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之贾玉京 第86节

这必会使他的同窗们都牢牢团结在贾琼身边,形成牢不可破的联盟。

随后众人分开拜访房师,第二日又去国子监学习殿试礼仪,领取了贡士服。

三月十五日,天色微明。

两百余名学子穿着崭新的贡士服,在鸿胪寺官员的引领下在正阳门前排好队。

贾琼身为会元当然位居头名,韩巍和姜无极分列左右,剩下的两百多人排在三人身后组成三列。

“诸位,入宫后保持庄重肃穆,不要喧哗,不要左顾右盼。”

鸿胪寺官员做了最后的叮嘱,像贾琼做了个请的手势。

贾琼点点头,当先通过正阳门辅门步入大明宫。

他还是第一次进入这个时代的权力中心,巍峨的大明宫与后世他去游玩过的紫禁城大不一样。

这里是正统的汉人王庭,到处都流淌着数千年的历史积淀。

它有大汉的粗犷,大唐的瑰丽,也有两宋的豪迈和婉约。

如同跨越千年的长河,直接击中贾琼的内心,让他血脉偾张。

沿着禁军林立的御道一路前行,过棋盘街,御桥,承天门。

步入奉天门,一座白玉栏杆围起的巨大广场便映入眼帘。

广场尽头,在三层三十九级汉白玉台阶之上,一座金碧辉煌的雄伟宫殿巍峨耸立。

第一次见到这震撼的一幕,所有贡士都感觉心潮澎湃,不由对皇权生出深深的敬畏。

奉天殿位于皇宫中轴线上,是外庭三大殿第一殿。

赶上大朝会时,因为人数太多,朝会就在殿前的广场上举行,今天的殿试也是在奉天殿外广场上进行。

此时隆庆帝高居摆在第一层丹陛的龙椅之上,丹陛下一溜站着十个朝中重臣。

他们全是身穿红袍的二品以上高官,不是阁老就是尚书,最中间就是身穿蟒袍的张纯阳和李世睿,这些人是殿试的阅卷官。

广场上此刻密密麻麻的摆着一排排矮桌,桌案上放着笔墨纸砚,桌前摆着黄色的蒲团。

“新科贡士入场!”

在太监的一声传唤中,贾琼在礼仪官的指引下走进广场,行至最靠前的一个考桌旁站定。

等所有人入场站好,随着太监一声“跪”,两百多名士子齐齐跪倒在地,山呼万岁。

“平身。”

隆庆帝威严的声音传来,众人谢恩后起身,拱手弯腰做聆听教诲状。

殿试之时,皇帝当堂出题,考生以臣子的身份写文章来回答,所以殿试策论也叫策问,或者问对。

只听隆庆帝说道:“自昔帝王创造丕图(宏图的意思),必有贻谋,以为长治久安之计。

夏商周之迹见于经,汉唐宋之事具于史。

朕欲闻其纪纲、统体、制度得失之详。

迨其嗣世之君,欲保盈成以跻至治,一惟旧典是遵是用。

其或久也,不能无偏而不举之处,则亦兴其滞,补其弊,期使斯民得被先王之泽,如夏启、商宗、周宣王是已。

而汉唐宋之君亦有能庶几者乎?朕欲究其奋励有为,功业可称之实。

夫事不稽古,固无以证今,然徒泛论古之人,而不求今时之急务,亦非纳言之善也。

昔朕太祖高皇帝统一寰宇,建制垂宪,万世攸崇。

太宗、世宗皇帝励精图治,壮我国基。

父皇定鼎两京,宏谋远略,光前裕后。

列圣相承,益隆继述,斯民乐育于熙皓之治,已百一十年矣。

然治极而弛,理势自然。

祖宗良法美意,岂能悉祗承而无弊乎?

肆朕拳拳以法祖为念,欲俾内外百司,群工庶职,感恩奋庸熙载,恪守夫典训而慎行之,毋滋偏失不举、名存实爽之议。

用期吏称其职,民安其业,中国尊而四夷服,风雨时而嘉祥至,谅必有道矣。

尔诸生皆学古通今,有志于用世者,其各直述以对,毋有所隐,朕将亲览尔等之作,以求善法。”

隆庆帝说完,众学子俯首答道:“臣遵旨。”

随后皆跪坐于蒲团之上,开始正式答题。

今天天气不错,暖阳高照,微风徐徐。

要是赶上下雨天,他们就得在奉天殿外的走廊下做题了。

殿试虽然只考一题,但是考试时间却有整整一天,就是给众学子充足的时间,让他们自由发挥,各抒己见。

书案上已经摆好了笔墨纸砚,这些都是上好的御用贡品,考生考完之后可以带回家中,作为传家之宝收藏起来。

时间很充裕,贾琼入座后先闭目沉思,思考如何作答。

隆庆帝高居丹陛之上,能清晰的看到所有考生。

他深深看了贾琼几眼,这个六年前的小小少年,如今已经几乎让他认不出来了。

英武不凡,气度沉稳,让他实在挑不出什么毛病。

隆庆帝暗自点头,心说这样的青年才俊,也不算辱没朕的女儿。

大家可以给给点建议,贾琼的第一个官给安排个啥

第119章 揣摩上意

贾琼没有留意到隆庆帝的审视目光,他在一心一意的思考题目。

殿试成绩直接决定了入朝后的起跑线在哪里,这一场他势在必得!

历来殿试问对,考生大致可以分为两类。

一类是直抒胸臆的,他们不考虑皇帝的喜好,自己心中怎么想,笔下就怎么写。

第二类就是揣摩上意的,他们按照皇上的想法来发挥,把自己包装成皇帝的忠实拥护者。

但是这样也存在很大的风险,要是写出的文章正好符合皇帝的心意那一切好说,往往可以破格拔高。

不乏有会试成绩排名靠后的,却直接被拔高到一甲的例子。

但若是这文章写的与皇帝的心意相左,那可就不好说了。

有些皇帝性情温和大度,不会太计较这些。

可能见文章写得好,即使不符合自己的想法也不会给太低的名次。

但若是遇到性情不那么好的,那么状元的水平,也有可能直接被打落到孙山之位。

贾琼一边仔细的研墨,一边整理思路。

这道题他曾经想到过殿试有可能会出,还跟同窗们探讨过,可以算是压中考题了。

在世人眼中,隆庆帝的性情算是比较好的,虽然行事谨慎严厉,却很少用严刑峻法,对臣子也算比较宽仁。

不过要想得状元,写出的文章就必须要符合圣意。

没有哪个皇帝,会把状元给跟自己唱反调的学子。

所以他还是打算走第二种路线,揣摩着上意来写,这个事情他也提醒过他的同窗们。

隆庆帝说的很多,但是总结起来很简单,一句话就可以概括。

祖宗的法度很好,我要努力效法,但是时间长了怕有不太合适的地方了,你们来说说看我应该怎么办。

贾琼很容易就能揣摩到隆庆帝的心思,他心里存了变法的想法,但是碍于太上皇又不敢明说,只能在殿试上出题来试探了。

要想取悦于皇帝,文章里肯定要推崇变法,但是又不能说的太直白。

如果高喊什么:“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

那排名恐怕不但不会高,还要被压低。

因为隆庆帝还要顾及着重华宫那边的想法,要是高取这种文章,那不是明摆着说老子要变法,太上皇靠边站吗。

隆庆帝现在应该还没有这个胆子,他出这题只是在试探,可能也是想为变法储备人才。

定好了调子,这文章就好写了。

贾琼一时间文思泉涌,很快就在心里打好了一篇腹稿。

他在心中将文章反复过了两遍,做到胸有成竹,然后直接提笔写到。

谨对:

臣闻帝王之御天下也,有致治之道,有保治之道。

致治之道存乎法,保治之道存乎勤。

非法无以维天下之势,非勤无以守天下之法。

故创造丕国者必立法,以贻孙谋;嗣守鸿业者必忧勤,以绳祖武。

曰纪纲,曰礼统,曰制度,皆法之具也。

而兴滞补弊,则勤之实尔。

创之者以法,则国势尊严,而有以成长治之业;守之者以勤,则法度修举,而有以跻致治之休。

帝王御天下之道,夫岂有外与此乎?

夏、商、周之所以卓冠千古,以其创之者其法善,而守之者其志勤也。

汉、唐、宋所以不逮者,庸非创之者其法有未善,而守之者其功有未至欤。

……

是则人君之治,莫不兴于勤而废于逸。

人君之勤鲜克善于始而慎于终,此前代彰灼著明之效,有国者不可以不慎也。

伏愿陛下以成王为法,以玄宗为戒,以臣之言为不欺,慎终如始,不敢逸豫。

则祖宗之法有不难守,天下之治有不难保矣!臣之幸也!宗社之福也!天下万世无疆之休也!

臣贾琼谨对。

贾琼这一篇策论洋洋洒洒数千言,先说了创业者必须立法,而守业者必须勤勉,时时修正前代之法,将变法和勤政联系起来。

然后就列举各代明主、昏君的例子,着重说了勤政的重要性。

最后歌功颂德一番,说本朝祖宗之法怎么怎么好,皇上只需要勤政,就可以保证祖宗基业千秋万代。

贾琼这篇文章,变法之意一带而过,处处在说勤政。

但是又确确实实表明了支持变法的态度,绝对是隆庆帝最想看到的文章。

首节 上一节 86/185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