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我天天死谏,成千古一相? 第4节

“敢问陛下,百姓为何要造反?”

“因为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

“所以百姓要造反!因为百姓知道,他们造了反夺了天下进了朱门,他们便能过上酒肉臭的日子!”

“若是朱门亦遍地冻死骨,百姓何来谋反之意?!本来就饥寒交迫,费尽力气拼杀,岂不是浪费体力?”

朱元璋眼睛登时一亮。

脸上也逐渐的浮现出了一抹笑意。

不就是这么回事吗?

哪怕是你朝廷没钱,朱门一个个都不需要冻死骨,百姓们看到官员们跟他们一块挨饿,他们也不会起来造反。

不反是饿肚子,反也是饿肚子。

谁闲着没事造反啊!

朱元璋的眼睛愈发的明亮了起来。

死死的盯着苏谯继续问道

“若是藩王、公卿家里的粮食不够呢?”

苏谯淡然道

“更简单。”

“废了陛下的祖训便是!”

如果说刚才老朱的那声“好”可能救了苏谯的话。

那苏谯这句“废了祖训”便等于是又自己把棺材板又给重新钉上了。

《皇明祖训》首章是怎么说的?

“文武群臣即时劾奏,将犯人全家凌迟处死!”(原话)

茹太素看向苏谯的目光都不由得有些哭笑不得了。

小子。

你自己活够了。

你家九族也活够了?

唯有苏谯丝毫不以为意,毕竟之前也接受了一点记忆碎片。

这具身体从小就是孤儿。

杀九族跟杀他自己,没什么区别。

听到苏谯要“废”了自己的祖训。

老朱下意识的便要命人将苏谯给推出去砍了。

但最终老朱还是忍不住克制住了自己心中的怒火。

后世子孙若是按照自己的祖训仍旧是走到了那个地步。

那不就是说明自己的祖训也有问题吗?!

朱元璋静静的打量着苏谯。

“为何要废了咱的祖训?”

苏谯丝毫不以为意,淡然道

“因为海禁!”

“前宋两朝不禁海,百姓富庶,亘古未有!”

“陛下祖训禁了海,无异于自断一臂!”

此话一出。

朱元璋的老脸顷刻之间便阴沉了下来。

“海外,当真有你说的那般富庶?”

苏谯无奈的耸了耸肩膀,而后一本正经的看着朱元璋说道

“富庶不富庶,学生不确定。”

“但是学生确定,在海外可以找到足够多的粮食!”

说罢,苏谯兀自朗声道

“我大明之南,有国一曰交趾,二曰安南,此二地皆为前唐旧地。”

“陛下可知,此二地为何降而复叛,叛而复降,终成今日之势?”

朱元璋疑惑的问道

“为何?”

苏谯清了清嗓子,一本正经的说道

“无他。”

“其国富,而我大明穷!”

“故而交趾安南,降而复叛!”

话音未落,站在一旁的黄子澄便忍不住站出来,指着苏谯的鼻子大骂道

“大胆!此乃谨身殿,焉有你这贼子胡言乱语之地!”

“陛下,臣奏请将此子推出午门,寸桀处死!”

苏谯压根就不在乎黄子澄的话。

心中也只剩一个想法。

凌迟也行吧?

不然直接砍头这钱拿的不安生啊!.

5,朱家的天下,就是要用朱家的血来染!

“退下!”

黄子澄兀自上前,对着身后的一众锦衣卫高声喊道

“都听见了吗?陛下命尔等将此人推下去!”

一众锦衣卫闻言一愣。

正要上前。

朱元璋猛地一拍桌子,厉声呵斥道

“咱让你退下!”

黄子澄打了个激灵,这才堪堪退了回去。

朱元璋继而盯着苏谯面无表情道

“那后生,你继续说你的。”

“中原乃天朝上邦,怎就不及他交趾、安南富庶了?”

苏谯闻言也不由得一愣。

你老朱吃错药了吧?

这都不砍老子?

苏谯深吸了一口气无奈的叹息道

“非其国不及中原富庶。”

“乃其国富庶于两广岭南,从而在经济上与中原割离开来。”

“正如高丽富庶于辽东,故而高丽孤悬海外,交趾、安南亦是此理。”

“而交趾、安南土地肥沃,粮食一年三熟,故而人丁滋生,废海禁,取海道南下交趾取粮,此为必行之举!”

此话一出。

朱元璋登时便是眼前一亮。

眼前此人虽然看似孟浪,但是说起话来倒确实是有理有据。

高丽、交趾、安南三国偏居海外,差不多就是因为接壤之地贫瘠而其国富庶。

而且即便单凭这后生对周围番邦的了解。

便已然是一个可用之才了。

只不过此时的朱元璋还在注视着苏谯。

“方才你说先抄士大夫的家,咱现在问你,这个家,你打算如何抄,从何处抄起?”

“再说了,若是后世之君,把士大夫的家给抄了,天下读书人又当如何看我大明的后世之君,如无人入仕,我大明又靠何人来治理天下?”

“如此一来,岂不是将天下读书人,推到了乱民那一边?!”

苏谯冷哼一声。

抬起头看着老朱笑道

“方才陛下所说,关外可是有强敌环伺?”

朱元璋兀自颔首。

“是,其敌远强于北元。”

“那敢问大明可是再无可用之兵?”

朱元璋闻言一愣。

这一点崇祯倒是没跟自己说。

不过想来也差不多了。

若是有兵可用,哪里能把他给逼成那样。

“是!”

苏谯听到面色一松,而后淡然道

“只需一支兵马,天下可定,社稷可安!”

朱元璋顷刻之间便死死的盯着苏谯问道

“哪支兵马?!”

“朱家军!”

此话一出。

首节 上一节 4/446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