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我的计谋模拟器 第61节

  “说起来,卢师亦曾任九江、庐江之郡守,深得当地百姓爱戴,而后方才调回朝廷重用。备为卢师弟子,若是前往九江、庐江之一担任太守,或能借卢师威望一用也。”

  关于卢植的为官过往,这一点倒是李基此前所不清楚的。

  并且,假如卢植曾经在九江、庐江二郡担任郡守,那么刘备打着卢植弟子的名号前去上任,倒也能轻易笼络一部分民心。

  只是,李基略微摇了摇头,说道。“主公,依吾之见,首选当任吴郡郡守,其次方为丹阳郡,再次九江郡也。”

  “为何?”刘备颇有些不解地问道。

  “因为,扬州之中唯有此三郡接连徐州,若能打通与徐州之关节,则能源源不断地招收自中原而下逃难之流民,以解开拓良田却无耕力之难题。”李基答道。

  至于为何又选吴郡为最优,这一点李基倒是不方便与刘备明言。

  太湖熟,天下足。

  这一句来自后世的谚语之中所指的太湖,正处于吴郡境内。

  因此,李基虽然还没有机会实地考察吴郡之地,但却清楚吴郡之潜力必为之最。

  只要在吴郡打好根基,伺机而动,便可自北向南,自东向西,一统扬州,成霸业之基。

  继而,或沿长江而上夺荆州入蜀地,自关中、南阳、广陵三线出兵,成卷席天下之势。

  又或,西防荆州,北夺徐州,以扬州为根基供粮之地,自徐州开始步步蚕食中原,最后成鲸吞天下之势。

  不过,这些胸中蓝图于大汉未崩之时,终究是不能与刘备明言之,否则定会被刘备当成是包藏祸心的乱臣贼子。

  唯有当大汉已倾,身为汉室宗亲的刘备当仁不让欲扶大汉,再现季汉之世,李基那些胸中蓝图方可直言之。

  因此,李基思索了一阵,画饼道。

  “若是主公可将吴郡治理妥当,一边收纳安置大量流民,一边又可开垦良田无数,且不说其中功绩之大难以估量,更重要的是可向朝堂之上的衮衮诸公证明江南之地潜力之大,足可解万民之饥。”

  “届时进一步取得朝堂的倾力支持,主公亲自主持不断南迁百姓,开垦江南良田,使百姓温饱,粮仓充足,或又是一大汉鼎盛之世也。”

  “此,即为以一郡而治天下。”

  不得不说,刘备完全被李基所画的大饼所打动。

  尤其是不久前才刚刚由于黄巾之乱的缘由而深受一番打击,如今在李基所描绘的未来之中,刘备赫然看到了以一己之力改变天下乱象,使无数百姓温饱,再现盛世的可能。

  以一郡而治天下?!

  “好!”

  刘备抚掌赞叹道。

  “子坤果真是不世之大才,以一郡而治天下,当真是气度了得且未来可期也,此或不失为真正可上报国家,下安黎庶之道路。”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刘备眼中透露着光,然后握紧了李基的手掌,说道。

  “子坤,有你之相助,备定能改变这世间种种乱象,也定矢志不渝践行心中之志。”

  李基拱手一拜,道。“基,亦相信主公定可实现心中之志。”

第60章 宰相必起于州部

  当然,如今也并非是刘备想要担任哪一个州郡郡守,就必然能去担任的。

  只是李基为刘备提供了一个大体的范围和方向,刘备再通过卢植去向朝廷争取。

  这也是保住了卢植短期内所能看到的最大好处之一,不至于沦落到军功尽数被董卓之流所吞走,且亦有人能为刘备向朝廷尽力争取想要的郡守之位。

  否则,即使如李基协助董卓击败黄巾的推演之中,刘备在刘焉的推举下担任郡守,刘焉也绝不会为刘备特意去争取某个州郡,而是任由朝廷自行指派。

  在这种情况下,一旦被分配到交州或幽州北部,那在李基看来不就是流放岭南和发配宁古塔吗?

  纵使刘备当上了郡守,在交州与幽州北部那些恶劣且人口缺乏的地方,那也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因此,在李基为刘备进一步解释了为何选择临近徐州的扬州北部三郡作为目标,且补充了种种“以一郡而治天下”的想法后。

  行事雷厉风行的刘备,当即就迫不及待地前往拜访卢植,请求卢植的指点以及向朝廷上表郡守之事。

  如今,刘备兵败张角且协助攻下巨鹿城的军报已然发往洛阳,卢植在其中没有丝毫私吞刘备军功的想法,如实地描述了刘备的贡献。

  因此,若是卢植没有早早及时向朝廷上表推举刘备,等朝廷的赏赐先一步确认,那便为时已晚矣。

  而由于巨鹿城府衙被张梁自焚烧毁,因此卢植进驻巨鹿城之后,也只能是另行选了一个府邸作为临时府衙运转。

  且卢植一方面也止住兵锋,以防守巨鹿城为要旨,防止被巨鹿郡周边的黄巾夺回了巨鹿城之余,一方面则是以着巨鹿城为中心一点点地扫清周围的黄巾贼人。

  可以说,随着巨鹿城被攻下,冀州战事可谓是大局已定,余下的黄巾贼人都仅是芥藓之疾,难成气候。

  卢植只需稳步推进,慢慢清除其余黄巾贼人,再守住对黄巾贼人意义重大的巨鹿城便是大功一件。

  因此,当刘备拜访卢植之时,卢植正于临时府衙之中处理公务文书,并且很快就亲自接见了自己这位让人刮目相看的弟子。

  看着刘备那沉稳且难掩喜色的表情,依然是一身洗得脱桨衣袍的卢植看不出丝毫让黄巾贼人闻风丧胆的威望,反而像是一个老学究似的。

  卢植在刘备恭敬地行礼问好,然后示意刘备坐下之后,问道。

  “玄德,看你满脸春风之态,莫不是有甚喜事与老夫分享?”

  “卢师明见,弟子确有一喜事,故以心中难掩喜悦。”刘备答道。

  “哦?”卢植问道。

  “昏迷五天的子坤已醒,且拜弟子为主。”

  说起此事之时,刘备即使刻意控制表情,但嘴角依然不自觉地上扬。

  卢植闻言,追问道。

  “可是你此前多次与老夫提及的李基李子坤,也便是那个定计大兴山,虚实困巨鹿,三路破张角的李子坤?”

  “正是。”刘备答道。

  卢植闻言,表情当即有些沉默了下来,看着刘备的眼神有着一丝丝怪异以及……嫌弃。

  刘备见状,有些紧张地问道。“卢师,这难道哪里不对吗?”

  卢植微微地叹息一声,说道。

  “老夫本欲待李子坤醒过来,与之交谈一番后,便向天子举荐之,以李子坤之才,实非一州一郡之地也。”

  听到这里,刘备当即就明白了卢植的意思。

  以着李基的才能跟着刘备,无疑就是一种浪费,堪称明珠暗投,一朵鲜花插在牛粪上。

  这让刘备心中对于李基不自觉多了一分愧疚之余,也深感侥幸。

  幸好下手快,否则等卢师与李基见面,确定向朝廷推举李基之后,刘备就算对于李基再如何渴望,也总不能跟卢师抢人,跟朝廷抢人。

  如今与李基定下了主臣名分,除非李基有着强烈意愿,否则纵使是卢植也不好越过刘备就为李基定下安排。

  不过,卢植那话里话外明珠暗投的意思,让刘备莫名有种老师的爱已经彻底消失的感觉。

  想当年求学之时,卢植对于刘备可也是多有看重,否则也不会赠予手书数卷,并且于薄落津汇合后,卢植对于刘备也是时有夸赞。

  没想到……

  刘备多少有点委屈地说道。“卢师,弟子也定不会负了子坤,定会尽力让子坤发挥才学,造福天下。”

  卢植一抚胡须,道。“事已至此,老夫还能强求乎?”

  懂事的弟子,这时候已经主动为老师担忧献出李基了。

  然而,刘备此刻却是装聋作哑,似是完全不懂得卢植话语之中所隐藏的另一种暗示,说道。

  “此前子坤提出‘以一郡而治天下’,备深感有所感悟,特来请教卢师。”

  “以一郡而治天下?”

  卢植闻言,思索起这一句的含义。

  且,这一句的表面含义倒也不难理解,通过一个州郡之地进而对天下进行影响和治理,显露出了道出此句之人的胸襟气度以及非凡自信。

  只是如何以一郡而治天下,这可就是个让人费解的问题所在。

  被引起了兴趣的卢植,说道。“玄德,请详说之。”

  “卢师,为何妖道张角可以轻易蛊惑大量百姓?实乃是天灾频发,且生民难有足够耕地维持温饱。”

  在卢植的面前,刘备自然不能用过于激进且尖锐的说法,转而是通过这种更为温和的方式提出自己的想法。

  对此,卢植略微思索一下,便是赞同地点了点头。

  这一点,确实不可否认。

  “因此,子坤提出将目光放在长江以南!”

  说到这里,刘备不自觉的语气有些亢奋起来,说道。

  “相对于中原地区,长江以南尽管气候闷热,多毒虫猛兽,但尙有大量可供开垦的耕地,水网密布,也无干旱之风险。”

  “因此,弟子欲往长江以南通过治理一郡之地,安置流民,疏通水利,开垦良田。”

  “届时,若是弟子治理大有成效,定可让朝堂衮衮诸公明白长江以南之地潜力所在,或可改变天下之格局,使朝廷全力开发长江以南,渐渐可使长江以南为天下粮仓。”

  卢植闻言,并没有第一时间回答,而是捻着胡子,陷入到了思索之中。

  与刘备这种未曾去过长江以南的北人不同,卢植曾分别任过九江、庐江二郡郡守,对于长江以南的情况相当之了解。

  足足片刻之后,卢植方才长叹一声,道。

  “老夫尝闻《韩非子·显学》言:‘宰相必起于州部,猛将必发于卒伍’,不以为然,自觉不过是一家之言,不料今日见之,方知不假。”

  此言一出,不禁让刘备心中为之兴奋不已。

  明白这是卢植在赞扬此策之高明,亦在认为李基有着宰相之才。

  “此子的目光之远,令人赞叹不已。”

  卢植叹息了一声,说道。

  “老夫亦曾治理长江以南之州郡,却是未曾想到或许开发江南可缓解天下耕地不足的问题所在,实在惭愧。”

  “这么说,卢师觉得此策可行?”刘备问道。

  然而,卢植摇了摇头,答道。“老夫不知。”

  “啊?”刘备答道。

  “世事未成,何人知之结果?”

  卢植反问了一句,然后答道。

  “但依老夫之见,此不失为一可行方向。只是当时老夫治理九江、庐江之时,九江郡有蛮族叛乱,受命平叛,后老夫不适于江南水土,在匆匆平叛后便只得告恙辞官。”

  “而后,庐江又有蛮族叛乱,朝廷又将老夫任命为庐江郡郡守平叛,但任职不过一年有余,就又被朝廷召回担任议郎,于东观校勘儒学经典书籍,续写《汉记》。”

  顿了顿,卢植接着说道。

  “除此之外,依老夫在九江、庐江之见,扬州之地不仅时有蛮族、山越作乱,山贼土匪亦是随处可见。”

  “更因水网密布,致使水贼之多堪比过江之鲫,且清理困难异常,稍有异动,那些水贼往江河湖泊芦苇丛生之处一钻,仗着对水网之了解,难以寻觅。”

  “因此,老夫担任九江、庐江两地郡守之时,几乎是日日焦头烂额忙于剿匪。若是玄德有意于长江以南开垦良田,匪贼之害,首当其冲。”

  这话听得,刘备心中当场就凉了半截。

首节 上一节 61/211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