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穿越就被活埋,我要横推明末 第80节

“走。”

周建安将线膛枪交给了老钱便朝着外面走去,一边走还一边询问着黄大个,当得知牛伯还带了满满五大车的东西回来时,周建安更加兴奋了起来。

不用想都知道这些车上是什么东西了。

刚走出匠作坊不远便看见了正在卸货的牛伯等人,堡民们争先恐后的上前帮忙,而牛伯则在一旁给他们讲太原的一些见闻,众人听得津津有味。

远远的,齐永义便看见了周建安朝着这边走来,他赶紧放下东西,朝着周建安行了一礼,众人见状,也都纷纷朝着周建安行了一礼。

“行什么礼,你们终于回来了。”

周建安激动的拍了拍齐永义的肩膀。

“啊...”

齐永义却一声痛呼,周建安皱紧了眉头。

“受伤了?”

齐永义尴尬的点了点头,而后缓缓的向周建安讲起事情的来龙去脉来,周建安越听,脸色越是难看了起来。

第140章 狼烟起

牛伯和齐永义可谓是不虚此行,他们将周建安所需要的东西基本都带了回来。

仓库之中,牛伯指着刚刚卸下来的几种食物,开始介绍了起来、

“千户,这就是洋芋,那边的就是番麦,说来也是有缘,刚到太原城内时,属下便与齐百户逛遍了整个太原城,认识洋芋和番麦的倒是不少,可却没人有货。

后来我与齐百户在城东市场上闲逛,正好遇到了一些来太原贩卖粮食的吐鲁番商人,他们手中就正好有咱们需要的洋芋和番麦。”

牛伯兴奋的说着,可是周建安却皱了皱眉。

“牛伯,这吐鲁番距离太原可不近吧,他们怎么到太原来了,这要是卖粮食的话,恐怕本钱都不够吧。”

周建安还是比较谨慎的,果然他一问,牛伯便微笑着回答道。

“大人说的是,这么远运些粮食来卖,肯定是不行的,不过这群吐鲁番人本就是打算来咱们大明买些瓷器,布匹茶叶回去的。

他们反正都要来,也不想空着马车,而且带着这些东西路上还能吃,又听说咱大明缺少粮食,这才运了这些过来。”

“这倒是说的通了,不过我就给了你们那么点银子,你如何买了这么多东西回来?”

周建再次发问道,牛伯呵呵一笑,挠了挠头。

“大人,说到这里属下还请大人原谅属下擅自做主了,这些那些吐鲁番商人带的洋芋和番麦都被属下买了,至于银两,小的答应他们等回到洋河堡以后派人给他们送过去。”

“这...他们答应了?”

周建安有些傻眼,这些吐鲁番人是没有经历过世间的险恶吗?这么容易信任别人吗?

对于这个问题,牛伯也有些想不明白,不过事实就是如此。

周建安见状也只能笑了笑,他挨个查看起洋芋和番麦来,这些东西成色还算不错。

数量也不少,周建安一边走一边看着,突然一袋子红色的东西吸引了周建安的目光。、

他走过去一看,居然是胡萝卜。

“这东西也是吐鲁番商人带过来的?”

很显然,周建安在宣府还没见过胡萝卜,而胡萝卜这种菜虽然简单,可是蕴含不少的维生素,可以说是非常好的蔬菜。

“不是,这胡萝卜倒是属下在太原商人手上买的,不过不多只买了一袋,他们大多拿来喂养牲畜,咱洋河堡不是也有不少骡马,属下想着拿回来做种,到时候让咱们的骡马也吃上。”

牛伯憨憨一笑,周建安一打听这才知道,原来胡萝卜这东西大明早就有了,只不过并没有什么人进行大量的播种而已。

而后,牛伯赶紧向周建安报账,番麦和洋芋在吐鲁番属于很普通的,不过经过吐鲁番商人这么一运输,价格就翻了不知道多少翻,那些吐鲁番商人更是报出了每石五两银子的高价。

不过牛伯毕竟是大户人家当过田地管家的人,一番讨价反价之后最终以每石二两五钱的价格拿下了洋芋两百石,番麦三百五十石,不过牛伯暂时只拉了五车回来。

倒不是人家吐鲁番商人不愿意给,而是牛伯怕拉着这么多东西在路上不安全,于是便西安赶回来让周建安想办法。

“这简单,待会我让老王辛苦一趟,去一下宣府,找杜都司要个批文,然后让他带上两个百户所的人马前去太原将东西给押回来,另外将银子给人家结一下。”

周建安淡定的说道,可这一下牛伯有些不淡定了,洋河堡的经济情况他是非常清楚的,一百多两可能还拿得出来,但是一千多两,还真有些悬。

而他之所以敢打这么大的欠条出去,也是周建安临行之前对他有过特别的交待,让他若是遇到这两样东西不要有任何的顾虑,所以牛伯才敢如此大胆。

甚至在牛伯的心里,压根就没有想过周建安会付这笔银子,那些吐鲁番商人反正是外来户,哑巴吃黄连,让他们感受感受人间的险恶就当买教训了。

这太正常不过了。

不过现在一听周建安不仅要付银子,还说的如此轻松,便轮到他惊讶了。

看着牛伯惊讶的表情,周建安微微一笑,开始给他解释道。

“牛伯,你走这些天,堡里的大大小小的事我都交给了唐军医,她将咱们的蜂窝煤打开了销路,现在每天可以给咱们洋河堡带来五百两左右银子的收入,对了,牛伯你回来的时候难道没有看见咱们的运煤车吗?”

“什么,那是咱们的运煤车,齐百户还说是不是有人偷煤呢。”

牛伯恍然大悟,在回来的路上,他们确实看到过运煤的骡马车,不过牛伯有些不信,毕竟现如今的蜂窝煤不是只在大同宣府一带卖吗,而且销量还不怎么行。

谁知道就在这短短的时间内,唐珍居然让洋河堡多挣了这么多的银子。

而且这银子的数量还是一个天文数字!

牛伯突然有些汗颜,他直接朝着周建安躬身说道。

“千户大人,既然唐军医这么厉害,属下觉得堡内主管的事还是让唐军医来做好了,属下给她做个副手协助。”

牛伯这是要让贤啊,这态度倒是让周建安很是满意、

不过说实话,唐珍确实比牛伯更加的适合,但是唐珍也有不少的缺点,比如涉世未深,对很多的人情世故都不是很擅长,这一点牛伯倒是要强于唐珍。

若是牛伯做唐珍的副手的话,倒是可以弥补这一点的不足,想到这里,周建安便点了点头,同意了牛伯的请求,而牛伯也是脸上大喜,他可没有任何的嫉妒之心。

洋河堡能越来越好,便是牛伯的最真实的想法。

周建安满意的看了看这些东西,刚走出库房,一阵急促的钟声便响彻了起来。

“敌袭?不对,应该是有敌情!”

周建安皱眉看了看天空,只见不远处有两道狼烟缓缓升起,而两道狼烟仅仅是一个提醒而已,预示着堡外的火路墩等发现了敌情,但是敌情很小,不能威胁到洋河堡的意思。

周建安快速朝着堡墙跑了过去。

第141章 建奴想干嘛

虽然只是两道狼烟,倒是洋河堡上下仍然是一副如临大敌的模样。

这倒不是周建安的军令,而是将士们积蓄已久的作战之心。

周建安站在驱虏门上,脸色凝重的看着狼烟飘来的方向,过了一会,才嘴角轻动,缓缓的说道。

而关宁,王进忠两人则站在他的身后。

“看着两道狼烟,应该是北边的鞑靼人吧,他们应该不会攻击那些烽火墩吧?”

周建安没有打过真正的仗,也没有听说过,他害怕鞑靼人一怒之下去攻击那些烽火墩。

“大人放心,烽火墩人虽不多,但是防御力极强,鞑子只要不是闲的没事,一般不会去攻打烽火墩的。”

关宁赶紧说道,不过 鞑子也不是完全不打,毕竟小小的烽火墩,最多牺牲几个人便可以拿下。

不过也确实没多大的意义。

谁那么无聊会花时间去攻打一个毫无意义的烽火墩。

周建安尴尬的笑了笑,他倒不是担心烽火墩,而是担心里面旗兵的性命,他们毕竟才几人,鞑子真的要攻的话,他们将毫无办法。

可看了很久,也没看见有任何敌人的身影出现。

周建安皱了皱眉。

“老关,叫上骑兵百户队,跟我出去看看。”

“大人,这不好吧。”

王进忠赶紧出声劝解道,眼下敌情不明,贸然出城是很危险的。

“没事,若是遇到人数不多就当实战了,若是以对方人多,咱们马上就跑他们也拿咱们没办法。”

周建安都这样说了,王进忠还有什么好说的,于是只能无奈的点了点头,很快,周建安等人便穿戴好了装备,出了驱虏门后,朝着烽火的方向而去。

不多时,周建安等人便来到燃放狼烟最远的地方,距离洋河堡十五里左右的一处烽火墩。

见是周建安等人前来,烽火墩里的人赶紧打开门走了出来。

“怎么回事,一路上本官也没看见有敌军啊。”

周建安皱着眉对着驻守烽火墩的小旗说道,小旗连忙解释道。

“大人,刚刚在东北方向出现了十余骑建虏骑兵,他们靠近烽火墩查看了一番便朝着西南方向去了,小的怕建虏有大队人马,于是赶紧点燃了狼烟。”

“建虏?”

周建安皱起了眉头,十余骑的建奴骑兵,很有可能是建奴的探马,可他们来宣府打探什么?

周建安有些皱眉,交待好烽火墩以后,便又带着人朝着西南方而去。

而就在周建安等人离开洋河堡后不久,一队十余人的建奴骑兵出现在了洋河堡的视线之内。

王进忠发现之后,立刻命人严防以待。

而那群建奴也是待在远处,对着洋河堡不停的指指点点,没有丝毫打算要靠近的意思。

“哈衣答,本牛录若是没记错的话,这里似乎没有这么大的卫城啊,而且还全是青砖砌成,看来这里不简单啊。”

建奴人群中,为首的一人看着远处的洋河堡有些皱眉的说道。

“和晟大人说的没错,以前这里只有一个小小的军堡,名为洋河堡,是一个兵不满十,户不满百的破落军堡,可为何这里突然兴起这么大的一座卫城,小的也确实不知道。”

在他身旁,一名兵士恭敬的回答道,他也把洋河堡认成了卫城,毕竟一般的卫城也不过如此。

“你看看这卫城外这么多的小麦地,这都是给咱大清种的粮食啊。

哼,要是皇帝陛下再次将宣府当做目标,到时候我一定要来这里劫掠一番,哈衣答,记录好了,咱们赶紧去下一个地方。”

名叫和晟的牛录章京用他那双充满欲望的脸再次看了看洋河堡的方向,调转马头,缓缓的离去。

很快,这一群建奴便消失在了王进忠等人的视线之中。

“建奴为何会突然出现在宣府,大人他们不会有危险吧?”

王进忠看着建奴离去的位置,眼神微眯,喃喃的自言自语道。

两个时辰后,一无所获的周建安等人这才缓缓的回到了洋河堡之中。

一进入堡内,周建安便得知了建奴出现在堡外的时,他听后,整个人便陷入了沉思当中。

他回到千户衙门之内,拿出一张泛黄的粗纸,在上面开始写了起来。

“若是我没猜错,这些人应该是建奴的探马才是,可建奴的探马来宣府做什么?

难道是为下一次叩关做准备?”

周建安这样 想着,越想他越觉得跟下一次建奴的叩关有关联。

在周建安的记忆之中,也只能回忆起建虏大概是年中的时候叩的关,但具体是什么时候,周建安确实记不清了。

首节 上一节 80/99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