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开局被骗婚,反手娶晋阳 第229节

“就是啊!”晋阳笑道:“所以,我想要看一看!夫君好长时间都没有习武了!他就喜欢沉浸在温柔乡里面!”

小荷乐了,不由笑道:“那还不是公主太过漂亮,让驸马爷舍不得离开?公主你知道外面的人是怎么议论的吗?都说驸马爷可惜了一身的才华。都是因为公主所以他才会沉迷于美色!”

听到小荷这么说,晋阳俏脸一红,有些害羞,还有些甜蜜,却急忙说道:“小荷休要胡说!夫君和晋阳才没有!”

一边说着,两人一边紧紧地跟在大部队后面,朝着盖牟城的方向走。

过去需要花两天时间,走到一半,估计还需要安营扎寨。

第389章 或许我们也能掌控雷霆

对于打仗,房俊自然没有真正见过,也没有真正经历过,这一次是第一次。

不得不说,看着千军万马拔地而动,气势恢宏,地动山摇,多少有些激情澎湃。

这一次过去的人比较多,除了李世民之外,还有牛进达和程处弼等人,另外,长孙无忌、岑文本和杨师道也在。

岑文本乃是西梁吏部尚书岑善方之孙,隋朝虞部侍郎岑之象之子,因为参与撰写《周书》,受封江陵县开国子。现在已经是中书令,参知政事,是李世民的参谋。

而杨师道也差不多,此人乃是隋朝观德王杨雄幼子、中书令杨恭仁之弟,贞观十三年,已经被封为中书令,后面因为卷入太子李承乾谋反一案,被罢免了中书令,改封为吏部尚书。

最近才被启用。

也是李世民的参谋。

值得一提的是,房玄龄这一次没有跟过来,因为房玄龄需要辅国。

留在长安的大臣自然还有很多,例如萧瑀、程咬金、李靖等人,都在长安镇守,解决李世民的后顾之忧,在这些大臣当中,房玄龄的位置极为重要,他乃是贞观第一相,如今被留在长安,足以证明李世民对房玄龄的信任。

当然,这也是房俊必须跟随李世民征讨高句骊的主要原因之一。

房俊过来,自然也不是带兵打仗,更多的是给李世民当参谋、提供建议用,他的将军名号,只不过是摆设,真正厉害的是大总管。

例如什么辽东行军大总管之类,这才是统领数万兵马的将帅,他除了可以指挥尖兵队之外,其实没有什么权利。

当然,房俊也不求这些。

反正打仗会死人,他也懒得看。

耍嘴皮子谁不会啊?偶尔提一提就可以了,若是李世民实在是打不下去,那么就把尖兵队拉出去,把火炮拿出去,能轰开就轰开。

房俊觉得,以巨力破万法才是最有效的手段,多少钱都救不回来人命,能碾压,就碾压过去。

对于房俊过去,岑文本和杨师道等人自然也有些好奇,闲来无事,几个人便一边骑马,一边聊天。

“据说,房驸马擅长格物,时常以格物之师自居。不仅仅教会了许多工匠,还要编写什么格物册子,教导天下万民使用格物。不知道房驸马可否知道这其中的危害?”岑文本边走边问道。

言辞并不犀利,有探讨的意味,似乎对这个真的好奇。

听到他这么一问,杨师道和旁边的牛进达和程处弼等人也看了过来。

“格物,不宜多谈!已经谈了很多了!”房俊说道:“这仅仅只是小官的个人爱好罢了!对于中书令来说,自然算不得什么大事。”

岑文本捂胡须笑道:“房驸马不必担忧。本官心中也只不过是好奇罢了!毕竟陛下已经多次提及此事,如今朝中大臣几乎每人都对房驸马津津乐道。说房驸马学富五车,多才多艺,通晓天地之理。我等自然也想讨教讨教!”

“微末之学,怎么敢说通晓天地之理?”房俊摇头说道:“只不过房俊对于格物确实有一些心得罢了!”

“哦?那房驸马不妨说说?我等洗耳恭听!”岑文本急忙说道。

房俊看了他们一眼,见他们都想听的模样,想了想,笑道:“好吧!既然诸位有兴致,那么咱们不妨探讨探讨。房俊懂得也不多,可能说的也不对。如果有错误之处,还麻烦各位指正!”

“自然!”

“诸位大人可知,人,为何为人?”房俊问道。

“……”

岑文本和杨师道等人愣了一下。

“《列子·黄帝》有言:有七尺之骸、手足之异,戴发含齿,倚而食者,谓之人。《春秋谷梁传》又说,人之所以为人者,言也。人而不能言,何以为人。”

房俊看着他们,继续笑道:“各种各样的说法都有。甚至《荀子·非相》中有言,人之所以为人者,何已也?以其有辨也。饥而欲食,寒而欲暖,劳而欲息,好利而恶害,是人之所生而有也,是无待而然者也,是禹、桀之所同也。然则人之所以为人者,非特以二足而无毛也,以其有辨也!”

“然而这又出现了一个疑问,人,从何而来?当真乃是女娲捏土造人?或许有,或许无!然而对房俊而言,人,无非就是两种要求、一,直立行走,第二,擅长使用工具和制造工具!这便是人与其实牲畜之间的区别!”

岑文本怔了下,不由笑道:“这便是房驸马喜好格物的原因?”

“我们都喜欢看历史上。知道历史如何进展,如何进步!”房俊笑道:“但是历史中有一条,许多大儒却视而不见。那便是枪矛、弓箭、刀枪之间的变迁。亦或是,青铜器、铁具之间的变迁!为何刀会越磨越锋利,为何开垦的农田会越来越多?为何种子出来的稻谷高粱,亩产也会越来越高,灾害越来越少?治国,治是什么?无非四个字,衣食住行而已!”

房俊看着他们,淡淡一笑:“或许我不懂前朝为何一定要科举。既然已经科举,那么必定有其厉害之处!房俊只不过对于以策论论才华颇有微词罢了。我们需要看懂天下万物,弄懂为何日升日落,潮涨潮汐,由此,可以避免天灾人祸!”

“而想要做到这些,我们只能借助一样东西。那便是工具!”

“用诸位大臣的话来讲,那便是格物!千百年来,无数人想要飞天,做梦都想要上去。但是他们却做不到。为何?不敢想而已!然而我,却做到了。我亲手送他们上去,这便是格物的可怕之处!”

听到房俊这么一说,周围顿时一片死寂,面面相觑。

对于孔明灯上天一事,自然早已经在大唐掀起狂风暴雨,无数人都在说,这房遗爱天纵奇才,甚至已经有人想要把他供奉起来朝拜。

如果是其他人,恐怕早已经洋洋得意,反而这房遗爱,整天却沉浸在温柔乡中无法自拔,所以也不理会这些事。

这自然又是一番美谈。

只不过此时此话从他口中说出来,众人心中颇为古怪罢了。

“格物,拥有神鬼莫测之伟力。掌握它,可以移平山岳,跨越河流,亦有可能填海移山。这便是房俊对格物感兴趣的原因!”

房俊笑道:“当然,这也是我偶尔觉得有趣罢了!其实我还想的更加多,例如为何会有雷霆?为何会有暴雨?为何暴雨来临之前,先看到雷霆,然后才会听到声音?为何暴雨来临之前,会乌云密布?雨,是如何形成的?”

说完,又看着他们笑道:“也不怕跟你们笑话,这些东西,我们迟早会弄明白!或许有一天有人有胆子上去,我就让他雷雨天上天,让他查看天空究竟是什么情况?等弄明白了,或许我们也能掌控雷霆!你们说,厉不厉害?”

“……”

“……”

岑文本和杨师道等人闻言,顿时被吓住了,面面相觑,一片死寂。

第390章 此乃夸夸其谈

着实耸人听闻!

如果是其他人说这话,岑文本和杨师道两人恐怕都得骂几句,说大逆不道,得罪上天。

如果他真的做了,恐怕以后大唐有什么天灾人祸,说不得要把他拿出来降罪。

但是,房俊却不一样。

先不说他乃是大唐驸马,晋阳公主的夫婿,就说房玄龄乃是贞观第一相,地位绝对不是他们可以比得上的。

另外,房俊还是李世民眼前的红人,甚至已经是太子李治的授业恩师。

也不知道当时李世民是怎么想的,竟然把房俊封为太子太保,史上谁能仅仅年仅二十余岁就担任这个职位?然而他却做到了。

想别人之不敢想,做别人之不敢做,若是仅仅只是夸夸其谈那倒也罢,问题是,他真的能做出东西来。

如今李世民对他是真的爱才心切,若是那火炮真的证实攻城有奇效,那么这房遗爱的地位,恐怕会更加高。

谁也不知道他的脑袋里面还有什么奇思妙想?谁也不知道他究竟还有多少才华?

说要弄懂雷霆,或许并不是不可能,毕竟,天,他都飞上去了!

想了想,岑文本笑道:“有房驸马在,实乃大唐之福也!不,应该说乃是百姓之福也!”

房俊摇头笑道:“岑大人谬赞了!其实,这仅仅只是房俊夸夸其谈罢了。多数当不得真,毕竟雷霆无情,物件越高,越容易被击中。不会有人敢上去,即便是真的有人敢上,我也不会让他们上去!今日,只不过是小谈格物,对于房俊而言,天地万物都有道理,格物才是根本!而探究格物,辨识天地万物,才算是有爱华。仅仅只是会写策论,只是其一罢了!”

杨师道笑道:“若是天下士子都跟房驸马这般,恐怕陛下也不会头疼了!现在难就难在,绝大部分士子都无房驸马这般见识!能学会策论,或者说,能出口成章,已经是尽了他们最大的努力!”

杨师道这话是有一定道理的,毕竟读书真的太贵了,很多穷苦人家吃饭都成问题,自然不太可能去读书识字。

有条件的,大多都是衣食无忧的地主。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无论做什么都是如此!想要藏富于民,也得利其器!”房俊平静说道:“一般士子做不到,无非就是条件还不足,环境不允许罢了!治国,无非就是给有才华之人开创展现其才艺的环境罢了,或者激发其创造性,给予他们应有尊重和地位,他们便会创造他们应有的价值!我说的乃是拥有技艺的工匠。这乃是为了格物司打算做的事情,我们要利用大唐日报获得的资金,开设一个大唐第一工匠奖,每四年评选一次,获得第一工匠的工匠,将会授予官职、地位和钱财!足以让他这辈子衣食无忧!以此,用来激发百姓创造工具,改进技艺!”

“……”

“奖项?”岑文本和杨师道诧异。

“嗯!这时候格物司后续打算做的东西。正所谓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所以,我们决定多设置几个!”房俊笑道:“但愿这样做了之后,千百年以后,能让这片大地出现一些新的变化!或许以后,真的会人人有饭吃,人人有衣穿!”

“如果真的能评选出来,那么也会利用大唐时报,宣告天下。我想,应该多多少少会有一些用处!”

“这个说法倒是有些有趣,没有想到房驸马竟然想要这么做!”杨师道乐道。

房俊微微一笑:“也就是试一试效果如何?如果可行,那就继续试一试,如果不可行,就换一种办法。等找到对的办法即可!”

听到他如此说,众人不禁都点点头。

岑文本和杨师道等人都没有怎么跟房俊接触过,毕竟房俊这人性情多少有些古怪,说恃才傲物,或许会有,但是,他却好似对什么都不在意,只在意他家娘子。

算得上是至情至性,也正是如此,陛下才欣赏他。

众人如此过来跟他聊,只不过是为了缓解心中好奇,打发一下时间罢了,自然也没有想做什么,房俊也懒得跟他们说官场的事情。

当然,即便是如此,这些话还是被传到了李世民的耳朵中。

李世民和长孙无忌在前方,听到他的说法之后,不由脸色微微一滞。

李世民骂道:“老是听他说如何如何治国,但是从未见他怎么治国,此乃夸夸其谈!”

长孙无忌皱了下眉头说道:“陛下,此话似乎却有一番道理!”

“没有道理!朕让他过来,是让他帮朕打胜仗,不是让他过来指点江山、夸夸其谈的!如今,怎么想着攻陷高句骊才是正事,哪有时间谈其他之前?朕倒是觉得他好似没事干!”李世民似乎有些恼怒。

长孙无忌闻言,捋须一笑:“不过,格物司要嘉奖工匠一事,却值得一提。不得不说,房驸马确实别出心裁!”

李世民看了他一眼,摇摇头,没有说话。

房俊这一举动虽然是好,但是如此大大方方的说出来,还是会让人惦记。

事实上哪里那么简单的事情?工匠乃是下九等,如今整个天下都是如此,他又怎么可能改变的了天下人?

若是他真的那么多,恐怕会引起一些士子的反弹。

这可不是小事,读书人之所以尊贵,乃是约定俗成之事,一时之间,肯定无法改变。

更何况绝大部分工匠其实都是不识字之人,会一些简单的技艺又有何用?如果是学富五车的奇才……这天下没有多少,能找出一两个已经不错了,房俊此举,注定徒劳无功。

李世民自然得骂一句,要不然,会出现一些事情。

如今朝堂之上,表面上比较风平浪静,但是暗地里却风起云涌,身为大唐帝皇,李世民怎么可能不了解。

此时他还在,可以镇住一些人,让他们不敢轻举妄动,然而他若是不在了,那么事情就没有那么简单了。

就说房家,此时已经是参天大树,稍有不慎,恐怕就会被群起而攻之。

前几日,在长安发生了一件大事。

房玄龄在主持宰相房之时,有人敲门告状,房玄龄急忙开堂审理,结果状告之人却告房玄龄勾结朋党,有心谋反。

房玄龄吓了一大跳,急忙立马把转状告之人送到李世民这边来。

李世民听到此话,心中自然恼怒,二话不说,直接就把状告之人砍了头。

事情虽然已经结束,但是李世民知道,朝堂之上,绝非表面那么风平浪静。

别的不说,就说萧瑀,就看房玄龄很不顺眼,也正是如此,萧瑀才被留在了长安!

第391章 乍一看,或许像是一个小白脸

首节 上一节 229/283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