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仙师:我赐皇明五百年 第512节

「洪武:520→530↑;永乐505→515↑;建文:?→510↑;洪熙:451→440↓;宣德:450→455↑;」

「正统:375→365↓;天顺-景泰:415→420↑;成化:442→445↑;弘治:369→360↓;正德:449→455↑;嘉靖:466→496+4↑;」

「隆庆:404→409↑;万历:342→331↓;泰昌:356→365↑;天启:378→379↑;崇祯:301→309↑」

一目扫过。

永乐、建文、嘉靖,这三个字眼皆是标红,说明完成了任务,而洪武的国祚任务因为已经上升至600年,故而未列入其中。

季伯鹰眼眸平静。

从这一次和上一次的国祚比对之下,大致看起来,基本上都没有太大的变化,大部分都是处于小幅度上涨的状态,其中有不少还倒退了几年,大致都在一个正常的波动范围之中。

但,这同时也意味着一点。

快速增长期过去了,强有力的国祚催化剂,暂时没了。

眉头,微微锁起。

季伯鹰在脑海中思考搜索,希望能够寻找到新的突破点,给大明再搞点什么,才能够让国祚和引入工业化那般,来一波集体的爆发性升涨。

不然明前期还好,明中后期的这些个大明时空,想要臻至500年,属实有点困难,而有几个大明,连国祚平替都没法救。

‘实在不行,只能出压箱底的招了。’

季伯鹰心中下意识掠起一个词:君主立宪。

倘若能够安然让大明从君主**过渡到君主立宪时期,就像是后世的约翰牛那般,国祚维持个五百年简直是小意思。

再或者。

只能是放出究极大招。

试一试小日子的天皇制,毕竟小日子的天皇传承了两千多年。

当然。

这些都是实在没有办法的时候,才会选择去突破的点。

并且,不论是约翰牛还是小日子,他们地方就那么一小块,究竟能否在华夏大地复刻,都是一个大大的问号。

毕竟儒家之学,深入汉家民族之魂。

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已然是刻入DNA骨血。

正当季伯鹰思索问题之际,杨坚和杨广父子两已然是从正常的讨论发展到了吵架,俨然是一副要干起来的架势,作为东道主的老朱和阿标已然是上前劝解。

对于这种情况,季伯鹰并未干涉。

碰撞才有火花,意见不同才会有新意,这种碰撞不仅限于思想,也包括身体。

不然,生命是怎么诞生的?

如果都像BBAN-437这样磨豆腐,那人类传承是没有未来的。

而就在这时。

「小黑温馨提醒:老大,南明弘光时空之门即将关闭」

‘?’

望见这道黑色字幕,季伯鹰眉头微微蹙起。

他的确是加速了南明弘光时空的时间流速,洪武这边过去一个时辰,粗略换算一下比例,弘光时空大概已经过去了一个多月。

‘洪熙小朱玩崩了?’

方才刷新国祚之后。

「洪熙:451→440↓」

洪熙大明是明前期中唯一一个有下降趋势的时空,这说明当下洪熙大明的国祚上涨,已经到了某一个临界点。

季伯鹰原本的想法是。

先等一等去南明秘境磨炼的洪熙小朱结束之后,等到洪熙小朱回归洪熙时空,看一看洪熙大明国祚是否会有相对应提升增长。

毕竟一个时空大明的国祚提升,除却少数情况之外,主要来自于君主和储君。

比如隆庆时空,之所以能够成为明后期国祚中唯一一个突破400大关,国祚一骑绝尘,一直保持稳定的上涨趋势,除却因为有张居正、高拱、海瑞、戚继光、俞大猷、李成梁等一众文臣武将的内外镇守之外。

还有着两个最为主要的原因,一是隆庆小蜜蜂这个做皇帝的虽然不管事,但是也绝对不乱搞,充分给予这些人才的才能发挥空间。

二则是,小万历这个内定储君的存在。

经过仙师的刻意干涉,当下的小万历已然是初显明君之像,待他长大成人,接手已经中兴的大明之后,必然能够带领大明更进一步,做大做强,再创辉煌。

所以。

在季伯鹰看来,洪熙小朱如果完美通过南明试炼归来,改掉他性格中的那些弊端。

从理论上来说,洪熙大明应该还会有一波国祚涨幅的机会,就算不能涨至500,再涨上个二三十年问题不大。

‘先看看怎么回事。’

稍吸一口气。

季伯鹰眼眸微瞥,掠过这主堂之景。

虽然讨论的情绪有那么一点激烈,但好在各朝扛把子都在场,加上有自己坐在这,大致还能够维持在一个稳定交流学术的范围。

并且就现在产生的结果来看,思维火花的碰撞,已经有成果显现。

随即。

季伯鹰微微闭眸将自身注意力,尽数放在了南明弘光时空。

……………………

南明弘光时空。

距离朱瞻基(洪熙小朱)收归江北四镇兵权,时间上已经过去了一个半月。

同时,也将催促左良玉下岗的圣旨送了过去。

正如起先史可法等人预料的那般,当朱瞻基的那道旨意送至湖广左良玉手中之后,左良玉当天就将宣旨之人给斩了。

当然,斩的这个并非是南明版文天祥的左懋第,而是换了个其他人前去宣旨。

次日。

左良玉发布檄文,宣称朝中有奸臣当道,起兵清君侧,也不说具体要清谁,发‘80万’大军,直逼应天。

战船延绵两百里,顺江直下,驻节九江的兵部右侍郎袁继咸只身犯险,前往左良玉军中劝其罢兵,被左良玉扣下软禁,九江城破,城中百姓被洗劫一空,民怨沸腾不息。

进而,左军趁胜围住了南京应天城,昼夜猛攻,宣称要十二个时辰攻破应天城。

此时。

应天城中,紫禁城奉天殿。

朱瞻基(洪熙小朱)坐在龙椅之上,整个大殿,空荡仅剩他一人,眉头紧蹙着。

这会他在纠结一件事,要不要开口向仙师求助。

朱瞻基正在实行的战略,很有危险性。

他命史可法带着黄得功和高杰以及几十万银子去收归四镇兵权,令其故意拖延,以便让左良玉放缓对四镇的警惕,能够放心的肆无忌惮的长驱直入,围住应天城。

然后,再以四镇之兵在外围住左良玉。

一旦形成内外合围,左良玉就是瓮中之鳖,没得玩了。

其实在四镇兵马集结的消息传出之时,这就已经是一场摆在明面上的明谋,左良玉自己也知道,但依旧选择了踏入。

因为。

当下关键之处,就在于应天城。

只要左良玉能够在四镇之兵对他完成合围之前,攻下应天城,再据城而守,那这场合围就彻底失去了意义。

故而。

双方都在赌。

朱瞻基赌自己能够守得住应天,而左良玉赌的是自己能以闪电战攻下应天。

现在的应天城中的守军兵力,把老弱残加上都不足一万人,而城外的左良玉则是有着接近二十万兵马,数量比例是1:20。

‘当年朱文正是如何守的洪都。’

这是朱瞻基当下亟需想要得到的答案。

———————

PS:今日-3℃,麻了。

第298章 洪熙朱瞻基:我不是快男!(求

订阅!)

昔年,老朱创业到达关键时期之时,陈友谅为一举端了朱元璋,趁朱元璋救援小明王之际,发六十万大军攻洪都。

这便是,洪都守卫之战的起因。

彼时守洪都的是朱元璋的侄儿朱文正,以两万弱兵,硬生生扛住了陈友谅六十万大军的轮番猛攻,更是足足坚持了85天,为朱元璋争取到了充足的时间,撑到了朱元璋率主力归来,最终把朱氏有限公司从破产边缘救了回来。

‘父皇,您又是如何守的北平。’

‘当年的您,又在想什么。’

朱瞻基独坐龙椅,眉头微皱。

他素来认为自己的父皇朱高炽没有皇爷爷那般的杀伐果断,尤其是在刀兵之事上,总是能拖则拖,不下决断,开口仁义、闭口道德,不曾有气吞山河的帝王魄力。

然。

到了自己独当一面挑担子的这一刻,到了面临曾经与父亲相似的境地之时。

朱瞻基这才深刻的发现,自己错了,错的极其之离谱,那个真正没有帝王魄力的人,实则是自己。

而自己的爹,真真是大才。

他此刻面对当下之境,脑子里第一时间想的就是求借仙师之力,面对这城外十数万围城大军,下意识觉得自己根本扛不住。

而当年的父皇朱高炽守北平之际,没有任何的外借之力可言。

以一万老弱残兵孤悬北境,硬扛抵挡李景隆五十万北伐大军,攻守双方的比例达到了惊人的1:50。

可就在这般悬殊的兵力对比之下,朱高炽依旧还是守住了,二十出头的他跛着脚、抱着年幼的自己,披甲执锐,站于城头,激励着将士,誓与将士城池共存亡。

将士皆言,都说没有二叔朱高煦的陷阵冲锋,这一场靖难就不可能成功。

但朱瞻基这一刻更是明悟,如果没有自己那位不显山不露水的胖老爹当年守住北平城,他的那位二叔朱高煦压根连陷阵冲锋的机会都没有。

“我总以为自己会比父皇做的更好。”

“我也想比父皇做的更好。”

“我定会做的更好。”

喃喃三语。

首节 上一节 512/552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