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春秋做贵族 第27节

如果郑国君臣头脑清醒,他们顶多就是派出小股部队袭扰,不可能集结大军在那片区域跟晋军酣战。

目前负责驻守伊洛之地的主将是辅果,统率一个辅氏的“旅”和智氏大宗的三个“旅”,另有智氏一些附庸的两个“旅”,总兵力就是一“师”一“旅”的一百二十乘战车以及九千步兵。

“我家出战之兵足有三万余。”智瑶猛然间发现在现阶段自家用兵数量是晋国各家族中的最多。

智徐吾听了有点不明所以,说道:“赵氏两‘师’之数被困于‘沫’。”

两年的时间里,赵氏前前后后投入约一个“军”又两个“师”的兵力参战,折损掉约四个“师”的兵力,怎么都算是损失惨重;魏氏则是先后出动一个“军”又一个“师”的兵力,折损掉三个“师”左右的兵力;韩氏在三家同盟中投入的兵力最少,一共也就三个“师”的兵力,折损约一个“师”。

这些折损当然不是全部死亡,除了阵亡的士兵之外,还有被俘以及残废、失踪。

惨则是范氏和中行氏最惨,他们合起来折损的兵力至少有三个“军”之多,除开交战中的损失之外,便是城邑归属变更导致原属于范氏或中行氏的私军变成其他家族的了。

最后参战的智氏,折损的兵力约是一个“师”又一个“旅”,战果则是打崩了诸侯联军又入侵郑国占领多座城邑。

智氏参战的时间最晚,损失却是比韩氏还多,其实并不是什么坏事,甚至可以说是一件好事。

某天,姑布子卿急匆匆来找到智瑶,不太好说是紧张还是兴奋,急促声说道:“公孙,出兵罢!”

因为要去“沫”占便宜的关系,智瑶不可能对“沫”的战局不关注,派出的斥候每天都在传回消息。

那边的战况是赵鞅在一部分营寨被攻破之后进行突围,诸侯联军以及叛军对赵鞅所部进行追击,双方一逃一追正在往“共”进行移动。

有那么一件比较诡异的事情,智氏有三个“师”在“牧”这边,敌军却是好像不知道那般。

其实也不怎么诡异,“牧”与“沫”的距离约有五十里,敌军的侦查范围不超过三十里很合情合理,再来是目前时代正处于交替阶段,说不定敌军根本没有外派斥候,不知道“牧”驻扎着智氏军队并不显得离奇。

智瑶可不会有一种赵鞅让出兵就出兵觉得没有面子的心态,答复道:“明日便可拔营。”

姑布子卿行礼答谢,想再说点什么,看到的是智瑶头也不回离开军帐了。

智氏愿意来救援赵氏,不等于会听从赵鞅的命令而去根据指示进行交战。

说白了,智瑶想怎么打就怎么打,才不会将命运的选择权交到赵鞅手上。

哪怕情势不对的状况下智氏放弃救援赵氏,后面赵鞅还是要感谢智氏愿意来援。

智瑶向智申请示之后,带上两个“师”先行开拔,目的地是“共”南边的一处林区。

当下自然环境很好,什么地方都不会缺了树木,区别无外乎是树林占地面积的大小。

他们抵达之后,赵鞅还没有带着残部退到“共”的地界,敌军则是死死咬住了他们。

姑布子卿多次请求智瑶能够率军直接与赵鞅会合,无一例外都是遭到了智瑶的拒绝。

不是婉拒,智瑶就是明明白白地拒绝姑布子卿的请求,并且后面严正警告不要干涉怎么指挥。

“我部往而去之,不过添油。如我能择地而战,或可重创敌军。你如此急迫,何不往而告知中军佐我部位于何处,请中军佐率军往此处来。”智瑶没有觉得不耐烦,提了一个建议。

姑布子卿冷静下来想一想,答道:“如此,我即刻汇报我主。”

后继的发展就很简单了。

智瑶一再侦查地形之后,安排智氏的两个“师”的隐匿地点,一边跟赵鞅进行沟通,伏击方案不断完善的同时,敌军追着赵鞅所部正在往口袋钻。

也许是赵鞅的溃败让诸侯感到兴奋,可能也是诸侯觉得胜券在握,他们只是坚定地咬住赵鞅所部,对周边的侦查并不是没有,只是看着很常规。

“我好像已经是第二次带着军队往林子里猫了?”智瑶觉得不能一直这么做,要不然某天会吃大亏的。

他站在一个高坡,身形被灌木丛掩护,眼睛看着进入视野范围内的敌我两军。

赵鞅麾下已经没有多少战车了,看上去亮出的旗号也有点少,大多数旗帜还显得很破旧。

敌军追击的部队战车数量同样不多,旗号则是显得五花八门,其中齐军的旌旗占了多数。

智瑶看着赵鞅所部和敌军追击的前锋过去,没有做出什么反应。

“公孙?”姑布子卿一直在两个地方来回跑,看到智瑶没有任何动作,心里有点困惑,更多是想再次催促。

智瑶心想:“现在出击不过是截住敌军的前锋,还会打草惊蛇。这家伙不懂就安静看着,逼逼叨叨什么呢。”

差不多半个时辰的时间过去,敌军的主力出现在智瑶的视野之内。

而赵鞅已经得到通知,带着本部调转方向与敌军的前锋激战。

“齐君旗,鲁君旗,范氏、中行氏……”智瑶能看懂各势力的大纛,默默数着,一颗心的跳动频率在加快。

看着敌军已经出现,姑布子卿再次出声:“公孙?”

“不急,不急,待敌军大部穿过。”智瑶话是那么说,能感觉到握住剑柄的手出汗很多。

又是过了大约两刻钟,智瑶看到敌军有小股部队要进入林区,转身看向子路,下令:“攻击!”

第51章 俘虏两位国君玩玩?

联军是在追击赵鞅残部的状态,他们本身不是列阵行军,再来就是受于地形的因素,各部不是有点挤就是有点散。

他们在行军时,不远处的树林里突然有箭雨袭来,好些士兵根本来不及反应就中箭了。

有人大声提醒:“敌袭!”

随后不知道谁在喊:“中埋伏了!”

因为事先不知道周边有敌军的存在,部队受袭当然是中埋伏了。

搞不清楚状况的联军部队听到“中伏”二字心里就是一慌,遭受一波又一波的箭雨覆盖,随后阵阵的马蹄声以及车轮滚动声变得越来越清晰。

这一次智氏所部还是有在战前进行祈祷,区别是没有从嘴巴念出来,只是一种心里默念。

成为长蛇队形的联军被突然从树林冒出来的智氏战车部队先是一阵冲杀,随后智氏的步兵赶到,联军队伍直接被从中间给截断了。

“来者何人?”齐君杵臼就是习惯性的那么一问,要不然能从敌军战袍看出是晋军,再看旌旗也能分辨是智氏的军队。

士吉射看到智氏的部队从树林里源源不断冲出来,喊道:“不知敌军多寡,各部结阵抵御,抑或先行撤离?”

遭到伏击的一方肯定会心慌,主要是搞不清楚敌军来了多少,有没有什么后继手段,尤其是这边已经有敌军,必然担忧后路被断了。

所以了,有太多的不确定性,导致遭遇伏击的人第一时间的反应一般是想退。

齐君杵臼对享乐在行,政务或军事懂是懂一些,紧急时刻就拿不出主意了。

“君上!”田乞见齐君杵臼只顾着惊慌,知道是怎么回事,赶紧出声说道:“我有前军追击赵氏,不可放任。”

这个田乞是谁?他是妫姓,祖上是陈国的公族,后来去到齐国发展,因为得到一个叫“田”的封地而为田氏。

田乞目前是“大夫”爵位,爵位的前缀就是“田”,称呼就叫“田大夫”,算是一种不完全版的封君,地位上跟晋国的“邯郸大夫”差不多,自主权方面不比楚国的封君。

这位就是历史上进行“大斗出小斗进”的创始人,也是成语“公器私用”和“以公谋私”典故的主角之一。原因是他主持的“出”是拿公家的财产去“出”,“入”则是尽量减少从贷款人收取他们本应交纳的足额。

在田乞之后……,又或者说在晏婴死之前,晏婴让国君收回田氏管理国家财产的权利,后来田乞以及他的后代才用自家的资产在进行放贷时玩“大斗出小斗进”的把戏收买人心。

齐君杵臼很信任田乞,要不然也不会听了田乞的建议,一再给范氏和中行氏增援粮草,后来更是直接出兵干涉晋国的内战。

“甚是!”齐君杵臼总算记得自家有五千多部队在追击赵鞅,赶忙对士吉射说道:“范卿,可否阻挡智氏,容寡人撤回所部?”

这叫什么话?

田乞听得差点举手拍额头表示无辜。

“……”士吉射内心无语,有鉴于以后还要依靠齐国也就忍了下来,不断对田乞使眼色。

从树林里杀出来的智氏,他们趁着联军没有反应过来,截断联军行军长龙的同时,听从鼓号的命令分散出去攻击更多的敌军,基本是以“旅”为作战单位。

太多的地方爆发了交战,没有足够的判断力一时半会还真分不清智氏到底来了多少部队。

而突然遭遇袭击的联军,他们心慌的同时没有得到头头脑脑的命令,不知道该怎么办的情况下,有些联军选择了转身就跑,一些联军则是就地抵抗,看上去简直是太混乱了。

结果是,作为名义上总指挥的齐君杵臼拿了主意,无论是鼓号或是使用旗帜发出信号,接收到命令的联军想向前被不知道命令已经传达的友军挡住,少部分能执行命令的联军上前之后遭遇到数量比自己多的智氏部队被击溃,溃败的联军部队卷着其他友军混作一团。

联军各种混乱一起爆发之后,无法有效传达命令,哪怕是孙武来了都没用!

齐君杵臼觉得自己是在稀里糊涂的状态中被牵着走,上一刻人还在一片混乱的交战场地,下一秒自己却是遭到了重重的包围,并且还是那种外围有着大批友军的状态下被包围了!

要怪就怪那杆大纛太显眼,再则智瑶只是带来了两个“师”的兵力,能依靠伏击对联军造成第一波杀伤,后来也就是制造混乱,想要全歼敌军就看对方的头头脑脑配不配合而已。

“公孙,齐君、鲁君、范伯皆围!”子路竟然浴血了?

智瑶看到浑身是血的子路,没有问敌军的头头脑脑,问道:“仲由可有受伤?”

“我无恙。”子路明显愣了一下下,又急声问道:“我当如何?”

智氏有部队包围了齐君杵臼、鲁君宋和士吉射?这个智瑶当然知道,还是由他一手指挥自家的军队干出来的。

现在的情况是,齐君杵臼、鲁君宋和士吉射被智氏的军队给围了,然后这一批智氏的部队又被联军给围了,成了一种内外敌我势力的互相包围。

智瑶看向了还在酣战的战场,扫了一眼远方赵氏与联军的交战,说道:“喊话,二君、范氏之主遭围,为无有不忍言之事,联军愿降否。”

“老父亲怎么还没有入场?一旦连军不降,我还能真的杀了齐君和鲁君吗?这样,两个‘师’就要没了呀!”智瑶心里很急,表现是不可能表现出来的。

子路有点欲言又止,主要是鲁君宋也被包围了,咬了咬牙应了声“诺!”才去执行命令。

能俘虏齐君杵臼和鲁君宋吗?其实能不俘虏最好不要俘虏,杀肯定也是不能杀的。

不是因为还需要守礼节。目前已经不是杀不得一国之君的年代,贵族之间想要俘虏也不需要再递出美玉。

只是吧?非必要谁会去杀死一国之君,即便是贵族能不杀都不会杀死。

智氏把齐君杵臼和鲁君宋杀了,好处没有半点,后面还要遭受齐国和鲁国的疯狂报复,何必呢?

另外,智瑶很怀疑齐君杵臼、鲁君宋和士吉射会不会选择投降,他纯粹就是要让联军停止抵抗,哪怕只是僵持到智申带着部队过来,又或是赵鞅解决追击自己的联军,都是极好的。

而接下来将要发生的事情,着实是让智瑶有点措手不及了……

第52章 真真是礼崩乐坏了啊

联军中的鲁军攻击了齐军,随后范氏和中行氏的军队被卷了进去,导致他们的头头脑脑陷入包围,不同势力归属的各军却是打了起来。

事态的发展让智瑶先是有点傻眼,随后陷入了狂喜。

话又说回来,鲁国跟齐国已经不对付了将近两百年的时间,双方大大小小的战争或摩擦打了至少千次,累积的仇恨多到东海都填不满。

这一次鲁国之所以会跟齐国结盟,纯粹是晋国未能保护好鲁国,他们的君臣迫于无奈才当了齐国的小弟。

子路有当过季孙氏家宰的履历,认识不少鲁国的贵族,战阵上找到了相熟的贵族与之交谈了一番,随后跟子路有过交流的鲁国贵族选择了攻击齐军。

那么,是子路让那些鲁国贵族那么干的吗?并不是的。他只是告知鲁国贵族实情,也就是鲁君宋遭到了智氏军队的包围,随时有被俘的危险,甚至可能死于乱军之中。

子路还说了一个大实话,智氏还有一个“师”以上的兵力正在赶来战场的途中,并且赵氏解决完追击的联军也会返身参战,认为联军没有获胜的可能性,能得到最好的结果就是撤出去一部分部队。

之前,也就是在“共”地的会猎中,智氏可是放了鲁国一马。这里有加分项。首先对齐军发起攻击的鲁国贵族,他们一方面是非常讨厌齐国,另一方面是希望用这种方法来换取智氏不俘虏自家的国君。

鲁国跟齐国的关系极差,其实跟晋国的关系也没有好到哪去。

晋国是鲁国长达一百多年的老大哥,长期以来鲁国就是得到晋国的保护才能抗衡齐国,问题是鲁国历代君臣又很喜欢跟晋国在周礼上较劲一把,每每也喜欢对晋国的所作所为发出批判之声。

联军一定会败?那么晋国这一战,等于是范氏、中行氏和联军的主力必定会遭到重创,战争的态势必然出现扭转。

一旦联军再败,基本上各诸侯也就无力再集结起更多的大军,他们必然会从攻势姿态转为防御守势。

晋人的报复心很强,是远比想象中的更强。

曾经的秦国一再对晋国不宣而战,尤其是跟异族结盟入侵晋国的时期,大家都还在进行“君子之战”的。秦国与异族联军却是一再搞出屠杀黎庶的事情,结果让晋国发狠逮着秦国就是打,打得秦穆公创下的霸业付之流水,连带白翟都被晋国攻灭,搞到秦国龟缩西边一隅都不敢东出了。

当时的晋国在跟楚国进行争霸战,还能抽出手来料理秦国,无疑是证明了晋国的强大;楚国也是一边跟晋国争霸,另一边还要应付吴国,一度也将吴国打得到了亡国边缘。

要不怎么说春秋中叶时期的晋国和楚国是两大霸主,互相之间一再打生打死,还能分别镇压南北各列国长达百年以上的时间。

“鲁军投我?”智瑶见子路过来汇报,老实说有点傻眼。

说好的“君子之国”呢?鲁军怎么干得出这种背刺的事情呀!

首节 上一节 27/413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