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也就是只要不离谱,他们就可以继续制定新的法律了吗?”
弗
兰茨反问道。
“可这是传统...”
“奥地利帝国政府制定法律还需要摄政议会的批准,而匈牙利人搞出一条法律只要不太离谱就行,这是什么道理?如果有一天奥地利和匈牙利发生内战,那么那些弱小的势力会站在哪一边?”
梅特涅一时语塞,他不知该如何回答,因为他的想法始终是阻止内战的发生...
“上帝保佑奥地利,弗兰茨大公您怎么会有这种想法?”梅特涅的话看似柔弱,但实际上强硬异常,他在质问弗兰茨。
“首相大人,您还记得此前的几次危机吗?战争也许没有您想得那么远。”后者并没有退缩,反而是暗讽奥地利帝国政府在面对危机时的丢人表现。
此前的几次危机中要不是有弗兰茨在因势利导,恐怕奥地利帝国的名誉早就扫地了。
梅特涅眉头紧锁。
“弗兰茨大公,如果您觉得匈牙利王国议会的权力太大,不该直接限制他们的权力吗?为什么是重新商定税率,而不是法律。”
“首相大人,王国的财税才是他们的胆气所在。只要有钱有粮,匈牙利境内1200万民众就都是他们的士兵,想要武器商人们会想方设法给他们送过去。所以必须削弱他们的力量..”
梅特涅欣慰地点了点头,他知道自己的学生并非凡人,但老实说他拿匈牙利问题一点办法都没有。
每次只能用“解放农奴”来吓吓那些匈牙利贵族,但是新上台的科苏特反其道而行之,他居然继承了塞切尼的衣钵要求主动取消农奴制,这个新敌人让维也纳政府惶恐不已。
“弗兰茨大公,您打算怎么做?如果只是协商税率的话,匈牙利人是不会同意对自己不利的政策的。”
“首相大人,圣斯蒂芬王冠领地下从来都不只有马扎尔人,还有尹利里亚人、特兰西瓦尼亚人和鲁塞尼人,严格意义上讲所谓的匈牙利王国只应该是中匈牙利那一区域而已。”
听了弗兰茨的话之后,梅特涅不禁冷汗直流,因为如果只剩中匈牙利的话,那就是其原来领土面积的四分之一,如此一来会非常容易管控。
“可马扎尔人是不会同意的。”梅特涅下意识说道。
“没错,但是只要尹利里亚人、特兰西瓦尼亚人和加利西亚人随便有一方同意,那就是我们的胜利。
首相大人,我还想告诉您一个好消息,那就是环圣斯蒂芬王冠线通车了。”
梅特涅恍然大悟,铁路真是一个好东西,它可以将奥地利的力量更快地投送到更远的地区。
虽然匈牙利境内没有铁路,但是军方以支援贝尔格来德和国土防御为借口在匈牙利王国力量的边界修筑了一条环圣斯蒂芬王冠铁路。
(尹利里亚人,是斯洛文尼亚人、克罗地亚人、塞尔维亚人的总称。)
第十三章 挖矿的人
波西米亚的矿厂,所罗门不愿意接手自然是想等政府让步,但是弗兰茨不想等,奥地利的工业发展也等不起。缒
一位名叫阿蒂业斯的银行家对此表现出了极大的兴趣,虽然他的财力不足所罗门的十分之一,但是似乎没有比他更好的人选了。
阿蒂业斯银行是维也纳十大银行之一(排名末尾),同时这位银行家还是个皈依天主教的犹太人,可谓是将背锅的属性叠满了,到时候恐怕犹太人都不会站在他这一边。
不过弗兰茨和奥地利帝国此时需要的就是这种人,想又快又好,还不用背负任何罪业那是不可能的。
当然就弗兰茨个人而言,也绝没有还没尝试就放弃的道理。
首先便是取缔小煤窑,当时的小煤窑可不是存在有安全隐患的可能性,而是危险中带着一些安全性....
防护措施几乎为0,矿工们只能自带金丝雀,来判断是否有危险存在,挖矿工具只能自行购买,更可怕的是出入矿井要靠梯子或者绞绳。
没错一个人要背着柳条筐里面再装上超过一百斤的矿石,然后爬上超过二十米长的梯子,或者用绞绳将自己和筐缠住,让上面的伙计转动绞盘拉自己上去。缒
狭窄的巷道中成年人只能弯腰通过,所以才成就了大批童工。
据说这个时代的矿工中有40%的人会在第一年死去,或者失去工作能力。之后第二年再淘汰40%,第三年也是如此,到第四年初还活着的人只有6.4%。
这还是相对正规的“大矿”,没有记录的“小窑”实在让人难以想象。
有一个传说,每当矿山上有一名童工死去,人们就会将他的尸体埋在矿厂附近并种下一朵小花。
所以当人们在矿厂附近看见漫山遍野的鲜花时不该赞叹大自然的奇伟壮丽,而是该敬畏那些花朵之下的亡灵。
而且除了安全性以外,小窑的效率也十分低下。
奥地利帝国工业发展迅速,只靠人背、镐砸的方式肯定不行,只以人作为动力终将被淘汰。缒
弗兰茨首先要解决的就是出入问题,那便是升降机。巴贝奇既然能够造出几米高的升降座椅,再弄出个十几米高的升降机也不会是什么难事。
实际上这个时代已经有蒸汽提升机,但是这个东西还是有点太落后,同时还存在着极大的危险性。
(英国方面有更加先进的使用方法,不过还没有在欧洲大陆上传开。)
现在德国和波兰的部分矿物博物馆中还保存着这种简单机械,就是两根巨大的木桩子上面有扶手和挂钩,实际上就是一个嵌进去的钢钉。
上面的蒸汽机会带动木桩运动,人要做的就是抓住扶手固定身形随着木桩运动,直到自己想要达到的位置再自行跳下木桩。
(所谓矿物博物馆其实就是废弃的矿区,实际上当地人的称呼是矿山旅游。)….
通过上面的描述各位书友可能还无法理解其危险性,实际上这种机械在当时是不受人工控制的,蒸汽机会不停地运作。缒
而且除了最底层以外,实际上每一层和木桩之间都有一段距离,你需要跳上跳下,只要稍有不慎...十几米深的矿坑,如果摔下去结果可想而知。
矿井用的升降机并不是很复杂,历史上的1851年英国人在世博会推出之前,他们就已经开始使用了。
维也纳皇家科学院的专家们很快就鼓捣出几种方案,最后弗兰茨选定的是液压升降机,因为这个最符合历史潮流,而且奥地利在液压技术方面领先全世界。
然后便是矿道铁轨,现在奥地利的钢铁产量正在不断上升,但是只有产量没有消费也是不行的。
过去由于成本问题,很少有人会选择在矿道内铺设铁轨,毕竟人力成本是如此地廉价。
但是现在
奥地利的炼铁炼钢技术有了跨越式发展,产量增加导致原材料不足,矿物价格也随之上涨,所以能提升生产效率的都是可取的。
而且提升生产效率的同时,也能让那些矿工们少受些苦难。缒
同时大批的安全灯和安全帽也被开发出来,这些东西送到矿区可以供矿工们租赁,也能提高他们的生还概率。
而且皇家科学院的专家们搞出的安全灯显然要强于英国人最新发明的戴斯安全灯。
戴斯发现火焰不能通过细纱布中的小孔,这意味着纱布内的火焰不会点燃灯外大气中的气体。
戴斯是当时最著名的科学家之一,他的发明成为随后大多数火焰安全灯的基础。
之后欧洲其他国家也跟着研究出了一大堆类型的安全灯,但是方向错了,他们只研究怎么让这灯变得更亮,更廉价,而不是更安全。
实际上在安全灯广泛应用之后(1860年左右),爆炸几率确实有所降低,但是几乎每年都爆发几次震惊世界的百人矿难。
当时还催生出了一种“瓦斯检查员”的工种,他通常会将自己装在一个浸满水的麻袋中,然后拿一根长棍上面粘着一支燃烧着的蜡烛在矿洞中探索,如果没有引发爆炸就证明矿洞是安全的....缒
反之则是危险的....
这个方法不错,就是有点废人。
维也纳皇家科学院的各位自然不会也玩这种低端产品,而且有弗兰茨在把握大方向,安全灯真正的安全来自可以预警。
于是乎奥地利版的克劳斯氢灯便在此时诞生了,这种安全灯最大的特点是一旦遇到甲烷之后会突然变亮示警。
价格相对较高,但是矿工们都对其赞誉有加,宁愿出高价租赁这种安全灯,也不会以低价购买其他国家生产的其他种类的安全灯。
毕竟能活着,谁也不想死。
这种新式安全灯的出现让奥地利的矿难事故呈直线下降,毕竟此时邻国大多数矿工连安全灯都不知道是什么。缒
同时劈裂机、挖掘机、截断机等各种采矿机械也在不断开发之中,毕竟在世界范围内1860年之前挖矿的工具基本只有镐和铁锹。
弗兰茨对于采掘业的大力投入,在日后为奥地利帝国换来了丰厚的回报。
实际上奥地利帝国其实有很多矿业大学,但是这些大学授课用的还是英国人几十年前的教材,所以无论是吸收了怎样的人才,教出来的都是蠢驴木马。
弗兰茨自然不会让这种事情重演,在他的推动下矿业大学进行了全面的整改,并且将实践列为其最重要的考核项目之一。
银行家阿蒂业斯并没有成为奥地利帝国的替罪羊,而是转身成为了矿业大亨。
第十四章 彼时英国
大洋彼岸,此时世界的第一强国——大英帝国。
与在城市里的工人同胞只能睡棺材和挂绳子不同,矿工们的“卧室”显然要大得多。
大卫在狭窄逼仄的旧巷道中醒来,他身上盖着的衣服已经满是补丁,这还要感谢他有一个母亲,毕竟巷道中的其他人可都是穿着破洞的衣服。
想到此处大卫有了一点小得意,此时一声尖叫从巷道口传来,是一个女孩发出的。
那是一个漂亮的扎着棕褐色马尾辫的小姑娘,由于她年纪最小又是女孩子,其他的童工们就将巷子口最好的那堆稻草让给了她。
“刚过五点也不知道今天监工发了什么疯这么早就来催人上工!”大卫一边穿好自己破烂的衣服一边向周围的童工们抱怨道。
“昨天晚上八点才下工,这群该死的家伙,招不到工人就拿我们出气!”
吉姆骂道,随即抓起了一只杯子将里面浑浊的液体一饮而尽,然后又从鼻腔里呛出几粒石子。
“过去看看,凯特才七岁,大鼻子那个黑心的家伙下手没轻没重的,别把人打坏了。”
说完两个半大小子就向洞口跑去。
其实为了让童工不打瞌睡,监工们通常会抓着男孩或者女孩的头直接按进水槽里,直到这些恶魔们满意为止。
这招一般都能让人清醒一整天,不过偶尔也会有意外发生,那就是一觉不起。
(此时正处于英国矿工罢工潮期间。)
1844年3月31日,英国最大的煤炭企业以旧合同到期为由要求所有矿工必须签订新合同。
不过在这群资本家还没提出新合同之前,矿工们提出了自己的新合同。
内容如下:
(1)不按容积而按重量计算工资;
(2)过秤时要用普通的经政府检察官检验过的秤和砝码;
(3)受雇期限为半年;
(4)废除罚款制度,按实际做的工作种类付给工资;
(5)矿主有义务保证专门替他工作的工人每星期至少有四天工作,或保证他们每星期领到四天的工资。
在现代人看来这些条款似乎意义不大,但是当时英国矿工面对的情况是煤是按重量出卖的,但工人的工资是按容积支付的。
但现实是煤炭这种东西是固体而并非液体,所以矿桶是很难看出装没装满的。
根据当时矿场上的规定矿桶没有完全装满,他就一点工资也拿不到,可是装多了也不会多得一分钱。
同时如果矿桶里的沙子超过了一定量,那么工业不仅得不到工钱,还要因为“欺骗”工头而遭到罚款。
但是煤矿中沙子含量的多少,并不是矿工决定的,而是通常取决于煤层的深浅。
当时罚款是没有明文规定的,罚多少怎么罚完全看监工和老板的兴致和“良心”。
所以没人敢惹监工,因为一旦惹恼了对方不但拿不到工资,甚至还得倒向企业缴纳罚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