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点历史十大师尊,还看种花家! 第4节

  【除此之外,刘秉忠还亲自参与了改革元国的政局,制定了相关的法律法规。】

  【至于《永乐大典》的编撰,以及《太袓实录》的修改,都是由姚广孝亲自负责,每一件事都办的非常的好。】

  【从姚广孝对待刘秉忠的角度来看,姚广孝似乎很赞同别人把他和刘秉忠放在一起来比较,他很喜欢这样。】

  【而且,他还打算继承刘秉忠的衣钵,助皇帝一臂之力。】

  【姚广孝在嵩山寺里,有个叫袁弘的人说:“这人怎么会是奇怪的僧人呢?这只是刘秉忠的风格”。道衍一听,顿时喜出望外。】

  【另外,姚广孝来北平后,还多次去看望刘秉忠,还为他题词,足见姚广孝对他的敬重。】

  【其实后世之人,也时常拿姚广孝和刘秉忠比较,虽说大多都是在诋毁姚广孝,夸奖刘秉忠,但不得不说,这是一种认同,姚广孝真是第一帝师。】

  ……

  始皇帝:“这算是英雄识英雄还是臭味相投?”

  唐太宗李世民:“反正看的这里,我觉得应该是前者。”

  李太白:“别闹,这还英雄呢,这不但抢了墨家的活儿,连儒家的活都抢完了,孔夫子知道,怕是棺材板都盖不住了!”

  孔夫子:“我不生气啊,人家有能耐那怪谁,我挺佛系的。”

  欧阳修:“别啊!我们儒家的老祖宗竟然开始佛系!这说出去谁信?”

  ……

  视频继续:

  【根据史料来看,姚广孝与朱棣初次相识应该是在洪武十五年的南京。】

  【南京是中原最繁华的都市,同时也是中原第一大城。】

  【姚广孝为人刚正不阿,在南京城外建了一座寺庙,他是一位大智慧的人,在南京城内建立了一所小佛寺。】

  【他对自己的弟子们讲述佛教经义,讲解佛教哲学,使其能够快速的融入现在的佛教。】

  【那年正好是马后过世,所以朱棣的北平,也就是两年前的洪武十三年,但他一定会回南京,为马皇后举行葬礼。】

  【今年正好是朱元璋要给皇帝挑选僧人,他们应该是今年认识的,而且看起来还挺投缘的。】

  【朱棣在马后的大丧十五年后,便没有继续留在南京的必要,所以姚广孝便随朱棣返回北平了。】

  【北平,长生殿主持。】

  【两人关系密切,经常密谋一些大事。】

  【但他们之间的关系,一方面是朱棣对姚广孝更感兴趣,另一方面,或许是朱棣的手下都是战士,并没有什么谋士,所以姚广孝也很吃香。】

  【这一点,从历史上就能看出,朱棣在藩国造反的时候,表面上是肃顺的,但最终却是从一个小宗崛起。】

  【其实当年的战争,朱棣也挺吃力的。】.

第6章 李世民:“原来这个朱棣是藩王做乱?”

  唐太宗李世民:“原来这个朱棣是藩王做乱?我印象中,藩王做乱的不少,但是成功的几乎没有吧?”

  汉景帝刘启:“我这里有七国之乱,虽然难,但是我还是平了!”

  康熙:“所以朱棣是蝎子粑粑独一份!”

  李太白:“这俏皮话说的,嘿,还真俏皮!”

  杜甫:“太白兄啥时候学的废话文学?用的挺熟练啊!”

  房玄龄:“你们别捣乱,也就是说实际上姚广孝这个帝师也是赶鸭子上架?”

  杜如晦:“那是,要是朱棣有咱们俩人,还用一个和尚?笑话!”

  ……

  视频继续:

  【而且,许多人忽略了一件事,那就是朱棣的成就和其他皇帝的运气比较好。】

  【几乎没有几个人认为他是当皇帝的料。】

  【和朱元璋、李世民等人不一样,朱棣在叛乱的时候,并没有太多的幕僚,最多也就是姚广孝。】

  【或许正因为如此,朱棣才会如此相信姚广孝,说到底,还是因为没有人。】

  【说实话,朱棣的叛乱有很大程度上是侥幸,但不得不承认运气也是市里的一部分,让人非常的佩服。】

  【除此之外,姚广孝在靖难之战中所作的事情,远超很多人的预料。】

  ……

  始皇帝:“说到底也就是个谋士之流,除了搞点阴谋诡计,还能干点啥?”

  唐太宗李世民:“可不能小看谋士的作用啊!我的房谋杜断你以为是假的?”

  诸葛亮:“我就不用说我自己了,省得你们说我凡尔赛。”

  刘伯温:“我就得说两句了,你们问问朱元璋,没有我给他出谋划策,他能这么顺利建立大明朝?”

  朱元璋:“你这意思,我给你封个伯爵低了呗?”

  ……

  视频继续:

  【不管是起兵造反的阴谋还是筹备,朱棣叛乱都是姚广孝一手策划,朱棣一手负责实施,俩人配合完美。】

  【还是继续守护家园,帮助朱棣站稳脚跟,建立王朝。】

  【道衍,为太子殿下效力。十一月,成帝袭大宁,李景隆趁机攻打北平。】

  【道衍守御之强,可破之。】

  【并且在朱棣举棋不定的时候,帮他做出了决定。】

  【就连当年那场举足轻重的越江战役,也是因为姚广孝的提议,朱棣才会出手。】

  【这一切,都证明了姚广孝在这场战争中的地位和实力。这一点,不管是在那个时代,还是在未来,都得到了广泛的认同。】

  ……

  始皇帝:“他不是拜的道士为师吗?军略又是谁教的?”

  康熙:“没人教他,他属于自学成才!”

  唐太宗李世民:“人才啊!我开始喜欢上这个和尚了!”

  李太白:“就是不知道会不会武功,好想跟他切磋一下啊!”

  ……

  【接下来,我们来说说东宫太师、太傅、太保。】

  【姚广孝在靖国战争中,最关键的一个职位就是太子的老师。】

  【在明朝,不管是太师还是太傅,都只是个虚名,而且,在建文帝和永乐时期,连三个爵位都没有,相当于一-个荣誉职位,没有太大的权力。】

  【在明末,东宫的师父只是一个兼官、加官、授官的职务,是一种象征意义上的荣誉,并不是真正的官员。】

  【但有一点是肯定的,姚广孝不一样,他是真正的太子的老师,真正的帝师,前无古人后无来者。】

  ……

  唐太宗李世民:“三公三孤在我大唐开始就已经是一种荣誉称号了!人不死,还不一定有!”

  房玄龄:“你刚封了我太子太傅,就说这话?是想让我回家就上吊去吗?”

  刘伯温:“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老房,看你的了!”

  房玄龄:“拉倒吧,我皇英明神武,绝不会干这种破事,我信他!”

  李太白:“擦!一股浓浓的酸臭味!”

  …….

第7章 带着皇帝玩COSPLAY!

  【姚广孝为何被称为三帝之首?】

  【第一,姚广孝生于元统三年(1335年),朱棣生于正二年(1369年)。】

  【我之前说过,他们是在洪武十五年(1382年)认识的,那时候,朱棣二十二岁,姚广孝四十七,足足差了一辈。】

  【按照历史记载,朱棣很尊重姚广孝。】

  【从姚广孝随朱棣到1382年,到朱棣起兵十七年,一共十七年。】

  【考虑到朱棣潜宅的时候,他的幕僚基本都是姚广孝,所以可以推断,姚广孝在这十七年里,很有可能是朱棣的老师和朋友。】

  【朱棣对姚广孝行拜师之事,倒也说得通,难怪姚广孝能在这一代拥有如此崇高的身份,朱棣为什么会相信姚广孝。】

  ……

  始皇帝:“相伴17年,即便是头猪都会有感情了吧!更何况这个和尚这么懂人心。”

  唐太宗李世民:“这我就要挑毛病了!亦师亦友,那也不能完全算帝师!”

  刘伯温:“你这就是鸡蛋里挑骨头了!半师之谊就不算老师了?你老师就是这么教你尊师重道的?”

  李太白:“太宗皇帝就是嘴硬一下,他可没有这种亦师亦友的人,你可以理解成羡慕嫉妒恨。”

  杜甫:“要不还得说是你太白兄,这阅读理解满分!”

  ……

  视频继续:

  【朱棣账下的大将不少,他擅长的就是攻防,而不擅长谋略。】

  【如此一来,姚广孝就是擅长算计,擅长军事,所以才能得到皇帝陛下的赏识。】

  【姚广孝是朱高炽皇帝的老师,这一点毋庸置疑。】

  【朱棣出征的时候,姚广孝和他的世子守了一门,现在他还在指导着皇位。】

  【另外,姚广孝还亲自指点过朱瞻基。】

  【历史载:五年四月,皇帝长孙出阁读书,广孝为讲经。(朱瞻基)太宗陛下在学堂里设了一座讲台,于华盖大殿的东侧,由姚广孝和翰林大臣主持,然后在大礼堂上诵经。】

  【从这一点来看,姚广孝可以说是三位皇帝了,可见朱棣对他的信心。】

  ……

  始皇帝:“朱棣这心得多大啊!让这么一个野心勃勃的和尚去当儿子和孙子的老师,就不怕教坏了孩子?”

  唐太宗李世民:“你说这个,我就一肚子委屈,我倒是给我家孩子找了几个当世大儒当老师,可结果呢?唉,说起来都是泪。”

  李太白:“可见除了老师以外,孩子自己得争气,不然都是熊孩子,你就算把孔夫子请来也教不好。”

  孔夫子:“你可以质疑我的学问,但是绝对不能质疑我教学的能力,不然,哼哼,砂锅一样大的拳头你见过没有?”

  ……

  视频继续:

  【姚广孝在朱棣心中的地位,远比这更重要。】

  【叛乱之后,朱棣最大的烦恼是什么?】

首节 上一节 4/297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