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我真没想当神仙 第135节

虽说高炉在汉朝的时候就已经有了,但毕竟技术还跟不上,所以温度能够达到的峰值有限,基本上只能达到800~1000度左右。

还是沈长青做的这一个高炉,则属于在近代时候人们通过古法土炉不断的改进的版本,已经可以达到1600度左右的高温。

所以就目前为止,做一做玻璃就足够了,等再通过玻璃回笼一些资金之后,沈长青就可以开始着手建造温度更高的高炉。

到时候也就可以再利用这些来进行烧砖冶铁这方面的工作了。

所以玻璃无非就是现阶段沈长青进军工业的一个敲门砖罢了,当然其中也有着想要改善一下自己生活质量的意思。

但是这话听在众人的耳朵里面就不一样了,因为他们原本只是猜测而已,但没想到沈长青已经开始着手准备大批量制造这个。

要知道这东西一旦开始制造的话就做不得假,而且对于沈长青来说他也不需要国库的投资,凭借着他自己的资金和资本完全都可以做到这些。

“沈道长此言当真?”李世民瞬间就激动了起来!

如果沈道长真的能够做到如此地步,这玻璃的净度如此之高,价格又如此之低,可以预见得到,一经上市那绝对会供不应求!

而且如此一来,大唐对于琉璃这种东西的需求也就会大大减少,这些东西他们大多数都是从外族的手中买来的,要是他们现在掌握了更加先进的技术,在这一方面就不用再被他们所掣肘。

因此他们再想从大唐获得粮食,茶叶,丝绸,瓷器的话,就需要用其他更加珍贵的东西来换。

李世民又顺着这个思路往下想了想,到时候玻璃这种东西在大唐变的常见起来,那些为了赚取高额利润而向外族走私铁器兵器来换取琉璃器物的几率就会大大减少。

因此沈长青发明这门技术,还能间接地阻止大唐这些被禁止出口的走私资源被违法卖到外面的可能性。

这简直就是一举多得啊!

而户部尚书的眼睛也亮了起来,因为他很快就算到了如果大唐能把这门生意垄断能够带来的利润得有多少。

因此就在这短短的几分钟之内,现场状况两极反转,他们看向沈长青的眼神都开始变得热烈了起来。

现在显然再说玻璃的事情已经不合适了,毕竟这种事情已经不属于今天他们要谈论的范畴,还得等到过段时间找一个机会,专门来谈一谈。

因此兵部尚书侯君集很快就把话题转移到了另外一个方面。

那就是吐蕃到底会不会动大唐的边境。

“沈道长,为何你会觉得吐蕃国会攻打大唐?明明这就是以卵击石的行为。”侯君集问道。

沈长青听到这里,心中忽然对李世民有些不满,这玩意儿,你怎么能到处乱说呢?而且我告诉你是想让你做好准备,所以才给你一些提醒,你这拿到消息之后,到处跟别人说是我说的,这岂不是给咱添乱吗?

本来沈长青,只想在这个时代赚赚钱,提一些无伤大雅的预言来保全自己的位置,可现在怎么好像给人的感觉是自己什么都会,什么都要掺和一脚?

魏征这个大嘴巴泄露了医保是自己提出来的,而李世民这个大嘴巴又说自己提出吐蕃会攻打大唐的可能性。

“吐蕃国的现任赞普松赞干布,其狼子野心,想必诸位应该都很清楚,他想要的并不是大唐随意的一个敕封和送的那些礼物,对于他们来说,他们现在最需要的是在周边诸国之中的地位和大唐对于他们的态度。”

第一百九十四章 捷报?

“大唐对于他们的态度如何,周边诸国都会看,在他们眼里,若是我大唐与吐蕃和亲,那正说明吐蕃国有令大唐高看一眼的地位。”

“有了这一层地位之后,他们再去联络其他国家和吞并周围最后的残余势力,阻力就会减少很多。

但现在的问题是他们来了一次,然后求亲失败了,从当天松赞干布的表现来看,这根本不是他们所想要的,否则也不会提出后面的几次比试来证明他们值得被大唐看中。”

李世民听到这里,点了点头表示赞同。

只是侯君集却挑了挑眉毛,但此时的他并没有说话。

沈长青继续说道:“只是他们最后也没有达到他们想要的结果,败兴而归,所以他们就需要用其他方式来证明他们的强大。”

“所以沈道长的意思是,吐蕃会因为想要证明他们的强大而来攻打大唐?”侯君集终于忍不住了,因为他觉得这原因也太荒谬了,一不是为了得到资源,二来大家没什么深仇大恨。

沈长青点了点头:“没错。”

“沈道长,我实在是想不通,吐蕃为什么会仅仅因此就这么做,他们想要证明自己的方法多的是,何必非要调动他们刚刚整合起来,本就不够充裕的资源来攻打大唐呢?万一真的引起大唐反攻,他们就不怕连他们的国度都因此而沦陷?”侯君集说道。

沈长青听到这里就笑了:“侯大人说的并不是没有道理,但我想他们根本就不会害怕大唐进行反攻,以吐蕃所在的地理位置,根本就不用担心大唐会大军压境,他们和突厥可不一样。”

确实,由于地理位置的特殊,使得吐蕃国易守难攻,不光是李世民在的时候灭不了,就连后面唐玄宗打服了突厥、高句丽、吐谷浑等国,但吐蕃国依旧坚挺。

说道吐蕃国的地理优势,侯君集也不得不点头承认,如果大唐真的要对吐蕃国下手,大军压境的话,恐怕到时候就算能打下来,那消耗以现在的大唐虽然能承受得起,可随之而来的就是面对其他少数民族的侵略。

“可就算他们打过来,基本只有陇右道最为便捷,但是我大唐都可以应对自如,甚至将他们一举击溃,所以他们这样做的意义何在呢?打了一场败仗就能够逼迫大唐满足他们的条件了吗?”

沈长青倒是比较赞同侯君集说的前半句话,确实,在松赞干布打过来的时候,还没怎么打呢,就被大唐的兵马直接打穿了。

“没错,正如我之前所说,吐蕃国要的并不是从大唐这里得到一些土地或者城池,毕竟以他们现在的能力来说,就算得到这些也守不住,因此他们要的就是展现出他们的态度,若是我大唐给不了他们想要的,那他们完全可以联合其他外族对大唐进行骚扰。”

“这其中没什么阴谋,但是看到这一点之后,大唐就不得不答应他们的条件,而且经过这么一次,吐蕃并不会有多少消耗,他们消耗的是那些还没有完全臣服,但愿意进行合作的部族,这是他们的一石二鸟之计。”

沈长青已经说的很清楚了,但是侯君集还是不太愿意相信松赞干布居然有如此才能。

身为大国的臣子,侯君集还是非常骄傲的,天生看那些外族的就带着一种优越感。

但是侯君集不愿意相信的样子,就连户部尚书也看不下去了,虽然他现在在户部,但大唐的这些官职都是轮着来的,只要你有才能什么部门都可以待一待,就像是管培生一样。

虽然户部尚书自认不如侯君集懂得兵法,但是在如何治理国家和国家外交方面也不弱,毕竟当年他也在鸿胪寺呆过几年。

“侯大人,我觉得沈道长说得不无道理,提前准备一下,总是没有什么坏处的。”

但是侯君集还想再挣扎挣扎,于是看向李世民:“陛下,若是依照沈道长所说,那吐蕃国大概只会试探性地攻打一下陇右道的西北几城以表明自己的态度,我们只需令其提前布防便可。”

在场所有大臣,包括李世民听后都是连连点头,比较赞同这个观点,虽然沈长青之前也和李世民说过啊,吐蕃到时候会打松州,可是后来李世民又看了看边防防御图,觉得这个可能性确实有点小。

“陇右道?不不不,侯大人又说错了,因为他们会朝着东南方而行。”

“东南方?那边可是有吐谷浑的,难不成他们与吐谷浑达成了合作?或者说是绕开他们再攻打剑南道?”

“不,他们会先攻打吐谷浑,然后再以此为跳板,攻打松州。”

侯君集只觉得这太好笑了,沈长青果然是个不懂兵法的人,先前对于大唐与吐蕃的国情局势分析的头头是道,还真让他以为这沈长青有两下子,结果说到这里他才发现沈长青原来还是在纸上谈兵。

终究是没有打过仗的。

而李世民此时也开口说道:“这吐蕃国若是走了剑南道这边,势必要先攻打吐谷浑,但如果在那之后再打松州的话肯定是会吃败仗的,到时候他们若是逃走,先前被打过的吐谷浑定不会善罢甘休,如此一来岂不是受到前后夹击之势?”

沈长青叹了一口气,也不知道自己该说什么好了,面前这些人都是身经百战的,比起相信自己来,可能更相信的是经验主义。

只能叹了口气,心中暗自想着,希望这一次大唐不要再像历史上那样,被迫和亲就好了。

李世民见状,还以为是沈长青终于服软了一次,心中难免还有一些得意。

但就在这时,书房外面再次传来脚步声,紧接着守在外面的高力士与来人低语几句,便匆匆推门而入:“陛下,房玄龄房大人求见,说是有紧急的军情奏疏。”

众人一听,心中一沉,心中俱是想到他们先前所探讨的内容,吐蕃国可能会进攻大唐的事情。

只是没想到他们来的这么快!看来这吐蕃国早有预谋啊,他们早已经准备好,如果条件得不到满足的话,就对大唐下手了。

只是除了沈长青之外,其他人心中都开始猜测这吐蕃国公打的到底是哪里。

“若是朕没猜错的话,这次奏疏应该是陇右道到发回来的捷报。”

第一百九十五章 羊同王的打算

侯君集此时也不禁有些得意了起来。

“正好礼部尚书陈大人在此,便可按功封赏以犒劳军心了。”

这些话听在刚刚走进来的房玄龄耳中,心中疑惑万分,不知道他们在说些什么东西。

什么陇右道?什么捷报?什么按功封赏?

他们是在说自己这次过来上表军情奏疏的事情吗?

李世民面带微笑的看着房玄龄:“房卿,此次奏疏可是从陇右道发来的?让朕猜一猜是瓜州还是伊州?应该就是这二州之一了。”

李世民的话搞得房玄龄一脸懵逼:“陛下,此乃剑南道松州所发回的军情奏疏,就在前日,吐蕃率数千兵马攻打吐谷浑,而吐谷浑顽强抵抗之下依然渐渐不敌,被迫踞守城池而不出。”

这话一出,众人脸色骤变!

没想到沈长青之前说的居然都成真了,吐蕃真的去打了吐谷浑。

那下一步是不是就要攻打松州了?

要知道,这可是沈长青在几乎大半个月之前就说过的预言啊!

李世民震惊的看向沈长青!

如果都如沈长青所言的话,那岂不是接下来吐蕃就要攻打松州,然后被打败?

沈长青一听,果然这些历史还是没有被改变,先前听他们说的有条有理,沈长青还真的有那么一瞬间以为自己的到来会让这历史发生些许改变。

毕竟现在,吐蕃国来大唐求亲的时间也变了,长乐公主也还没有嫁出去,长孙皇后也没有因为气疾而英年早逝。

还有松赞干布在来的时候居然点名要娶长乐公主。

只是听到这里之后,沈长青就松了一口气,看来自己所了解到的历史还是没有错。

然而在他的心里,事情已经快进到了松赞干布送来礼物向大唐赔罪,然后大唐为了安抚吐蕃,让他们不要再做出这种不理智的事情来,特意找了一个宗室的女儿,赐号为文成公主嫁过去。

关于这一点,沈长青其实之前也都想过,对于这方面他其实也没有任何办法,除非自己能够在这之前就把火药枪炮发明出来。

但是工业的进程哪有那么快的,火药倒是好说,可枪炮就没那么容易了。

毕竟自己现在才能炼制玻璃,想要等到炼钢那还有一大截子路要走。

科学可不是一蹴而就的,这得慢慢来。

侯君集在听到房玄龄说出奏疏内容的时候也一阵愕然。

自己居然错了!

自己在这种军情的判断上居然输给了一个从来都没有打过仗的道士!

难以接受!

可就算再接受不了,事实就是如此,侯君集不禁看向李世民。

李世民现在的心也很乱,因为他想到了沈长青之前说过的一系列后续。

“沈道长未卜先知,神机妙算,可若是这样的话,接下来吐蕃再打松州,然后被松州驻守军队击败,大唐也会因此而被迫与之和亲,难道朕真的要将朕的公主嫁过去吗?”

这件事情沈长青也不想,不过他倒是很清楚李世民的为人,他肯定不舍得将自己的亲生女儿嫁过去的,关于这一点不用自己说,李世民自然也会想到其他的办法。

只是就算随便封一个公主嫁过去,那也不过是让人家作为政治的牺牲品罢了。

入藏四十年,守了三十一年的冷宫,甚至还不如一个向尼泊尔求亲而来的老婆受宠。

但这就是历史,大唐这么多能臣都无法解决的难题,沈长青扪心自问,在这方面自己也不可能比他们做的更好了。

李世民之所以这么问,其实也是心有不甘的。

“难道我大唐就不能做些什么,只能任由他们摆布?”

沈长青叹了口气:“陛下顺其自然就好了,一切事物的发展自有其定律,要付出的,无论如何也要给出去,是我们的终究是我们的。”

整个书房内的气氛,一时间竟然有些压抑,房玄龄刚才在来的途中也大概猜到了是这样的结局,只是没想到书房之内的这些人早就预料到了。

而且看他们的意思,好像还是沈道长在好久之前就已经预料到的。

真的有这么神吗?

房玄龄这几个月来听沈长青的故事,听的有些太多了,看来自己也是时候找个机会去拜访拜访沈道长了。

随后李世民就挥了挥手让众人先回去,他想要自己一个人静静。

现在大唐内部虽然繁华昌盛,但外部依旧难以太平下来。

他想要自己能够青史留名,想要自己的功劳能够超过以往的每一位皇帝。

虽然李世民知道自己现在凭借着怀柔政策也能够慢慢的将那些外族们一一吞并,可这终究是有一些污点存在的。

就像是雄才武略的汉武大帝,在后世都有许多人找到其缺点进行抨击。

首节 上一节 135/372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