朕的大秦不可能亡 第156节

大秦帝国将会在三晋之地推行土地改革,而王翦便是护法大将,三万大军便是护法之刃,这一切都在表明一个态度,这一次嬴政会杀人。

会大开杀戒!

紧接着,以李斯为首的土地改革的核心人员前往三川郡与王翦会合,同样的在辽东大地之上,丹东港之中,大军操练寻常。

风雨欲来风满楼。

任何一件事的发生,都会有先兆。

六国遗族,老世族,地方豪强,六国王族,各地反秦势力,游侠刺客,诸子百家在这一刻噤若寒蝉。

很显然,这一次大秦帝国动真格的了。

任何人敢阻拦大秦帝国在三晋之地推行土地改革,毕竟会遭受到朝廷的凌厉打击,虽然不止于一下子将全部都打杀,但是出头鸟还是会一下子打死的。

时间如流水,一晃即逝。

又是一个七天过去,从丹东港方向前来的金令箭使者到达了咸阳,将一道奏报经过海军署送进了咸阳宫。

金令箭使者有面见皇帝的特权,但是王贲没有直接使用,他之所以将周报送到海军署,便是为了提升海军署的权势。

在大秦的各大官署之中,海军署的存在感太低了。

由于海军署很特别,所以几乎是举朝上下虽然不是,明面上抵触,但是至少在暗中抵触。

.......

“陛下,通武侯的奏报送到了海军署,请陛下过目!”

看了一眼海军署的官吏一眼,嬴政点了点头,将赵高递过来的铜管打量了一眼,然后打开。

摊开帛书,嬴政将上面的计划一字不落的看了一遍,他对于王贲的想法自然是认同的,有道是非我族类其心必异,自然是不得不防。

心中沉吟了半响,嬴政对着海军署官吏,道:“朕知道了,你先回去,具体事情朕会直接下达至丹东港!”

“臣告退!”

.......

当海军署的官吏离开,嬴政沉吟了许久,道:“赵高,去将客卿请过来,同时传书蒙恬,让暂时让项羽与韩信前往丹东港,听命于王贲,同时让带过去一支三万人左右的大秦精锐骑兵!”

“诺。”

第267章 布局辽东,楚南公之怒!

“诺。”

点头答应一声,赵高转身离去。

诺大的书房再一次恢复了安静,手指敲击在长案之上的声音不断传出,嬴政心中对于这一战,也是心中有一种期盼。

这是大秦帝国真正意义上踏出的第一步。

也许受到了李康记忆的影响,他眼中的开疆扩土早已经不仅限于华夏之内,而是在后世的华夏之外,这一世,他要打下一个大大的帝国。

在帝国的尽头,立碑以记载之。

然后昭告天下,此处乃我大秦国土,在激励之中,萁子朝鲜是一个紧要之处,只要是占据萁子朝鲜,大秦的楼船士就可以在第一时间剑指瀛州。

不管是什么时代,不管是野人还是已经开化,对于瀛州的战争,嬴政已经准备好了,他要建立一个放眼四海八荒,皆我国人的大秦帝国。

在嬴政看来,韩信可以镇守丹东港,而项羽可以威慑东胡与扶余等国,而范增则是他送到大秦楼船士之中的军师。

这一次在丹东港之中集结的人,都是一等一的刽子手。

王贲号称小白起,乃大秦军中的小人屠,而范增杀伐果断,手段极为的铁血,从鸿门宴之上就可以看出一二。

而项羽与韩信也不是什么好鸟。

有道是,慈不掌兵。

项羽与韩信能够在千军万马之中厮杀而出,成为一个时代最耀眼的武将,由此可见,他们的心狠手辣。

内圣外王!

也有一个别样的称呼,就做内王外霸,便是对内推行王道,对外推行霸道,但是对于嬴政而言,大秦帝国的政策以法治国,本质上便是一种霸道的演变,对于异族势必会更为的铁血霸道。

“臣范增见过陛下,陛下万年,大秦万年——!”

范增走进书房,脸色微微凝重,不管用他如何看大秦帝国,但是对于眼前这个帝王,范增心中充满了敬畏。

前无古人,后无来者。

在书房之中站定,范增对着嬴政肃然一躬,道:“不知陛下召见臣,有何诏命?”

范增心里清楚,他与嬴政的关系很浅,仅止于君臣,而且还是一个刚刚投诚的臣子,他们之间,没有扫平天下的情谊去感慨,去追忆。

所以,嬴政找他只有一种可能,那便是君有所命。

“丹东港之中大秦楼船士将会对萁子朝鲜进行攻克,但是在大秦楼船士之中缺少一个军师,朕想让先生前往!”

说到这里,嬴政语气一顿,道:“同样的,项羽也会前往辽东,防备周围的敌人,不知先生意下如何?”

“陛下之命,臣自然立即前往!”

范增清楚,自己其实并没有多少选择的权力,更何况,他也更希望自己能够前往军中,这样一来,才能一战胸中所学。

而不是在一个客卿的虚职之上,蹉跎一生。

“嗯!”

点了点头,嬴政朝着范增:“那先生准备一下,朕让铁鹰锐士护卫先生前往,同样的国府与太尉府的装备以及运粮车,也将会在短时间内前往辽东。”

“臣拜谢陛下!”

这一声感谢,范增说的真挚。

他心里清楚,不是任何一个人,都可以有铁鹰锐士护卫的荣耀,他对于大秦帝国有所了解,自然是清楚,铁鹰锐士的荣耀与神话。

这是一种殊荣。

同样的这也是对于他的安全上的一种保护,一国之君能够做到这一点,范增自然是感激的。

........

“你等一下,朕这里有一份信件,先生交给王贲便是!”

说话之间,嬴政将长案之上早已经泥封好的铜管交给了范增,由于范增要前往辽东,这样一来,就没有必要在继续派遣使者了。

“诺。”

.......

对于此事的安置,嬴政并没有太大的压力,韩信与项羽其实最适合搭档,一个守家,一个奔袭千里。

在加上一个老成持重的王贲,辽东的事情嬴政并不担心。

陈县。

由于数十万大军的镇压,整个陈县之中,所有人都变得安分守己了起来,陈县的官署骨气都硬了不少,大秦官吏方才真正的踩在了陈县所有人的头上。

许莫负送到的信件,早已经进入了陈县,由于黑冰台暗中推波助澜,一路上,风险也有,却让送信人堪堪送到了陈县之中。

“老师,师妹的信!”

看着泥封之上特殊的符号,张良眼中浮现一抹亮光,由于许莫负一路北上,便没有了消息,几乎在陈县的所有人都已经许莫负背叛的了他们。

但是这一封信,彻底击碎了一切的不切实际的猜想。

“老夫看看!”

黄石从张良的手中接过铜管,仔细的打量了一眼,然后将铜管拧开,将其中的帛书取了出来,看着上面的字迹,再想到项梁那张假笑的脸,顿时便暴怒了。

“项梁这个无耻小儿,这是对于楚国的背叛,对于楚人的背叛,端的不为人子!”

这一刻,楚南公也已经出现在了黄石公的身边,从失态的黄石公手中接过帛书,只看了一眼,楚南公脸色大变。

他心里清楚,自己的谋算只怕是要落空了。

那个放牛的小儿,也许当不了有名无实的义帝了。

“老夫要项氏一族在楚地身败名裂!”

最后,楚南公留下这一道话,转身离开了。

布局被打破,从来没有这一刻,让楚南公这样的暴怒过,就算是三十万大军驻扎陈县,他也认为自己掌握着主动权。

但是,这一次彻底让他失算了。

这意味着之前的很多部署都已经作废,想要奏效,就得重新部署,但是大秦帝国的步伐越来越快,他想过要在部署未必就能够走到嬴政的前头。

就因为项梁这一次的倒戈,几乎让他前功尽弃。

一想到这里,楚南公余怒未消,新的怒火便升腾而起。

“南公,项梁背叛楚人,背叛先祖,现如今我们只怕是早已经暴露了!”

这一刻的黄石公心中很是沉重,他清楚,以嬴政对于大秦帝国的掌控,对于他们必然是有所了解,而经过项梁倒戈,恐怕是知之甚详。

肉眼可见,他们的麻烦来了!

第268章 楚南公:张良只是老夫手中的一柄剑!

他们的麻烦来了。

几乎是肉眼可见!

楚南公不是傻子,而是一个在天下一等一的智者,他自然清楚,在楚地之中,项氏一族的无双声望。

那是项氏一族用鲜血与尸体搏杀而来的名望与荣誉,更经过项燕自杀而达到了极致。

本意之中,他打算掌控放牛的少年,以项梁为首,整合楚地力量,然后借助他在陈县的多年经营,占据南方半步江山。

在关键时刻,也可以联络百越之族,划江而治。

在加上其余诸国遗族的反叛,整个北方以至于中原毕竟会乱成一团,就算是始皇帝如何霸气绝伦,大秦锐士如何的战无不胜,也无力南顾。

这一切的一切布局之中,项氏一族是重中之重,但是这一次,项氏一族将他坑了。

他记得前一次前往会稽与项梁会谈,他们之间还曾达成了共识,本想着看着局势发展,然后一步一步策划复立楚国的社稷。

却不料,项梁早已经背叛,而且背叛的如此彻底,若不是许莫负传来消息,他们只怕是还不清楚。

一刻钟以内,楚南公连连喝下两种凉茶,心中的怒火方才减少了些许,在这一刻,他心中也是有了些许清明。

放下手中的茶盅,楚南公直视着黄石公,一字一顿,道:“黄石,这件事让我们的人核查一下,若是消息错误,我们与项氏只怕是将来会形同陌路。”

楚南公虽然没有将话说尽,但是话中的意思已经十分明显了,同样的这一刻黄石公没有吭声。

因为经过楚南公这样一提及,他心中也有些不确定,他虽然想相信许负,但是这一次的消息,以及许负的表现都有些诡异。

而且项氏一族不简单,是他们可以依靠的为数不多的军事力量,所以,不到万不得已,他们不想与项梁交恶。

“让我们的人以及儒家的人核实一下消息,暂时不要接触项氏的人!”

黄石公心里清楚,他们与项氏一族的关系并不好,特别是在张良的设计下,让项伯袭杀了大秦帝国的黑衣卫后,彼此之间的关系,基本上已经可以说是降至冰点。

为了防止打草惊蛇,走漏风声,暂时不接触项氏一族是合适的。

……

首节 上一节 156/340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