱载圳命令:“全军停止行军。等瓦剌来主动进攻。

中路由我指挥,将一个滑膛枪师、一个火绳枪师、一个炮兵师布置在中路。

两万装备五眼神铳的冲击骑兵,由颜妃指挥。布置于右翼。随时准备发动侧翼冲锋。

一个滑膛枪师布置于左翼。由俞帅指挥。

另外两个龙骑兵师,埋伏在预设战场东侧二十里。作为机动兵团。由戚帅指挥,随时准备发挥机动优势,绕后袭击瓦军。”

大炮集中在中路轰,冲击骑兵侧翼冲,然后正面步兵压上去,龙骑兵绕后下马列阵堵敌军退路。这个战术很拿破仑。

接下来经过一天的调兵遣将,朱载圳在草原上预设了一个宽度约十五里的战场。

首节 上一节 230/232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