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从忽悠许褚当小弟开始 第81节

卫晏饶有兴致地点了点头,深感刘铄言辞颇有分寸,能顾及卫家颜面,心中好感不由涨了三分:

“没错,正如子明所言,咱们是相互探讨,共同进步。”

“事情其实是这样的。”

当下,刘铄倒也没有丝毫犹豫,便把雒阳之战的起因、经过、结果,一个细节不落地和盘托出。

只不过......

为了能够获得卫家的投资,刘铄故意淡化了曹操、孙坚的作用,将自己放在了运筹帷幄的指挥位,而将典韦、许褚的作用夸大,彷佛是自己独立完成的一般。

反正不论是曹操也好,还是孙坚也罢,在整个战役中,全都是附庸一般的存在,别说是卫晏了,就算是十八路诸侯,也未必能注意到二者的功劳。

“总之,这一次的夜袭偷袭,牛辅的反应与铄的预料完全吻合,虽然有些取巧,但也着实证明,此乃天意,董卓必败,我军必胜!”

卫晏起初还在怀疑雒阳之战的真实性,但当他听完刘铄缜密的分析与布局,每一个节点设计皆有其相应理由时,他彻底心服口服。

虽说此次战役打得有些凶险,牛辅若是没能按照刘铄的分析布局应对,势必造成不可挽回的损失。

但是......

卫晏听得出来,刘铄只是讲了其中一小部分,那些没有发生的细节与可能性,想必他也有应对之策。

怪不得刘铄敢妄言即便是董卓守雒阳,他也有信心将其拿下,人家已经牢牢掌控了战局的走向,不论何人驻守,皆有应对策略。

这世上哪有什么料敌预先,有的只是掌控大局,不论敌人如何应对,自己皆有应对办法与策略,这便是智者、强者!

“难以想象。”

下方卫凯深吸口气,又缓缓呼出:“将军经历了这般凶险的战役,方才拿下雒阳,若是其中任何一个环节出现问题,皆有可能满盘皆输。”

即便是在上首端坐的卫晏,也不由地揖了一揖:“雒阳之战,足以证明将军对兵法的理解程度,已经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老朽佩服之至。”

“雕虫小技而已,不值得一提。”

眼瞅着卫觊、卫晏皆已经被自己征服,刘铄面上虽然始终保持镇定,但实际上,内心已然乐开了花。

现在!

也是时候切入正题,跟卫晏聊聊粮草的事情了。

于是乎,刘铄长出了口气,炯炯双目中表露出遗憾的神色:“可惜啊,我刘铄因为兵少,终究没能追上董卓,将其诛杀。”

卫晏立刻接上话茬:“子明赶来河东招募兵马,又得郡守的鼎力支持,截至目前,怕是已经招募了数千士卒,待返回战场时,必可再建奇功。”

“嗯。”

刘铄极其肯定地点了点头:“从目前招募士卒的效果上看,的确不错,应该能得个数千士卒,可士卒够了,我军的粮草又成了一大难题。”

特殊原因,换网址了:

第119章 三万石粮草,果然豪横!

“这......”

卫晏可是卫家家主,年逾花甲,年轻时也曾在朝中做官,与各种人物打交道,称之为老狐狸,绝不为过。

此刻,刘铄把话题引到粮草上面的一刹,卫晏便明白了刘铄此来卫家的真正目的,正是为粮草而来。

他捏着颌下一缕山羊胡的手猛地一滞,但也仅仅只是一瞬,旋即恢复如常,继续捻须,淡然笑着,权做回应。

卫家在河东经营了上百年,说它是河东郡的土皇帝,丝毫不为过,每年收回来的粮草,压根就吃不完,甚至还要往外售卖。

别说刘铄只有数千兵马,就算是过万兵卒,只要卫晏一句话,照样可以让他们日日饱餐,毫无压力。

不过......

问题的关键在卫晏这里,从来都不是粮草,而是他们卫家能从刘铄的身上,攫取到什么样的价值。

如果这一点不能明确的话,别说提供数万石粮草了,就算是一粒米,刘铄都别想从卫家拿走:

“子明言之有理,军队规模变大了,粮草、装备、军饷等问题,便益发的突出了,若是不能解决,军队则难以持久,最终必会分崩离析。”

卫晏先是肯定了刘铄的担忧,甚至还故意把问题夸大,引导至分崩离析的程度,其主要目的也是为了给刘铄施压,让他明白是自己有求于卫家。

刘铄何其聪慧,立刻从卫晏的这番话中领悟到其更深层次的含义,不就是想从自己身上,捞点东西吗?

简单!

开空头支票这种事情,自己最擅长了。

当然了,刘铄也不会傻乎乎地直接挑明,而是顺着卫晏的思路道:“是啊,缺少粮草,军队的确难以持久,因此铄已经派人在打听,何处才能购买到足额粮草。”

“卫老或许不知,铄麾下大将徐晃,便是河东郡人,此次能来河东招募兵马,也是他的引路人,才有幸见到郭郡守。”

“而且,徐晃还为我引荐了不少河东豪杰,比如程银、李堪、侯选,如今在我军中担任军司马,他们家族虽不如卫家富裕,但也应该能解决一些负担。”

言外之意,我刘铄的选择可远不止你河东卫家,你最好别在我面前摆世家豪族的臭架子,更别提什么太过分的条件,否则连根毛你都捞不到。

卫晏闻听此言,眉头果然微蹙,他没想到刘铄年纪虽轻,但性子极其刚烈,不易屈服,想要以势压人,以极小的代价攫取最大的利益,绝无可能。

如果卫晏压根瞧不上刘铄,自然可以仰天哈哈一声,双方交易就此作罢,权当只是过来碰个面,吃个饭,聊个天而已。

可惜......

卫晏确定一定以及肯定,刘铄是个难得的人才,虽说传国玉玺的出现,令讨董的局势蒙上了一层雾霭,但从刘铄招募兵卒的力度上看,他还是准备继续干下去的。

卫家沉寂的实在是太过长久了,如今好不容易抓到一次机会,又岂能就这样轻易放弃,卫晏不缺粮食,他缺少的是卫家出头的机会。

“程家、李家、侯家虽然有些家业,但能够提供的粮草极其有限,怕是难以满足子明数千兵马的日常用度。”

卫晏捏着颌下一缕胡须,扭头瞥向刘铄,干脆直接摊牌:“在河东郡,除了我卫家有此实力外,其余士族,皆不足道哉。”

“哦?”

眼瞅着卫晏率先挑明,刘铄心中暗喜,但面上却依旧保持镇定:“那不知卫老可否资助铄一些粮草,以完成讨董之大业。”

“等铄诛杀董卓,迎回天子,必向天子禀明,今日得卫家资助粮草,才能再起雄兵,或许龙颜大悦,降福泽于卫家。”

卫晏面上浮出一抹淡笑,饶有兴致地打量着刘铄:“子明啊,你有此心,老朽非常感动,这样如何,我且拿出三万石粮草,助你完成讨董大业。”

三万......

三万石粮草?

刘铄心里咯噔一下,幸亏他早有心里准备,否则当真要惊出表情包不可。

河东卫家不愧是真正的世家豪族,竟然一张嘴便是三万石粮草,果然豪横!

啧啧—!

人比人得死,货比货得扔。

想想之前自己靠忽悠,得到袁术、袁绍的一千石粮草,还沾沾自喜,感觉自己棒棒哒。

可现在想来,一千石粮草对于袁术、袁绍而言,根本就是九牛一毛,微不足道。

以这些粮草来拉拢自己这个强悍的助力,这笔买卖简直划算得狠呐!

投入小,回报大。

如果买卖成了,那就大赚一笔。

如果买卖不成,也不过就损失一千石粮草而已。

而现在自己已经表现出一定的能力,卫家开出的价格,自然是水涨船高,三万石粮草砸到自己身上,也不过求的是个未来的可能性。

“卫老如此慷慨,实乃朝廷之幸,万民之幸。”

刘铄努力使自己保持镇定,正襟危坐,拱手抱拳,气势上竟是丝毫不落下风,完全没有吃人家嘴短,拿人家气短的卑微模样:

“铄替全军的将士,感谢卫老的资助。”

“这樽酒。”

言至于此,刘铄举起面前的酒樽,朗声言道:“谢卫老。”

卫晏面带微笑,同样捧起面前的酒樽:“尔等才是朝廷的功臣,老朽不过提供些粮草而已,不值得一提。”

刘铄义正言辞:“卫老此言差矣,不论是战场杀敌,还是提供粮草,甚至只是给将士们一碗水喝,皆是在为国尽忠,皆有功劳,又岂有高低贵贱之分。”

“哈哈!”

卫晏仰天哈哈一声,饶有兴致地打量着刘铄:“子明说得好啊!只要是为国尽忠,所做之事不分大小,尽忠者更没有高低贵贱。”

“来!”

卫晏再次捧起面前的酒樽,相邀众人:“咱们一起,预祝子明此次讨董,可以旗开得胜,马到功成,诛杀董贼,匡扶汉室。”

刘铄跟着举起酒樽,立刻补充一句:“卫家不愧是百年世族,世食汉禄,朝廷能有卫氏忠义如此,我等又何愁灭不了奸贼董卓!”

“干!”

刘铄的声音铿锵有力,掷地有声:“这一樽酒,权当是我军的庆功酒,大家满饮此樽,预祝盟军大胜,董贼必败。”

特殊原因,换网址了:

第120章 从今以后,军营便是我关平的家…

酒宴很快结束。

卫晏、卫凯亲自将刘铄送出府邸,目送其离开。

“父亲。”

卫凯长出口气,终于忍不住好奇,开口询问:“您当真以为,那刘铄可以引兵杀入长安,将董贼诛杀,迎回天子?”

卫凯记得非常清楚,刘铄还没来的时候,自家父亲便已经断定,传国玉玺莫名现世,给盟军讨董蒙上了一层阴霾,使得事情变得愈加的复杂。

甚至,父亲还说出了“天下必然大乱”的话来,从某种意义上而言,证明自家父亲是不太看好讨董的未来。

可是......

为何父亲还要资助刘铄粮草呢?

卫晏将幽幽目光收回来,落在儿子身上,转身回府时,他才缓缓言道:“三万石粮草而已,对于咱们卫家,根本不是什么难事。”

“至于讨伐董卓?为父也的确没报任何希望,尤其如今耽误了这么长时间,董卓必然可以平安抵达长安,届时以一支劲旅守住函谷关,那刘铄怕是有天大的本事,也杀不进去。”

听到自家父亲这么说,卫凯更加好奇:“既然父亲断定讨董必然失败,因何还要资助那刘铄粮草?此人油嘴滑舌,心机颇深,满嘴煌煌大义,但实际上,人精如鬼,不可深交。”

“是啊!”

卫晏长出了口气,轻声道:“刘铄此子的确心机颇深,可没有心机的人,在这个乱世是活不下去的,为父欣赏的便是他的能力与心机。”

“袁绍、袁术二人,你可还记得?”

“当然!”

“袁绍乃是庶出,袁术乃是嫡出次子,这二人勾心斗角,明争暗斗,天下人所共知,刘铄来之前,不过一主一仆,可他周旋在二袁之间,反复获利,反倒成为了最大的赢家。”

“你觉得......”

言至于此,卫晏扭头瞥向儿子:“像这样的人,当真会被粮草问题难住?”

卫凯眉头紧攒:“这个......”

卫晏笑了笑:“咱们拒绝了他,他还会找别人,甚至会从刘岱身上入手,想尽一切办法,解决粮草问题。”

“可是......”

首节 上一节 81/291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