朕真的不务正业 第402节

  莫卧儿帝国,是印度最后一个帝制的国家,莫卧儿这个词,就是大明故意这样翻译的,因为蒙兀就是蒙古,就是胡元,就是北虏,就是鞑靼。

  蒙兀这个词,来源于唐朝,唐朝时叫蒙兀室韦,属于东胡的一支,而东胡在汉时就有,司马迁说,在匈奴东,故曰东胡。

  礼部不能将莫卧儿帝国翻译成蒙兀帝国,否则作为击破了胡元朝廷而建立的大明,岂不是要再击破一次胡元余孽?!

  胡元余孽,都建立起一个偌大的帝国了,大明怎么可以无动于衷!

  沙阿在大明只待了一年的时间,他其实不能理解大明官员的固执,即便是他反复纠正,大明礼部仍然将错就错的这么翻译。

  “没什么,礼部诸官只是不想自找麻烦罢了,我大明,自有国情。”朱翊钧将这件事含糊其辞了过去,以文化差异搪塞了过去。

  莫卧儿帝国,就是蒙兀儿帝国,至少名字上是这样的。

  沙阿不再纠结,十分认真的说道:“阿克巴大帝给我叶尔羌汗国的大汗写信,他说:派遣学识渊博的人组成使团前往契丹,是有用的,我们可以从契丹学习对我们有用的东西,同时互相报告对方的情况,谁是契丹的统治者,怎样统治国家,契丹国人正在干什么,他们那里生产什么罕见和新鲜的东西。”

  “叶尔羌汗国的大汗派遣了我作为商人来到了这里,所以我代表了阿克巴大帝和叶尔羌大汗而来。”

  沙阿详细的解释了这个问题,在印度的莫卧儿帝国其实一直在想方设法的和大明接触,可是莫卧儿帝国迟迟无法和大明的官方有官方渠道接洽。

  这里面有地域的阻隔,毕竟印度从陆地上来到大明实在太难了,沙阿还是从丝绸之路走过来,光是这一趟就走了近两年的时间。

  另一方面,则是莫卧儿帝国的水师始终无法摆脱一个敌人,那就是红毛番,莫卧儿帝国被关在了陆地之上,无法从水路来到大明。

  唯一被莫卧儿帝国掌控的港口,古佳拉特港,碍于地理的原因,贸易的方向也是波斯和泰西,这就导致了莫卧儿帝国多次遣使,都未能成功来到大明。

  沙阿也是机缘巧合,要不是惠民药局医倌们妙手回春,沙阿也要因为水土不服,死在陕西行都司,也就是甘肃地界了。

  不是没有莫卧儿帝国的商船抵达大明,是没有官方沟通的渠道,沙阿是商人,同样也是贵族,所以才能得以觐见。

  朱翊钧坐直了身子说道:“贵使远道而来,阿克巴大帝如此大费周章,究竟是为了什么?”

  “为了买船,更加确切的说,是为了购买五桅过洋船。”沙阿直接了当的说道。

  “啊?五桅过洋船的威名已经在西洋传播开了吗?”朱翊钧一愣,他万万没料到,沙阿这一番长途跋涉,居然是为了买船。

  沙阿连连摇头说道:“这不是阿克巴大帝的旨意,阿克巴大帝其实不知道大明的五桅过洋船的威力,我是在大明见到了这种船,所以想要购买,陛下是很清楚的,我也是一名贵族,在一些范围之内,我有决定的权力。”

  “最近在苏拉特,战无不胜的阿克巴大帝输给了泰西的红毛番,这是阿克巴大帝一生为数不多的败绩。”

  朱翊钧露出了一些笑容说道:“看来贵使在大明,没少看杂报啊。”

  有生意上门,朱翊钧当然要乐,大明的造船厂,凿船钉的工匠都快要把锤子锤烂了,都赶不上这旺盛的需求,五桅过洋船,见过的都说好,谁都想要,当然价格也非常的美丽,二十万两白银一艘,童叟无欺。

  朱翊钧判断出了沙阿的信息获取来源,大明十分繁盛的杂报,里面的内容千奇百怪,沙阿能知道这么多事儿,大抵就是杂报的好处了。

  “正如陛下所料,我时常看杂报来学习汉话,防止在面圣的时候惊扰到陛下,毕竟在大明笔下,夷狄能有个人模样就已经是非常少见的事了。”沙阿十分轻松的回答着皇帝的话,但他再一次十分清楚的知道,这十六岁好杀人的皇帝,真的不好糊弄,三言两语就判断出来了沙阿的情报来源。

  朱翊钧好杀人这件事,从大明到泰西,无人不知,无人不晓。

  朱翊钧摇头说道:“很可惜,大明的产能有限,泰西的费利佩二世,比贵使来早了一些,大约要到三年以后了。”

  “慷慨而伟大的陛下啊,我可以等。”沙阿再次俯首说道:“大明在英明而伟大的陛下带领下,英勇的大明水师保护了大明的子民不受红毛番的侵扰,红毛番在大明有多么的恭顺,在大明武力之外的地方,就有多么的野蛮。”

  “他们冲进了我们的海港,杀死了他们能够见到的所有的人,红毛番将我们的领土占据,奴役欺辱我们的臣民,恳请陛下的怜悯,即便是三年后,我也可以等待,对于我们的子民而言,等待意味着看到了黎明的曙光,而不是永远沉积在黑暗之中。”

  沙阿的情绪非常的激动,他的声音越来越高,他以为那可怕的海上巨兽,只卖给大明的友邦,但现在看来,这是个生意,这让沙阿看到了希望,泰西的红毛番仗着自己大船火器,杀人又放火。

  这一代的莫卧儿帝王阿克巴,是一个有军事天赋的人,四处征战,全都获胜,可面对泰西人的时候,阿克巴只能选择妥协,大度的原谅泰西人的冒犯,默认红毛番占领了苏拉特海港,默认红毛番奴役他的子民。

  “红毛番在大明,甚至肯交税!”沙阿说这句话的时候,几乎是吼出来的,这些个泰西的海寇们,居然给大明朝廷纳税,简直是闻所未闻。

  大明视角之下,红毛番只是正经的生意人,但在莫卧儿帝国的眼里,红毛番根本就是海寇。

  朱翊钧不由得想起了一句话,凡是可以不讲理的地方就一定不讲理,要是讲一点理的话,那是被逼得不得已了。

  用在这些个泰西海寇身上,非常的恰当。

  “贵使没有考虑过插个队?”朱翊钧满是笑容的说道:“既然是生意嘛,也是可以商量的。”

  “啊?插个队?”沙阿呆滞的重复了一遍,他能够理解这个词汇,他不能理解的是,这话居然从堂堂的大明皇帝嘴里说了出来。

  张居正嘴角抽动了几下,而群臣们都看了张居正一眼,默不作声。

  大明皇帝尚节俭,甚至是吝啬,为了聚敛兴利,这真的是一点天朝上国的颜面都不讲了,哪有直接了当、堂而皇之的说出来的?怎么也要背着人,关着灯不是?

  在廷臣、朝臣、大明士人看来,大明皇帝几近于病态的吝啬和聚敛兴利,都是张居正的错。

  在万历初年,张居正反复上奏唠叨要尚节俭,反复批评道爷焚修、批评先帝好奢尚侈,听话的小皇帝,才变成了这样。

  朱翊钧看着沙阿笑着说道:“考虑的话,和万太宰接洽下,生意就是生意,赚钱寒碜吗?不寒碜。”

  肯加钱,朱翊钧当然优先安排给莫卧儿帝国排产,泰西的费利佩二世不乐意?他也可以加钱,谁加的多,优先给谁交付。

  大明群臣也觉得陛下这话说的没错,赚钱,真的不寒碜!

  大明朝廷上下,真的穷怕了,修个皇陵拖欠了一年的工程款,这说出去,就不损害天朝上国的颜面了吗?

  沙阿再次陈述了阿克巴大帝希望和大明通商和建立对话渠道的意愿,并且立刻马上表示了可以加钱,没有银子可以用棉花、可以用港口,甚至可以用人来换,大明在南洋武力催收货款的事儿,杂报上也有报道,大明的种植园也需要奴隶。

  经过了友好的沟通,沙阿表示可以加五万两银子,争取到大明皇帝的优先排产,朱翊钧年轻而英俊的脸上,都笑出了褶子来,甚至让缇帅赵梦祐亲自把阿送回四夷馆。

  朱翊钧喜气洋洋的说道:“哎呀呀,买买提,果然是豪奢大户,这一加就是五万两,很好,工部知道,优先给咱们阿克巴大帝排产,安排的妥妥当当,再送他五千…一千斤的火药吧。”

  “臣遵旨,十月就能给他交付,正好有一艘要给泰西特使。”郭朝宾出列,俯首领命,必须优先安排。

  “陛下,这聚敛兴利之事,就交给臣等去做吧。”张居正面色复杂的站出来说道。

  朱翊钧连连摇头的说道:“不不不,先生此言差矣。”

  “先生教朕说,这天下诸事万般复杂,但总归是熙熙攘攘,利来利往,朕作为天下之主,自然要洞彻其中的关系,而且这也不是单纯的生意啊,买卖军械,都是包含着强烈的政治目的,大明要在南洋收回货款,那么多的种植园,卖船给莫卧儿王国,还能给红毛番添堵。”

  张居正为之语塞!今天他吃了两记回旋镖,却只能无言以对,都是他说的话,陛下拿他的话堵他。

  王崇古涵养的功夫是极好的,他微微偏了偏头,生怕自己脸上洋溢的笑容,被张居正给看见了,王崇古只能说:陛下,干得好!

  这天底下,能让张居正吃瘪的人不多,甚至说只有一个,那就是陛下了!

  看看陛下这回旋镖打的,你张居正上天下地的能耐,伱反驳你自己的话!

  王崇古是真的怕张居正,没有皇帝的支持,王崇古也怕,看到张居正吃瘪,王崇古的涵养功夫都丢了。

  “宣泰西使者黎牙实吧,他天天凑什么热闹?”朱翊钧摇头说道,每次宣见外使,似乎是为了证明自己的身份,黎牙实都要来凑凑热闹,也没别的事,就是来皇帝跟前露露脸,维持西班牙和大明友邦的关系。

  “拜见陛下,陛下圣躬安否?”黎牙实见礼。

  朱翊钧手虚伸开口问道:“免礼,你有什么事儿吗?没有的话,朕还要见下一个外使。”

  “就是过来请个安,看到陛下春秋鼎盛,就安心了。”黎牙实真的没啥事,凑热闹是人的天性,圣眷这东西,是要时常出现在皇帝的面前,无论是用奏疏,还是见面,陛下日理万机,很容易就把人给忘了。

  朱翊钧假装想起来一样说道:“对了,莫卧儿王国的人,来到了大明,每艘加价了五万银,提前拿走了两艘五桅过洋船,朕也不想给的,可是沙阿特使,给的实在是太多了。”

  “啊?”黎牙实目瞪口呆,很快就觉得合理了,他多次面圣,对大明皇帝十分了解,这个贪婪的君王,是不会放弃一厘钱的利!

  “你回头给费利佩二世写封信,告知他,他应该可以理解,好饭不怕晚嘛。”朱翊钧笑呵呵的说道。

  “尊敬的大明陛下,我回去就会写信,但是送回泰西,大约要明年了。”黎牙实有些懊恼的说道,生意场的事,加钱的事儿,不能说不讲信用,这是买卖,大明开门做生意,哪有把银子往外推的?

  朱翊钧听闻,笑容再次浮现:“感谢贵使的理解,你也知道,大明人多,摊子大,都张着嘴问朕要钱,朕也为难,咱们啊,就勉为其难吧。”

  “恭喜你做了父亲,朕让人打了一把长命锁,张大伴,赏。”

  “谢陛下隆恩。”黎牙实再次俯首谢恩,他和他的妻子生了个儿子,而这个儿子也得到了陛下的赐福,这可是真正的圣恩,这把长命锁,至少能保儿子在大明好好的活下去。

  黎牙实领走了长命锁,至于加钱的事儿,黎牙实也只能给费利佩二世写信告知,决策得费利佩二世自己决策,黎牙实和泰西有自己的信息渠道,那就是教会,传教士们会把书信带回泰西。

  朱翊钧示意冯保上前来,对着冯保耳语了几声,冯保一甩拂尘往前走了几步,大声的说道:“宣倭国使者毛利元清、前田利长,琉球国王尚久觐见。”

  尚久畏惧倭人,朱翊钧偏偏把他们安排到一起觐见,就是刻意为之,威逼利诱这四个字是要一起用的,得让尚久知道,他现在还好好的生活极其奢靡的活着,是大明的恩德,做出明智的选择。

  万士和左右看了看,站的更直了,他毒?他再毒,还能有陛下毒?

  “臣等拜见陛下,陛下万岁万岁,万万岁。”三人上殿,五拜三叩首,行大礼觐见。

  尚久是大明册封的琉球国王,称臣是合理的,而毛利元清和前田利长,是拿着室町幕府的堪合来大明朝贡,室町幕府是成祖文皇帝册封的倭国国王,称臣也是合理的。

  “免礼。”朱翊钧看着这三个人,就是一乐,这尚久真的被揍得鼻青脸肿的,本来略显俊秀的脸,现在看起来有几分滑稽,尚久站起来,都离这两个倭人能远一点就远一点。

  毛利元清和前田利长代表的势力各不相同。

  前田利长是代表织田信长前来大明请封的,而毛利元清表面上是支持室町幕府,反对册封织田信长为新的幕府将军倭国国王。

  “琉球国王尚久,你在大明已经逗留日久,国不可一日无君,明日,就回琉球吧。”朱翊钧看着尚久,笑着说道。

  尚久一听就吓了一个哆嗦,颤颤巍巍的说道:“陛下,臣不敢回去啊,这些个倭人,在大明的地界,都能对臣拳脚相加,臣回去,恐怕惶惶不可终日,恳请陛下仁慈,给臣一席之地安身,待琉球安稳之后…”

  “安稳以后如何?”朱翊钧打断了尚久的话,语气变得冰冷了几分,看着尚久,就像是看死人一样,费了这么大的劲儿,若是还要回去,就显得无礼了。

  客气客气,尚久难不成当真了?还真打算回去不成?

  尚久只感觉一股寒意从尾椎骨直冲天灵盖,猛地打了个寒颤,立刻开口说道:“安稳以后,臣还留在大明,沐浴圣恩。”

  “啊,这样,可以!”朱翊钧听闻之后,语气变得温和了起来,令人如沐春风,翻脸比翻书还快,这是政治人物的基本修养,朱翊钧没有军事天赋,可是政治天赋还是极高的。

  “礼部知道,安排妥当。”朱翊钧看向了马自强,安排尚久定居大明诸事。

  以后尚久还是琉球国王,人不在琉球,是君主离线制。

  莫卧儿帝国,就是蒙兀儿帝国,蒙古也叫蒙兀国,买买提=默罕默德,这四个字出现容易被检测,所以换成了买买提。求月票,嗷呜!!!!!!!!!!!

  

第三百三十五章 我本将心照明月,无奈明月照沟渠

  君主离线制,在中原王朝的历史上,并不少见。

  一些个权臣们,将皇帝架空,皇帝成为国朝的象征,统而不治,国朝的所有权力,完全归权臣所有,这类的皇帝从秦二世胡亥开始,有就从未断绝过,比如西汉末年汉平帝,东汉末年的汉献帝等等,比较有趣的是东西两晋。

  西晋除了开国皇帝晋武帝司马炎之外,第二任是晋惠帝,天生痴傻,就是那个说出何不食肉糜的人主,而第三任和第四任的晋怀帝和晋愍帝,都被匈奴人给俘虏了去。

  而东晋一共十一位皇帝,共计十个傀儡,一个被废,主打一个君主离线制。

  东西两晋实在是不配大一统王朝、也不配帝制这个概念,满打满算,一共十五个皇帝,只有司马炎还算是个皇帝以外,不是痴傻就是被抓,要不然就是被架空,连盖章都用不到他。

  而大明君主离线制和前代的君主离线制又有不同,道爷是克终极难,隆庆皇帝是主动放弃,而万历皇帝则是开摆。

  道爷和隆庆皇帝的君主离线制,不是已读不回那种,对国事毫不理会,他们将自己手中的决策权,让朝中的内阁首辅代持,行使权力。

  道爷和隆庆皇帝只行使人事权。

  君主,国朝象征,统而不治,但拥有任命首相的权力,严嵩、徐阶、李春芳、高拱都是被皇权所任命,也因为皇权而罢免。

  内阁,文渊阁,权力的中心,文武大事交汇之处,是权力本身的具现,谁是文渊阁的主人,谁就掌控了权力。

  元辅,行政中枢和大脑,拥有参政议政决策权,负责主持内阁会议,综合阁老、廷臣们的意见,达成意见的一致,行使决策权。

  言官,纠错力量的具体体现,负责纠正内阁、皇帝做出的错误决策,监督、限制内阁、元辅、君王正确行使权力,御史、六科给事中的封驳事权,可是朱元璋给的,而内阁阁老、廷臣又负责言官的任免。

  君王、内阁、元辅、言官这一套朝廷中枢的运作逻辑,何尝不是一种君主立宪制的实践呢?

  大明的宪纲,不正是朱元璋建立的法统,祖宗成法吗?

  随着时间的流逝,这一套法统出现了漏洞,就要修修补补,在万历年间,终于成为了《大明会典》,这何尝不是大明的宪纲?

  所以,张居正毕生的遗憾,绝不是他被自己的弟子给清算了,张居正那么聪明的人,大抵是想到了自己的下场,他最大的遗憾,正是他活着的时候,未曾修完的《大明会典》,他的制度设计,大约是想建立一套,即便是皇帝昏聩,也能够顺利履行朝廷职能的制度。

  大明会典,是皇帝、朝廷、外官、天下万民,约定俗成的规矩,也是大明修修补补的法统,是大明自上而下的权力。

  张居正丁忧这一年,朱翊钧依旧让修出来的每一卷大明会典,都送到宜城伯府,给张居正亲自订正。

  大明,一个拥有非常非常多君主离线制经验的国家,现在终于将这套经验,搬到了琉球的身上。

  朱翊钧在这个过程中,多少显得吃相极为难看,威逼利诱,无所不用其极,丝毫不顾及脸面之事,尚久但凡是露出一点点不肯安心做个富家翁的想法,那朱翊钧就决计不会让他活着。

首节 上一节 402/468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