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春秋做贵族 第245节

走殷商路线的是宋国,执政叫“师”,又分左师和右师,也就是左右丞相;楚国的执政叫令尹,早先元帅叫若敖,后来由若敖改为司马,到后面司马的权限却是被无限缩小;司马?中原列国就是军法官。这就是楚国为什么要缩小司马权限的原因之一。

智瑶现在无法颁布自己的爵位制度,敢那么玩就是将“我要造反”书写在脑门上提供阅览。

所以了,智氏不能颁布自己创建的军功爵制度前提下,只能按照周王室的旧有体系去玩,立功之后看功劳大小任命下士、中士、上士的爵位,封顶就是上大夫。

别觉得有下士、中士、上士很奇怪,事实上诸夏在春秋时期就有这些爵位,现代翻译西方的军事制度也有下士、中士、上士,然而就是一种翻译罢了,跟公、侯、伯、子、男的翻译一样,区分位阶的套用,不是说某个音节就一定是哪个字。

在春秋时代,下士就是一伍之长;中士也叫“两司马”,能够管理一乘战车组以及二十二名步兵;上士就是一个“卒”的“卒长”,指挥四乘战车组以及八十八名步兵。

到了大夫级别,分别为下大夫、中大夫、上大夫和封号大夫,下、中、上其实是军阶,有各自的部队组建权,封号大夫则是拥有城邑的封号贵族。

以后智瑶想拿出军功爵,肯定不能套用商鞅在秦国制定的那些称号,原因是像什么庶长之类是秦国独有,令尹也是楚国的独有官职,中原列国可没有那些。

所以了,智瑶制定军功爵,要么是自己想出符合晋国特色的名称,不然就是套用下士、中士、上士、下大夫、中大夫、上大夫……,后面再自己死脑细胞慢慢取名字,也能是像夏后氏选择鸟类来命名官职,等等搞自己的一套。

真的在晋地搞秦国或楚国那一套,闹笑话还是小事,世人就该认为智瑶是背祖忘宗了。

这里也就必须了解一点,穿越如果发生,来到的是春秋战国时代,你是主人公,创立了自己的伟业,记得不要闹出明明是在秦国或楚国之外,拿商鞅变法设立的军功爵或楚国的官爵制度,用在像是晋国、齐国、郑国……身上,或是在赵国、魏国、韩国身上直接套用,你的手下会认为你在否定自己的文明,做最无耻的背叛。

智瑶什么时候才能拿出自己的军功爵制度?最起码的是在建国之后了。

目前,智徐吾尽管不知道自己做哪些什么事情的最终用意是什么,非常尽责地在完成自己得到的任务。

类似于燕非这一类人,他们不需要了解更多,听从命令前往某地,杀死或俘虏跟自己不是一个阵营的人,去换取可以获得奖赏的军功,便是他们应该做的事情。

像是现在,燕非历经两天的行军,听到了准备冲锋的号角声,抽出了马刀,眼睛看着前方。

在他们的前面,察觉到智氏骑兵出现的赵氏所属已经慌乱起来,他们剩下的选择是丢弃代人以及物资逃跑,或是赶紧组织反抗。

姑布子卿看到来的足足有两万以上的智氏骑兵,早就感觉到疲惫的心灵变得更加颓丧,大声喊道:“各自逃命去罢!”

智氏的骑兵当然没有两万那么多,其实就是骑兵加上随扈的数量。

本来还有心抵抗的赵氏士兵,他们听到姑布子卿那么喊先是愕然,随后各自逃命去了。

遭到押解的代人看到赵氏的士兵四散,没有统一的举动,跟着乱了起来。

姑布子卿看到有代人不怀好意地逼近自己,没有什么恐惧的情绪,觉得解脱就在今天。

什么情况呢?

不是每一个人都想远离中原,他们哪怕是死都想死在自己的故乡。

离开晋国来到代国已经是姑布子卿能够接受的极限,得知赵毋恤连代国都不想留下,要带尽可能多的人往北迁徙,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返回中原,像姑布子卿这种年纪比较大的人无法反对,心里无比悲哀的认为此生不可能再回归故土,死后也要葬在完全陌生的地方了。

这一次,姑布子卿负责带领四千余赵氏士兵押解两万余代人以及一批物资往北,没有遭到袭击也就算了,来袭击的敌军太少也会抵抗,看到智氏骑兵一出现就是两万多,很清楚抵不抵抗都一个样,才会下令四散。

抵抗一定会被歼灭,四散还有可能逃出一些人,姑布子卿认为自己的命令没有任何错误。

“死在这里离晋地有点远,总比去了更北方离晋地更远好啊。”姑布子卿抽出了佩剑,想死也不是完全没有抵抗被轻易杀死,反抗中死去才符合中原贵族的价值观。

那些围向姑布子卿的代人,他们看到姑布子卿抽剑摆出格斗的姿势,停下脚步面面相觑了一下,选择远远围着姑布子卿,没有了下一步的举动。

“代人啊?野蛮又软弱。哪怕没有使用肮脏手段诱杀代君,以赵氏能够组织三万大军的规模力取,也是能够完成灭国的。”姑布子卿其实在后面跟赵毋恤的理念时常起冲突,慢慢就淡出了赵氏的核心管理层。

燕非这一个骑兵队没有得到追击赵氏溃兵的任务,笔直朝着姑布子卿的方向而来。

“大鱼?看着像是大鱼!感谢宗子庇佑,让非能够立下这种功劳!”燕非就是供奉智瑶木雕的人之一。他死死盯着手持利刃的姑布子卿,依靠自己绝佳的视力从穿着辨认出姑布子卿的不凡。

同队的骑兵,他们越来越近也辨认出姑布子卿与他人的不同。

其他人,不管是赵人或是代人,穿着难免会有一些胡化的痕迹,独独姑布子卿保持着中原的穿衣风格。

一大群人之中,独有风格就是闪光点,再有姑布子卿几十年养成的气质,着实很难令人忽略。

燕非不断发出指令,主要是提醒同行的骑兵别砍错人,活着的大鱼比死了之后腌制的咸鱼更有价值。

“我用来含着玩的玉呢?”燕非真的识字,也有幸从同僚那里得知怎么俘虏贵族。

轰隆的马蹄声在席卷。

赵氏的部队四散,智氏这边的骑兵有分队追击。

现场的代人不少,智氏一样没打算放过,反正就是投降不杀。

燕非可算是驰骋到了姑布子卿前方,距离百米就开始在降速,到了接近三米内才完全停了下来。

“足下!”燕非翻身下马,一脸狂喜地将系在脖子上的吊坠扯下来,跑过去腼着脸问姑布子卿,道:“不知可否有幸邀往我家作客?”

姑布子卿看着那块品质不怎么样却看着很光滑的玉,又看了一眼怎么都无法掩饰狂喜的燕非,犹豫是持剑攻击再被砍死,还是……

第360章 钉在历史耻辱柱

“我要是现在死了,尸体会不会被带回晋国呢?”姑布子卿迟疑的是这个。

现在是一个觉得死后能去另一个世界的时代,并且当代人远比现代人对那种事情更加迷信。

姑布子卿最终还是没有反抗,面无表情地接过燕非递上去的玉。

这一块玉经常被燕非含在嘴中,有没有嚼或吸吮只有他自己清楚。

姑布子卿握着玉,尽管心情复杂还是感觉非常光滑,放进衣袖后抬手擦拭脸上的汗迹,莫名地透过布料闻到了一股怪味,只是没有太过在意。

现在的绝大多数人没有睡前或醒来后洗漱的习惯,可以想象口气会有多么臭。

要是姑布子卿知道那一块玉经常被燕非放在嘴里,估计会第一时间丢掉的吧?

“被俘将能回到晋国,不管是被杀死,还是能够苟活,至少不用背井离乡了啊……”姑布子卿心想。

这一次,他们面临的是不可力抗的局面,姑布子卿也是被俘,不是主动投降,算不得是对赵氏的一种背叛。

不过,有姑布子卿下令让军队不战四散而逃,追究起来跟投降其实没有太大的区别。

燕非后来得知自己俘虏到的人叫姑布子卿,总觉得名字听着很耳熟,一时半会想不起究竟在哪里听过。

更后面,燕非等待被告知将会被提拔成为一名下大夫,回去之后就将得到落实,真切知道自己抓到的是一条大鱼,喜得接下来的好几天笑口常开。

他们有了第一次的袭击,接下来不断地转场,去袭击了一处又一次赵氏的营地,每一次遭遇到的赵人不固定,少的有数百,多的两三千,屡战屡胜之下士气简直爆棚。

数量为几百的赵人,他们一般押解数千代人北迁。

多到两三千的赵人,押解的就是两万到四万的代人。

相同的是每一支队伍都会携带物资,大多数是一些战马或牛、羊,少量的谷物以及皮革之类。

“赵毋恤此举,弃赵氏基业于危难也。”智徐吾肯定是会礼遇姑布子卿,两人面对面坐着喝汤。

当前待客就是喝汤,茶什么的暂时还没有出现。

关于用汤来招待客人,现下一般是肉汤,远道而来的客人喝一碗肉汤,不止是是主人对客人的关怀,还有远古传承下来的一种祝福。

当然了,哪怕是到后面喝茶待客的年代,一开始也是将茶叶磨碎了加入水中一块煮沸的方式,还会加入奇奇怪怪的玩意,一样是叫汤。说的是食汤,并不叫喝茶,就是加入了更多的礼仪套路,目的更多是用来装逼了。

姑布子卿很平静,说道:“若不如此,如何逃过智氏追击。”

当前的赵氏对上代国、楼烦之类的势力并不弱小,对手要是换成智氏的话,将全部的力量集中起来还是打不过,很有可能被一下子一锅端掉。

很清楚实力差距的赵毋恤将赵氏尽可能地分散,很有一种能走脱多少就算多少的狠劲。

智徐吾所部在一个月内拦截下了不少赵氏的队伍,林林总总算起来消灭了赵氏七八千,解救的代人七八万,缴获的物资不计其数。

然而,战果随着无法找到赵毋恤的踪迹,估计也就是那样了。

简单来说就是,智徐吾捉拿赵毋恤的行动已经失败,并且让赵氏的主力成功逃脱掉了。

智徐吾从头到尾没有问姑布子卿关于赵毋恤的下落,主要是清楚姑布子卿根本不可能说出来。

其余被活捉的赵氏家臣嘴巴一样很硬,同样没有泄漏赵毋恤的行踪。

直至后来智徐吾才得知赵毋恤根本没有带着队伍走雁门这一路线,走雁门路线的赵氏队伍都是被抛弃的诱饵,赵氏的主力走的是燕国的方向。

燕国?对的,没错,就是跟中原失联了百余年时间的那个燕国,南燕没有被灭之前,他们被称为北燕。

现在智徐吾除了没有成功拦截下赵氏的主力之外,他们还面临着一个大麻烦。

代国的体系被赵氏彻底摧毁,同时赵氏极尽地搜刮代国的一切,搞得代国陷入了极致的混乱。

代国本来就是一个管理体系不完整的国家,再加上这一波被赵氏祸害,智氏想要占领代国的土地,仅仅是恢复秩序就是一个大工程,想要让代地有所产出不知道该是多久之后的事了。

“赵毋恤,小人也!无有丈夫之德,亦无为人品行,人神共弃之!”智徐吾不止一次这样骂过赵毋恤了。

那是真话。

有史以来,哪怕是最为残暴的人,干的事情都比赵毋恤仁慈至少十倍。

话说,赵毋恤这一次到了做了什么事情?他不止大肆掠夺代国的一切,还下令大肆屠杀不愿意配合迁徙的代人。

注意,赵毋恤下令屠杀,也就是有组织又有效率地进行杀戮,短短半年不到的时间,有至少十万代人死在赵氏的屠杀之下。

赵毋恤最没品的地方在于冒充智氏干屠杀代人的残暴举动,一次次还会故意放走一些漏网之鱼,使得后面智徐吾率部来到代国不止受了很多无妄之灾,还被幸存下来的代人无比仇视。

这是有史以来第一场有计划又有针对性的屠杀举动,之前哪怕是有发生过杀戮,没听说有军队针对黎庶进行那等规模的屠杀。

也就是宋国还健在,纣王的名声没有那么差,智徐吾又无法拿赵毋恤跟夏桀去比,要不然该时不时骂一句“桀纣之流”出来了。

知道姑布子卿为什么会心丧若死了吗?除了不想远离故土之外,真真切切就是不赞同赵毋恤的那些举动啊!

“代地已成凶虐之地。后人必将诅咒赵氏如今之所作所为!”智徐吾的脸色阴沉到可怕。

姑布子卿露出了痛苦的表情,话一句都讲不出来。

现在的情况是,智氏的人很难跟代人解释清楚,哪怕证明屠杀不是智氏干的,杀人者是从晋国出逃的赵氏。而赵氏哪怕出逃了也是晋人,锅一样要晋国去背。

有了代国这边的事情,屠杀的事情被流传出去,列国绝对会拿代地发生的事情说事,极可能以后晋人会被贴上凶残的标签,晋军每去到一个地方,当地不是立刻投降就是顽抗到底。

所以了,智徐吾不管面临着赵氏丢下的一系列麻烦,还要忍着恶心地下令封锁关于代地发生屠杀的事情。

“若子卿言及不知赵毋恤走燕地,不知徐吾可信?”姑布子卿问道。

智徐吾用怪异的表情看向姑布子卿,说道:“有何相异之处?”

不管知不知道,反正包括姑布子卿在内所有贴着赵氏标签的人,他们都是屠杀的凶手。

现在对赵氏有能辩解的地方只有一个,他们的杀戮对象是杂胡,没有发生在中原地区。

不过,无论是针对哪个族裔,以当前世人的价值观来说,任何有计划又有规模的屠杀都是要遭到唾弃的。

智徐吾现在就认定一点,包括姑布子卿在内的这一批人可别轻易死了,他们回到晋国之后还要作证不是智氏造成那些血腥事件,再将赵毋恤在历史的耻辱柱上面钉死。

“今日之错,子卿所为也。”姑布子卿不是要为赵毋恤揽罪,讲的是他向赵鞅一再推荐赵毋恤。

智徐吾咬牙说道:“归‘新田’之日,汝可寻太史忏悔。”

发生了那些事情,漫山遍野到处都是尸体,乃至于河流以及一些水潭也有。恰是这样,代地才成了凶虐之地,搞得智徐吾尽量搜罗代人,很快就要率军回撤,并且还将建议家族至少五年之内不来代地,尤其还要在往来道路设卡封锁。

目前虽然没有防疫的相关理论,一些该注意的地方已经有了。知道到处有尸体容易出现瘟疫,也明白隔离是最好的防疫手段,也就等于说从远古到长久的以后,严格隔离的做法都能够阻断疾病的传播。

“太史……”姑布子卿轻声呢喃着。

反正吧,代国完了,连带代地也完了。

注定要被钉在历史耻辱柱的赵毋恤用自己的行为,灭掉了代国不说,同时也没有便宜智氏。

并非智氏不想去将尸体掩埋,要命的是太多太分散,真的办不到将所有尸体找到。

最为恐怖的是野兽已经一再饱餐,它们的食谱上增加了两脚兽,以后人在当地必定会成为野兽的优先攻击目标。

事实就是那样,动物都有自己的食谱,面对陌生的物种并不会主动采取攻击,甚至动物要比人谨慎得多,一切只因为它们受伤就几乎等同于死亡。

一旦让动物知道猎杀哪个物种很简单,它们以后就会专门盯着那个物种,乃至于将这种“知识”教导给后代。

所以,智徐吾觉得应该暂时放弃代地不止是害怕传播的疾病问题,也有让这一代野兽完成更新换代的考虑在内。

首节 上一节 245/413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