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后西波斯尼亚这块穷乡僻壤就被人发现很适合一部分中草药的种植,尤其是马兜铃科植物。
而且皇室农场有专门的人把关,至少那些农民永远不用愁怎么才能将产品卖出去的问题。
当然钱最后还是会回到弗兰茨的手中,毕竟那些农民需要消费,而当地几乎所有产业都属于皇室。
不过不管怎么说西波斯尼亚人确实富起来了,并且可以有尊严地活着,这让黑山人十分羡慕。
于是乎便有了黑山大主教来维也纳求收留的一幕,不过奥地利方
面对其却十分嫌弃,无论是从历史,还是其行为作风都很难让人满意。霡
弗兰茨更是极力阻止,虽然奥地利国内对克罗地亚人的评价是热情友好,但他很清楚那只是对德意志人而已。
实际上克罗地亚人不是一般地排外,弗兰茨搞的那个东西分治就是怕波黑战争重演。
而塞尔维亚人和克罗地亚人好歹还是同根同源,如果换成是黑山人弗兰茨真的不知道这群家伙能干出什么事来。
现在黑山人搞了个起义,直接挂起了双鹰旗,把弗兰茨都整无语了。
其实同样无语的还有摄政议会的诸位。
“我还没见过如此厚颜无耻之人!他们说自己是奥地利人就是奥地利人了?!经过我们同意了吗?!”科罗拉夫伯爵拍案而起。
梅特涅:“先别急,我想俄国人和奥斯曼人可能会有不同的看法..”霡
“首相大人,俄国大使向我国表示祝贺。”
“首相大人,奥斯曼大使向我国表示祝贺...”
“啪”这次轮到梅特涅摔杯子了。
“这群该死的混蛋!今天怎么不抗议了?!”
拉图尔伯爵:“你们怎么这样?我看黑山的地形不错,可别忘了约瑟夫大帝当年的宏大计划...”
“然后便内乱四起,民不聊生了?那块烂地有什么用?!”科罗拉夫伯爵讽刺道。
拉图尔伯爵:“你们之前说西波斯尼亚也是烂地,可这才几年的时间就成了模范殖民地...”霡
(对于奥地利的贵族来说,实际上更多将西波斯尼亚视为殖民地,而非奥地利帝国的领土,哪怕是它顶着皇室领地的称号也一样。)
科罗拉夫伯爵冷哼一声然后说道:“你知道每年帝国要在西波斯尼亚投入多少钱吗?你又知道皇室在西波斯尼亚投入了多少吗?
你不知道!那些钱足够你将奥地利帝国的军队扩编到六十万!”
“那么多?”拉图尔伯爵一副不可置信的样子。
“那现在怎么办?人家可是要主动加入我们,难道我们要派兵阻止他们吗?”
梅特涅:“这是个办法。我们可以派一支军队去帮黑山国恢复秩序...”
“皇室的看法呢?”霡
路易大公爵:“我觉得黑山国加入是一件好事,毕竟多了一份地方税收。”
科罗拉夫伯爵:“那可是全欧洲最大的土匪窝,如果您不想以后天天剿匪,最好还是打消这个念头...”
最后的决定权落在了皇帝斐迪南一世和他的弟弟弗兰茨·卡尔大公身上。
第七十四章 “请客、斩首、收下当狗”
“我愚蠢的弟弟啊,这件事你怎么看?”偵
“我可怜的哥哥啊,我趴在桌子上看!”
“我愚蠢的弟弟啊,你知道黑山国对我们来说意味着什么吗?”
“我可怜的哥哥啊,土地便是土地,难道还能是海洋不成?”
“我愚蠢的弟弟啊,你难道没听见那些大臣们说黑山国的土地是多么贫瘠,人民是多么野蛮,那对于奥地利帝国来说完全是一块无用的烂地。”
“我可怜的哥哥啊,我们这么没用父亲抛弃我们了吗?”
.....
最后奥地利帝国的决定是接收黑山国,斐迪南一世加冕了黑山大公。偵
虽然摄政议会对此颇有异议,但是却无意违抗皇帝的命令。现在要做的便是让其更好地融入奥地利帝国。
弗兰茨只能感慨人算不如天算,同时也在检讨自己是不是真的被那套“不择一切手段为了国家利益”的政治学理论洗脑了。
实际上对于黑山国有三种现成的解决方案。
第一,“统而不治”,类似列日公国这种,奥地利帝国委任官员,同时当地地方也有议会,双方共奉同一位君主共同治理国家。
由于梅特涅在列日公国强推奥地利模式,导致弗兰茨之前的设想落空,引起当地贵族和商人等精英阶层的反对,完全靠奥地利的威望和当地人对法国人的厌恶在支撑。
第二,“腾笼换鸟”“分而治之”,像波斯尼亚一样将当地人分门别类,分别送往不同的地区。
然后利用铁路将黑山人送到伏伊伏丁那的平原区,这样容易管理也能有效防止反叛。偵
第三,“殖民”,奥地利历史上的做法就是这个。结果么,当然是滋长地方上分裂势力,让其烂上加烂。
以上三种办法弗兰茨都不打算采用,腾龙换鸟倒是一个好主意,只要黑山人肯离开故土,弗兰茨不介意给他们提供一片水草丰美的土地,让他们种田放牧。
但是没了黑山人,黑山贼就会消失吗?而黑山的盗匪到了平原上,他们就不再是盗匪了吗?
未必!黑山贼的出现的根本原因是人地矛盾和国家基础生态位的缺失。
是的,黑山人需要黑山贼,不打劫他们就活不下去,政府力量薄弱,无法对基层进行有效控制,利益盘根错节,共同的利益让当地人为割据提供了生存的土壤。
“请客、斩首、收下当狗。”黄四郎这招不错也的确会立竿见影,但是诡道终究只是小道而已,弗兰茨作为一国储君完全可以用更彻底一点的方式以减少后患。
比起这个弗兰茨更加担心的是克罗地亚人会不会和黑山人这语言相同的兄弟民族起冲突。偵
毕竟历史上伊利里亚人之间的内战,给弗兰茨留下的印象太深刻了。
当然具体如何解决黑山问题,弗兰茨还需要观察分析一波,万一两个民族之间相处融洽,岂不是省了很多功夫?
前期自然还是要展现出足够的诚意和实力,黑山人也能享受和西波斯尼亚人一样的待遇,但是必须接受奥地利帝国统治。
弗兰茨准备让加布伦茨上校(虽然当过很多次指挥官,甚至指挥过万人规模的作战,但实际上他的军职应该是上校。),担任驻黑山武官。
由于黑山地区的特殊情况,弗兰茨建议让蒂罗尔或者萨格勒布的猎兵们担任警备工作。
主要是因为这些猎兵都来自山区比较擅长山地作战。
拉图尔伯爵倒是没什么意见,他本来打算从意大利地区调掷弹兵部队过去的,毕竟传说中黑山贼还是很厉害的。偵
(虽然现在大家都觉得意大利的军队很拉胯,但实际上曾经意大利的士兵被认为是欧洲军队的标杆。
这里的掷弹兵并不是真正的掷弹兵,而是精锐部队的另一种称号。
但掷弹兵部队在这个时代还没完全消失,大多数国家还有这种编制。)
不过蒂罗尔和萨格勒布的猎兵们也不是好惹的,至于加布伦茨这个上校,拉图尔伯爵严重怀疑此人贿赂了弗兰茨大公。
实际上弗兰茨之所以会这么看重这个人也实在是没有办法,完全是在矮子中间拔大个。
在奥地利帝国老一辈将领凋零之后,就完全靠阿尔布雷希特大公一个人在撑着。
加布伦茨有才华、有胆量,但是晋升速度太慢,在普奥战争中仅仅是充当了一个无足轻重的小角色。
他的部队表现出色,但是扭转不了战局,他的提议更是在战争结束之后才被人发现。偵
加布伦茨发现了普鲁士军队战术的巨大漏洞,他提议采取激进的进攻策略,从中央突破普鲁士军队的包围,然后全力扑灭其左翼部队,等待援军到来。
理论上他的战术可行,而且老毛奇也确实犯了中路兵力空虚的错误,但历史上直到奥地利帝国投降之后,书记官才在茫茫多的战地文件之中发现了这条建议。
不过这条建议究竟有没有用没有人知道,但是加布伦茨的勇气倒是曾经被历史检验过。
作为高级指挥官和敌人近战肉搏,被打瞎了一只眼睛还能继续战斗,等到部队完全脱离战斗才晕死过去。
弗兰茨觉得这种人配得上一个证明自己的机会,毕竟历史上这位是普奥战争结束之后喝闷酒喝死的。
加布伦茨倒是对这个任命十分满意,不如说他很喜欢现在这种生活,至少比曾经在维也纳城防军中混吃等死的感觉好多了。
而萨格勒布和蒂罗尔的猎兵们也不是第一次合作了,他们之前在塞尔维亚、埃及、西非、西波斯尼亚都有过合作。偵
对于黑山军,他们是完全不服的。尤其是对于参加过收复贝尔格莱德的老兵们,他们觉得什么欧陆第一雇佣军、最强山民完全就是个笑话。
毕竟当时的黑山雇佣军在面对奥地利正规军时,就和那些哭爹喊娘的塞尔维亚人没什么区别。
而奥地利帝国政府派去黑山的***则是布鲁克男爵的外甥——弗朗茨·布鲁克。
(当时在奥地利叫弗朗茨这个名字的人超级多。)
不过这位老兄并不是沾了自己舅舅的光,相反和布鲁克男爵有亲戚真是倒了八辈子霉。
作为一个古代“忠臣”的典范,布鲁克男爵将所有可能贿赂他的行为全部进行了实名举报。
所以布鲁克家族年轻人的仕途会异常艰辛,当然能从中走出的人也是绝对地出类拔萃。偵
第七十五章 忠君爱国
布鲁克男爵绝对算得上是奥地利帝国官场上的一个异类,当然也正因为有这个异类的存在,才能让弗兰茨省下很多“行政成本”。玤
不过这位老兄虽然于国是栋梁之材,但是于家可谓是家门不幸。
由于布鲁克男爵的不合群,让他得罪了很多人。虽然奥地利国内不会像加利福尼亚那么狂野,但是给这位帝国中央银行行长,皇室的财政顾问偷偷下绊子的事情却并不少。
有些人是身正不怕影子斜,但他的亲族大多只是一些凡人。于是乎神仙打架,凡人遭殃。
布鲁克家族的其他人生活之艰难,甚至堪比英国工厂里的工人,毕竟如果有人时刻盯着你,并且用最高标准要求你,那样的日子一定生不如死。
布鲁克对家人狠,对自己要求更狠,历史上他便是因为自证清白而死。
弗兰茨不希望历史的悲剧重演,所以便给帝国中央银行行长在中央银行对面盖了一所府邸。
最起码男爵先生可以搬出他住了几十年的阁楼了,在寸土寸金的帝都,男爵先生的薪俸确实有些不够看。玤
这是历史遗留问题,因为奥地利帝国的文官数量庞大,再加上财政问题,所以薪俸一直都很低。
但帝国又有铺张浪费的传统,社会上应酬交际又非常多,所以反过来又助长了贪污的风气。
不过在弗兰茨极力的主张下,奥地利帝国文官的工资已经上涨过很多次了,最起码能养活全家,还有一些余钱可以进行不那么奢侈的消费。
但这也引出了很多问题,比如文官的资格更难获得,有更多人想要钻国家的空子吃空饷等问题...
这也是为什么梅特涅亲王反对给奥地利的文官集团加薪的重要原因,科罗拉夫伯爵倒是支持加薪,因为后者觉得不加薪那些蛀虫的危害会更大。
除了府邸和保镖以外,弗兰茨还给布鲁克男爵的家族成员每人提供了一笔年金,作为其多年来为皇室尽忠职守的犒赏。
虽然数额不大,但是足够他们在乡下过上比较体面的生活。玤
贪污、腐败、收受贿赂、滥用职权在十九世纪实在太过普遍甚至有不少都是公开的或半公开的,弗兰茨很清楚这一切,但却无法操之过急。
有些病不是一天形成的,自然也很难在一天之内全部祛除。而且药用得不对还可能适得其反,祛病的同时还需要强身健体,否则一剂猛药下去人可能和病一起没了。
所以扶正祛邪两者缺一不可。
说到扶正不得不提一句奥地利帝国的教育了,试点教育已经初见成效,一大批教会学校在国家的支持下拔地而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