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我的计谋模拟器 第131节

  就在郭图心中泛起一丝紧张,甚至不断在心中恳请李基不要计较自己的嘴硬之言时,李基拱了拱手道。

  “还请公则勿怪,非是基有意小看公则先生。明正虽为基的书童,但基执蓝方进行‘四渡红水’沙盘推演之时,也是由明正执红方。”

  “因此为保公允,不仅是公则先生,今后有意执蓝方破解‘四渡红水’者,红方皆是由明正所执。”

  顿了顿,李基接着说道。

  “不过公则先生如此强烈有意与基比试一番,基若是无动于衷也确实有些不妥。既然如此,明正且退下,那便由基……”

  不等李基说完,郭图就抬手打断,坦然正气地开口道。

  “不用了,公允为重,既然这是子坤先生所定的规矩,客随主便,吾自不会有异议。”

  “如此会不会太勉强公则先生了?”李基关心道。

  郭图朗声答道。“不勉强,一点都不勉强,吾郭公则最喜公允。”

  “好,既然如此,公则先生请吧。”

  李基笑着答应下来,然后便示意夏侯兰可以开始了。

  为表公允,沙盘推演之中双方战斗的损伤,这一次则是由“水镜先生”司马徽以及名声刚正的名士管宁作为裁决。

  且沙盘推演的整个过程,亦是在那竖在众人面前的巨型沙盘之上进行。

  顿时,以着许攸为主的一众名士纷纷挤到了人群前方。

  而随着“四渡红水”的推演开始,与夏侯兰所指挥的红方缓缓开始合围不同,被包围于其中的蓝方所做出的动向不可谓不多。

  郭图几乎是第一时间就展现了属于他的设谋风格,不断地派遣士卒在山野之中布置陷阱和埋伏,大有明知难以逃脱的情况下。

  凭借着地形以及士气,沿途不断反击合拢的红方。

  一时间,频繁的局部战斗不断地在沙盘中心打响,郭图可堪是奇谋百出,将各种疲敌、耗敌、杀敌之谋发挥了出来。

  相对之下,夏侯兰在这方面明显要比郭图不知道稚嫩了多少,根本就破解不了郭图所设之谋。

  若是双方兵力相差不大的情况下,夏侯兰除了战败之外,恐怕也唯有撤退一途。

  只是,双方仅是兵力的差距就高达十倍以上。

  夏侯兰略有些狼狈地应付着一个个谋略之余,实则却是毫不焦急地步步为营不断紧缩,减少着蓝方的活动空间。

  在这个过程之中,郭图一直在试图寻找着可以突破包围圈的时机。

  只是,那红方初始布置的兵力就几乎堪比十面埋伏,在活动空间进一步被紧缩的情况下,根本就不可能存在以弱势兵力突围的良机。

  深知突围无望的郭图,最终的选择无疑仅剩拼光所有兵力这一选择。

  在那狭小的沙盘空间之中,三万余蓝方兵力战死至最后一人。

  至于红方的兵力损失……一万六千余人。

  随着这个结果出来,脑力消耗过度乃至于浑身大汗淋漓,身体发软得有些站不起来的郭图只觉得羞耻之极。

  但是那诸多目睹了整个沙盘推演过程的士子们,却是无有一人出言耻笑郭图。

  易地而处,将他们换做是郭图,他们未必能做得比郭图更好。

  甚至,郭图在沙盘之中的奇谋百出,让不少士子都为之赞叹不已且感悟良多。

  只不过,那是绝境,那是仅凭着不断挣扎的战术奇谋所不能破解的绝境。

  以三万余蓝方绝对弱势兵力,硬生生地拖延了四十余万重兵的二十余指令时间,换算下来大体也就是两个月。

  若是在现实,在这已经是相当辉煌的战果。

  而在片刻的静寂过后,众多有志于兵家之道的士子,随之可谓是爆发了极高的热情,纷纷讨论了起来。

  “公则先生所进行的推演,充分地说明了原地驻守绝无生机!”

  “没错,除非是如光武帝那般被天命所照,天降陨石助之破敌,否则那就是自寻死路……”

  “突围,一定要突围,在红方未曾完全合拢之前突围出去。”

  “只是,怎么突围?往哪里突围?四处关口、道路、渡口皆有兵力驻守,这根本就是一个死局。”

  “难怪李子坤称之,能破局者,必是数千年一出的神人!”

  “难!难难!!”

  ……

  而同样也是抱着一雪前耻之心抵达吴郡的许攸,此刻的内心却是一阵拔凉拔凉的。

  许攸自问,若是刚刚自己替代郭图执蓝方推演,未必能做得比郭图更好。

  可突围?

  怎么突围???

  许攸看向已经重新布置成初始状态的“四渡红水”沙盘,陷入了深深的迷茫之中。

  更让许攸为之挫败的是,李基自认能率领超过万人突围至沙盘边缘。

  然而,目睹了一次推演过程的许攸,却是完全不知道该如何方能做到那种程度,更遑论真正破解之。

  只是纵是千难万险,无疑也有初生牛犊不怕虎!

  很快便又有一士子进行“四渡红水”的沙盘推演,这一次他选择的是突围,倾尽全力突围……

  两个指令……

  寄!

  等那士子垂头丧气地下场之时,众多士子再一次意识到了郭图坚持了二十多个指令的含金量。

  而看着诸多士子尽数被“四渡红水”吸引得爆发了极大的热情与兴趣,李基的脸上不禁地露出了笑容。

  不仅仅是为今后自己可以安静许多,不用忙于每日接待自四方而来,各怀目的的士人而浪费精力了。

  想见李子坤?想要挑战李子坤?

  还请先到“四渡红水”一试!

  更重要的是,“四渡红水”可以不断筛选出真正具备用兵才能者。

  纵使李基并不公开承认按照“四渡红水”可以对天下人的用兵能力进行分级,但随着“四渡红水”的名声越来越大,且参与到破解“四渡红水”的士人越来越多,这亦将会成为一个默认的规则。

  譬如:等已经头晕脑胀的郭图反应过来,纵使是为了维护自己的面子,这种聪明人也绝不会踩低“四渡红水”,反而会吹捧“四渡红水”继而抬高自己。

  起码,按照“四渡红水”的战果分类,郭图好歹也算得上“人中英杰”。

  然而可以预料的是,“四渡红水”将会替代李基吸引天下士人蜂拥而至,且“四渡红水”也将会征服每一位不服之人,且如同筛子一般过滤出一个个真正的大才。

  “主公,如此一来,天下英才将尽在彀中!”

  李基一边与刘备离开,一边满脸笑容地道了一句。

  “通过‘四渡红水’可吸引且筛选出真正的大才,‘仁德书院’又将会为主公源源不断地培养出基层可用之才。”

  “子坤所言极是!”

  刘备同样也是满脸欣喜地答道。“如此一来,可使有才者不至于埋没,亦能使之为子坤治理吴郡臂膀。”

  “待到吴郡开发成子坤所言的丰饶之地后,那诸多对于治理一方颇有心得的大才亦必会被朝廷所看重,将他们放到大汉各处便能源源不断地回报大汉,治理一方。”

  刘备越说越是激动,似乎已经看到了那一景象,那种通过这个方式回报社会,回报大汉的景象。

  对此,李基笑了笑并没有搭话,更不担心当真会出现那种人才流失的状况。

  当今天子的身体还能撑几年,腐朽不堪的大汉又还能撑几年,那诸多早就野心勃勃的野心家又能撑几年?

  等待“仁德书院”第一批学子真正培养出来,且不说那些被李基亲自安排的“思想教育”学科中毕业的学子愿不愿意离开刘备。

  待到那时天下早已大乱,亦到了刘备扶起“匡扶汉室”的旗帜,到了再造大汉的时刻。

  而“仁德书院”有着蔡邕、司马徽以及管宁等一众大儒名士主持,李基倒是丝毫不关心后续还会出现什么大纰漏。

  如今只需等待“仁德书院”后续些许建造工程完毕,且筛选出第一批学子,“仁德书院”便能真正运作起来了。

  不过待李基随着刘备一同返回到吴县之内,才骤然感觉到似乎少了什么,问道。“主公,季常何在?”

  满脸欣喜的刘备目不斜视地答道。

  “季常去忙点正事。”

第141章 无墙之城

  忙点正事?

  对此,李基并没有多想。

  夏侯博如今在刘备集团之中无疑也算得上是重臣了,不仅仅负责着刘备的保护以及吴县治安,如今更是锦衣司指挥使。

  在一应武将之中,尽管夏侯博没有统兵权,也不适合走到战场之上统兵,但夏侯博的权势与地位如今已然仅次于关羽之下。

  这无疑是刘备在为曾经夏侯博所付出的恩义所做出的回报,给与着夏侯博足够的信任与地位。

  因此,在大量士子涌入吴县以及“仁德书院”成立之初,夏侯博确实有着大量事情需要处理也不奇怪。

  旋即,李基与刘备一并返回府衙之内,细细商议着关于士子们担任临时官吏的问题。

  大汉显然是没有“临时工”这种说法的,官吏的位置更是一个萝卜一个坑,但这对于李基而言无疑仅是一个变通的问题。

  甚至就连……俸禄?

  省了!

  士子们应当心怀感激地感谢刘备给予了一个验证自身能力的平台,且这也是一场作为进入“仁德书院”内门学习的考核。

  刘备没有索取士子们参加考核的费用,已然是有心照顾寒门学子,心怀仁德了。

  那些要求俸禄的……是什么想法?

  保证一日三餐,发放象征临时官吏身份的袍子,那已经是极限了。

  且在李基的提醒下,刘备今后的工作重心也将着重放在收拢流民、士子之心上。

  流民暂且不用说,相对于收拢本土百姓的民心,刘备无疑更容易赢得那些颠沛流离的流民之心。

  当外来流民不断稀释进吴郡之内,那么将会不断酿造出一个尊崇刘备的氛围,带动着更多的本土百姓,继而形成了一个良性的循环。

  当一个上位者被无数百姓所尊崇追随之时,所能爆发出的力量到底能有什么程度,这一点李基再清楚不过了。

  莫说是再造大汉,便是改天换日也不过是等闲之间。

  至于收拢士子之心,则是能让刘备牢牢地把控住官吏的忠诚。

  这既是为了刘备掌控吴郡着想,某种意义上,这也是李基为了自己着想,以及整个刘备集团的未来着想。

  只要刘备对于中层以及基层的官吏有着足够的掌控力,那么纵使李基等重臣再如何身居高位,再如何大权在握,也不会引起刘备丝毫的忌惮。

  当然,或许刘备如今还没有认识到这一点,但这不重要。

  身为臣属,李基会提前扼杀着任何一丝丝会威胁到主臣相知的风险,也以此回应着刘备的信任,证明自身并没有辜负刘备的期待。

  ‘主公,或许需要等到若干年后,你才能意识到收拢中层以及基层更多官吏之心会带来什么好处吧……’

  李基心中暗暗地想着,目送着刘备离去府衙,方才走回到府衙正厅之中。

  毕竟,李基又有好几天没有出现在府衙之中,还需看看自家的小工具顾雍怎么样了,免得当真要猝死过去了。

首节 上一节 131/211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