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三国当皇帝?不,我直接成圣 第319节

  诸葛亮感觉张谦的这些话都说到了他心坎上。

  诸葛亮提笔一挥,在报纸上又添加了一条评语。

  ……

  曹真最近总是察觉不对劲,就好像有无数人在监视他一般。

  但这怎么可能呢?

  他可是在曹丕的身边,外面就是十几万的大魏军队。

  “曹真将军,魏王召你。”

  曹真点了点头,询问来人魏王是因何事召他。

  然而来人摇了摇头,表示魏王急召众人,并未说明事项。

  曹真与曹丕交情匪浅,丝毫没有起疑。

  曹真到的时候,帐内只有曹丕贾诩等几人。

  曹真简单行礼后便站立一旁。

  “子丹,荆襄传来的报纸你可曾看过?”曹丕问道。

  曹真摇了摇头,曹丕便把报纸递给了他。

  曹真一看,十分笃定的说道:“王司徒犯了一大过错!”

  “哦,何以见得?”

  “那张谦素以口舌闻名,王司徒不知扬长辟短,反以唇齿相激,如此这般,岂不是正中了张谦下怀?”

  “那依子丹之计,应对张谦该如何是好?”

  “一不做,二不休,示之以强,对之以力,以雷霆万钧之势摧枯拉朽,对付奸诈之人,最简单有效的办法就是以力破之。”

  这是曹真吃了好几次亏总结出来的道理。

  曹丕看向贾诩,两人对视一眼,微微点了点头。

  曹丕一开始对曹真是有疑心的,但是当他亲到战场督战攻城之时,曹真于禁等人皆是身先士卒,不避刀剑,一次次杀上城头,掉下飞梯后又再次攀爬,如此这般反复。

  战场上,曹丕想到了孙权周瑜的事情,他默默告诉自己,如果连于禁曹真这样的心腹股肱之臣也背叛了自己,那他认了。

  当然,热血过后,曹丕为了稳妥起见,还是加强了校事府对重要大臣的监视。

  曹真说完没一会,其他文臣武将也陆续到达帐内。

  曹丕提起了洛阳被围攻,眼下如何增援的事情。

  众人意见不一,有说要趁消息尚未走漏,先行打下宛城;

  也有人指出洛阳的重要性,说宁可放弃宛城也要回师洛阳。

  更多人则是提议分兵为之。

  ……

  洛阳附近。

  王朗当日被张谦一席话语气得说不出话,险些跌落下马。

  而后,黄忠趁王朗大军士气低沉一番冲杀,王朗险些命丧当场,若不是张谦担心王朗身后有夏侯惇大军设伏,恐怕王朗的诈败就要变成真死了。

  王朗经此一遭,身体大不如前,一直病卧榻上,时常被噩梦所惊醒。

  孝廉!

  断脊!

  先帝!

  张谦口吐这些字眼的画面时常浮现王朗脑海,让他精力交瘁。

  好不容易等他休养了几天,勉强可以出门。

  他在院内晒了一会日光,突然听到隔墙外有人居然在谈论他和张谦对阵时说的话。

  荆州刘备,好生歹毒,竟然将此事公诸于报纸之上。

  王朗感觉一股闷气涌上心头,他下意识的想要握紧拳头,却偏偏使不上力气。

  这时,他又听到外面的人说道:“你们知道现在外面是怎么评价王朗的吗?”

  “怎么评价?”当即有人问道。

  “有人下了评语,你们且听我一语道来:

  幼慕东海有贤良,今耻污名伴耳旁。

  从此世人愧名朗,多少子孙恨姓王。”

  王朗眼睛突然睁大,嘴巴微张,眉头拧成一团,脸上充满了呆滞,整个人仿佛被雷声震住了一般。

  从此世人愧名朗,多少子孙恨姓王!

  此评语一经传出,他王朗不仅要遗臭万年,而且日后每一个姓王的恐怕都要骂上他几句了。

  “王司徒!”

  “王司徒!”

  不久后,王朗被人发现倒在院中。

  ……

  邺城一间小院内,司马懿一手拿着报纸,一手拿着甜果,摇头晃脑,颇为自得的说道:“区区言语,伤不得我分毫!”

  这时,一女子抱着婴儿自屋内走出,看着司马懿这般模样,怒斥道:“司马懿,你丢了官服也就罢了,你一个大男人穿我衣服干什么?”

  ……

第555章 张子让论兵 夏侯惇应对

  当日在阵前,通过对王朗的试探,张谦已经确认夏侯惇就在邙山之上。

  此时在张谦的部署下,张飞马超关平已经陆续攻克洛阳周边的关隘。

  接下来就是以点带面,逐渐压缩夏侯惇的生存空间。

  法正此时正在研究张飞马超送来的战报,轘辕关守将被张飞斩首,大谷关守将不战而逃,唯独伊阙关守将还在苦苦支撑,但如果夏侯惇不施以援手,伊阙关失守也是迟早的事。

  “眼下我们虽然从外围包围了洛阳,但自己也深陷曹魏的包围之中。夏侯惇稳稳站住洛阳城和邙山大营,二者互为犄角,一旦邺城和宛城外的曹丕行动起来,我们将会陷入十分的危险当中。”

  法正分析道,他没有提东面的陈留,因为洛阳往东是曹魏的腹心,这些地方的军队都被曹丕征召南下了。

  张谦自然知道这些,“邺城方面不用太过担心,曹丕南征带走了大部分的军队,只留有夏侯霸等寥寥数将,几千人马,有庞统坐镇上党,虎视河内等地,即便夏侯霸敢于出击,也一定会受到狙击。”

  “我们最需要担心的是曹丕,此时的洛阳已经十分的危险,曹丕一定会来。”张谦十分的肯定,事实上,如果不是洛阳离潼关太近,曹丕已经准备迁都了。

  历史上,曹魏实行的是五都制。

  洛阳(继承东汉政权合法性,曹丕称帝之地);

  许昌(囚禁汉帝之所,曹魏龙兴之地);

  邺城(封爵之地,曹魏政权大本营);

  长安(抗击蜀汉的前沿阵地);

  谯城(今安徽省亳州市,曹操起家之地,讨伐江东必经之地)。

  但此时,关中合肥都已丢失,曹丕必须守住邺城、洛阳、谯城,以此来保住无天险可守的中原。

  而这之中,又以洛阳最为重要。

  “子让觉得曹丕会如何行军,又用多少兵?”

  “最近的自然是从宛城直接向北,经过梁县广成关;其次是返回许昌,再经新郑,汜水进入洛阳。兵贵神速,我不认为曹丕会回到陈留然后从封丘扬武往西打。”

  法正赞同,“子让先行占领伊阙、大谷、轘辕三关可以阻止曹丕北上,东面攻下旋门关后也可惜抵挡从汜水关过境的魏军。不过曹丕身边不乏能臣猛将,他不会不知道前面会有埋伏,一旦被曹丕试出虚实,然后与夏侯惇南北夹击,我们面临的风险极大。”

  夏侯惇舍弃周边地区,只保留洛阳、邙山两处大营的做法,给了张谦顺利合围的机会,不过这一招也避免了手下大军被张谦分而击溃,保存了实力。一旦曹丕北上和张谦僵持住,夏侯惇在敌人腹心的这一刀将会十分的关键。

  “所以我们现在一方面必须尽快占领南面三关,然后往南打探曹丕的行军路线;另一边,不能让夏侯惇在这么继续舒服下去,洛阳城和邙山大营,我们必须攻下一个。”张谦说道。

  “子让准备打那个?”

  “夏侯惇在哪,我们就打哪个!”张谦肯定道。

  兵贵神速,但用兵切忌急躁,所以张谦并没有下令立即动兵,一方面他继续使用攻心之策,不断沿洛水放出劝降书,还有征召原些逃往关中的官员,让他们一同劝降。

  其中最重要的人就是钟繇。

  钟繇原为司隶校尉,从东汉的官职上来说,夏侯惇这个河南尹还是他的麾下,夏侯惇在平叛河东之乱时,也曾归钟繇节制。

  钟氏对关中洛阳的影响巨大。

  后来司马氏当权的时候,钟会造反,只死了三人;邓艾立下大功,家人死的死,流放的流放。

  洛阳城内世家众多,想法也各不相同,不过夏侯惇治民有方,为人也恭俭有度,在他大军尚在的情况下,城内民心表面上倒没有出现明显的波动。

  张谦一直在等待,直到魏延传来消信,说他已经经过涧水,顺利的拿下了孤城,张谦这才全军出动,在邙山脚下扎营,与夏侯惇争锋相对。

  张谦不断派人挑衅,引诱夏侯惇下山来攻。

  “盲夏侯,邙山上都是鬼魂,小心变成孤魂野鬼,快快下山与爷爷决一死战!”

  “夏侯惇,你家大王已经被我们斩啦!”

  “夏侯惇,你的胆子是和你的眼珠子一样,被人给射穿了吗?”

  正所谓骂人要骂短,打人就打脸。

  反正是小兵去骂的,跟他张谦无关。

  青史几行名姓,北邙无数荒丘。

  夏侯惇丝毫不介意他站在了一座“亡者之都”上,对于见惯生死的将军来说,生老病死和吃饭喝水是一样的。

  他为将多年,对这些言语的挑衅更是不需要理会,不仅如此,他还勒令诸将,无论张谦怎么骂,都不许枉自下山,否则军法论处。

  同时,夏侯惇也不白白受人侮辱,他同样派人站在山上与张谦的人对骂,引诱张谦攻山。

  一时间,洛水都变脏了。

  此时,夏侯惇最担心的是曹丕那边的情况,只可惜一开始他还能通过南面与曹丕通信,但是现在,不仅是南面,就是东面绕远路,夏侯惇派出去十个人,回来也多不过三人。

  夏侯惇每天都命人观察张谦大军在山下的动静。

  一连几日,山下都没什么变化,除了骂人的声音更大了一些。

  这一日,韩荣来报:“大将军,末将发现了一些蹊跷。”

  韩荣是韩浩的养子,韩浩是最早追随曹操的一批人,常年作为夏侯惇的副将。

  关于韩浩最出名的一件事就是兴平元年,吕布偷袭兖州,吕布派人到夏侯惇营中诈降,因此抓住了夏侯惇。此时韩浩站了出来,怒斥劫持夏侯惇的人“汝等凶逆,乃敢执劫大将军,复欲望生邪!且吾受命讨贼,宁能以一将军之故,而纵汝乎?”

  于是哭着对夏侯惇说国法如此,他不得不这么做,随即召集大军,准备攻打劫持者。劫持者惶遽叩头,夏侯惇因此得救。

  事后,曹操称赞韩浩的做法是“万世之法”,于是发布命令,“自今已后有持质者,皆当并击”,意思是,今后有劫持人质的, 就连同人质一起消灭。

首节 上一节 319/381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