朕的大秦不可能亡 第214节

兼并六国,统一中原的战争,在王翦父子手中结束,留给子孙后代的是在战乱过后,如何重建一个新的时代。

这是文吏的事儿!

这便有了李斯在最后权倾天下。

王离生错了年代,没有战争的洗礼,一个人很难成长起来,不是谁都一如冠军侯霍去病,以及三国时期吴国大都督,丞相陆逊。

一介白衣而起,便能够打下改变局势走向的战争。

这样的人,千古难得一见,属于真正意义上的天纵奇才。

这样的人尘世上不多见,这个时代有且仅有两位,一个西楚霸王项羽,一个兵仙韩信。

除此之外,更多的人都是从底层攀爬而起,在一次又一次的杀伐之中锻炼出来的。

王离属于后者!

所以,这一次嬴政名义上以章邯为首,实际上这一次征伐西北,就是为了锻炼王离以及蒙诉。

他要让老秦派系出人才,纵然是上天没有给绝世之才,那他嬴政就以无上权势硬喂。

就算是一头猪,也能够堆成名将,更何况,王离与蒙诉都是出身于军旅世家。

骨子里流淌着战争的血液!

最重要的是,历史已经证明了他们的忠诚,相比于韩信等人,王离与蒙诉才能成为信臣。

有些人,做一个人工具人便足够了。

对于这些事,嬴政心中早已经有了预料,也有了一些想法,不得已之下,他才没有派遣最适合的人前去征伐西北。

若不是为了培养王离等人,嬴政一定会派遣项羽前往征伐西北,这才是对大秦帝国最有利的。

但是,项羽身份特殊,纵然是霸道如始皇帝,在心中也不得不留一分。

怀疑在心,这是一个帝王的本能,就算是如何忠诚的臣子,也要留一手,多一个心眼儿,便是多了一个退路。

作为帝王,必须要多无数的底牌,唯有如此,这个天下才会安稳。

所以,能够成为嬴政信臣的只有老秦人,而且是一直忠诚于秦皇室的家臣。

所以,将王离,蒙诉等人培养起来,不论是对于大秦皇室,还是对于大秦朝廷,都势在必行。

一个国家,一个朝堂之上,必须要有派系存在。

对于嬴政而言,结党并不是大问题,只要不营私,都在他许可的范围之内。

只有派系存在,作为帝王才能以帝王心术平衡之,从而保证帝国掌握在皇帝手中。

嬴政自己可以镇压一切声音,但是,他不能够保证后代之中,全部都是一如他这样强势的帝王。

若是出现胡亥那样的昏聩之君,没有派系相互掣肘,帝国分崩离析,只是一个时间问题。

嬴政此刻刻意打造山东系,以及老秦系,本身就是为了后辈子孙着想。

等到天下学宫建立,必然会有学院派崛起,到时候,大秦帝国内部的政治势力将会变得更加的复杂。

这样一来,反而更有利于大秦帝国的传承。

……

“陛下,章邯将军率领大军已经过了陇西郡,其中王离将军担任先锋大将,已经踏入青羌。”

顿弱走进书房,将黑冰台传来的消息一一禀报给嬴政,他心里清楚嬴政的想法,所以,对于这一次章邯率领大军征伐西北,极为的关注。

甚至于这一种关注,远在武成侯王翦率领大军南下,攻伐极南地之上。

他与姚贾交换过消息,对于极南地虽然不了解多少,却也略知一二,在极南地只有野人部落,根本不是大秦锐士的对手。

但是,西北之上不仅有戎狄残部,更是有正值巅峰的大月氏,顿弱可是清楚,如今匈奴的单于之子,便是在大月氏为质子。

匈奴强大与否,顿弱自然是一清二楚,由此可见,这个时期的大月氏,到底有多么的恐怖。

这是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大国!

“王离进入了青羌?”

呢喃一声,嬴政走到书房之中巨大的大秦帝国地图之前,目光落在青羌之地,眼底掠过一抹精光。

青羌之地,等同于后世青海,这里不光是盐湖遍布,可以生产出大量的精盐。

更重要的是,这里的日月山,地处黄土高原与青藏高原的叠合区,是青海省内外流域的天然分界线,划分了农耕文明与游牧文明。

日月山一直以来就是历史上“羌中道”、“丝绸南路”、“唐蕃古道”的重要通道。

南北朝时期,由于河西走廊丝绸之路堵塞而开辟的“丝绸南路”,即经日月山、青海湖,过柴达木盆地通往西域。

唐代开辟的“唐蕃古道”更是由东北入境从西南出境前往河源去拉萨,贯穿海南州腹地。

日月山更是历史上会盟、和亲、战争以及“茶盐”、“茶马”互市的关键点。

日月山东侧是青海的农业区,阡陌良田,一派塞上江南风光;西侧是一望无际的牧场草原,草原辽阔,牛羊成群,是一幅塞外景色。

日月山顶部由第三纪紫色砂岩组成,山体呈现红色,称为“赤岭”。

相比于日月山,嬴政更喜欢赤岭这个称呼。

真正让嬴政在意的是,赤岭历来是内地赴西藏大道的咽喉。

不论是在汉、魏、晋以至隋、唐等朝代,都是中原王朝辖区的前哨和屏障。

嬴政从李康的记忆之中,曾经得到一道消息,便是事关赤岭。在北魏明帝神龟元年,僧人宋云自洛阳西行求经,便是取道赤岭前往天竺。

而如今的天竺,便是孔雀王朝时期,对于那一片佛土,嬴政早已经渴望了许久。

只不过国内尚未平复,再加上请世界屋脊尚未征服,嬴政不得不压下心头想法,开始脚踏实地。

所以,这一次征伐西北,嬴政对于章邯曾下达了死命令,必须要拿下赤岭。

然后在赤岭之侧,建立一营地,培养大军,让大秦锐士适应高原气候,然后准备进攻那一片佛土。

第373章 本将要赤岭之巅竖秦旗

在这个时代,那一片佛土之上,人口众多,物产丰富,最适合侵略。

至于世界屋脊之上,虽然目下作用不大,但是嬴政从未想过放弃,总有一天,大秦帝国的驰道会修建过来。

所以,赤岭的作用极为的重要,只有掌控赤岭,圈养一支大军,适应环境之后,才可以窥视世界屋脊以及佛土。

更何况,赤岭之侧便是西海,西海附近,盐湖遍布,只要是拿下了青羌之地,大秦帝国从此将不会为盐巴所困。

更何况,嬴政掌握着粗盐提纯之术,假以时日,这都是大秦帝国的底蕴所在。

在大月氏国土之下,更是有一处铁矿脉,出兵之前,嬴政就已经算计了一切。

他要在十年之内,在大秦帝国之中彻底的从青铜时代过渡到铁器时代。

二十年之内,大秦锐士全部换装,大秦青年一代彻底成长起来,大秦学宫之中,人才辈出。

粮仓之中,遍地粮食,整个中原达到一种兴盛。

在这个时候,出兵征伐天下,然后移民掌控地方,将驰道修建到地球的每一个角落。

让天下人只有一个传承,那便是大秦,为子孙后代造福。

所以,在第一时间占据赤岭,可以培养一支适应高原气候的大军,这是对大秦三军的爱护。

心中念头闪烁,嬴政的思路在这一刻变得更加开阔,之前的残缺想法,终于不断地连成了线。

“派出黑冰台,同时联系姚贾,对外战争司也关注这一战,战争爆发,朕要在第一时间得到消息。”

“诺。”

点头答应一声,顿弱走出了书房,他心头有些压抑,如今的始皇帝身上霸气侧漏,变得越来越强势了。

青羌。

王离率领三万大军,已经进入了青羌之地,幕府之中,王离看着地图,神色肃然。

“赤岭!”

当初出兵之时,他曾经听始皇帝不止一次的提及赤岭,所以,在心中他这一战的目的,便是占领赤岭。

手中的这一张地图,是对外战争司送来的,是刚刚绘制而出,最精确的地图。

看着赤岭的方向,王离沉默了一会儿,道:“司马彦,传令大军夜出昼伏,绕道西海。”

“我们长驱直入,直接占领伏俟城,这样一来,我们就可以占领整个西海,而赤岭便是在西海之侧。”

“这一次,本将要赤岭之巅,我大秦帝国的黑龙旗飘扬!”

“诺。”

点头答应一声,司马彦转身离开了幕府,作为军司马,司马彦清楚自己的职责。

他更加清楚眼前的少年是何许人也,同样明白始皇帝对于眼前少年的厚望。

……

“陛下,长安县的规划已经出来了!”赵高匆匆走进来,由于第一时间赶到咸阳宫,带着风尘仆仆的气息。

“拿过来,朕看一下!”

对于长安一地,嬴政心中更有一些打算,他心里清楚,这一世,长安这个名字,将会成为过去。

文化中心,政治中心,经济中心,都只能是咸阳。

他可以打造第二个经济中心,但是绝对不会打造第二个文化中心,为了帝国稳定,他只能如此选择。

“诺。”

点头答应一声,赵高将手中的帛书递给嬴政,然后在一旁躬身而立,等待着嬴政的询问。

将帛书铺开,嬴政撇了一眼赵高,开口,道:“先下去梳洗一番,再过来,朕先行看看。”

“诺。”

虽然对于赵高信任大减,但是嬴政对于臣子,并不是一个苛刻的人。

只有对于臣子厚待,对方才能继续为大秦效力,这个道理,在嬴政十三岁登基之时,就已经明白了。

多年执掌一国的生涯,早已经让嬴政对于帝王心术,掌控臣子之道,变得更加的熟练。

一棒子一个甜枣,才是最佳的御下之道。

赵高离开之后,嬴政目光落在了帛书之上,整个人的目光全部被帛书之上的规划吸引。

除了最重要的大秦皇家学宫之外,对于其余的规划,嬴政都不怎么的满意。

在嬴政的想法之中,大秦帝国之中的学宫,除了大秦皇家学宫之外,其余的学宫都会以钢筋混凝土结构进行,然后建成后世学校一般。

对于学宫,全部进行集中管理,不光是建设教学楼,更需要建设宿舍楼。

钢筋这玩意好弄,只要是冶铁技术突破,便可以锻造出来,真正麻烦的并不是其他的,反而是电。

不论是交流电,还是直流电,嬴政对于此事,了解的太少了,但是,嬴政清楚,按照大秦帝国的发展,在未来电是一种趋势。

心中念头不断,嬴政只能寄希望于这个时代的天才,可以经过他的提点,创造出不可能。

化腐朽为神奇,在大秦帝国这个时代,并不是没有可能。

这是一个神奇的时代,也是华夏历史上最为神秘的时代,嬴政自然是想法很多。

首节 上一节 214/340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