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从救糜夫人开始 第168节

指挥作战轻敌冒时的还是他?

曹休性情骄横惯了,一时气怒之下,最后朝着贾逵、满宠两人发了一顿火,指责他们两个策应不力,要是他们早到的话,这会儿两军合壁,就能一举将陆逊歼灭于石亭一带。

贾逵、满宠千辛万苦跑来救援,没落一个好,反而被曹休埋怨,心中也是气忿不过。只是两人官职不如曹休,与曹叡亲厚不如曹休,只能低头领令替曹休收搭弃杖。

这一番魏吴大战,曹休折兵近万人,兴冲冲的南下,垂头丧气的返回,本来就有恙的身体更是支撑不住,回转合肥之后即一病不起。

——

吴军在逍遥津惨败之后,取得了极为难得的大捷。

一下洗涮了当年合肥之耻,孙权更是兴奋的手舞足蹈,有了这一场大胜垫底,他这个吴大帝就更加的名正言顺了。

自此之后,孙权终于可以摆脱大魏吴王的污辱性称号,而以吴国开国皇帝的身份,诏见手下的臣僚和将领。

“哈哈哈,伯言、休穆、子璜,居功至伟,朕当有重赏。”孙权对陆逊、朱桓、全琮三名吴军将领很是满意,除了官职和爵位外,其他方面也是恩宠有加。

比如,陆逊的弟弟陆瑁,就被孙权晋为选曹尚书,全琮更是不一样,孙权直接将女儿孙鲁班嫁给了他。

吴国上下,因石亭大胜而国势日盛,就连在交州驻守的吕岱、韩当、韩综也士气高涨,在与士徽的平叛战事中,吴军屡战屡胜,已经将士徽逼到了最西面的交趾郡一带,再往南去就是九真、日南,也就是后世越南的境内了。

士徽万般无奈,只能遣了兄弟士干再往南中,向马忠、张嶷求救,马忠之前得了刘封的命令,知道在汉吴结盟之下,汉军明着出兵不成,遂以张嶷无当飞军中的青羌兵一部出南中,打着诸羌部落的旗号,前往交趾一带伺机行事。

张嶷此时名声尚不显,吕岱、韩当也没在意对面之敌为何人,两军一交上手,吴军就吃了大亏,几场败仗之后,吴军退出交趾境内,士徽算是勉强保住了最后一块地盘。

魏败吴胜的消息传到荆州,正在北线巡查的刘封即下令陈到、邢道荣军回返南郡,与文聘军脱离接触。

有了文钦的说项,江夏郡这一场局部战役本来就是在演戏,贾逵、满宠部即将回返,要是再打下去,让这两个精明的家伙看出端倪,那文聘卧底于曹魏的计谋就要暴露了。

稳定了江夏郡一带的局面后,刘封即与关平、徐庶、王异等人商议,准备编练新的军队,从荆州出兵策应诸葛亮的北伐。

以他对诸葛亮的判断,在得知吴军得胜之后,诸葛亮北伐的步伐会进一步加快,汉军出陇右的时间应该就在这个春季了。

刘封的荆州军攻魏,除去文聘的江夏郡突出部外,还有向北向西北两个选择。

直接向北沿樊城、新野、宛城一线推进,就是关羽当年的北伐路线,要是能从这一路线上进兵,那既省了运输的损耗,又能节约行军的时间,自然是最理想的结果。

西北方向的东三郡,上庸、房陵一线,是刘封目前可选择的理想路线。

东三郡本来就是他的防区,只不过后来调防荆州才主动放弃,这一回要是能收复三郡,对振奋汉军士气也有很大的帮助。

更重要的是东三郡是连接汉中与荆州的北线要冲,是蜀汉向关中进军的桥头堡。一旦东三郡落入蜀汉手中,汉军就可以从武关道一线出兵,直接威胁曹魏的关中长安一带。

如果武关道受阻,魏延那个子午谷奇袭的计策也可以一用,关键在于事先要准备好,而不能像曹爽一样拍脑袋仓促上阵。

刘封先收三郡,再战陇右的主张,也得到了关平等一干荆州系将领的大力支持。

关平长驻荆州,对南郡、南阳郡一带的形势有真实的感受。

收复三郡,襄阳汉军就能变被动为主动,再一次出兵袭扰魏国的新野、宛城一带。

这是关系襄阳,甚至是荆州存亡安危的大战略,陇右与荆州相比,重要性实不可同日而语。

第351章 分歧,马谡,屯田

北伐!

这是蜀汉上下共同的想法。

但在具体战略方向上,内部出现了分歧。

总体上来,就是以刘封为代表的荆州系认为收复东三郡更加迫切,而以诸葛亮为首的丞相府、蜀汉朝堂、益州系官员、将领,认为先收复陇右,安定蜀汉的西北边境,再以凉州骑兵向东席卷中原腹地。

历史上的蜀汉,已经失了荆州,只能凭着益州一州与曹魏抗衡,从陇右出兵,也是无奈之举。

但此一时彼一时。现在的蜀汉,荆州在手,最好的战略是先收复东三郡,接下来不管是从武关道入关中也好,还是从襄阳北伐也好,都比诸葛亮的西攻战略要好。

刘封的这一意见,也得到了赵云等宿将的支持,但丞相府上下却不认同。

汉中,南郑。

诸葛亮矢志北伐,向刘禅上书《出师表》。

在一旁侍立的马谡神情激动,待表文一完成,就高声朗读了起来:“......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

躬耕南阳。

三顾茅庐。

赤壁激战。

临终托咐。

刘备、诸葛亮这一段君臣旧事,在出师表情真意切的文字表述下,在马谡声情并茂的朗诵下,让人听之神往,不胜嘘嘘。

“幼常,兴复汉室,乃先帝之遗志,此番北伐,事关我大汉之根本,因此,大军出征,唯胜一途,你再辛苦一番,把主攻陇右的策略,和你大师兄说清楚!”

诸葛亮担心刘封不理解,又向马谡特意叮嘱道。

马谡是马良的弟弟,在马良不久前病逝之后,诸葛亮怜其才干,将其收为弟子。

相比刘封、姜维这两个常年征战在外的弟子,马谡这一年来就陪在诸葛亮身边,相处的时间比诸葛果、诸葛乔两人都要长,诸葛亮对马谡也是赞赏有加,在他身上寄托了很大的期望。

北伐陇右、攻取凉州,然后举兵东向关中,这是诸葛亮谋划多年的策略。之所以选择在陇右北伐,原因有三:

从天时来看,春季牧草还未成长,魏军骑兵的战马掉膘,而汉军主要是步卒,靠两条腿走路,不会受太多的影响。若是到了夏、秋季节,河水因雨势而暴涨,这对汉军来说,就会有因河隔断阻路被分隔包抄的危险。

从地利来看,陇右地形条件有利于汉军,不利于骑军,有这个先天的优势,汉军只要能迅速的占领重要的关隘,就能将魏军驱逐出这一地区。

从人和来看,陇右的氐羌胡族,心向大汉,只要大军一到,必能群起响应。

具体到战役层面,陇右一带曹军力量薄弱,又有打通河西,连接西域,获取战马的好处,诸葛亮这个战略并无大的问题。

“老师放心,谡这就和元通师兄说明厉害,相信以师兄之能,必能理解老师的一番苦心。”马谡点头应道,眼眸中闪过一抹妒忌之色。

诸葛亮对刘封实在太恩厚了。

这不是老师对弟子该有的态度,这分别是丈人看女婿,越看越觉得自家人好。

小师妹诸葛果......,马谡也见过,那明媚活泼的女子,怎么就死心眼的看上了刘封,想我马幼常也一样风流倜傥,智谋出众。

马谡想到这里,就不禁自怜起来。

马谡等人依言退下,诸葛亮却是怔怔的推开窗棱,一双疲惫又锐厉的眼睛眺望巍峨的秦岭,久久无语。

为了这一刻,他已经等了太长的时间。

刘封的谏言虽然颇有道理,先收复东三郡的方略也是不错,但计划要是更改,涉及军队、后勤等一系列的事情,轻易改变不得。

箭在弦上,不得不发。

——

荆州。

刘封收到诸葛亮的书信及马谡草拟的公文,心中郁闷了好一阵。

演义中把诸葛亮的军事才能神化得厉害,什么草船借箭、空城计、死后吓司马等等,这些其实是牵强附会,真正的历史上,诸葛亮的军事能力虽然不错,但并没有特别出彩的地方。

用一个字概括诸葛亮的作战风格:稳。

两个字的话,很稳。

三个字则是:太稳了。

在蜀汉国力不及曹魏的情况下,行军打仗不冒险,肯定是无法取得胜利的。

诸葛亮既然不听劝告,刘封远在荆州,也就只能先放下陇右那边的事情,诸葛亮属于不撞南墙不回头的那种,等到北伐战事不力,其自然会想起刘封的提醒来。

相比大西北的凉州,刘封眼下主持荆州事务,也忙碌得很。

不当家,不知柴米油盐贵。

春耕时季来临,这是一年中最为重要的时节。

在有了稳定且适合耕种的地盘后,刘封准备“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了,曹操当年靠什么起的家,就是靠收编黄巾,屯田发展。

刘封可不想和关羽一样,只关心要钱要粮,不管粮秣从哪里来?

荆州素有鱼米之乡的称号,春秋之时就是楚国的都城所在,适合耕种的田地不少,还都是些上好的水田,要不是田地出产丰饶,刘表治荆州不过十余年,也不会成为南方的第一大势力。

可惜的是,赤壁、江陵、襄阳连番大战,南郡一带成为魏蜀吴三方角力的主战场,连年的战事,造成百姓流离,田地荒芜,在缺少人力、畜力的情况下,要想屯田恢复生产千难万难。

屯田有二种,一是军屯,也就是各部将领划片区,然后军队分驻各地,在适合耕种的地方开垦耕田。

军屯屯田兵,在曹魏那边有另外一个名字:青州兵。

刘封清楚的记得,刘备以前提及,关羽、张飞在与曹军交战时,只要一听到对面是青州兵,立时士气高涨。

这中间的缘故就是青州兵是屯田兵,平时以耕种为主,闲时才操练打仗,所以战斗力不强。

二是民屯,召募流民耕种,先是由各地郡县乡里发放农具,种子,然后根据收成,抽取一定的比例赋税。

让刘封开心的是,魏吴这一次石亭大战,给荆州带来了一个意外的影响。

冬日里,扬州、豫州一带的流民为避战乱,纷纷拖家带口逃奔荆州而来,老弱多死于路途,能够到达南郡的,青壮健妇倒是占了一大半。

按各地府县署的统计,仅仅两个多月的时间,皖城、石阳、石亭一带的流民涌入者,就有近三万余口。

有人,有荒田,还是春耕的播种季节,刘封自然要好好学一学曹操屯田。

春三月,在刘封的主持下,一场波及荆州全境的屯田春耕运动开启。

领了任务的各个县、乡、亭纷纷召集本地的大族,安置流民、募民耕作,一时间,荆州大地呈现一派热火朝天的景象。

第352章 蔡瑁送孙女

刘封在荆州大力推行屯田复耕政策,抛头露面的机会大增。

府中的一众女眷在家憋得烦闷,也不时跟着刘封巡查各地,孙尚香在汉吴关系和缓之后,心情也大有好转,弓腰姬的腰身虽然丰腴了不少,但成熟的韵味更让人着迷。

孙尚香得了雨露,关银屏、吕玲绮几个也不能冷落了,小刘封终于充分体会到,涝死两个字是怎么写的了。

刘封不时换着夫人出巡,好色之名,闻于荆州。

其名声之大,甚至盖过了刘封以往的战绩。

——

襄阳。

砚里,蔡洲。

这里本是汉水流经的一处江心洲,随着河水的冲涮,渐渐的扩大为一处适合耕种的沙洲,而之所以命名为蔡洲,却是因为这里是蔡瑁家族的祖祠所在。

蔡家在刘表治荆州时,曾经风光一时。

但如今,却是落魄无比。

相比刘表时期权倾一时的威势,现在的蔡家只是一个没落的小族,除了蔡洲那里的宗族之地外,在外面的影响力已经和当年不可同日而语。

造成这一切的人,不是别人,正是刘表的小舅子蔡瑁。

在赤壁之战后,蔡瑁因刘封的原因,被曹操所冷落,在曹魏那里混不下去,蔡瑁只能灰溜溜的回到荆州苟且偷生。

他这一退缩,倒是幸运的避过了一场场的清洗。

当曹操、刘备、周瑜、曹仁等这些风云一时的英雄豪杰皆逝去时,隐居在蔡洲的蔡瑁还活得好好的,除了腿脚有些不便,需要柱柺外,神志清楚得很。

刘封在荆州大力倡行屯田之策,让蔡瑁看到了蔡家复起的希望,而要想复兴蔡家,单靠一个在蜀地为县长的蔡琰显然不成,蔡瑁思来想去,终于把主意打到自己的孙女蔡襄身上。

首节 上一节 168/469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