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逐鹿天下 第104节

一名身穿黄袍的帝王雕像,跪在一名将军面前。

众人看向旁边的图画,知道这是宋高宗赵构,跪在岳飞面前。

赵构跪像旁边,苏河亲自提了几句话。

“不配姓赵,完颜构。”

李志升看到这个场景,他惊讶的张大嘴巴,久久都没有合拢。

他是儒家传统读书人,看到皇帝给将军下跪,这太毁三观了。

等他缓过神来,小心翼翼的说道:“苏统领,众所周知,岳飞将军是被秦桧害死。”

苏河大声训斥道:“放屁!宋朝虽然重文轻武,但宰相权力没有那么大。

秦桧就是给赵构背锅。

秦桧很可恶,他就该遗臭万年。

但绝不能放过赵构。

史书上为什么不写赵构,就是因为他是皇帝。

在儒家的观念里,皇帝不能犯错。

我们不需要搞腐儒的那一套,皇帝犯错,我一样让他遗臭万年。”

众多官员听到苏河的话,他们都陷入沉默。

他们读到这个故事时,都能看出来,只凭秦桧用莫须有的罪名,杀不死岳飞。

只有皇帝在背后默默支持,秦桧借助皇权的力量,才能杀死岳飞。

背后的原因很简单,岳飞要打败金朝,迎回宋徽宗和宋钦宗。

赵构的父亲和哥哥回来,他的皇位就会不稳。

自古为了皇位,弑父杀兄的事都有人做,何况是杀死一个外人。

但杀了岳飞,却毁了大宋朝。

宋朝在之后,没有出过一个能逆转乾坤的名将。

赵构埋下的祸根,才导致南宋越来越弱,最后被元朝所灭。

文武官员又看向其他的罪人。

这些罪人以各朝各代的昏君为主。

其他的人,哪怕再昏聩,也没有权利影响一个国家。

儿皇帝石敬瑭,叫门天子朱祁镇都位列罪人阁。

苏河带着文武官员,在罪人阁前方的痰盂处吐了一口痰。

代表着他们对罪人的唾弃。

苏河带着众人,来到祖庙最后一个,也是规模最大的兑殿。

这里装修华丽,中间是一个巨大的大厅,最里面是一个个包间。

“大家找地方休息,也可以去逛逛祖庙其他地方。

今天带大家参观祖庙,希望你们能有一些收获。”

文武官员,听到苏河的吩咐。

他们按照关系远近,形成一个个小团体。

走进这里的包厢中,讨论着今天参观祖庙的感想。

王仲策等几名高官,跟着苏河一起,来到最大的包间中。

他这段时间,一直处理新入职官员的培训工作。

没有了解太常寺和祖庙。

王仲策询问道:“祖庙高层是祭拜先贤的场所,祖庙兑殿有什么作用。”

宋康年给王仲策讲述,祖庙和祝师的作用。

大厅,主要用于百姓的婚丧嫁娶。

包间,主要用于勋贵的婚丧嫁娶。

大厅免费,包间需要收取不菲的费用。

王仲策听完祖庙和祝师,他夸赞道:

“祝师是一个很不错的职业。

我们讲究孝道,哪怕是家里之前很穷。

特别是读书人和城里的百姓,为了孝道,父母死后都会风光大葬。

这很容易形成不正当的攀比之风。

让摆脱贫困的家庭,因为白事,重新陷入贫困。

我已经看到过不少家庭这样。

现在祝师提供免费的服务,百姓也不用再攀比。

我想苏统领推出祝师,还因为想推广火化,但民间很多人反对。

现在火葬,只用于阵亡的士兵。”

苏河确认道:“没错,我们火葬士兵的经验表明,火葬能避免因尸体导致的瘟疫。

但百姓已习惯了土葬,非常抗拒火葬。

这种移风易俗工作,不能粗暴解决,只能通过祝师潜移默化的解决。”

李凤鸣好奇的询问道:“为什么叫祝师。

我记得这个称呼,应该统称巫祝。

我感觉祭祀祖先,巫祝这个词也很合适。”

宋康年解释道:“苏统领也提过巫祝这个词,但我的意见是不用。

巫祝本来就是古代负责沟通祖先和上天,传达神灵旨意的人员。

但经过几千年演化,巫这个词已经完全和骗子、害人术士等同。

特别在乡村之中,这个词一般指代神婆神汉。

我们的祝师进入乡间,会配合巡检部门,抓捕所有害民的神婆神汉。

我走南闯北,看到有地方的神婆神汉,不只是要钱。

他们为了恐吓百姓,还把年轻女子或是童男童女,沉入河中祭神。

绝不能让百姓把我们祝师与这些人相提并论。

苏统领才选择太祝这个上古职位,我们祖庙人员统称祝师。”

宋康年介绍完,他自信满满的说道:“我们祖庙下沉到乡间,小型祖庙只有黄帝像和炎帝像。

其他先贤都通过印刷的画像代替。

祝师传播炎黄信仰,他也会打击不正规的信仰。

我们祖庙,每到初一和十五,还会举行庙会,促进乡间各村的交易。”

苏河听到宋康年介绍完,他还补充道:“太常卿刚才忘记说一点,那就是祝师还有代替守孝的作用。

现在官员父母去世,需要守孝三年,这个时间太长。

人生才有几个三年,但不守孝,心里又过不去。

把守孝的工作交给祝师。

祝师会替你守孝,自己只需要守孝三天。”

苏河认为守孝三年简直太长了。

政策需要连贯性,主官缺失三年,再好的政策也废了。

这不只是一个人守孝三年,是所有官员都需要守孝三年。

对统领府政策的持续性,是巨大的挑战。

华夏自古讲究孝道,不是打倒朱程理学,就能取消这种守孝制度。

苏河与宋康年商量好多次,才想出让祝师替代的方案。

第100章 小学开学

益门乡乡长韩翠柏带着乡公所的小吏下村,去帮助乡小学招收学生。

他们来到临河村,韩翠柏和村长李志勇说明来意,让他把村民召集起来。

村长李志勇敲着锣,挨家挨户通知。

他把村里有适龄儿童的人家,能主事儿的人,都喊到村中央的晒谷场。

村长李志勇,看着村民乱糟糟的表现,他大声吼道:

“大家安静一些,听韩乡长讲话。”

李志勇经常带村民去打工,在村中威望极高。

他一说话,所有村民都安静下来。

韩翠柏看到村民安静下来,他咳了咳嗓子,大声说道:“有个事儿,我给大家说一下。

统领府给咱们乡里,建设一所小学。

小学你们很陌生,它是教授孩子知识的地方。

小学功能和以前的私塾差不多,你们可以认为,他就是统领府办的私塾。

有想要孩子读书,成为一名读书人,来我这里报名。”

韩翠柏话还没有说完,就被村民打断。

“韩乡长,你看我们这种情况,说这些话完全白费了。

我们都靠乡里借贷的粮食活命,现在红薯长势很好,但不知道秋天能结多少粮食。

我们村,家家户户这个情况,怎么可能供得起孩子读书。”

“韩乡长,你这不应该把老少爷们儿都叫出来,只问乡里的几名富户。

我们祖祖辈辈都是农民,你真以为我们只想当农民,还不是没钱,根本读不起书。”

“韩乡长,你是来消遣我们的么,我们村儿之前都没有一家私塾。

从这就能看出来,我们村好年景,都没有能请起私塾先生的人家。”

韩翠柏看到村民你一言我一语,都是说着一件事,没钱不能供孩子读书。

韩翠柏也知道读书花费巨大。

首节 上一节 104/1045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