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唐峥嵘 第132节

“难道朱家沟对某无恩情吗?”李善打断道:“若是朱三被众人鄙夷,小侄还有何脸面留在此地?”

无论如何,当日朱氏携子北上长安,是得朱家沟接纳,而李善远去河北,朱玮又遣派三十青壮充为亲卫。

当然了,在朱玮以及很多村民看来,李善在朱家沟救活朱石头,拿出秘方,保住了东山寺,有指挥青壮全歼来犯的盗匪。

互相有恩,早就分不清了。

朱玮沉默了会儿,看着一旁的朱氏,“但此事已然如此……”

朱氏低声道:“国有国法,家有家规,但不可一概而论……让大郎处置吧。”

自曾祖父一代,就是朱家的亲卫家将出身,一直持续到朱玮这一代,对朱氏、李善毕恭毕敬,但朱奇这一代人,不知晓内情,对朱氏、李善的态度,虽然从排斥到接纳,再到亲厚,但主要还是得益于东山寺买卖给村民带来的好处。

在朱玮看来,儿子这是在作死,在早就不见昔日荣光的朱氏看来,情有可原,而在李善看来……简直是再正常不过的商业行为了。

李善折腾出豆制品已经一年多了,村中很多人都知道工艺,到现在都没人跳出去单干,已经算是仁义了。

弄出豆制品,李善本就是想赚第一桶金,从没想着以此发家。

掀开帘子,看了眼趴在床上的朱奇,再看看边上的朱玮和朱氏,李善坦然直言,“其实若是某战死在山东,东山寺买卖自然是朱氏一族接手,而你是七伯之子,理应统总。”

“绝无可能!”朱玮低喝道:“若是大郎……东山寺买卖亦是朱娘子处置!”

“东山寺买卖能获利颇丰,主要还是因为东山酒楼。”

“东西两市,酒肆林立,东山就酒楼何能独树一帜,揽尽风头?”

“仅仅靠东山寺那些豆制品吗?”

朱玮冷笑道:“那是因为有陇西李氏、太原王氏子弟,你有资格与他们并肩?”

朱奇常年经商,但不过是个货郎,见识浅薄,但朱玮太清楚这里面的关节了,没有李楷、王仁表的庇护,东山酒楼早就灰飞烟灭。

如果李善真的战死在山东,如果李楷、王仁表不念旧情,自然是要甩开朱家沟的,如果念旧情……更惨,怎么可能容忍朱奇夺走产业。

当然了,朱玮更清楚,别说李楷、王仁表了,老主人的大郎君还在长安城呢。

朱玮昨夜发狠抽儿子,一是因为品行,二是因为太蠢。

“七伯,都说了小侄来处置。”李善将朱玮摁在座位上,笑道:“为了区区小事,朱三和齐老六居然拳脚相向,实在是……”

听到这没头没尾的话,趴着的朱奇忍不住抬头看了眼。

“齐老六那边某来处置,朱三这边……七伯下手也太狠了,就这么算了吧。”李善笑盈盈道:“这段时日,朱三要养伤,东山寺那边让朱石头、朱五帮衬。”

朱氏微微颔首,既将事情含糊过去,但也让朱奇卸任,让已经投入李家门下的亲卫朱石头和朱玮的次子朱五来统总,力度分寸都把握的很好。

朱玮惭愧的行了一礼,“多谢朱娘子,多谢大郎。”

朱奇也明白过来了,昨夜父亲可是说过,今日要叫齐族中老人,齐议此事的,一旦如此,朱奇在族内可以说是没什么立足之地了。

“一共两百三十七贯。”朱玮闷闷道:“容几日就送去。”

“入公账吧。”朱氏摇头道。

“罢了,就拿这笔钱,给村中每户换个灶台吧。”李善笑道:“此事就此作罢,日后谁都不提。”

朱玮狠狠瞪了眼儿子,将朱氏、李善送出门。

朱氏往左回家,而李善却往右走。

“大郎,这是要去哪儿?”

“七伯别管,小侄还有些许事。”李善笑容中带着丝阴冷,往前走了一段,一脚踢开一栋宅子的大门,“齐老六,滚出来!”

还没起床的齐老六匆匆忙忙的裹了件衣服跑出来,“郎君有何吩咐?”

李善摸了摸两个小男孩的脑袋,“怎么这么瘦?”

“是水土不服吗?”

“这几日吃得饱吗?”

跟着齐老六投入李善门下的一共四十余人,大部分都是光棍,但也有些已经成家的,其中有六七个孩子。

头发枯黄,身材瘦削的男孩挺着胸膛说:“郎君,吃得饱呢。”

李善走进屋子,看了眼桌上的几只碗,都是浅浅一层粥,不禁微微皱眉。

一个身材粗壮的汉子瓮声瓮气的说:“朱八去说过两次,拨粮的是族老七伯的儿子……那厮说都是定量!”

“狗屁,苏校尉那边就比这儿多得多!”

李善瞄了眼齐老六,眉头挑了挑,显然这就是原因。

虽然不知道细节,但李善差不多猜得到,肯定是朱奇那厮拨粮米有所偏颇,之后齐老六忍了下来,不知道从哪儿发现了问题,以掺和东山寺买卖为由发难,捅了朱奇一刀。

如果昨天李善没发现其中的问题,八成齐老六还有后招。

李善实在是不想管这些破事,外面勾心斗角也就罢了,在村子里还要这么费心思……日子还过不过了?

“明日起,朱石头和朱五主管东山寺诸事,拨粮必定充足。”李善扬声道:“每户人家,十岁以下,不论男女,均补一份口粮。”

“多谢郎君!”

“多谢郎君。”

李善摆手让拜倒的诸人起身,笑道:“不过昨日,齐老六为些琐事,与朱三殴斗……你个憨货是厮杀汉,他哪里打得过你,现在还在床上躺着呢!”

齐老六嘿嘿一笑,他当然听得懂这句话,八成朱奇是被抽了顿。

但其实齐老六没听懂,李善扬手让门外等着的范十一等人进来,指了指齐老六,“一视同仁,杖二十!”

范十一带着三四个人将齐老六放翻,往手上吐了口唾沫,操起棍子就要动手。

李善冷笑着在心里想,让你再玩这些小花招……明明可以私下说清楚的,非要闹这么一出,吃饱了撑着了?!

第217章 向心力

“闲的没事干了?”

“初来乍到,不老老实实待着,跟着那帮人厮混,生怕他们卖不了你?”

“你倒是和你叔父一个样,都是直性子,难道忘了前车之鉴?!”

苏宅里,苏母和凌敬在上首位坐着,前者眉头微蹙,后者劈头盖脸将王君昊骂了个狗血喷头。

虽然不太清楚其间缘由,但这两日,先传出朱奇和齐老六殴斗,前者受伤卧床,后者被杖二十的消息,之后朱奇被撤了管事,由朱石头和朱五接受,一头雾水的凌敬随便问了问,立即发现了其中的玄机。

凌敬懒得管这种狗屁倒灶的破事,但对于王君昊一起登门非常恼火……这是在被人当枪使呢。

王君昊委屈的嘀咕,“凌伯,小侄只是去问问……好些人只会耕作,又没投在李家门下,总不能坐吃山空吧。”

“狗屁!”凌敬恨得起身踹了王君昊一脚,“你和齐老六、雷敬一个样?”

“雷敬是难民,而且还被盗匪裹挟攻打朱家沟,齐老六是刘黑闼旧部……而你和定方多次上阵,护卫怀仁,虽受其大恩,但也有功在身!”

“齐老六、雷敬以后如何,管我等何事?”

“难道李怀仁还会亏待了我等?”

苏母叹道:“君昊,日后少和那些人来往,油滑的很。”

“齐老六那厮不仅油滑,而且是奸猾,用怀仁的话说,把你卖了,你还在替他数钱!”凌敬骂道:“他无寸功在身,又受怀仁大恩,迁居来此,受朱氏族人苛待,却不肯直接登门相告,而是辗转找了个油头……还将你带上!”

一旁默默听着的苏定方轻声道:“听怀仁提过,母子北上定居此处,朱家沟族人多有相助。”

“不仅是相助,而是有上下尊卑之别,当然,年轻一代多半不知内情……”凌敬来回踱了几步,“若是前日君昊不在场,怀仁处置起来可能就方便多了。”

“那齐老六……”王君昊听得懵懵懂懂,但也听出来了,自己是被齐老六骗了。

“他不是被杖二十了吗?”凌敬嗤笑道:“若是怀仁卖了他,他只怕还在替怀仁数钱呢。”

呃,凌敬可能是无心,但王君昊听得都脸红……这个形容你好像刚刚用过?

看了眼苏定方,凌敬挥袖道:“甭担心了,怀仁心思缜密,所虑多为军国大事,这等区区小事,不过问则以,如今处置,自然妥当。”

“他不是放出话了嘛,全村上下,每户十岁以下孩童,均多一份口粮……应该都是李家提供的。”

将王君昊赶出去,凌敬和苏母寒暄了几句,再过三日就是周氏过门,正月里不宜行礼……李善已经有点迫不及待了。

虽然是纳妾,但也有一定之规……一方面是李善不想太亏待周氏这个小寡妇,另一方面是因为朱氏、朱玮和李善都考虑到周氏的身份,毕竟曾经是苏定方的义母,如今又被苏母收为义女。

之后凌敬和苏定方出了门,走了几步就到了李家宅院外,还没进门,就听见里面叽叽喳喳的声音,还有尖锐的女声,以及马周的嬉笑,李善的笑骂。

门房老范打开门,凌敬刚进门,一只大白鹅昂昂昂叫着就扑上来了,还好苏定方一脚将其踢开。

放眼望去,十几只鸡鸭鹅在院子里窜来窜去,墨香捧着一个盆站在当中,李善取出一把把麦麸在喂食,马周站在一边看热闹,躲在一旁的小蛮突然被窜来的两只兔子吓得一边尖叫一边躲避。

其实李善先决定留下部分难民定居,之后又从河北带了两百多人回来,不论朱玮等族老,以及朱石头、朱八等亲卫,还是有部分朱家沟村民心中不满。

昨日事发,李善很快反应过来其中的根源,所以才会宣布李家给村中孩童补贴口粮,这个消息一放出去,村民们无不振奋……想想也是,这等于是凭白而来的。

不过这也是李善早就想做的事,村中孩童往往是头发枯黄,身材瘦削,东山寺的那些小沙弥大都是因为养不活才送上去的。

至于那些难民,在背井离乡都没放弃,自然对孩童非常重视。

简而言之一句话,李善出了钱,也买了村民的心,李家在村中的向心力有一个***。

昨日李善已经让亲卫将口粮发下去了,然后今日村民们都展现了最质朴的表现,纷纷拎来了鸡鸭鹅这些家畜,甚至朱石头等几个猎户不知道从哪儿套来了几只兔子,几只野鸡。

至于院子里变成这样……呃,主要是李善想回温下童年的美好记忆,结果小蛮被吓得花容失色。

李善在心里琢磨过小蛮,差不多能肯定是罪官之后……其实教坊司的女子,基本都是这个出身。

不过朱玮曾经提过,尽可放心,李善有过模模糊糊的猜测方向。

“凌伯来了,待会儿抓几只带走!”马周笑着打了个招呼,“待会儿就在这儿用饭,怀仁说什么铁锅炖大鹅……炊房正在炖着呢!”

“怀仁在馆陶时候就提过,说是在岭南学了不少菜式?”凌敬也笑了。

李善翻了个白眼,其他菜式也就罢了,铁锅炖大鹅……在岭南真的学不到啊。

正在聊着呢,炊房里钻出个年轻人,嚷嚷道:“大郎,软了软了,能吃了吧?”

“急什么……把火熄了,炭火别扫下去,再闷一会儿更入味。”李善咽了口唾沫,他托了李楷、王仁表弄来不少药材……呃,其实就是后世的调料品,什么花椒、大料、姜片,还放了点黄酒。

“对了,这是朱纳。”李善介绍了句,吆喝道:“七伯还在后院,去叫他来吧,马周,去请苏伯母过来,今天这桌菜几个人未必吃的完呢。”

苏定方一边道谢一边瞥了眼往后跑的朱纳,后者是朱玮的次子,昨日接手东山寺诸事。

马周嘀嘀咕咕什么没大没小,谁是老师谁是徒弟……但还是乖乖的出了门。

“辩机,又偷吃啊!”李善从炊房里领出个小和尚,嘴边油光发亮,腮帮子还在一动一动。

前几天小和尚一直在山上,李善昨儿特地去接下来……结果正巧有女眷来上香,小和尚盯着个侍女简直就是垂涎欲滴,被人家狠狠瞪了几眼都舍不得转头,最后被骂了好几句。

李善笑得直打跌,正巧小和尚父母祖父祖母早就没了,所以不肯还俗,所以就给他取了“辩机”这个法号。

唐初比较有名气的和尚,李善就知道这两个,总不能叫玄奘吧,人家不管怎么说历史上也是过了女儿国的呢。

倒是辩机……李善大致算了算年岁,也不知道那位高阳公主出生了没有,反正李善曾经问过长孙冲、李道玄,如今秦王有五女,呃,他主要是想知道,那位长乐公主出生没有。

第218章 要赚钱了啊(上)

中午这一顿饭,所谓的铁锅炖大鹅,真的将铁锅给抬进来了,差不多十个人,吃的肚子都撑了,最后还是没吃完。

朱奇还想着将这道菜弄到东山酒楼里去,脑子比他哥好使多了。

其实这个时代肉食相对来说比较少,牛肉基本是吃不到的,猪肉上不了台面,羊肉又太贵,鱼肉只能吃生鱼片,红烧、炖汤都是需要油的,而且没有适合的调料,压不住腥味。

首节 上一节 132/446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