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局拯救貂蝉何太后,三国大奸臣 第38节

山贼流寇都不能这么干吧?

“主公,请戴上它。”

跟在一边的典韦递上一条白色的面巾,让萧玄蒙上。

包括典韦、薛仁贵、岳飞在内,进入这座充满死气的城邑的时候。

每个将士都戴上了布巾或丝巾,用来蒙面。

这有多大的防护作用不得而知。

不过近距离接触这么多尸体,已经腐烂掉的尸体,是有一定危险的。

主要是害怕被瘟疫传染!

倘若自己真的染上瘟疫,萧玄难免会欲哭无泪。

毕竟生老病死,每个人都不可避免。

体质强如萧玄也不敢保证,自己能在这种传染病当中存活下来。

“到底是怎么回事?”

戴上那一条白色面巾之后,萧玄皱着眉头问道。

“主公,属下已经派出斥候打探,得到的探报无一例外。”

典韦黑着脸,语气深沉的道:“包括这座城邑在内,陕县的各个村镇,也都遭到屠戮。”

“遍地都是没有被掩埋的死尸,几乎没有一个活人!”

“真是太惨了!”

这种屠城的事情,古往今来都有不少,尤其是在汉帝国的边疆之地。

被胡虏屠戮的百姓,更是不可计数的。

屠城一方面是为了惩罚敌人,树立自己威望。

一方面是在泄愤,激励士气,允许自己的部众可以随意烧杀抢掠……

但,不管怎么说,屠城都是惨无人道的事情。

历史上,纵观整个东汉末年,有记录的屠城是十八次。

董卓一次,李傕郭汜一次,王宫一次(高句丽人),公孙康一次,孙策一次,孙权一次,曹操军队十二次。

这十二次当中曹操直接指挥的有八次。

手下指挥的曹仁一次,徐晃一次,夏侯渊两次。

可见,这些人都不是善茬。

眼下被屠戮的这座陕县,及其附近的村镇,应该不是董卓干的。

“主公!我们找到了两个幸存者!”

庞德策马而来,身后还跟着一队铁骑兵。

这其中,就有两个蓬头垢面,衣衫褴褛的年轻人。

见到萧玄之后,两个人连滚带爬的下了战马,然后在萧玄的跟前跪下。

“小人参见大将军!”

“告诉我,是谁屠灭陕城及其附近村镇的?”

萧玄眉头紧锁,语气冷酷的询问道。

闻言,两个年轻人都忍不住眼圈一红,热泪盈眶。

男儿有泪不轻弹,只是未到伤心处。

谁又能理解他们此刻的心情?

“大将军,是匈奴人!”

一个年长一些的男子抹着眼泪回答道:“五天前,陕县突然出现了几千人的匈奴骑兵。”

“他们出其不意的就攻下陕城,并开始屠城,几乎见人就杀,抢走了大量的钱财、口粮、牲畜,还有妇女!”

“我兄弟二人的父母妻儿,都死在了匈奴人的屠刀之下。”

“我们是樵夫,当时在山中砍柴,这才逃过一劫的。”

另一个年轻人又一把跪在地上,给萧玄磕头,泣不成声的道:“大将军!请你为我们复仇!”

“为死难的陕县人复仇!”

“我兄弟二人愿意加入大将军的队伍,杀光匈奴狗,为陕县的父老乡亲们报仇雪恨!”

第41章 征讨白波贼

“你们先起来。”

得知屠戮陕县一万多百姓的,是匈奴人之后,萧玄的心中久久不能释怀。

是谁给匈奴人那么大的胆子,敢在中原之地干出屠城的事情?

毫无疑问,是董卓!

这一次为了对付萧玄的大军,董卓可真的无所不用其极。

“岳飞。”

“属下在!”

“传我军令,命士卒将所有死难百姓的遗体都收敛起来,掩埋,让他们入土为安吧!”

“诺!”

岳飞当即领命而去。

匈奴人是一群残忍的恶棍。

他们在陕县烧杀抢掠,无恶不作,屠城之后还管杀不管埋。

这对于匈奴人而言,本身是没什么压力的。

因为这是汉人的地盘。

即便是产生瘟疫,最后遭殃的也都是汉人。

但,萧玄却不能坐视不管。

【叮!系统任务!】

【选择一:继续东征董卓。系统奖励“人物”李存孝!】

【选择二:征讨匈奴人、白波贼。系统奖励背嵬军铁骑八千人!】

这一次的系统奖励,竟然是李存孝,或者背嵬军吗?

萧玄的心中已经有了主意。

即便是没有系统的奖励,这一仗,他也一定要打!

随后,萧玄就派出大量的斥候骑兵,到河东郡一带打探敌情。

夜幕降临的时候,萧玄就将岳飞、黄忠、典韦、薛仁贵、刘伯温等人都聚集到中军大帐里,商议大事。

萧玄环视一周,看着在场的将领们,指着悬挂在屏风上的羊皮地图,缓声道:“诸位,我已经得到消息。”

“董卓先前就已经任命白波贼的首领郭太为河东郡太守,令其屯并于安邑。”

“白波贼有兵马十余万,虽人多势众,却都良莠不齐,战力并不强。”

顿了一下,萧玄又指着地图上,一个名为“吴山”的地方,皱着眉头道:“于夫罗的南匈奴骑兵,则是暂时屯驻于吴山一带。”

“匈奴人最近肆虐于河东郡各地,又南下弘农郡,陕县的屠城惨状,便是匈奴人制造的。”

“我的意思,是先征讨河东郡的白波贼和于夫罗,然后再进兵函谷关,东征讨董。”

一听这话,岳飞、薛仁贵、黄忠等将领都不禁微微颔首,表示赞同。

“主公英明!”

站在一边的刘伯温,眼神有些犹疑不定,旋即上前,朝着萧玄躬身作揖道:“主公,三思。”

“属下听说董卓曾派兵征讨白波贼,失利,所以证明白波贼有一定的战斗力。”

“匈奴人清一色的铁骑兵团,虽然只有数千之众,却也不能小觑。”

“主公若是在这个时候出兵征讨匈奴人和白波贼,恐怕正中董卓的下怀。”

“袁绍、袁术、陶谦、曹操等关东诸侯,都已经屯兵于酸枣,几十万人马,兵锋直指虎牢关。”

“所以董卓现在的大敌是关东的诸侯联军,而非主公。”

刘伯温长叹一声道:“这一战,主公若要改变计划,先挤破匈奴人和白波贼的乱军,再东征讨董。”

“属下担心,其中可能会出什么差池。”

闻言,萧玄大手一挥道:“伯温,无需多言,我意已决。”

“匈奴人、白波贼现在光明正大的肆虐于河东、弘农二郡,使数十万黎民百姓饱受战乱之苦,朝不保夕。”

“我不能坐视不管。”

“再者说,我军东征讨董,攻打函谷关的时候,匈奴人和白波贼未必不会趁机袭击我军的粮道。”

“这样的隐患,必须要杜绝!”

萧玄的态度已经十分坚决。

正如他所言,一方面萧玄不能看着匈奴人和白波贼涂炭生灵,在河东郡烧杀抢掠。

毕竟这里已经被萧玄视作是自己的地盘。

那么,河东郡的百姓,实际上就是萧玄的子民。

一方面,萧玄也不能保证,于夫罗的匈奴骑兵和白波贼,是否会趁机偷袭萧军,断绝大军的粮道。

因此,他必须要防患于未然!

……………………………

当夜,萧玄就亲率铁骑一万,迅速北上,朝着五十里的吴山奔袭而去。

骑兵赶路的速度很快,风驰电挚的,在夜半三更的时候,终于抵达吴山,并袭击了匈奴人的营地。

因为匈奴人只是将吴山当做临时的落脚之处,所以并没有深埋鹿角,构筑工事。

匈奴人也没有这种习惯。

当萧玄率领着整整一万人的汉军铁骑杀入营地里的时候,不少匈奴人还沉浸在睡梦,没有苏醒过来!

“杀!”

“轰隆隆!”

伴随着漫山遍野的喊杀声,纷乱的马蹄声跟着震彻大地。

首节 上一节 38/132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