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争宫廷和膝枕,奥地利的天命 第203节

而己方则会得到除了列日和西卢森堡以外的瓦隆领土,这可是一百多万受过教育的高素质人口;其上更是有着丰富的煤铁资源,让法兰西垂涎三尺。

而海峡对岸开出的条件则是在战胜德意志邦联之后将卢森堡划给法国,并且允许建立法比关税同盟,两相对比之下显然奥地利人给出的承诺则是要实惠得多。

如果真的像英国人要求的那样贸然出兵,恐怕此时第一批进入瓦隆的法军部队已经成了阶下囚了。

法国此时虽然在疯狂扩张,但实际上它的力量已经是捉襟见肘了。法国人对于殖民地的投入非常大,起初还可以靠那些银行家,但时间一长弊病就显现出来了。

除了德克萨斯以外的法属殖民地都在赔钱,一个是投入产出不成正比,另一个则是维护费用大得惊人。

这一切当然还要归功于英美在背后从中作梗,此时的法兰西如果真的选择和德意志邦联死磕到底,恐怕用不了几个月路易·菲利普就会步路易十六的后尘,因为国库已经被掏空了,全法都在靠举债度日。

当然归功于手法十分隐蔽,诸多列强都不知道眼下法国内部的空虚,包括弗兰茨也是,所以他才会一刻不停歇地致力于挑起英法两强之间的矛盾,并不知道如今的法兰西已经捉襟见肘疲于应付了。

与德意志邦联全面开战?路易·菲利普断然不会如此选择,他还在想着如何用政治手段保住比利时。

现在倒好奥地利人已经帮他找到了解决的办法,正如要安歇之时有人恰好送枕头;但“宅心仁厚”的路易·菲利普还是要装出一副不情愿的样子含泪瓜分了比利时。

第三十五章 人的梦想是不会终结的

荷兰,阿姆斯特丹。

荷兰军队已经集结完毕即将开往前线,八万大军这几乎是荷兰全部的家底。为了收回弗莱芒,荷兰国王威廉二世觉得值得一试。

其实他这是在赌国运,也是在赌哈布斯堡家族的人品。因为此时的荷兰只有不到两万军队驻守,实际上已经是个空壳子了。

奥地利帝国如果趁此机会对荷兰发起进攻,那威廉二世也免不了和他祖先一样流亡海外的命运。

(拿破仑战争期间,拿破仑曾经封自己的弟弟为荷兰国王,史称“路德维克二世”)

其实威廉二世本不是一个赌徒,他只是有了一个喜欢总是玩上两把的新情人而已。这位女士的赌技高超,总是能让威廉二世在赌桌上大杀四方。

久而久之,便将这位胆小怕事的国王变成了一个赌徒。这一次威廉二世在摇摆不定的时候,也是这位情人替他做的主。

理由便是:

“英国虽然近在咫尺,但援军却是远在天边,而奥地利距离荷兰虽然有840公里,但是他们的军队已经到了卢森堡。

英国向我们保证,只要我们拼尽全力就保住我们的领土完整,可此时荷兰领土的不完整又是谁造成的?

奥地利虽然要将林堡省划到卢森堡,但您依旧是卢森堡名义上的君主,同时奥地利将会把弗莱芒地区归还给您,而奥地利也愿意作为当地天主教徒的流放地。

您是打算让十万荷兰将士白白牺牲,去等待那虚无缥缈的援军,还是愿意以林堡为代价,去夺回真正属于您的领土呢?”

这时威廉二世又得到了一个新消息,奥地利人已经占领了弗莱芒,并且俘虏了比利时国王利奥波德一世,已经派使者到皇宫来催促他尽快接收该地了。

这让威廉二世又惊又喜,喜的是奥地利一方信守了诺言,甚至不需要荷兰出兵就已经攻下了弗莱芒,惊的也是如此。

弗莱芒地区是比利时统治的核心区域,而布鲁塞尔本身就是一座建在要塞之上的城市。

可奥地利人在自己军队还未集结完成之前,就将这座坚城拿下了,自不必说进攻弗莱芒省的必经之路瓦隆地区了。

不到一个星期时间攻克比利时全境,这着实有些吓人。

这让其确信战争开始之前,奥地利人就已经完成了动员和部署。如果他拒绝了奥地利的提议,那么现在自己要么和利奥波德一世一样成为阶下囚,要么就要面对来自两个方向的夹攻。

“让福伦·古利特将军去接收。”荷兰国王威廉命令道。

福伦·古利特将军从震惊中清醒过来,他作为一名陆军将领此时的震惊要远大于其他人。

“这是拿破仑重生了吗?”福伦·古利特将军对于奥地利的推进速度简直无法相信,另一方面他也在想这位阿尔布雷希特大公究竟是谁?….

阿尔布雷希特大公虽然在奥地利帝国很有名气,但是无论在欧洲军事圈,还是贵族圈里都没什么名气。

一是因为其行事过于低调,或者说不合群。

二是因为年龄问题,当时无论是军界,还是政界,都是要讲资历的。

...

“用林堡省换弗莱芒。”

其实对于这次交易,最开心的正是已经退位的荷兰国王威廉一世。

威廉一世被人称为“商人王”,但并不只是贬低,也是赞美他在发展经济方面政绩斐然。

但是威廉一世并不满足于商人王这个称号,他想彻底统一南北(南部指奥属尼德兰等地区),做真正的尼德兰之王。

可惜威廉一世的商业手段在民间起了反作用,同时来自海外的恶意也不希望荷兰完成统一强大起来,最终他只能坐视自己的国家分裂,黯然退位。

当荷兰军队收复弗莱芒的消息传回国内,威廉一世将

他自己关在房间里,他从柜子里拿出那瓶十三年前的金酒仰头灌下。

十三年前法国出兵,比利时独立,自己黯然退位一幕幕就像是昨日发生的一样。

12个月之后,71岁的前荷兰国王威廉一世登上了那艘他年轻时纵横四海的商船,在这里他似乎又感受到了自己那颗充满热血的心脏,让他心潮澎湃的大海,让他着迷的世界,让他义无反顾的祖国——大尼德兰。

“人的梦想是不会终结的!”

1843年12月12日,前荷兰国王威廉一世逝世。

...

书归正传。

法比边境,两万法军先头部队浩浩荡荡地穿过了法比边界,准备提前接收瓦隆地区。

法军之所以会违反与德意志邦联的约定,是因为路易·菲利普希望能拿到一个更有利的形势,而基佐希望留下余地和英国人谈判。

这当然需要截断奥地利人的后路才能做到,根据他们的情报,此时德意志邦联第一军(奥地利军队)正在开赴弗莱芒地区。

如果在此时法军占领了瓦隆,那么无论是和英国人谈条件,还是和德意志邦联谈条件,法国都会立于不败之地。

两万法军无视了德意志邦联志愿军的警告,强行突破了法比边境,一路上摧枯拉朽直奔军事重镇那慕尔要塞。

得到了消息的普鲁士先头部队被击溃的威廉·弗里德里希·路德维希觉得颜面大失,前方的奥地利人正要得胜归来,而自己却被法国人两万部队突破了防线。

威廉·弗里德里希·路德维希便是历史上著名的“炮弹亲王”德意志帝国的第一任皇帝威廉一世,一位脾气暴躁的皇帝。

而此时他的随军参谋就是老毛奇,一位军事史上留名的大人物。

两人都觉得被区区两万法军击败太没有面子,虽然这群法军是来断奥地利军后路的,但是整个德意志邦联在此有十几万大军,阿尔布雷希特自己还有近三万部队想要击败这支只有两万人的法军并不困难。

再加上荷兰人已经发兵十万(号称)支援德意志邦联,若是此战丢了那慕尔,以后别说领导德意志,搞不好要被德意志邦联除名也说不定。

德意志邦联的军队没有统一调度,大多各自为政在面对强大的法军时显得不堪一击。

这也给法军将领让·杜尔德一种不该有的自信,再加上缺乏情报,他以为瓦隆地区最多只有几千德意志邦联军队,只要他占领那慕尔就能将战局彻底扭转,做到真正的中心开花。

第三十六章 谋划

维也纳,美泉宫。

梅特涅对于阿尔布雷希特大公率军出征的消息震惊不已,一同消失的还有他的护卫和弗兰茨的皇家龙骑兵团以及从维也纳附近驻防军队中抽调的那一千精锐。

仅凭这五千人就敢进攻比利时和荷兰实在非比寻常;按常理讲无论这支部队装备有多精良,士兵有多勇敢,此举都和送死无异。

另一点就是作为皇族成员,阿尔布雷希特率军出征还有其它的涵义–代表着皇室的态度。

虽然梅特涅试图通过舆论阵地压制好战言论,但是数千官兵在火车站登上火车的那一幕壮观场面却被整个维也纳的市民捕捉得一清二楚。

这可比十万份报纸都更有杀伤力,更不要说那面德意志邦联志愿军的大旗简直就是招摇撞骗的神兵利器。

奥地利本身就有志愿兵的传统;这下好了,来自四面八方自相应号召的士兵们成群结队启程去卢森堡的消息很快就传到了其他德意志邦国,当地人也有样学样以至于政府想拦都拦不住。

阿尔布雷希特是个冲动而不鲁莽的年轻人,之所以会做得这么坚决,一定是弗兰茨大公在背后出谋划策,才会让其如此义无反顾。

“大公殿下,您究竟和阿尔布雷希特大公说了什么?您知道吗?您已经引发了一场欧陆武装冲突。本来这是属于德意志邦联内部的战争,而现在我国也被卷入其中了。”

梅特涅一副十分无奈的表情,这件突如其来的变动显然让他十分难堪,看起来之前这位聪明的学生没有说服老师。

“我只是告诉他一点,兵贵神速。”

弗兰茨坦然地回答,既然无法让对方相信自己的判断,那就用实际行动来证明好了。

“可现在这是孤军深入啊,一旦阿尔布雷希特大公战败被俘,那对帝国来说就是一场政治灾难。”

梅特涅语重心长道,他还是很欣赏之前弗兰茨那套合纵连横的策略,虽然看似天马行空,但还有一些可操作性。

可此刻贸然行动简直是愚蠢至极的行为实在让他觉得很遗憾,难道帝国难道真的要落入到一个莽夫之手吗?

然而看起来天真的外交策略和貌似无谋的蛮干,实际上是一套组合拳。

不过弗兰茨此时可没兴趣对一个年近七旬的老人从头谈起,于是他淡然答道。

“首相大人,您现在想要避免政治灾难的方式,既不是抱怨也不是来质问我。而是应该全力支持阿尔布雷希特大公的行动才是。”

一个小孩子如此说辞,梅特涅心里难免有些不悦,但碍于对方的身份和形势,他也确实没有时间耽搁了,必须全力支持这场鲁莽而又愚蠢的战争。

“我还想郑重提醒您,不列颠确实很强大,但并非无懈可击。若是连挑战的勇气都没有,那还不如游到海峡对岸去做一名英国人。”….

弗兰茨略带嘲讽的话让老首相停住了脚步,但是他依然没有选择回头而是径直离开。

等到梅特涅走远之后,弗兰茨转身对暗处说道,“大主教,比利时有160万说德语的天主教徒,如果不愿意生活在荷兰,我希望他们可以安全地抵达帝国。您能做到吗?”

“教化世人,保护教徒,这本是教会的职责,吾辈定将全力以赴。”

弗兰茨点了点头,没想到当下关键时刻反而是最不靠谱的人最可靠。

由于教会的活动,让比利时地区人民的抵抗并不激烈。

当然弗兰茨也向阿尔布雷希特大公,大致阐述了一下三大纪律,八项注意,优待战俘之类的。

弗兰茨和那群喜好赌博的昭和参谋还有容克军官们并不是同类人。无论阿尔布雷希特是胜是败,敲山震虎的目的都达到了,剩下的就是垃圾时间的扯皮了。

当然他不觉得自己的叔父会有任何意外,倘若在占尽

天时地利人和的同时还能被毫无防备的对手击败,那自己还是收拾行装放弃争霸算了。

集结国内精挑细选的精锐部队,配备着当下数一数二的先进武器,依靠快速运兵的战术打击毫无防备的敌人再加上大量细致详尽的情报,哪怕是比利时人请上帝带上钢盔也打不赢这场仗。

在少数眼尖的人看来,这是铁路第一次被用于战争。

按照常理计算德意志邦联动员增兵就需要1-3个月的时间;如此大规模开赴卢森堡行动则需要两个月左右的时间;统一调度分配任务再浪费1-2个星期时间。

(此时奥地利的急行军速度为每天15~20公里,强行军速度为每天30~40公里,但大多时候行军速度在10公里左右。

在索尔弗利诺战役,也就是第二次意大利独立战争期间,奥地利人还创下过每天行军1.5公里的奇迹。)

以此时帝国的运输能力,每天向卢森堡投送3000-4000名士兵是完全没有任何问题的。如果开足马力将这个数字翻上一倍也不是做不到,但那样会影响经济和贸易。

然而这个数字放大到整个德意志邦联就很夸张了,每天都能投送两万以上的部队。

所以在极短的时间内,卢森堡地区就聚集了十几万来自德意志邦联的志愿军。

而经弗兰茨和手下翻阅资料与调查发现法国虽然在其北部拥有15万部队,但是能在一个星期之内赶赴前线的只有让·杜尔德将军的两万人,其他部队想要进入法比边境至少需要半个月的时间。

从理论上讲,法国人应该不会派兵孤军深入,毕竟存在着风险太高的隐患;而等他们的兵力集结完毕之后将会猛然发现对手的数量超乎他们的想象,并且大概率已经完成了既定目标。

到那个时候,除非法国人疯了,否则就算想干涉也为时已晚,毕竟盘踞在瓦隆和弗莱芒的十数万大军可不是吃干饭的。

换个角度,就算法国人真的不管不顾下场和德意志邦联扳手腕,俄国人和英国人也不会和它一起同呼吸共命运。

首节 上一节 203/305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