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无双吕布,杀敌就能变强 第97节

许攸蓦然瞪大眼睛,吕布说的没头没脑,但不代表许攸没听懂,这显然是要卖太尉了!

太尉位列三公,若袁绍愿意花钱买下,那袁家也就一跃成为五世三公,和弘农杨家旗鼓相当。

卖官鬻爵,吕布不在乎,反正都是一些虚名,只要能够换回来粮食,比什么都强。

粮食这种东西,身处乱世,来多少吕布都不嫌多。

“那冀州牧...”

“嗐!”吕布挥手打断道:“不值一提,只要本初兄愿为天子分忧,一切都好说。”

吕布的潜台词就是:只要愿意出钱买太尉,那买一送一,白饶一个冀州牧。

许攸心动了,冀州并不缺粮草,河北民户很多,土地肥沃,袁绍的手头非常富裕。

“温侯,为天子分忧之事,需告知我主,在下不敢擅专。”许攸决定问问袁绍的意思。

“好说好说,先生暂且在长安住下,去信一封即可。”吕布又说道:“既然来了长安,岂能不见天子,我带子远先生入宫。”

“温侯说的是,确实该前去觐见天子。”许攸自然不敢拒绝,除非他不要命了,敢明着说不鸟天子。

“文和,你不是还要约见议郎董昭吗?快去吧。”吕布给了贾诩一个眼神。

董昭?贾诩愣了一下,但还是记住了这个名字,然后起身道:“卑职先告退了。”

“来人呐,给子远先生找一套朝服,带先生去沐浴更衣。”吕布大声吩咐道。

许攸心想吕布一个匹夫,还挺讲究呢!

贾诩离开大将军府,骑上马儿就快速朝皇宫而去。

抵达皇宫后,贾诩立即找来李肃,吩咐道:“快!马上找一个叫董昭的议郎,是大将军的吩咐,不可耽搁!”

贾诩压根就不认识什么董昭,更没有跟董昭会面的打算,但吕布说有,那就必须有!

心思缜密的贾诩,立即就明白吕布是隐晦地给他布置任务,只不过当着许攸的面不好明说。

“好!”李肃立马答应下来,领着皇宫的一千人就去找董昭。

李肃现在过得很满足,抱住了吕布的大腿,混了一个不错的官职,还被封侯了。

手下掌控一千兵马,负责皇宫内部事务,官员见他都客客气气,这让李肃内心得到极大满足,也更加坚定抱大腿之心。

吕布的要求,必须第一时间满足!

李肃是尽职尽责了,但董昭差点没被吓死。

当看到李肃带兵冲入家中时,董昭一度认为他勾结曹操的事情败露,吕布这是派兵前来抄家,吓得两腿直打哆嗦,就差尿裤子了。

等来到皇宫后,董昭被贾诩拉着谈话,都是一些没营养的内容,车轱辘话来回说,什么报效天子,报效国家...

董昭听了半天,慢慢冷静下来,意识到可能不是要杀他。

正奇怪的时候,董昭看到吕布进来,身边还跟着一个人。

“董议郎也在啊,你们先忙。”吕布笑道:“我先带袁绍使者去面见天子。”

说完,吕布就带着许攸往后殿而去。

许攸倒是没什么,根本没在意董昭。

但董昭却是高度注意许攸,袁绍使者的名头,让董昭警惕心直接拉满。

贾诩看到董昭的模样,便感觉吕布的目的达到了,这是作为老阴谋家的直觉,便道:“大将军对你颇为看好,日后好好干,去吧。”

“喏。”董昭行礼离去,心思已经完全被袁绍使者吸引了。

离开大殿后,董昭又不想这么离开,他想探听一下袁绍使者前来所为何事。

怀揣这种心理,董昭就等在大殿外边,想要等吕布出来后,再跟吕布偶遇一次。

此刻董昭算是体会到什么叫做度日如年,在殿外急得团团转,恨不得冲到天子面前,听听他们都在说些什么。

终于,半晌后吕布和许攸有说有笑,从大殿当中出来。

吕布现在眼观六路耳听八方,自然注意到董昭,便故意提高嗓音道:“子远先生放心,只要粮草一到,天子之事必然不让本初兄失望!”

“那就多谢温侯了。”许攸听着这话没毛病。

粮草一到,天子下旨册封袁绍为太尉,领冀州牧。

这种卖官鬻爵的事情不好明说,所以吕布用‘天子之事’来代指,也完全没毛病。

但这话听在董昭耳中,那可就都是毛病了。

粮草到了,天子之事?难道袁绍也想把天子接走?

要糟!董昭心中大呼不妙。

“伯威。”吕布对着李肃招招手,“这位子远先生乃是贵客,好好安排一下,别让乱七八糟的人打扰。”

“喏。”李肃看向许攸,道:“子远先生请,我来为先生安排住处。”

“多谢这位将军。”许攸又看向吕布,“温侯,在下暂且告辞。”

等许攸和李肃离开后,董昭连忙小跑来到吕布面前。

“大将军,不知袁绍使者前来所谓何事?”

“哦,是...”吕布顿了一下,道:“你不必知道。”

董昭见吕布不愿意告诉他,心中更加认定,肯定是袁绍也想接走天子,故而不愿意告诉他。

董昭又开口道:“大将军,上次那事已经告知曹公...”

吕布不耐烦地挥手打断,“这事不必再提了。”说完就大踏步离开。

“该死!肯定是袁绍出了大价钱,吕布要把天子卖给袁绍了。”董昭心中暗骂,“不行,得快点告知曹公,让曹公加价钱!”.

第【90】章 匹夫玩权术,谁也挡不住。

皇宫。

小朝会。

小朝会天子不会列席,吕布就更不会来了,二人只参加大朝会。

贾诩和蔡邕总领朝中事务,既然是两个山头,自然会衍生出来两个党派。

亲近贾诩的官员,都是想要往吕布这边靠拢,认为吕布才是朝中当家做主之人,也算是识时务为俊杰的表现-。

另外一派官员,自然就是亲近蔡邕,全都是捍卫天子,捍卫汉室之人,并不屈服于吕布,称得上是有气节的表现。

如此,朝中就形成了吕布党和帝党两个势力派系。

议事结束后,本来官员们都要各自散去,各司其职。

这时候贾诩突然开口,道:“蔡中郎,恭喜恭喜哈!”

“贾长史此言何意?老夫何喜之有?”蔡邕反问道。

“蔡中郎和大将军喜结连理,这难道不是天大的喜事么?”贾诩抚须笑道:“以后大将军主外,蔡中郎主内,一文一武,精诚合作,汉室有救矣!”

“何况蔡中郎令媛嫁给大将军,咱们以后就是一家人了,日后还望蔡中郎多多照拂一二。”

“谁跟你是一家人?你少套近乎!”蔡邕怒斥道。

但此刻场中气氛已经明显出现变化,吕布党的官员都面露喜色。

在他们看来,贾诩和蔡邕要都是吕布的人,那以后朝中大小事务,他们就能一手遮天。

而帝党官员,此刻都露出愤怒之色,感觉就像是被背叛了一样,对蔡邕失望之极。

“诸位同僚,千万别多想。”蔡邕赶忙解释,“老夫也是有苦衷...”

没等蔡邕把话说完,就被帝党官员打断,“蔡中郎还是算了吧,女儿都嫁给吕布了,还解释什么?”

这年头官场的婚娶联姻意味着什么,大家心里都是门儿清,不言而喻。

贾诩看着这一幕,脸上露出得逞的笑意。

想要让蔡邕成为吕布阵营的人,其实并不是非得拉拢蔡邕上船,也可以让帝党的人把蔡邕踢下船。

哪怕蔡邕依旧我行我素,事事都为汉室和天子考虑,但也会被打上吕布党的标签。

尤其这些帝党官员,都非常有气节,而越是有气节之人,就会越厌恶蔡邕这种‘首鼠两端’之辈。

当帝党的官员戴着有色眼镜看待蔡邕时,蔡邕就算想为汉室做些什么事情,帝党肯定拒绝执行蔡邕的政令。

当吕布和蔡琰婚事定下那一刻,贾诩就预料到这种局面了。

贾诩做不到让蔡邕事事以吕布的利益优先,但贾诩可以让蔡邕无法继续为汉室添砖加瓦,这就足够了。

“恶贼!坏我名声,小人行径!”等官员都离开后,蔡邕对贾诩破口大骂。

贾诩也不生气,胜利者理当宽宏大量,何况蔡邕女儿嫁给吕布了,贾诩也不想跟蔡邕闹得太难看,就闭口不言,低头处理公务。

贾诩不回应,蔡邕就像一拳打在空气上,更加难受了。

长安城外。

五千并州军在城门口搭设灶台,埋锅造饭。

郿坞的海量粮草,吕布留下足够的军粮后,剩下的便都拉来长安城,作为赈济灾民所用。

很快一锅锅浓稠的米粥、粟米饭、麦饭便做熟,散发出诱人的香味。

与此同时,大将军吕布爱惜百姓,不忍百姓忍饥挨饿,决定开仓放粮的消息,已经传遍整个三辅地区。

所谓三辅地区,就是长安京畿地区的三个郡,分别是京兆尹、左冯翊、右扶风,也就是当下吕布实际控制的地方。

既然都大出血,拿出无数粮草赈济灾民了,吕布自然是要顺手刷一波声望,继续洗白自己的名声。

吕布都当上大将军这么久了,除了贾诩为求自保,前来投奔吕布外,便再也没有其他人前来投奔吕布。

看看袁绍、曹操等人,一旦在地方上起势,就有无数的猛将谋臣纷纷投奔,这就是名声带来的好处。

吕布也想洗白自己,吸引天下人才来投奔自己,好缓解手下人才不足的尴尬。

城外饭食做好之后,便立刻有大量百姓围过来,疯狂吞咽口水。

“都给我听好了,大将军仁慈,开仓放粮,但你们也不能吃白食。”为首的并州军大声喊道:“看见这长安城了吗?都破成什么样子了。”

“想要吃饭的,都给我干活,砌墙、搬石头、砍柴,你们选一样就行,干够了活儿就能吃饭。”

吕布不仅要赈灾,而且也要将赈灾的利益最大化。

以工代赈,就是最好的办法。

反正要给百姓们发粮食,还不如顺便让百姓给朝廷干点活儿。

而且以工代赈,还能有效杜绝那些占便宜之人。

开仓放粮,不仅灾民会来吃饭,就算家中有余粮的百姓,肯定也想着来占便宜。

白吃朝廷的粮食,就能把家里的粮食省下来。

这些不是灾民的百姓,也来吃朝廷的粮食,就会极大增加朝廷的粮草负担。

而一旦以工代赈,这些家中有余粮的百姓,看到吃饭还需要干活,占不到朝廷的便宜,也就不了了之。

就算还有占便宜之人,非要吃朝廷的粮食,也没问题,反正干活了,朝廷也不亏。

首节 上一节 97/213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