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唐峥嵘 第299节

“其二,芮国公苑君章自请入京,父亲怀柔,赐予铁劵,怀仁施以仁政,二弟何以揣测复叛?”

“其三,河东战事频繁,常驻大军,军粮大都从黄河南侧输入,供应极难,仅是路途耗费常常倍之,若行军屯,可就近供应,此于国大有裨益。”

李建成高声道:“还请父亲许之。”

李渊沉吟不语,而李世民摇头道:“太子所言不假,但军国大事,不虑胜,先虑败,若是突厥来袭,苑君章旧部叛乱,只怕代州沦陷。”

“或可太原府试行,但代州不可。”

“二弟此言太过牵强。”李建成嗤笑道:“怀仁扬威塞外,他日战场当在雁门以西,代州行军屯,贮军粮,就近供应雁门,才是方便。”

在众人看来,李世民巧言善辩却节节败退,李建成乘胜追击咄咄逼人……

好吧,李善准备好的那些说辞都白准备了……李世民真是深得兵法奥妙啊,行事堪称天马行空。

第530章 疑难

一番争吵之后,头痛的李渊宣布暂时搁置,但谁都看得出来,军屯一事差不多是定下来了,只是陛下给秦王留点面子而已……今日太子大发神威,将秦王怼的挺惨。

如果并州总管府长史窦静知道这件事,只怕眼珠子都要掉下来了,他上书请求军屯已经不是一两次了,基本上什么水花都没溅起来。

宰辅退下后,李渊笑着冲李善招招手,“怀仁倒是沉得住气,竟不相询。”

李善给出了个标准答桉,“雷霆雨露,皆是君恩。”

李渊大笑,下面的齐王李元吉忍不住撇撇嘴,这厮真是厚颜!

呃,所谓的雷霆雨露皆是君恩的思维模式是明清时代的观点,两汉唐宋都是不讲这一套的……嗯,主要是从朱元章削减孟子地位开始。

李建成倒是知道李善心有傲气,不是那等媚上之人,笑着说:“怀仁立下大功,又未晋职,父亲不可吝啬。”

“那是自然。”李渊点点头。

在场五个人,李渊和李善两个当事人都心知肚明,所谓李善沉得住气什么都不问……明面上说的是李善至今尚未晋爵,而暗地里说的是与突利可汗结盟一事。

当然了,还有个装傻充愣什么都不知道的李世民。

“此番回代州,小心谨慎,不得妄动。”李渊嘱咐道:“药师最迟四月必能北上赴任,若有小股突厥游骑来袭,驱赶即可。”

“是。”

“你就是个惹事的。”李渊还是有点不放心,摇头道:“赴任代州不过大半年,看看你招惹了多少事!”

李善有点委屈,“伯父,都是别人招惹我,侄儿向来乖巧。”

李建成忍不住插嘴道:“怀仁,父亲就是这个意思……你如此乖巧,还能如此惹事,实在是……”

李渊连连点头,“山东、代州,去哪儿都是腥风血雨!”

说的我跟灾星似的……李善也是无语了。

又寒暄了几句,李善起身告辞,出宫时候正巧遇上了崔信……他有点心疑,好像自己每次入宫,出来时候总能碰上,老丈人不会一直盯着吧?

“听说了,还要回代州?”

“是。”李善点头道:“最迟四月,永康县公北上赴任代州总管,陛下私下提及,到时候召小侄回朝。”

崔信试探问:“可有定职?”

“尚有数月之久呢,谁知道那时何职出缺?”李善笑道:“总不会去太医署就是。”

崔信嗤笑了声,沉吟片刻后低声道:“不可入六部。”

“多谢叔父提醒。”李善也知道不能入六部,唐初的六部实质上隶属于尚书省,而如今虽然李世民出任尚书令,但实际上执掌的是尚书省左仆射裴寂。

关于回朝后的职位,李善已经有了大致的目标,那必须是一个能展示自己能力,但同时不会被东宫、秦王两方势力拉拢的职位。

李善正要告辞,突然小声说:“叔父,数月后就能回京,不知……”

崔信呆了呆才反应过来,挥袖道:“清河崔氏,天下望族,向循古礼,更何况今年才定情,备嫁至少三年!”

目送崔信进了中书省,李善扁了扁嘴,难道非要等到老婆十五岁才能过门?

这个时代,十二三岁就出嫁的多了!

信不信回头请陛下赐婚,看你还要不要循古礼!

……

夜已经深了,李善将凌敬送出门,返身回书房坐定,随手拿起几节麻绳和丝绸编制着什么,心里还在想着,现在是二月中旬,如果李药师在三月份就能赴任,那自己在代州能做的就比较有限了。

还有没有那个必要呢?

做了,未必会符合李靖的思路,但不做,之前一系列的准备都白费了,有点不甘心啊。

凌敬也只给出了一些模棱两可的意见,这种事还是需要自己下决定的。

在最早的计划中,李善是准备在代州多待上几年,最好是等类似玄武门之变的事件尘埃落定之后……但谁想得到,风云变幻中,仅仅大半年,就手掌代州总管府。

不过今日在两仪殿内倒是讨了不少便宜,李善在心里盘算,其一是得到许可回代州,其二是和李世民默契的合作了把,将还被蒙在鼓里的李建成给坑了。

其三,抢来了那三万男女,虽然必定会耗费大量的粮食,但如今结社率掌云州,商路通畅,马匹源源不断的运来,用马引吸引商贾输送粮食倒是不难,关键是看自己能不能用得好这数万的人力资源。

其四,李靖上任代州总管……虽然明眼人都知道主要因素是李渊,但总归是自己推荐的,他日相见,也算是个小小人情。

想了这么多,李善心里突然发狠,李靖来了又如何?!

自己在代州谋划了那么久,费了那么多力气,花了那么多的心思,如何能放弃?

就算只有一两个月的时间,也能打造出个雏形。

“咯吱。”

听见推门声,李善起身行礼,“母亲怎的还未安歇?”

朱氏性情直率刚烈,难得的叹了口气,“还要去代州吗?”

“不过充数而已,四五月份就能回朝。”李善作势扶着朱氏,“母亲还要保重身体,无需为孩儿担忧,他日崔氏过门,生儿育女,还指望母亲亲自教养。”

如今朱氏在京中女卷中的名声也不低了,一方面是因为与清河崔氏联姻,与长孙氏交好,太子妃、秦王妃亲近,陛下又赐下从四品郡君。

另一方面是因为朱氏教子有方的名声……人家李善父亲早亡,如今论文,吟诗作文,名作传世,论武功勋累累,扬威塞外,更以仁行义举立世。

关于后一点,朱氏虽然懵逼,但也自豪。

母子聊了几句后,李善看朱氏脸上略有愁容,笑道:“母亲放心就是,代州安稳,仲珪兄官居司马……”

说到这,李善噗嗤一笑,“如此称呼,他知晓必然又要腹诽。”

朱氏笑了笑,“此事他日再细细说来,先安歇吧。”

“母亲先行安歇,孩儿还有些许事。”

“眉头紧锁,可是有疑难?”朱氏顿了顿,这两年她也看得清楚,自己这个儿子心思深得很,很多事都埋在心底不肯说,只道:“不如问问凌公?”

李善微微摇头,劝了几句,目送朱氏离去的背影,心想凌敬也解决不了啊。

今日两仪殿议事,最让李善难以释怀的是,李渊好像并没有做出什么选择……他以为或许李渊会让李建成、李世民其中一人,或者两人,甚至加上李元吉三人同去代州,主持与突利可汗结盟事。

李渊不可能放弃与突利可汗结盟,他到底会怎么解决这件事呢?

李善突然打了个寒战,李渊不会按自己出的馊主意,自个儿与突利可汗结拜为兄弟吧?

第531章 出迎

长乐坡是一个小镇,距离长安城门二十里,前隋本朝迎来送往,常择此地,不过风气也渐有改变。

一方面是因为关中缺粮,而长乐坡临近渭水,交通便利,所以颇为繁华,但屡遭盗贼洗劫,特别是去年一场大火,再无往日之像。

另一方面是因为如今更盛行霸桥折柳送别了。

想到这儿,裴寂侧头看了眼李善,笑道:“怀仁,去岁折柳,于北地可存活否?”

还是第一次和裴寂私下接触,李善有些警惕,这位在历史上无甚功绩,但在朝中分量很重,权柄也不小,只笑道:“让裴相失望了,入土数日而枯,后插入水瓶而活,但也未能度冬。”

裴寂微微摇头,“少年意气风发,但代州乃四战之地,怀仁又与突厥王族颇有仇怨,还是早日回朝的好。”

“谢裴相提点。”李善垂下头,其他宰辅还好说,但裴寂日后必是敌对,李善不愿意此时得罪,但也不耐烦结交。

此次回京,李善闭门谢客,一方面出于自己通出了突利可汗欲与李世民结拜这个篓子,另一方面也是刻意为之……呃,主要是不想和韦挺、魏征有过多的来往,甚至此次都没登门拜会李乾佑。

原因很简单,结交为友,后而举刀,郁射设殷鉴不远,李善再闹上几次,名声太不好听了,何苦来由呢?

凌敬前几日还说起,弘文馆十八学士之一的孔颖达对李善此举大是批驳,虽然很多人嗤之以鼻,对敌人讲什么仁义啊!

但因为张公瑾一事,却也有人附和。

随口聊着,眼见前方烟尘微启,裴寂催马上前,笑道:“陛下召芮国公入两仪殿,怀仁同行,今日当有封赏。”

李善心里琢磨不定,试探问道:“小子不敢奢望国公之位……”

裴寂回头看了眼李善,眼神有些复杂,朝臣中他最得李渊信任,已经尽知内情,压低声音道:“怀仁真是好运道。”

李善还想问上几句,却见驰来的百余骑兵顿足,唯独两人趋马而来,正是苑君章、苑孝政父子。

翻身下马,裴寂一把拉起拜倒的苑君章,笑吟吟道:“芮国公保境安民多年,此番入朝,陛下大喜,当另有封赏。”

保境安民……苑君章只觉得喉咙有些发涩,苦笑道:“不敢当裴相此言……”

“裴相此言大善。”李善踱步上前,笑道:“若无苑公,突厥尽揽云、朔二州,短兵相接,再无回旋余地。”

“此番入朝,使朔州重归中土,陛下的确大喜。”

苑君章眼神复杂的看着转出来的这个青年,自武德三年上位之后,唐皇几乎每年都会遣派使者招抚,自己均不加理会,最终却被这个青年降服,壮志消磨,自请入朝。

虽是无奈,虽是被迫,但苑君章也心服口服,他曾经复盘过朔代局势,无论从人口、粮草、兵力各个方面来考量,投唐都是自己唯一的选择。

那边苑孝政拜倒在地,“弟子拜见李师。”

“孝政起来吧。”李善抓着苑孝政的胳膊扯起来,“送去的书可都看了,需融会贯通,为师过几日就要回代州,不过长安城内颇多名士,必为你择一宿儒讲学。”

苑君章提着的心稍稍放下,自己入朝后的待遇是可以从这些细节中揣摩一二的,看样子还不坏……李善态度温和,而且还陪着裴寂出迎。

苑君章虽远在朔州,但也知道如今李唐朝堂局势复杂,裴寂身为尚书省左仆射,但却因为和唐皇的亲近而为实际的首相。

“怀仁兼姿文武,诗才盖压长安,纵兵扬威塞外。”裴寂点头道:“既有幸拜其为师,当日夜磨砺,不可懈怠。”

“谢过裴相指点。”

“欲将轻骑逐,大雪满弓刀。”苑君章正色道:“此诗已遍传数州,军民传颂一时。”

“怀仁之作,均可传世,不过此等豪气干云之作,唯此一首。”裴寂笑着点了点李善,“不过,不可学怀仁之风流!”

李善咳嗽两声,“裴相此言,莫名难知,怕是记错了吧?”

“哈哈哈!”裴寂大笑道:“平康坊内论吟花,无过怀仁……太子殿下当日还说起此事,当责怀仁无状,还是太子妃劝下的呢。”

苑君章有些惊讶,忍不住侧头去打量李善,他原本以为李善相陪出迎,是因为当日促成招抚一事,但现在看来,只怕未必……的确,同为招抚使者的崔信今日就没来。

李善含湖几句带过,心里暗骂不已,苑君章可不比如今已经没了根基的杜伏威,麾下大军尚占据朔州,入朝后也算有些分量……裴寂这是借自己做筏子,想替太子拉拢苑君章呢。

如今代州李善主事,再过几个月李靖出任代州总管,虽然肯定会不停削弱,但苑君章麾下仍然在朔州、代州有不低的分量,李建成自然是不会放过。

引外藩为援,这是李建成无奈之举,毕竟他在军中的根基不深,就算早年有些根基,也早就被李世民清扫的一干二净了。

洛阳虎牢大战之后,李建成倒是笼络了几位军中重将,可惜为首的几个,先是史万宝惨死馆陶,后有李神符被贬灵州,再加上没能捞到平定山东的战功,导致李建成比历史上更需要引外藩为援,比如罗艺,比如苑君章。

李善有一种非常古怪的情绪,要说苑君章、罗艺没有侵吞天下之心,那是鬼都不信,李建成笼络这些外地军阀,是为了对抗李世民……而苑君章、罗艺之所以俯首,很大程度却是因为李世民。

武德四年,罗艺奉命讨伐刘黑闼,连连大败,薛万彻、薛万均兄弟被俘,截发放回,之后罗艺亲眼目睹了纵横河北的刘黑闼是如何被李世民在洛水河畔轻易击溃,才会最终选择入朝。

首节 上一节 299/446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