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三国当皇帝?不,我直接成圣 第77节

  “从目前来看,是的!”张谦肯定的回复。

  刘封一惊,直接站了起来。

  李撰和尹默也没想到,襄阳城中为刘备仗义执言的张谦居然公开承认“刘备的仁义不如曹操。”

  张谦摆了摆手,示意刘封坐下。

  刘封虽然不服气,可是想到刘备的教诲,还是坐下来,准备先听张谦说些什么。

  “诸位觉得徐州陶谦,荆州刘表算的上仁义之人吗?”

  “谦谦君子,宽刑爱士,自然称的上仁义之人。”李撰说道。

  “可是他们都失败了!”张谦说道,在刘琮投降之后,刘表自然也算失败者,“为什么呢?因为他们的仁义只是士大夫之仁,他们的仁义也只是散播在士人君子当中,对于底层的百姓,他们并没有做到广施仁义。当初陶谦广称仁义,却是纵容手下的丹阳兵四处劫掠,徐州兵匪一窝,这样的徐州也怎么抵抗得了外来侵略呢?”

  李撰和尹默都点点头,他们游学荆州,自然听过四方英杰的故事,这陶谦治理徐州之时,兵匪不分,像臧霸,张闿这种时而为兵,时而为匪的军阀的确比比皆是,陶谦对此也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所以对于徐州百姓,陶谦真算不上仁义。

  “可刘景升治理荆州多年,民生殷实,百姓安居乐业,难道还比不上曹操吗?”李撰再问道。

  “刘景升之仁确实远大于陶谦,可他一样是士大夫之仁,他的仁义也仅仅停留在蒯蔡庞黄等世家大族身上。至于民生殷实,很大的原因是荆州地处南方,雨水充足,且地广人稀,所以粮食产量充足所致。他的这种仁义散播不到北方贫瘠战乱之地。”

  “先生的意思是说,我父亲也是士大夫之仁?”刘封诘问道。

  “不,主公还没到士大夫之仁这一步,他有的只是君子之仁。”

  刘封听了很不服气,凭啥他父亲连陶谦刘表都不如。

  “主公虽得徐州,却未及撒播仁义,不到一年时间便遭到曹操吕布的袭击,随后颠簸流离,后虽定居新野,可新野弹丸之地,又如何施展大仁大义呢?”

  “那先生为何舍弃曹操而追随刘皇叔呢?”李撰问道。

  “因为曹操的仁乃是霸者之仁,而我从主公身上,看到了王者之仁!”

  “请先生赐教?”众人皆拱手表示。

  “曹操所行仁义,非为百姓,而为屯田之利,一得流民,二得田税,如今北方屯田之民积劳日久,苦不堪言,时有反抗,曹操不思分利与民,而每每强力镇压之,故而我谓曹操之仁乃霸者之仁,非真仁也。”

  “再请教,何为王者之仁?”

  ……

  《张子语录·篇四十二·答李撰尹默所问》记载:昭武皇帝困于江夏之际,撰、默二贤随张子求救于川。

  时有难民西逃,众皆畏之,唯张子不惧,言:“吾爱百姓,百姓皆吾护卫也,有何惧之?”

  后撰、默请教仁义之道。

  张子云:“仁有大仁,有小仁;有王者之仁,霸者之仁。”

  时人不解,张子教之曰:“小仁者仁于亲近之仁,所惠者不过十指之数;大仁者仁于天下百姓,凡日月所照,皆得其惠。”

  时人再问,张子曰:“霸者之仁,唯见其利;唯王者之仁,发乎于心,行之以德,止之以法。百姓未见王者之面而如沐雨露,未闻王者之音而承其教化,未临王者斧钺而规行矩止。”

  时人又问:“何者为优?”

  “刚不可持,霸不可久。唯王者之仁,乃堂皇大道,可王天下!”

  众人遂拜,皆以弟子之礼侍之。

第133章 百姓何安置 山中有鲜橘

  “先生,蜀中多山,更有贼寇作乱,官道之上每隔数里便有一寨,可使这些百姓分散到各个山寨之中,于山野之中找些吃食。”李撰建议道。

  张谦看看身前身后百姓,也知道如此多的百姓涌入,蜀中官吏不可能毫无戒备,势必会分而治之,李撰的建议是中肯的。

  可是再看看山道两侧,群山巍峨,山野之中寻找吃食可是难度不小。

  人们常常会有疑问,古时荒山那么多,百姓为何宁肯忍受地主剥削,也不去开荒呢?

  事实上,水源充足,土地平旷的地方多早被人占据。

  只有离群之地,险要之处,才能够开荒,而这些地方多远离人烟,百姓不可能每天走上三五小时前往耕种之地,除非在山上定居,忍受野兽威胁。

  而在这种威胁之下,你以为一把火就能得到一片肥沃的土地,实际上却是根茎盘结,土硬石多,等你好不容易将土地翻整一遍,你又会发现,这里没有水。

  而古代粮食品种也不像现在这样丰富,所种之物都极其依赖水源,所以,开荒意味着要自己修渠。

  等水渠修好,水源问题搞定,到了收获的季节了。

  这时候,黄员外就该拿着文书过来,告诉你,这片山很久以前就是他们家的了。

  你不仅得照常交税,还得因未经允许,私自耕种缴纳罚款。

  民生艰难,自古如此。

  “钦仲,思潜,你二人去和百姓说一声,路过有人居住的地方,如果有愿意留下的,便给予一些钱财,如果不愿意的,就由他们自己决定吧!至于我们,等过了江水湍急处,就会乘船一路西进,百姓众多,我们也不能全部照顾到。”

  “先生,那些钱财可是主公留给你结交蜀中士子的!”李撰提醒道。

  “仁爱百姓便是结交君子最好的方式啊!”张谦说道。

  “先生一语,令撰茅塞顿开!”李撰弯身郑重行礼说道。

  “还得劳烦你们两个了,关平他们都是武人,虽然勇武过人,性格也不暴躁,可是动作粗糙,语气僵硬,难免吓到百姓!”

  “能为先生效劳,我等义不容辞!只可惜此地距离涪城甚远,否则这些百姓我可遣乡人安顿下来。”

  “钦仲有心了!”

  自长江入川,依次是巴东郡,涪陵郡北部,巴郡,然后穿过广汉郡到达梓潼郡,经涪城改换陆路向西南方向经过雒城进入成都。

  李撰和尹默二人的家乡在梓潼郡涪县,属于益州的核心地带,张谦此时刚刚入川,所以距之甚远。

  自这日起,张谦一路西进,一路结交各个山寨,给寨中主事送上钱财,以便百姓在此安息,顺带也购买一些瓜果蔬菜。

  虽然其他人对入蜀一事显得颇为急躁,可是张谦却依旧不慌不忙。

  赤壁之战开打还有很久呢!

  这么早到成都干嘛?

  担惊受怕吗?

  ……

  一日,张谦的等人站在船头。

  “若非形色匆匆,这蜀中山色真是让人留恋忘返啊!”尹默感到道。

  “蜀中山水好风光,云深处处似仙乡。若非男儿凌云志,哪肯惜别出峡关!风霜险铸九尺躯,剑指他处亦青山!”

  “先生说的极是,倒是我等矫情了!”

  “哈哈,人生经历不同,感悟有就不同,我等各抒己见,何须惭愧。他日功成名就,或许寻一山清水秀之地,颐养天年!”

  “哈哈哈,先生也是妙人,上一刻还是鸿鹄志,下一瞬已做林中翁了。”

  “哈哈哈!”

  关平循着张谦的等人的目光看去,嘟囔道:“这山山水水的有何稀奇的,不都一个样吗?”

  一会,他就发现不同了,“先生,前面有片橘林,快看,那里的橘子又大又黄,肯定很甜!”

  众人循着关平所指的方向看去,那一片坡地果真好大一片橘林,绿油油,黄橙橙!

  “把船只靠过去!”张谦下令道。

  随即吩咐众人一起大喊。

  “嗨,有没有人在?”

  “我们要买橘子!”

  ……

  “嗨,有没有人在?”

  “我们要买橘子!”

  喊声惊起阵阵波纹,随后,山的那边也传来回声。

  “先生,好像没人?”关平说道,眼神中满是对橘子的渴望。

  张谦亦是如此,来到古代,只能品尝到当地应季的食物,先前在蒯府吃到一串葡萄让他回味了好几天,现在,这么多的橘子摆在面前,自然是满口生津。

  “这果实成熟之际,怎么可能没有主人守候?我等再喊喊便是!”尹默开口说道。

  “莫不是见我们人多,吓跑了吧?”喊了一会一直没有人应,关平说道。

  “既如此,我们把船靠过去,摘几个橘子,然后把钱给主人家挂在树上,多给几个钱就当是买的!”张谦也不矫情,开口说道。

  众人一听能吃到新鲜的橘子,自然满口称是。

  “一人三四个,不许摘多,更不许折损橘树,听到没有?”张谦对着船上众人说道,随后便带头走上了岸。

  众人左瞧瞧,右看看,都往着又大又黄的选。

  而张谦则是拿着一袋子钱找了个树杈摆了上去。

  随后,张谦挑了一个鲜艳的橘子,剥皮塞入口中。

  不是很甜。

  但是相比起一直在吃的干粮,可以说是人间美味了。可谓是南金无价喜新尝,含滋嚼句齿牙香。

  张谦等人耽搁了一会,这时,就听见一群人赶来。

  “好胆,刚抓住几个贼人,这会又拿住几个从水路来的毛贼!兄弟们,抓贼!”一壮年汉子带着一伙拿着长叉木棍的小伙将张谦等人包围。

  “快退回来,切莫动手!”张谦知道关平所带手下皆是军中精锐,虽然对方人多,却也没有多少惊慌,可是此事毕竟他们理亏,再要弄出人命可就不好了。

  “快退回来!”张谦再度喊道。

  众人听到张谦命令,纷纷退后,张谦这才欲上前解释。

  一小伙见张谦手中没拿武器,手中拿着叉子就要刺来。

  关平从旁跳出,一刀砍在叉子上,随即一脚将其踹了出去,然后护在张谦身前。

  “阁下好身手,原来是一伙强盗!”那为首老汉咬着牙说道。

  “老丈切莫误会,我等遍喊主人不应,于是自作主张,钱财已挂置树上,非为偷盗。”张谦为了避免事情扩大,连忙指着放置钱财处解释道。

  那老汉见树杈之上果然有个袋子,于是对着身边之人一晃脑袋,一小伙跑过去检查了起来。

  那小伙提着一袋子钱来到老汉面前,那老汉又看了看张谦等人身上,确实没摘多少果子,这里的钱绰绰有余,于是怒气便消退了许多。

  “橘子的事情就这么算了,不过你身边这人打伤我侄子,这事该怎么办?”

  张谦见那小伙已经起来,于是说道:“多谢老丈通情达理,打伤令侄乃是迫不得已,我等愿做出赔偿!”

  “老丈?怎么?我有这么老吗?”壮汉十分不悦。

  这让张谦有点尴尬,这年头还有人在乎这个吗?于是改口道:“大哥说的极是,是在下的错。”

  “大哥?我没你这兄弟!”

  张谦怒了,秀才遇到兵,有理说不清了是吧?

  “那阁下准备怎么办?”

  “嘿嘿,我们不要钱,我们要人!”

首节 上一节 77/381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