朕的大秦不可能亡 第207节

“不过,这只是初步打算,具体如何还需要陛下的诏令下达!”

喝了一口茶水,鬼谷子也是颇为轻松,从云梦泽到达咸阳,一直笼罩在他头顶之上的乌云,彻底的消失不见。

这一刻与盖聂卫庄等人相处,也是神色轻松,气氛融洽。

……

“老师,阴阳家巨子东皇太一到访!”这个时候,雅间的门被打开,一道声音传来。

“请!”

……

阴阳家是盛行于战国末期,齐国人邹衍是其创始人,阴阳家的学问被称为“阴阳说”,其核心内容是“阴阳五行”。

鬼谷子心里清楚,阴阳家脱胎于道家,相比于其他的诸子百家,出现的都要晚一点。

大概与杂家差不多。

但是远比杂家神秘,杂家由于始皇帝的缘故,堪称是昙花一现,因为吕不韦一个人大兴,也因为吕不韦衰落。

“邹初见过鬼谷子,见过诸位!”这个时候,这一代的东皇太一,也就是阴阳家的巨子出现了。

“东皇太一,此番前来,有何贵干?”阴阳家太神秘,而且如今他已经臣服大秦,鬼谷子对于阴阳家并不感兴趣。

他心里清楚,东皇太一绝非甘于人下之辈,骨子里是一个野心勃勃之人。

只可惜,东皇太一运气不太好,遇到了始皇帝嬴政。

“鬼谷子,邹初此番前来,乃是有事想要请教一二,还望先生不吝赐教!”

这个时候,邹初姿态很低,他是一个聪明人,在咸阳待了这么久,他发现凡是对于大秦帝国有大帮助的诸子百家,都已经被始皇帝召见过了。

如今只剩下了医家以及阴阳家,道家等为数不多的了。

所以,在这个时候东皇太一急了,他必须要摸清楚始皇帝的意图,才能为阴阳家寻来一线生机。

“坐!”

虽然对于阴阳家很忌惮,但是鬼谷子考虑到将来会与东皇太一同殿为臣,语气也变得和善起来了。

“多谢!”

点头道谢之后,东皇太一在一旁落座,朝着鬼谷子,道:“鬼谷子,陛下对于诸子百家有何安排?”

“陛下让老夫入教育署担任祭酒,纵横家建立纵横学宫,至于阴阳家,老夫就不清楚了!”

说到这里,鬼谷子深深地看了一眼东皇太一,道:“每一家的安排都是不相同的,与其这样,不如直接前往咸阳宫书房。”

“这个疑问,只有陛下能够开解!”

闻言,东皇太一一拱手,道:“受教了!”

一语惊醒梦中人。

经过鬼谷子的开点,东皇太一这一刻豁然开朗,他心里清楚,自己洗为太过于担忧阴阳家,以至于影响了自己的判断。

.........

咸阳宫书房。

这一刻,赵高匆匆而来,走进书房对着嬴政肃然一躬,道:“陛下,阴阳家的巨子,东皇太一求见。”

“阴阳家?”

呢喃一声,嬴政语气幽幽,道:“太极玄一,阴阳两气,也是时候见识一下这个阴阳家了。”

“传!”

“诺。”

点头答应一声,赵高转身而去。

这一刻,嬴政的心中念头万千,他心里清楚,阴阳家是一个神秘的存在,但是他对于大秦的作用反而没有农家以及秦墨大。

嬴政记得很清楚,《周易》之中并没有提出阴阳与太极等概念,讲阴阳与太极的是被道家与阴阳家所影响的《易传》。

阴阳家是道家的分支之一。

阴阳家思想将自古以来的数术思想与阴阳五行学说相结合,并进一步发展,建构了规模宏大的宇宙图式,尝试解说自然现象的成因及其变化法则。

他们专门主张提倡阴阳、五行学说的学派,被称为阴阳家,属于道家支派,邹衍、驺奭为创始人。

嬴政信奉邹衍的“五德终始”说,而且最重要的是他们提出的大九州之说,由此可见,这些人并非是无能之辈,而且阴阳家更是先秦诸家中唯一专精于天文历算的一家。

所以,嬴政对于阴阳家也有大用。

东皇太一走进书房,朝着嬴政肃然一躬,道:“臣邹初拜见陛下,陛下万年,大秦万年!”

“坐!”

“臣谢过陛下!”

深深的看了一眼邹初,嬴政,道:“从今天起,阴阳家并入钦天监,由你担任监正。”

“从今天起,你恢复本命,东皇太一之名就不要用了。”

“然后推算出,最精确的历法!”

第361章 神人邹衍

“诺。”

点头答应一声,邹初心中一动,他心里清楚,在大秦帝国之中,有太常所属有太史令掌天时星历。

如今嬴政下令建立钦天监,很明显就是要取太史令而代之。

一念至此,邹初心中有些欢喜,这意味着从今天起,阴阳家就可以在大秦帝国之中立足。

钦天监,这是一种认可。

……

撇了一眼邹初,嬴政语气肃然,道:“钦天监,是官署名,职能为掌观察天象,推算节气,制定历法。”

“钦天监与阴阳家相配,希望爱卿不要让朕失望!”

闻言,邹初朝着嬴政肃然一躬,保证,道:“请陛下放心,臣一定带领钦天监推演出最准确的历法!”

作为阴阳家的人,邹初自然清楚历法关系农时,对于大秦帝国的重要。

此刻见到嬴政如此在乎,邹初心中也是感慨万千,他也想要推演出新的历法,流芳千古。

“嗯。”

点了点头,嬴政嘴角露出一抹微笑:“朕在这里等你成功的消息,下去休息吧!”

“诺。”

……

邹初走了!

嬴政嘴角的笑容逐渐消失,整个人望着空旷的书房,久久沉默不语。

他心里清楚,在大秦帝国之中,阴阳家的作用很大,这个时代,依旧有鬼神|淫|祀存在。

嬴政得到了李康的记忆,自然清楚从有炎黄开始,一直到到最后一个辫子王朝覆灭。

两千多年的历史与朝代更替其实与五德始终说是联系在一起的。

第一阶段:五行相生,代表:炎帝,蚩尤,黄帝,尧,舜,禹。

至大禹为止,五帝都是圣人时代,实行的都是禅让制。

当初炎帝与黄帝曾联合战胜蚩尤,而成为华夏始祖,是因炎帝火德助黄帝土德而克制蚩尤水德。

此乃是火生土而克水。

随后,尧受禅代表金德,据传此时黄河流域洪水开始暴发,是因为金生水,金为水源。

尧禅让给舜,是尧的金德生舜的水德,舜时水力更旺,洪水更为猛烈,无力解救。

后来大禹治水,采用泄水之法终成功解除大水之祸,是大禹为木德,木德能泄水德。

舜传位于禹,是水生木。

第二阶段:五行相克。代表:夏,商,周。

夏桀无道,商汤灭夏,汤为水,商水克夏火,所以商归于水德,最后商纣荒淫为周武王所灭。

周朝为土德,为周土德克商水德。

第三阶段:五行相克。代表:秦,楚,西汉,东汉,曹魏,晋,南北朝。

秦国本为周朝一诸侯国,独坐西方势大,西为金。

金主杀,主暴政,主兵戈,这与秦国政策亦不谋而合。

而楚为火德,无楚,则秦不能灭,则秦不会降汉。

这便是五德始终说的恐怖影响,纵然是始皇帝嬴政也不敢无视。

对于邹衍此人,嬴政心中怀有极大的佩服,之前他不知者无畏,但是得到了李康的记忆,对于邹衍更加的佩服万分。

嬴政记得很清楚提出“大九州”、“小九州”说的人是诸子百家中的阴阳家的代表邹衍。

而按照后世的情况,这一切都得到了验证。

邹衍以为,儒家所谓的九州,是指中原的国土而言,但这只是小九州。

事实上,中原只不过是一个叫做“赤县神州”的大州,像中国这样的大州,地球还有八个,合起来共九州,谓之“大九州”。

邹衍大九州学说的理论基础是阴阳五行说,他从时间与空间来推衍,顺推是五行相生说。

主要讲天;逆推的五行相胜说,主要讲人;由小推到大,由近推及远的大九洲说主要讲地,即中央之外,以东南西北四极来对应春夏秋冬四时,用八卦九宫之数来排列成九州。

而嬴政更推崇一种说法,那便是《淮南子·精神训》之中的记载。

传闻伏羲女娲神农时代的“治极之世”和黄帝时代的治理,认为黄帝时代相差太远。

伏羲女娲神农时代是治极大九州时代,东至太平洋岛屿、美洲,南至今东南亚、澳洲、南极洲,西至西极三危,北至北极圈内。

而黄帝时代虽有继承却失去远程控制而相对“德不及远”,是为小九州时代。

其中《山海经》更是映射出上古中华全球大统大九州时代。

而且后世的大量的史料表明,中华文明经过有巢氏、燧人氏到伏羲、神农时代。

中华文明和人种已几乎遍及全球,是中华全球大统的大九州时代。

反倒是到了黄帝时代,“德不远播”,在中华本土形成小九州。

……

念头闪烁,嬴政心中想法更深,对于阴阳家的神秘,他心下有些忌惮。

毕竟他可是清楚,自己的与众不同,按照一定的说法,他已经属于逆天改命了。

不仅是有了李康的记忆,更是有了天降流火,让他的身体变得更为健康。

如此神秘的种种,让嬴政对于阴阳家这样神秘的存在,多少有些留手。

首节 上一节 207/340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