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靖:朕真的在修仙 第15节

婢女添上茶水,杨一清开始为张璁细细道来,如今的朝政格局,各位官员的秉性来历,上至内阁六部,下至翰林院九司。

两人谈了很久,婢女来回添了八次茶水,张璁说得口干舌燥,下意识地又举起茶杯抿了一口,却发现这茶恍若白水一般,淡而无味。

一抬头,杨一清也刚好放下茶碗,两人对视一眼,又是一笑。

文渊阁内杨廷和刚刚放下手中的毛笔,细细思索,这几日的变化,越发感觉小皇帝布局深远,处处妙手。

又想到前几日皇帝召张璁进京,虽然对方只不过是一个观政学士,但涉及皇帝,一切都不能轻看。

他赶忙起身招呼起今日值守的毛纪,一起到吏部查阅张璁的档案。

两位阁老来访,吏部自然畅通无阻,大开绿灯,两人就在那里翻阅了大半天,可看来看去也实在瞧不出什么奇特的地方。

毛纪有些疑惑,为什么杨廷和要大动干戈,去查找一个连二甲前三,都没有考中的进士。

毛纪翻了翻手中的卷宗,言道:“张璁此人少有才名,虽未名列三甲,但教学办事亦有独到之处,值得一用。”

杨廷和没好气地看了一眼老搭档,让他过来帮忙查卷宗,怎么反倒起了爱才之心?

毛纪感慨一句:“天下有才之人,如过江之鲤,可难免有沧海遗珠,如何将其找出为大明社稷谋福,才是我等之本分。”

正巧在此时,掌管吏部档案的官员,谈论起以往的一件趣事。

说的刚好还是张璁,说是他在外任职教学,竟然沦落到为人画扇面谋生,连自个儿都养不起。

说着还自顾自地饮起了呤起一句打油诗:“官俸三两三,画扇三面半。”

杨廷和听闻此言,脑海中却仿佛晴天起惊雷一般,一下子所有的线索都串连在一起。

他整个人愣在原地,忽然文渊阁那边留守的两位阁老派人传来消息。

第23章 风起云涌大变始

杨廷和接过小厮传来的信件,一目十行地扫了下去,心中也不由得悚然一惊。

他终究还是晚了一步,张璁的奏本已经递至内阁,两人正急忙召他回去相商。

杨廷和转过身,冲着房间内的毛纪大声一吼:“维之,快,快回内阁!”

也没有等房间里的人回话,他就三步作两步快速朝门外奔去,那动作快得完全不像一个六十多岁的老人。

毛纪翻看卷宗正出神,杨廷和一声大吼打断了他的思绪,老人家一个不小心,差点推倒了存放卷宗的书柜。

毛纪摇摇头,但脚下的动作可不慢,放下手中的卷宗,不急着出门,反而走到了吏部事务司。

他对两人此次查找卷宗做好了登记印证,也是为了防止以后有人揪起错来,连累这两个看守卷宗的官员。

尽管毛纪语气温和,可书写名册的官员就是不敢抬头看一眼,心里还一个劲地发怵,毕竟黑脸阎罗的大名可是响彻朝堂。

将一切安排妥当,毛纪才不慌不忙走回了文渊阁。

依他看杨廷和就是太过于一惊一乍,拥有的东西多了,就不知该怎么取舍。

这天下,是天下人的天下,乱不起来!

蒋冕在文渊阁内急得来回踱步,费宏也好像热锅上的蚂蚁,连喝了好几口茶,最后连茶叶都一股脑倒进嘴里。

“敬之兄,这可如何是好?内阁正要裁汰官员,就有人要上书提俸禄,这不是把我们架在火上烤吗?”

费宏面露难色,仿佛手上拿着的奏本,就是一颗随时会炸的燃烧弹。

“敬之兄啊!此事远不止如此简单,提俸?提俸!这可是要把天捅个窟窿啊!”

蒋冕猛地坐下,侧过身对着一旁的费宏言道:“眼下首辅和次辅都不在,我们必须早做决断。”

说着,他眼中的厉色闪过,重重一拍桌子道:“这份奏本绝对不能出现在陛下的书案上,我们先把它压下来,等两位回来再做处理。”

费宏尽管苦着一张脸,依旧重重地点了点头,他也赞同蒋冕的看法。

仁宗之后大明内阁制度逐渐完善,一应奏本都需要内阁票拟,才会转呈皇帝。

如果越过内阁进行上奏,那就是僭越!

朱厚熜站在奉天殿前的玉阶上,居高临下地注视着东侧的文渊阁。

这局棋,他已经出子了,就看内阁怎么应付。

杨廷和飞速冲进文渊阁,巨大的冲击力让他头上的乌纱帽都差点掉在地上。

他一进来就对着文渊阁内的两人道:“那份奏本在哪?给我一观。”

费宏赶忙起身,将手中的奏本递了过去,杨廷和越看越心惊,越看脸色越沉。

写这份奏本的人绝不简单,以小见大,高屋建瓴,由祖制谈到现实,由表象谈到内在,字字珠玑,数据详实。

更难得的是,奏本一针见血地指出,短暂的裁汰冗员,仅仅只是饮鸩止渴,若想要减少贪腐,最根本的还是需要在制度上下手。

杨廷和慨然一叹,如果早几十年见到这篇文章,或者晚七八年见到这篇文章,他都会大力支持,可如果是现在,那绝对不行!

毛纪慢悠悠地赶了进来,察觉到文渊阁内的气氛不对,凑到杨廷和旁边就读起了奏章。

他瞳孔微缩,双手止不住地颤抖,忍不住破口大骂:“竖子,竖子不足与谋!”

毛纪胸口剧烈起伏,杨廷和见状招呼蒋冕,两人将毛纪扶到了椅子上。

大明权力巅峰的四个人,一时间就在文渊阁内静默不语。

房间里只听得到毛纪的喘气声,连书仆抄录的声音都轻了下来。

杨廷和率先开口打破了沉寂的氛围,他言道:“此时提俸,万万不可,于社稷有害,于苍生有损,于改革更是百害而无一利!”

其他三人都是点头赞同,就开始商量该如何应对。

费宏试探性的言道:“要不把奏本一直压下来?”

杨廷和慢慢的摇了摇头,他一字一句的说道:“陛下怕是已经知道了这件事,想瞒是瞒不住的。”

“什么?”

毛纪吹胡子瞪眼,刚缓过来一口气,就又被气着了。

杨廷和指了指手中的奏本,哑声道:“我想,这是陛下的意思。”

说罢,他就和众人谈起了自己之前的猜测,几人越听眉头锁得越紧。

毛纪将拳头握紧,狠狠地砸在桌案上。

“啪”

桌案上茶碗的茶盖被震落在地,应声裂开。

他眉毛一斜,怒声道:“焉能如此?我等裁汰冗员,不就是为了减少财政开支,此时如果提俸,谁来堵这个缺口?”

费宏道:“仅仅只是裁撤,就让许多人怀恨在心,如果眼下再提俸,激起的就可不是怨恨那么简单了!”

杨廷和摇了摇头,扫视了一眼四周,目光定定地看在大堂中央的青山图上。

“提俸是好事,可在此时那就是坏事,历来国库空虚,要么打百姓的主意,要么打商人的主意。”

“可百姓……”

蒋冕接过了他的话头:“可百姓已经承受不了更重的赋税了!”

他猛地站起身,言辞悲切:“我大明今日之百姓,如饥寒待毙之婴儿,刀俎待割之鱼肉!”

蒋冕指了指自己,又朝着堂上众人拱了拱手:“那日的情形诸位都曾看见,我偌大的朝堂,近乎一半以上都与江浙商人牵扯,如此又怎敢轻易增加商税?”

杨廷和此时的心情很沉重,不得不说朱厚熜这招棋出得厉害,是真正堂皇正大的阳谋。

文渊阁内气氛紧张,奉天殿却云淡风轻。

麦福正给朱厚熜汇报内阁的谈话,末了不着痕迹地恭维一句。

“主上此举,令人拍案叫绝!”

朱厚熜目光只是看在手中的《道德经》,语气平淡的言道:“权谋?权谋只可谋一时,又岂能谋一世!”

随即朱厚熜将手上的《道德经》放下,缓步从奉天殿的御台走到大殿门前。

他一甩龙袍,望向远方天际自语道:“朕要谋的又何止一世!”

“启禀陛下,内阁首辅杨大人求见。”

第24章 文华殿品汤

朱厚熜轻笑一声,言道:“让杨阁老在文华殿等朕。”

仿佛想到了什么,他转过头看了一眼奉天殿。

朱红色的重檐,明亮的琉璃瓦,还有那喷薄而出的大日。

朱厚熜迈着轻快的脚步走向文华殿,一边走着他一边招呼麦福。

“麦大伴,让尚膳司把九珍鸭汤送到文华殿,杨阁老来得急,估计早膳还没有用。”

麦福面带笑意,躬身一礼之后,就吩咐手下人去办。

文华殿内杨廷和出神地望着殿外的海棠,海棠一半枯萎,一半盛开,顶端的那几枝已经蔫了,临近树梢的却开得正旺。

他是来和皇帝商量的,希望能让皇帝改变想法,眼下提高官员的俸禄,对大明来说无疑是雪上加霜。

远远的杨廷和就看到了朱厚璁,眼神中出现几许惊讶。

明黄的龙袍让青年增添了几许威严,原本出神飘缈的气质,也变得凛然莫测。

“臣杨廷和,见过陛下”

杨廷和郑重地对着朱厚熜行了一礼,朱厚熜赶忙上前将他扶住。

“杨阁老不必多礼,你是朕的肱股之臣!”

朱厚熜顺手,就将杨廷和引到了下方的座位上。

两人坐定,杨廷和正欲开口,没想到,朱厚熜先声夺人。

他朗声道:“杨阁老来得急,想必腹内空虚,恰巧朕也未食,那便一同用膳吧!”

话音刚落,杨廷和猛地从座位上起身,一脸正色道:“微臣惶恐。”

朱厚熜语气温和,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味道:“杨阁老用膳吧!”

杨廷和拱手一礼:“臣遵旨!”

朱厚熜眼神示意,麦福轻轻拍了两下手掌,尚膳司的官员便鱼贯而出,手中各自拿着一个精巧的食盒。

杨廷和刚接过小长随递上来的茶,就状若无意地看了一眼麦福。

麦福察觉到杨廷和的注视,笑着给予回应。

杨廷和心中暗自思索,麦福,如今皇帝身边的大内第一人,司礼监掌印太监。

麦福,本就是小皇帝的伴读,可谁也没能料到,小皇帝进京之后,短短三天,就让对方监管御马监,还成为了掌印太监。

内廷权力交接的背后,也必然是刀光剑影,而朱厚熜却能平稳过渡,甚至是以超乎常人想象的速度,这背后……

“杨阁老,别愣神,这九珍鸭汤还是热了好喝。”

朱厚璁清朗的声音在文华殿内响起,杨廷和才回过神,捧起了桌案上的“清汤”。

月白色的汝瓷碗中,一汪明泉清澈透亮,刚凑近鼻尖就有若有若无的醇香,丝丝缕缕勾人肺腑。

首节 上一节 15/184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