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唐峥嵘 第357节

被李楷身边亲卫层层包裹起来的李善都有点不耐烦了,一路上视线之内,各个方向都有突厥骑兵,但一见到唐军旗帜,无不择路而逃。

李善向左右两侧眺望,虽然看不见,但知道两侧均有唐军骑兵齐头并进,一旦有突厥兵大规模聚集,就以斥候、号角联络。

六千骑兵追击,共分为四路,每路千余骑兵。

张宝相、薛万均冲阵犀利无双,为第一队,苏定方、张仲坚与李善、李楷在后为第二队,两队约莫处于中路,一旦交战时长,两队合力破阵,若是小股敌军,一队破敌,一队绕行。

适才就是张宝相、薛万均那一队击溃千余突厥,将其驱散,苏定方率兵绕行,继续向北追击。

刘世让、薛万彻在左侧,张公瑾、张士贵在右,齐头并进,领军将校,李善只留下了李渊几个月前钦点的朔州司马秦武通。

绕过一片树林,李善眼睛一亮,呼和一声,接过李楷递来的望远镜看了几眼,舔了舔发干的嘴唇,“总算有些收获!”

前方远处聚集了约莫三千多突厥骑兵,能聚集这么多兵力,为首者要么是颉利可汗麾下大将,要么是大部落的头领,无论是哪一种,都证明很有分量。

眼见来袭的唐军,突厥兵一阵骚乱,但却没有径直逃窜,而是向左右展开队列,看到这一幕,李善更是兴奋,趋马加速,手中马槊高举,一旁的李楷被甩下,只能让郭朴率亲卫跟上去。

一方在撤兵之前遭敌军突袭,士气大落,又遭敌骑追击,另一方穷追勐打,不肯罢休,士气高昂。

几乎没有悬念,远远就是一波弩箭洒下,张仲坚率先冲阵,一击凿穿薄弱的突厥中军,苏定方随后率全军压上,斜向杀入突厥阵中。

其实在原野上交战,突厥往往依仗骑兵之利远远吊着,以弓箭杀伤敌兵,等对方忍受不了或者阵型出现松动之后,才会选择正面交锋。

但这些年里,甚至在前隋时期,中原大军出征,虽然也依仗装备精良的重骑兵之利,但总的来说还是要靠车阵先守而后攻。

而李善在代州这一年完全改变了这种作战模式,对阵突厥,从来是以骑对骑。

猝不及防之下,唐骑犀利的冲锋将突厥中军和右侧冲的粉碎,只捅下两个突厥兵的李善不满的看了眼一旁的郭朴。

苏定方高举马槊,调转马头再行向左,这一次冲阵几乎没有遇到什么抵抗,突厥兵纷纷四散逃开。

李善放缓马速,心里觉得有点奇怪,这一路上遇见的突厥大队一般都是以部落组成,多的千余,少的数百,能聚集三千突厥兵的只有这一次,偏偏如此轻易被击溃。

“郎君!”

张仲坚趋马赶来,手中提着一个狼狈的突厥人,“郎君,此人要见你。”

一旁的郭朴瞄了眼这位身材魁梧但相貌奇异的大汉,记得此人一直称殿下,如今却称郎君……看来是想明白了,在李药师麾下是待不下去了。

现在满脑子都是杀戮血腥的李善完全没听出来,冲着那个被丢在地上的突厥人露出一个看似温和实则狰狞的笑容,“原来是思摩兄啊。”

阿史那·思摩挣扎着起来,双膝跪地,“邯郸王……”

没有等对方再说什么,李善已经拔刀在手,也懒得下马,直指阿史那·思摩面部,“说!”

当日两仪殿上初见,这位青年郡王虽然锐气逼人,但总的来说还算文雅,如今却浑身散发着浓重的血腥味,阿史那·思摩身子微颤,却没有开口。

李善冷笑道:“思摩兄欲见孤,不外乎逃得一命。”

“八日之内,麾下将士死伤无数,孤绝不会就此罢手!”

“若思摩兄无甚用处,孤为何要留你一命?!”

顿了顿,李善双腿微微一夹马腹,向前数步,长刀高悬,就要一刀噼下。

“大汗……”阿史那·思摩汗如雨下,高呼道:“大汗就在前面!”

“果然如此!”李善嘴角微翘,“颉利那厮命你聚集兵马断后,你不敢不从!”

赶来的苏定方微微颔首赞同,颉利可汗如今必然已经开始聚集兵力,但可能从逃兵口中知晓唐军迅捷追击,才会丢出阿史那·思摩断后,争取时间。

这也能解释为什么三千突厥面对千余唐骑,明明兵力占优,却毫无战意,被一击而破。

“多少兵力?”李善追问道。

“数千之众……”阿史那·思摩知道这条命八成是保住了,“已然竖起汗旗,遣派侍卫四散,召集兵力。”

“距离多远?”

“十二三里外。”

李善转头看了眼苏定方,后者深吸了口气,“遣派斥候,汇集左右两路军……”

“那要等到什么时候!?”李善断然道:“立即启程,如今士气如虹,必能破敌,留下斥候,让斥候通知张宝相、刘世让、张公瑾。”

苏定方咬了咬牙,其实他也清楚,在如今的情况下,尽快追击破敌才是正确的选择,越往后拖,颉利可汗手中的兵力就会越多,他只是在担心李善的安危。

不再去管四散逃窜的突厥小队,千余唐军留下一地残尸后再起启程,向西北方向疾驰而去。

第655章 追击(中)

就在李善兴奋的继续赶路的同时,一片血腥的顾集镇外,留下的数百士卒正在收拾战场……并不麻烦,看到没死的突厥兵就砍一刀,看到没死的唐军士卒,喊来护兵来救。

唯一留下的将校秦武通有些惋惜,他也想随军北上追击,可惜之前破阵之时,不慎落马,左腿受了伤,只能留下。

站在城门外,秦武通低头看了眼全是凝血几乎看不清黄沙泥土的地面,以及断成两截的旗杆,就这一块儿就拣出了近三百具唐军士卒尸体,但陪他们一同归西的突厥兵超过了一千,可以想象战事之惨烈。

饶是秦武通也久经战事,也不禁啧啧道:“邯郸王平日温和,不料如此勇悍。”

八百勇士,悍勇杀出城外,杀散突厥最精锐的千余王帐兵,射落汗旗,一路追杀颉利可汗,使战事的走向陡然大变……这样的战事,足以传世。

一旁的温邦忙了好一阵,已经没了力气,其实他随军冲阵,也负伤三处,疲惫的靠在马侧,笑道:“两日前,突厥险些破城,殿下于城墙下持刀进击,亲手斩郭子恒头颅。”

“今日被困于阵中,不得寸进,殿下趋马破阵,落马仍举刀奋勇,一箭射落汗旗,方能破阵而出。”

“如此人物,如此人物……”秦武通赞道:“邯郸王居然有如此箭术!”

温邦也算了解李善了,腮帮子鼓了鼓,没好意思解释……

“当年柏壁之战,秦王殿下亦是如此,亲率骑兵,直击宋金刚,大胜之余,不顾群将阻拦,率八百骑兵,三日四夜不下马,直至雁门关,尽复河东之地。”秦武通顿了顿笑道:“当年秦王殿下亦双十之龄。”

温邦没接过这个话茬,他被突厥掳去五原郡多年,但回转之后,听叔父温彦博提起如今朝中夺嫡日烈,这位秦武通也不知道是哪一方的人物。

想了又想,温邦站直身子,凑近了几步,才低声道:“八日夜,援兵不至,自付必死,张武安、薛万彻齐心合力,愿与殿下同生共死,后三人义结金兰……”

秦武通没吭声,只挑了挑眉头,他听说过李善当年山东之事,原本他和刘世让在马邑最担忧的就是这件事……若是张士贵、薛万彻不合,顾集镇几乎是一击即破。

没想到齐心协力,最后还义结金兰……还在想这些,突然隐隐听见马蹄声传来,秦武通勐地回头,有斥候飞驰而来,“代州总管到了。”

李靖没有亲自率骑兵北上急袭,绝不是因为胆怯,身为代州总管,他需要考虑的是全局,虽然他很有把握能逼退突厥,但也要留下后手……一旦骑兵急袭未能奏效,也必须全身而退,所以李靖才会选择率车阵缓行。

但李靖没有想到,没有想到这场战事向他难以揣测的方向滑落,没有想到李善亲率八百骑兵出城死战,没想到汗旗坠地,突厥溃逃。

李靖更没想到,居然没有斥候回报……苏定方、刘世让以补充兵力的理由,将斥候全都携带北上了。

一直等到车阵这边放出的斥候来报,李靖才率数百亲卫疾驰而来,突厥已然溃逃,若能追击得手,一场大捷几乎已经入怀。

但抵达顾集镇之后,李靖那张脸……简直扭曲的不能看了,邯郸王李善居然调遣兵马,亲率数千骑兵追击而去。

等了这么多天,顶住那么大的压力……虽然最后没能顶住,但意外的结出了成熟的果实,没想到却被人抢了去,李靖气的心里都要骂娘了!

你到底想干什么?!

其实李靖这种前隋就入仕的人精哪里想不到,那位青年郡王这是和自己别苗头呢!

虽然最终是自己下令率兵出塞,但毕竟不是自己亲率骑兵北上,更没有参与这场大战……这也就罢了,毕竟不管怎么说,自己是唐军主将。

但若是北上追击突厥都没有自己……用脚后跟也能想得到那位郡王会怎么说,突厥溃逃,代州总管永康县公固守车阵,行止迟缓,孤领数千精骑,并张士贵、张公瑾、薛万均、刘世让逐敌漠北……

更让李靖浮想联翩的是,那位郡王在代州根基太深,无论是军中、势族甚至百姓心目中,都有着无与伦比的威望,那么多将领随其北上就是明证,自己那位嫡亲侄儿都没留下呢!

如果他这位代州长史要和我争权,怎么办?

“拜见总管。”

李靖勉强露出个笑容,细细问起战事,片刻后神色一凛,挥鞭道:“北上突厥数万之众,若是回军一击,如之奈何?!”

秦武通微闭双眼,一言不发,这么顺利就击败了突厥,即使没有邯郸王出城死战,射落汗旗,也必能逼退突厥,解顾集镇之围。

大家都不是傻子,现在谁不知道李靖到底在打什么主意,就是指望李善固守顾集镇,消耗突厥粮草锐气,试图取得一场大捷……现在的确可能有一场大捷了,但却未必是他李药师的功劳了。

突利可汗巴不得颉利可汗死在李善手中呢,杀个回马枪有什么好处……温邦看了眼不吭声的秦武通,他自己反正没有正式出仕,又是太原温氏子弟,上前一步道:“北撤的是突利可汗,绝不会回返。”

李靖冷笑两声,这种事谁能保证……但下一刻,秦武通轻叹一声,“颉利可汗以独子之死问罪邯郸王,裹挟突利可汗南下犯境。”

“而突利可汗数月前已经与吾朝签订盟约,两不相犯,共抗颉利。”

李靖神色一变,这种大事我怎么不知道?!

按理来说,代州总管自然是有资格知道,也应该知道的,但李靖赴任的时候,李善不是已经被困在顾集镇了嘛。

而知晓内情的,除了李善本人之外,也只有苏定方知道个大概,哪里会告知李靖。

想了又想,李靖阴着脸率数百亲卫往西北方向追去,既然是分兵追击,只要自己能掌控一两支骑兵,或许还有机会。

毕竟自己的代州总管,出征的诸将都是自己的麾下。

第656章 追击(下)

高高的汗旗再一次飘扬,斥候回报阿史那·思摩已然败北,面无表情的颉利可汗脸上的横肉都在跳动,但追击而来的唐军不过千余人马,如今自己身边聚集了六七千骑兵,而且周边的援军还会源源不断的赶来。

号角声在不远处响起,不用问疾驰而来的斥候,颉利可汗知道唐军追击而来,真是有胆量,只有千余骑兵,居然还敢追来!

颉利可汗冷笑一声,此次攻雁门关不下,攻河东败北,攻顾集镇试图捞回一点面子,结果却落得如此境地……但如果唐军认为能这么轻易击败自己,那就想的太简单了!

日后必要复仇,今日就先讨回一点利息吧。

数里外,唐军已经放缓马速,应该是发现兵力差距甚远,但唐军迟疑,突厥却发动起来,汗旗之下,恢复了勇气的突厥兵展开阵列,分出两千骑兵左右遥遥围困。

无论唐军向哪个方向,都能始终保持着松散的围困,直到最后发动总攻,这也是突厥最常用的作战方式……虽然因为粮草不济,攻打顾集镇日久,导致人困马乏,战力下降,甚至箭支都不够用,但毕竟八倍于敌,足以击溃这千余唐军。

颉利可汗有着充足的信心,虽然大溃,但实力犹在,而且并未败。

但一想起那个青年郡王,颉利可汗就恨得牙根痒痒,自从登上汗位之后,还没有过如此狼狈的时刻……甚至于整个阿史那一族崛起百年来,都没有过这么丢脸的时刻。

张仲坚多年驻军边塞,与胡人打了太多的交道,苏定方也来了代州半年,出战数次,一眼就看穿突厥在打什么主意,张开双翼,这是想将自己一口吞下啊。

“稍稍后退,汇合后军,召集宜阳县公、定远郡公。”张仲坚第一时间如此建议。

面对七八千的敌军,仅仅只有千余兵力的唐军,应该尽快后撤,与后面的张宝相、薛万彻汇合,联络左右两路的刘世让、张公瑾,合兵进击,方为稳妥。

张仲坚补充道:“斥候早已出发,宜阳县公、定远郡公应该已经得报。”

一旁的苏定方默然无语,视线扫过左右两侧的突厥骑兵,在他看来,后退还是进军都可以,但如果后退,颉利可汗就能从容聚集兵力了……远处还有大大小小的突厥骑兵队伍向这边赶来。

即使汇合兵力,也未必能败敌了。

李善深吸了口气,并未开口,不知道何时已经起风,他的眼睛只盯着远处那面正在飘扬的汗旗。

安静的时间似乎只有一瞬,下一刻,李善两腿一夹,平端马槊,已然冲出阵中。

原野上一片大哗,众目睽睽之下,李善单骑出阵,持槊冲锋。

整个战场似乎陷入寂静,时间似乎已经凝固,只有那匹神骏的高头大马正在飞驰。

苏定方暴喝一声,手中马槊高举,趋马直冲,身后的王君昊、李楷等人无不神色振奋,万军从中,斩将夺旗,此为丈夫之举。

“唐军将校都如此?”颉利可汗冷笑两声,距离不算太远也不算太近,还看不清来者到底是谁。

但不管是谁,分兵左右两侧之后,自己还有三四千兵力,仅仅千余骑兵就像破阵?

要知道现在汗旗已立,大军必然不会像之前顾集镇一般溃散!

但身边狼狈的阿史那·社尔突然用力咬了咬嘴唇,“大汗,是邯郸,是李怀仁!”

这厮是真的不怕死啊!

这厮真的是个疯子啊!

如果说之前陷入阵中,死里求活,但刚刚脱险,却还要单骑冲阵,如何不是个疯子!

首节 上一节 357/446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