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从忽悠许褚当小弟开始 第138节

“这刘铄架子未免也太大了,居然晾了咱们整整两天!”

“是啊,1个两千石的郡守而已,竟也敢如此嚣张。”

“人家还真有嚣张的资本,弱冠郡守,你能吗?”

“嘁!他再怎么有本事,也不能对我等如此无礼。”

“就是,若非族父严令我来,我才懒得过来。”

“这次我1定好好问问他,因何避而不见。”

“在下亦有此问。”

“......”

郡守府,议政殿。

此刻坐满了高冠博带的士人,他们尽皆是从兖州各郡国及周边州郡慕名来投,原本怀揣着梦想而来,不曾想来到此处,却连郡守的面都没见上。

因此,众人1个个心里窝着火,甚至某些人面有愠色,眉头紧攒,怒目圆睁,怀抱双拳,气冲霄汉,非得要找刘铄要个说法不可。

虽然荀彧已经预料到竞争压力会很大,但当他眼瞅着4面8方,尽皆是兖州士族子弟,甚至数都数不过来,还是不由地心头1怔。

“文若放心。”

幸亏有好友程立在旁陪着,否则他还真有些受不了:“凭你的名号,肯定会有1席之地,只是委屈了你,千里迢迢而来,竟是这般结果。”

荀彧捏着颌下1缕短髯,面带微笑道:“我倒是不觉得委屈,只是在好奇,咱们这位郡守要如何处理眼前的局势。”

程立颔首淡笑:“是啊,我也在好奇,即便准备新修8个城池,但官职却只有那么几个,如何分配,才能令众人满意,是个难题。”

“文若。”

程立瞥向荀彧:“你以为呢?”

荀彧捻须,摇了摇头:“刘郡守奇思妙想,非常人可以揣测。”

程立点点头,深以为然地道:“是啊,能将危局巧妙转化为机遇,刘郡守之谋,绝不可以常理度之。”

“不过......”

话锋1转,程立眸中闪烁着期冀:“你荀文若可非常人,而是王佐之才,难道还有你揣摩不透的人和事?”

荀彧顿感无奈,摇头叹道:“王佐之才不过是何先生谬赞而已,彧可担不起此等美誉,仲德便别拿在下玩笑了。”

“怎么是......”

“郡守到—!”

程立话音未落,便听殿中响起个洪亮的声音。

刹那间,满殿士族所有的目光,齐刷刷聚焦向通道处。

但见......

刘铄穿着1件浅灰色长衫,乌发束顶,襟袖微扬,从通道处阔步走来,其人身姿修长,匀称挺拔,龙行虎步,透着股不容忽视的力度。

人群中的荀彧打量着迎面走来的年轻人,不自禁缓缓点头,心中暗赞:“此人便是刘铄,果然是1表人才。”

伴随着刘铄的入场,殿中的喧哗声彷佛被他的凛然气势所摄,顷刻间戛然而止,整个大殿噤若寒蝉,鸦雀无声,落针可闻。

刘铄柔和的目光扫过在场每1个士人,有些人是熟悉面孔,可绝大多数却只是1面之缘,这次是他们第1次互相认识。

不过......

虽只是匆匆1瞥,但擅长察言观色的刘铄,能从众多士人的眸子里,感受到1股子愤怒,如火山般,即将爆发。

刘铄非常清楚,自己闭关了足足两天时间,1定得罪了很多士人,对方心里有些怒火,倒也是人之常情,但对于金牌销售出身的刘铄而言,只是小场面罢了。

“在下刘铄,中山靖王之后,汉景帝玄孙,如今的东郡郡守。”

简单的自我介绍,让刘铄有种梦回现代,在新员工培训会上面对新人炽热眼神的既视感,只不过眼前这帮人自恃更高,眼神中少了1丝谦卑。

不过没关系,你们出身再怎么牛逼,家族再怎么厉害,但在汉室宗亲的金字招牌面前,依旧被秒得渣都不剩。

既然编撰了这套身份,那就得时刻亮出来镇镇场子,尤其殿中还有汉室的绝对忠臣荀彧,就更是要大方地亮出来,坚定其辅佐自己的决心。

果然!

众人的眼神和善了不少。

刘铄趁热打铁,朝着众人躬身1礼,致歉道:“实在抱歉,突发急事,因此闭关了两日,未能与尔等11会面,失礼之处,还望海涵。”

此前原本还有些怨言的士族子弟,眼瞅着刘铄如此谦卑,丝毫没摆郡守的架子,心中的怒气,又减了3分,1腔怒火还没发,便被刘铄3言两语,彻底浇灭。

“原来是有紧急情况,怪不得会这样。”

“我就说嘛,刘郡守如此,1定是有原因的。”

“1上来就道歉,害得我连脾气都没得发。”

“......”

刘铄躬身结束,直起身子时,目光再次扫过殿中每1个士人,那1缕怒火果然再次减弱3分,绝大多数都变得柔和起来。

不过......

仍旧有某些人心有怨气。

不等刘铄开口,便有个声音在人群中响起:“敢问刘郡守,是何等急事,比我等还重要?可否给我等1个合理的解释。”

“这个问题问得好。”

刘铄立刻接上话茬,目光转向殿中男子,朗声言道:“其实本郡守此次闭关,不为别的,正是为尔等前途闭关。”

“为我等前途闭关?敢问郡守,这是何意?”

“很简单!”

刘铄面带微笑,继续言道:“大家来我东郡,欲助铄1臂之力,争取在入冬之前,解决黑山军乡民的安置问题。”

“这1点,铄心知肚明,更感激之至!”

“可是......”

话锋1转,刘铄细眉1蹙,轻声道:“即便本郡守决定新修建8个城池,但所能容纳的官职也是有限的。”

“大家乘兴而来,想要为本郡守尽绵薄之力,若是本郡守胡乱安排职位,相信大家心中必有怨言,更有甚至,会说我刘铄昏聩,没有识人之明。”

“被尔等骂,本郡守绝无怨言,毕竟是自己没有尽到郡守的职责,妄为人主,但若是因此埋没了人才,本郡守必定抱憾终身。”

“是以!”

言至于此,刘铄声音洪亮地道:“本郡守冒着失礼的风险,决定闭关两日,势必要找到1个公平、公正、公开的办法,量才录用,让尔等尽皆满意。”

实际上,刘铄之忧,正是众士人之忧,尤其刘铄避而不见,更令这种猜疑愈盛,如今刘铄正面回应此事,瞬间击中众士人心坎:

“哦?那不知郡守可想到了办法?”

“难不成,郡守当真想到了两全其美之法?”

“......”

第201章 汉末kpi绩效考核,卷死三国…

“哦?”

人群中的荀彧不由地眼神骤亮:“没想到刘郡守闭关,当真是为了此事,我还真想瞧瞧,他会如何令众人心服口服。”

“是啊。”

程立点点头,同样来了兴趣,炯炯双目凝视着上方刘铄,期待着他的回答:“以刘郡守的才智,必定会是1个令人意想不到的答案。”

......

此刻,上首刘铄摆手示意众人安静,旋即直奔主题道:

“为官者,为民也;为政者,为国也。”

“民乃国本,本治则国固,本乱则国危。”

“而为官从政,便是治民安国,兹事体大,不可不察。”

“本郡守选官只有9个字,即优者上,平者让,庸者下。”

“因此,如何评判为官者的能力,是优、是平、是庸,才是选拔、升迁、奖励的根本。”

“只有解决了这1点,才能真正为民选择出德才兼备的好官,从而造福1方,安民定国。”

满殿士人听到刘铄这1番话,纷纷点头表示赞同。

大家千里迢迢赶来,便是要贡献自己的力量,安民定国,造福1方。

优者上,平者让,庸者下。

的确是最理想的选用官员原则。

可是......

说起来容易,但做起来便难了。

真正的公平公正公开,是非常难达到的。

是以,满殿的士人对于刘铄的回答,愈来愈感兴趣,听得也愈来愈认真,不肯放过任何1个细节,毕竟它关系到了自己将来的前途。

“而本郡守的人才评价模式,乃是以业绩为导向的准则,将各岗位责任罗列出来,再加以分解、量化,形成1套完整的评价体系。”

“为此。”

刘铄的声音陡然间提高了数个分贝:“本郡守将近年来东郡各县的内政资料,连夜整理出来,在既定的事实资料上,制作了岗位责任书。”

“比如,濮阳县有田多少亩,其中水田多少、旱田多少,未开垦荒田多少,往常5年内的粮食收成多少,田赋收入多少,这些尽皆有据可查。”

“而签订了县令的岗位责任书,便是要今年开荒达到多少亩,兴修水利多少,旱田变良田多少,亩产提高多少,田赋收入提高多少。”

“当然!”

言至于此,刘铄强调道:“本郡守列举的只是民政,还有军政等,也会加入岗位责任书,而后进行定期的量化考核。”

“成绩优越者,本年度优先升迁,成绩合格者,本年度待定,成绩低劣者,直接淘汰,以无官士人替代,从而达到优胜劣汰的效果。”

“鉴于本年度任务比较紧张,因此暂时1月考核1次,初期选拔的县令、县尉、县丞,要接受待定士人的考核,优者上,平者让,庸者下。”

满殿士人纷纷露出惊骇的神色,不断思考着刘铄的办法,至少从规则上而言,是相对比较公平、公正、公开的,任何人都有机会。

彷佛只是1瞬,满殿士人便如同沸油中被淋了1勺冷水1般,瞬间炸开了锅,7嘴8舌地热议起来:

“似乎还挺公平的,业绩优良,便可升迁。”

“是啊,如果业绩低劣,便是能力不足,退位让贤,倒也理所应当。”

“嗯,这样不会让庸者霸占位置,祸害百姓,听着极其公平。”

“关键是考核人员乃是无官的待定人员,为了自己的仕途,他们1定会非常严苛。”

“没错,而且考核标准制定有据可依,是否为民办事,1目了然。”

“刘郡守果然神人也,竟能想出如此办法。”

“果然公平、公正、公开!”

“我同意!”

首节 上一节 138/291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