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我的父亲是李靖 第64节

长孙放下了手中的《射雕英雄传》,端起茶杯又放下,李世民看出了她的烦躁,问道:“观音婢,怎么了?”

长孙抱怨道:“这俩孩子走了那么多天,也不给回个信,哎....”

李世民笑道:“皇后不必担心,前几日函谷关守将来信,说他们在函谷关补充了粮草,已经向洛阳进发了,算着日子,应该到了洛阳,相信他们很快就会给咱们来信了。”

“哎,希望一切顺利吧!”儿行千里母担忧呀,长孙心里依旧挂念。

......

到了洛阳都督府,李德奖恭恭敬敬地跪在地上,给侯夫人请安,都自认为是后辈了,那就得老老实实按着礼仪请安。

在孝道大于律法的大唐,一些规矩你必须遵守,否则会被世人所不耻,本事再大也没法混。

李承乾的身份高,但也按着晚辈的礼仪,拱手行了礼,当然是不会下跪的。(历史上李承乾的老婆里,没有侯君集的女儿。)

一瓶子柑橘香型的香水和一个后世的包包,哄得侯夫人开心不已,给这些长辈送东西,不在于是否名贵,只在乎有没有心意。

侯君集暗红色的脸庞也有了笑容,吩咐仆役带着李德奖和李承乾前去沐浴,休息一会,晚上接风洗尘。

痛快淋漓地洗了一个澡,舒服地躺在床上,脑子里开始跑马,河南的情况比他想象的还要糟糕。

九个县三十多万人口同时受灾,他屁股下面坐的就是火药桶,稍有不慎就会被炸得粉身碎骨。

甩了甩脑袋,把纷乱的事甩出去,小小眯了一会,李德奖陡然坐了起来,把老默喊进来,交给他一枚私印,让他拿着去洛阳交易所找方圆,让方圆傍晚的时候来都督府见面。

而后把睡得像死猪一样的李承乾喊醒,一起前往铁匠铺。

路要一步一步走,事情要一件一件办,李德奖决定先把粮食和军队搞定,手里有粮,下面有兵,就能在河南站稳脚跟。

......

郑州,荥阳城内外聚集了大量被洪水毁掉家园的百姓,他们拥挤在一起,对抗着萧瑟的秋风。

荥阳城内郑家别院,郑家族老郑道、郑德和郑伦正在宴请宾客,郑州刺史郑安只能坐在下面,郑安之下九个县的县令依次排坐。

郑州这一片土地,无论朝代如何更替,当权者如何拆解,这片土地的中心一直是荥阳,没有变过。

郑州真正的府治管城,反而像郑家驻外的一个办事点,郑州发生了洪灾,所有的官员自然都聚集在荥阳。

此时酒宴正酣,大多数人的脸上都洋溢着笑容,一场大水下来,他们的腰包又鼓了,只有最末尾的原武县令刘三清显得有些格格不入,冷着脸一杯接着一杯喝着酒。他的好友阳武县令张齐小声劝着他,少喝一点,省得一会失态。

堂内正在高谈阔论,马屁一潮高过一潮,郑府的管家从门外走来,径直走到郑道的身边,趴在他耳朵边低语了几句,所有人都停止了交谈,目光落在郑家家主郑道的身上。

郑道说道:“消息来了,李德奖已经抵达洛阳,估计这两天就会来荥阳,大家小心应对。”

河阴县令杨旭已经醉意微醺,他满不在乎道:“族老,一个十五岁的孩子有什么好怕的。”

郑道拿出两张写满文字的纸张交给郑安说道:“安儿,把经儿的信让大家看看。”

郑经的信转了一圈,众人越看越心惊,最后齐齐惊呼:“妖孽!”

“这回你们知道遇到了什么对手了吧,太子不足惧,可怕的是这个李德奖。”郑道接着又道:“你们莫要掉以轻心,被李德奖抓住把柄,我郑家也救不了你们。”

众人拱手称事,酒宴又持续了半个时辰,各县的县令拱手告退,只留下郑州刺史郑安和郑家三位族老。

“族老,咱们怎么应对?”郑安问道。

“兵来将挡,水来土掩,现在去封信,加急送到洛阳,邀请他来荥阳,老夫不信,在咱们的大本营他能掀起什么浪花。”

“孩儿遵命!”

......

“什么?咱们在洛阳一粒粮食都没有了?”李德奖语气不可置信。

洛阳交易所的管事方圆捧着账本哭丧脸道:“公子,小人也不知道是您来河南赈灾呀,早知道是您,小人绝对不会把粮食全部卖给郑家。”

“你还把粮食卖给了郑家?仔细说说什么情况。”

方圆是第一批进入大唐交易所的牙人,搞小麦期货的时候,他一行十六人被派到河南联系当地的粮庄。

十六个人中他的表现最为出色,小麦期货结束以后,李德奖就让他留在了洛阳,和内府派来的内侍开了洛阳粮食交易所,买卖收购的河南的粮食。

“黄河刚决堤,郑家洛阳的掌柜就找到了我,说要高于市价一成的价格买下咱们所有的粮食,当时,小人和张公公都觉得没什么,就卖给了他,粮食在洛阳各处粮庄里,但是咱们调不动了。”方圆小心翼翼地解释。

李德奖头大如斗,最重要的粮食没有了,他还玩个屁呀,他问道:“你可知回洛仓还有多少粮食?”

“公子,回洛仓没有粮食!”

“怎么可能?”后世新闻总说李世民依靠隋朝留下的粮食,才开启了贞观盛世,怎么可能会没有粮食。

“公子有所不知,回洛仓位于洛阳城外,隋末大乱的时候,就被毁了,贞观二年,陛下下令在洛阳城内修建含嘉仓,现在还没修建好呢。”

李承乾忽然说道:“我们可以调用河阳仓的粮食呀!”

方圆又道:“殿下,河阳仓是黎阳仓的中转站,粮食不多,现在黄河决堤,水路、陆路都不通,我们也无法从黎阳仓调粮。”

李德奖又问道:“今年天下大丰,河南的粮食都去哪了?”

方圆解释道:“公子,河南的官粮,一部分在黎阳仓,剩下的全都运到关中去了。”

李德奖一阵无语,你没事在关中屯那么多粮食干啥?他叹了一口气道:“好吧,粮食交给我来解决,殿下,太子六率出一团士兵和方圆拿着我的手令,先接管河阳仓,咱们先用着,该死的郑家,他们是早有预谋呀!”

李承乾天真的问道:“他们忽然买粮干什么?”

“还能干什么?无非是想提高粮价,狠狠割百姓的韭菜呗。”

第137章 (重做)红牛雪碧牛栏山

方圆拿着李德奖的首领去找太子六率的副统领谢英,都督府的管家前来说饭菜准备好了,请太子和小公爷赴宴。

跟着管家到了花厅,侯君集大马金刀地坐在主位上,沣水村出产的八仙桌上摆满了琳琅满目的菜肴。

自从皇帝在宫里用八仙桌宴请了长孙无忌、房玄龄他们之后,八仙桌就在达官贵人间流传开来,如今已经成为了一种风尚,分餐跪坐的习俗只有一些老古板还在坚持。

“小子,听说你家的酒可是琼浆玉液,有没有给老夫带上两瓶?”在长安的时候侯君集就听说了,只是还没来得及品尝就被皇帝打发来了洛阳。

李德奖赶忙把肩上硕大的背包放在桌上,拿出两瓶白酒打开瓶盖给侯君集倒了满满一杯说:“候叔叔,哪能忘了您?”

侯君集端起酒杯喝了一大口,酒刚入喉,他只觉得一股火焰要从喉咙里喷出来,呛地他直咳嗽,灌了两大杯凉水才回过神来:“好烈的酒!”

特么的,六十二度的牛栏山能不烈吗?李德奖阴笑着从里面又拿出两大瓶红牛和雪碧,他专门找的一升玻璃瓶装的,他说道:“候叔叔,此酒名叫牛栏山,这黄色的叫红牛,白色的是雪碧,兑着喝风味更佳。”

李德奖按照后世的比例勾兑了一杯酒递给侯君集,侯君集学精了,只是小心翼翼地抿了一口,旋即夸赞道:“入口甜甜的,不愧是陛下都夸赞的好酒。”

“那可不,红牛雪碧牛栏山,黄泉...咳咳,阎王面前不低头。”李德奖差点说秃噜嘴。

“哈哈哈...好酒,你们也满上,陪老夫喝一杯。”侯君集开怀大笑。

早就按捺不住的李承乾立马就要拿瓶子,李德奖一把按住他说道:“侯叔叔,小侄来时走的匆忙,只带了两瓶,您留下慢慢喝,这么烈的酒,只有您这种千军万马无人之境的英雄才能驾驭的了,我们就算了!”

李德奖的马屁显然很受用,侯君集眼睛笑的眯成了一条缝,端着长辈的架子语重心长地告诫,说什么酒是穿肠毒药,色是刮骨钢刀,少年人慎酒持戒于色,学问才能精进,古往今来多少少年豪杰都栽在酒色上了。

还有脸说我?李德奖在心底腹诽,在学校就听候塞雷说了,你祖父在平洲当刺史的时候,你丫可是平洲青楼的大主顾。

酒过三巡,菜过五味,侯君集忽然问道:“窦嫣可跟你们在一起。”

“不认识、不知道、不清楚!”李德奖否认三连,在大唐逃婚可是一件轰动性的大新闻,况且还是逃的世家的婚,侯君集知道窦嫣的事情,他并不奇怪,肯定是窦家告诉侯君集,让他帮着留意窦嫣会不会到洛阳。

如今窦嫣和自家亲兵混在一起,每天都是一副很开心的样子,李德奖也不忍心现在把她交给侯君集送回长安,等忙完了赈灾的事情再说。

“不知道就好,窦嫣逃婚的第二天,窦衍就进了宫,陛下亲自审问了长乐、襄城和清河三位公主,襄城公主全招了,说窦嫣先来河南瞻仰乔峰学艺的少林寺,然后北上出雁门去草原牧马。”

李德奖一脸黑线,感情魔改版《天龙八部》你就记住了去雁门牧马是吧,你特么知道草原的蚊子有多少吗?

没有脑子的文艺女青年!

见李德奖不说话,侯君集警告道:“你小子可别隐瞒不报哈,窦家这些年虽然不怎么理朝政,但朝堂的能力还是有的,真发了彪,够你小子喝一壶的。”

两人又聊了关于赈灾的事情,他劝李德奖最好和郑家合作,政事上没有郑家的支持,根本成不了事。

李德奖笑着应承,说和府兵们见了面,一定要去荥阳拜访一下郑家族老。

接风宴结束,醉醺醺的侯君集被管家搀扶着回了卧房,李德奖和李承乾回到各自房间,李德奖心念一动,来到小目标广场,坐到电脑桌前,开始写救灾的计划书。

时间紧任务重呀,救灾需要计划,如何掌控军队也需要计划,搞粮食也需要计划。

......

在李德奖苦想对策的时候,长安城的净街鼓已经敲罢。各个坊市紧闭了大门,随着巡街武侯的上街,喧闹了一天的长安城陷入了沉寂。

太极殿内依旧灯火通明,宫女太监悄无声息地站在长长的门廊下,不敢发出任何声响,生怕惊扰了殿内的皇帝。

太极殿内一片狼藉,奏折、笔墨纸砚散落一地,大块的墨汁染黑了太极殿内上好的檀木地板。

李世民在大殿内焦急踱步,脸色铁青无比,这些世家官员太无法无天了,竟然上书说,河南、山西连绵大雨,导致黄河决堤,乃是因为皇帝无道,不施仁政,倒行逆施才招来的灾祸,只要皇帝向上天下罪己诏,就可平息灾祸。

李世民气的差点下令把这些上书的官员给砍了,贞观三年,蝗虫四起,就是这些世家官员不思应对之策,逼着他下了罪己诏,现在又来?

朝廷上一年勒紧裤腰带挤出来十万贯,拨付郑州修缮河堤,这还不到一年,一场大雨堤坝就垮了的事情,你们就看不见?

王德跪在地上大气都不敢喘,门外忽然传来宫女太监们恭迎皇后娘娘的声音,他顿时松了一口气,这个时候的陛下,也只有皇后娘娘能够劝慰。

长孙走进太极殿,扫了一眼乱糟糟的地面,先吩咐王德打扫一下,而后走到李世民跟前,把他扶到龙椅上坐下说道:“陛下,一群跳蚤而已,何必发这么大火。”

李世民拍着膝盖,怒气未消:“观音婢,又是这群家伙上本逼迫朕下罪己诏!”

长孙掩嘴轻笑:“陛下是心急则乱呀,你别忘了李德奖可是立志干掉世家的,这回到了郑家的老窝,不搞他个天翻地覆,他能罢休?”

“世家利用黄河决堤逼迫陛下,李德奖怎不会利用水灾对付郑家?明眼人都看得出来,这次决堤八成是人祸,他是不会放过这个绝佳机会的。”

听到长孙的话,李世民的心安定不少,他问道:“皇后不认为李德奖为了快速赈灾,会与郑家合作?”

长孙笑道:“陛下还不了解这个家伙?看似大大咧咧,心眼其实小的很,以郑经为首的世家官员,在他父亲的庆功宴上,诬陷他二十七宗罪,他会和他们握手言和?他没那么大的肚量。”

“哈哈哈...”李世民心情陡然开心起来:“这下头疼的不是朕了,该是他郑家了!”

“朕现在就下令,准许他便宜行事!”

第138章 (重做)哪个男人能拒绝青史留名的诱惑

李德奖对自己有一个清晰的认知,他能在长安混的风生水起,不是他比别人聪明多少,只是因为他知道历史的走向。

古人不傻,相反他们很聪明,尤其权谋这块,人均八百个心眼子,李德奖不得不小心应对。

计划书一直写到了深夜,李德奖实在扛不住了,才从小目标广场里出来。

第二天一大早,李德奖来到洛阳军营,来军营本该侯君集陪同,但是侯君集没有起来,原因无他,头疼、头晕、肝疼!

二十七个折冲府,三万多将士耸立在校场中,场面极其壮观,见河南道行军大总管只是一个十几岁的孩子,众将士不免有些轻视,甚至有点骚动。

大唐头号敌人突厥被覆灭了,突厥的颉利大汗如今在长安城当孙子,他们回到家乡,老婆孩子热炕头,忽然就被召集,心里自然不满。

新官上任三把火?十一抽杀令?不理智,李德奖有的是办法对付他们,他直接开门见山,举着铁皮喇叭道:“本帅召集弟兄们来不是打仗的,是去郑州救灾的。”

听到这话,下面顿时一片骚动,都在和旁边的人窃窃私语,片刻之后一位年纪稍长的折冲都尉站起来抱拳道:“大总管,如果是外敌入侵,吾辈义不容辞,只是这赈灾....国朝无此先例呀!”

折冲都尉的话,立刻得到了众将士的一致认同,话说的很委婉,但拒绝的意味很明确,去前线打仗那是我们的义务,可救灾干我们屁事?

后世中国一声令下,人民子弟兵立刻就会奋不顾身抢险救灾,那是国家多年教育的结果,在没有接受任何军民一家亲教育的大唐,显然行不通。

李德奖显然知道这些人会这么说,他拍了拍手,立刻响起一道浑厚的声音:“太子驾到。”

众将士一愣,显然他们并不知道太子到达洛阳的事情,太子的面子可不是虚的,刚刚还一脸桀骜不驯的士兵,立刻单膝跪地恭迎太子。

只见八名全身明光铠的壮汉走向点将台,最前面的两位捧着两个精美无比的木盘子,上面用黄绸子遮盖。

不得不说,李承乾的卖相极好,全身太子冕服,头戴通天冠,胸口盘龙,全身金黄,迈着霸气的四方步走上台子,接过李德奖手中的大喇叭。

“诸位将士请起。”李承乾扫了众人一眼笑着说:“孤受父皇之命,前来河南赈灾,来时父皇特别交代,莫要亏了救灾的将士。”

首节 上一节 64/75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