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我大伯是朱元璋 第61节

  大臣们见朱标真的怒了,立马跪倒了一大片。嘴里纷纷喊着:“陛下息怒啊!龙体为重啊!”

  “息怒?你们让朕如何息怒?要不是出宫的时候碰到了那位老人家,朕如何能知道我朝的吏治已经到了如此的地步?朕要是不命锦衣卫秘密前往三司统计历年的积压案件数量,朕又如何能知道这些苦主有的等到死都没能得到一个公道!你们让朕如何息怒!”

  随后朱标看了眼跪着的大臣们说道:“这吏治是到了该改革的时候了,你们说说,这事儿该让谁去主办为好?”

  大臣们你看看我,我看看你,却没有任何一个人敢接下这个担子。因为他们都知道,这事要是办成了,虽说会得到皇帝的表彰,但是会得罪所有的官员。可要是办不好,不仅会得罪官员而且还没法和皇帝交差,所以这烫手的山芋可一定不能接。

  见大臣们都不回答,而且还纷纷躲避自己的目光,朱标只能将目光看向了朱旺。

  朱标这一看不要紧,可是却把其他的大臣们给吓的不轻。毕竟他们可都知道,朱旺这货就像和他们这些文臣有死仇一样,只要逮着他们的一点儿小尾巴,就能从他们身上扒下来一层皮。可他们也没办法啊,毕竟这活总得有人接吧。当这些文臣们正不知道找谁当替罪羊好时,朱旺从椅子上站了起来。

  朱旺这一站,这帮大臣们又是一身冷汗。正当他们疯狂的回想自己还有那些屁股没有搽干净的时候,朱旺开口道:“陛下!要不这事儿我就不参与了吧。毕竟我可是个武将啊!要是让我一武将去改革吏治,这说出去不好听啊!搞的就像他们这些文臣们只知道混吃等死一样,这样不好 不好。”

  听到朱旺的这话,文臣们纷纷在心里骂道:“对,就特么你会办事儿,你特么啥事儿都能办,你特么是神仙行了吧?我们都是猪,就你一个是人行了吧?你说你好好的当个太平王爷不好吗?非得和我们作对干啥?我们这些读书人也没挖你家祖坟啊,你一天天的把我们盯这么紧干啥啊!”

  听见朱旺也不愿意接这个差事,朱标顿时就有些好奇了。开口问道:“大哥为何不愿意接这个担子啊?”

  朱旺笑着回答道:“其实和我刚刚说的一样,毕竟我是武将,如果贸然插手文官的事儿,那确实有些不合适。不过我可以推荐一个人,让他来推动吏治改革最为合适了。”

  这一说,朱标来了兴趣。开口问道:“那大哥你说说,看谁来担此重任合适?”

  “回陛下!臣认为此事应该由皇子承办最为合适,其一是因为他们的身份足够大,可以压得住一些宵小之徒。其二则可以通过此事让皇子们明白百姓之不易,这也是为各位皇子们的以后打基础。”

  朱标听完朱旺的话之后,开口说道:“大哥你的意思是让雄英去?”

  “不不不”朱旺笑着摇了摇头后说道:“我觉得此事允炆去最为合适!原因也很简单,雄英如今正在讲武堂跟着太上皇和各位老将军们学习兵法谋略,而且经过孔家的事之后,雄英也知道百姓们的不易,所以我认为雄英现在应该静下心来好好的完成现在手上的学业。”

  “允炆合适的原因也很简单,允炆作为二皇子,这些年陛下一直都让其在大本堂读书,您也很少让他出宫去了解我大明百姓的不易。所以正好借着这整改吏治的机会,让允炆去了解到百姓的不易。其次就是允炆的外公吕大人可是太常寺卿,所以允炆可是文官这一脉的啊!我想各位大臣们到时候也应该会鼎力相助的对不对?”

  一旁的大臣们这个时候谁还管朱允炆是不是文臣这一脉的啊,只要不是朱旺这货来推动这事儿就行。而且据说这允炆殿下貌似对朱旺不满,这可是天大的好事儿啊!这敌人的敌人可就是朋友啊!

  想明白这些之后,三法司的头头们立马便出声道:“请陛下放心,臣等一定配合允炆殿下,做好朝廷吏治改革。”

  退朝之后,朱标叫来朱旺开口问道:“大哥为何要让允文来做这事儿?”

  朱旺回答道:“之前允炆不是在找陛下要差事嘛,我这不正好顺水推舟的送了个人情给他嘛,至于这事儿能不能办好,那就是他和他背后那些人的本事了。”

第200章 冥冥之中 自由安排

  得知消息之后的吕本赶忙到后宫找到了吕氏,准备让她劝说朱允炆不要接这个差事。可刚到吕氏宫殿的时候,就发现朱允炆带着一脸笑意看着自己。

  吕本赶忙行礼道:“臣参见允炆殿下。”

  朱允炆上前扶起吕本后说道:“外公,咱们是一家人,不用这样。外公今日前来是有何事?”

  “殿下,陛下近期要开始整顿吏治的事儿,想必您已经收到风声了吧。”

  “是的,昨日朝会结束之后我就收到风声了。一直没去找父皇的原因,就是在等外公前来。”

  吕本赶忙说道:“殿下,这差事您可不能接啊!这差事就是个烫手的山芋啊!您若是办好了就会得罪所有的官员,要是办不好也会让陛下认为您没有能力,您可一定要想好了啊!”

  朱允炆一脸坦然的说道:“我当然知道这是个烫手的山芋,可是外公,我需要向父皇展示我的能力。这可是父皇第一次给我安排差事,要是我退缩了的话,那以后我可就连争的资格都没有了。所以这事还望外公能鼎力相助!如若功成,日后定当重谢!”

  原本吕本还想劝劝朱允炆,可吕氏这时候却开口道:“父亲,机会难得,还望父亲大人鼎力相助。”

  “哎~”

  吕本叹了口气后便离开了。

  看到自己父亲离开,吕氏并没有出声挽留。从吕本的那一声叹息之中,她便明白了,他答应了。

  随后吕氏就对朱允炆说道:“好了,你去找你父皇接下差事吧,你外公答应了。记得一定要找你父皇要临时决断之权,不然这事是办不下来的。”

  朱允炆一脸兴奋的回答道:“儿臣谢母后成全!”

  老朱御田的小院子里,朱标正和朱旺商议着西域的事情。

  “大哥,我听说西域的葡萄干可是很好啊!朕都惦记好久了,可这国库又不充裕,要不您想想办法解决一下?”

  朱旺看着一脸坏笑的朱标,心里嘀咕道:“我想办法?我想啥办法?我又不是皇帝,这是我该操心的事儿吗?还国库空虚?空虚个毛啊空虚,你国库的钱多的都快发霉了,还好意思说空虚,要不要脸啊!”

  随后朱旺扭头对朱标说道:“陛下,您这话就有点儿不要脸了哈,要不咱们把国库打开看看?”

  “欸~大哥。这国库怎么能随便开呢?要不我领你去我的私库看看?”

  朱旺带着一脸笑意说道:“哟~陛下啊!这国家打仗怎么能从您的私库出钱呢?要不咱们还是去看国库吧。再说了,这国库没钱的话,不是还有老二的皇家商行嘛!”

  “要不这样吧,我在伊利给你划拨一片草场,做为你玄甲卫的养马场。”

  听到朱标这话,朱旺用力一拍腰间的金镶玉腰带。随后开口道:“陛下啊!您看我这样子,像是缺钱买马的人吗?再说了,我媳妇儿在草原上可是有族人的,难不成我还会缺马?”

  朱标看了看朱旺那充满暴发户气息的金镶玉腰带后,叹气道:“哎~既然大哥你不去,那我就只能安排其他人去了,不过我可听说那边的姑娘长的很漂亮啊!而且前几日军报之中还有一幅画像,大哥你要不要看看啊?”

  “啥画像啊?难不成还仙女儿下凡了?”朱旺一脸好奇的问道。

  朱标看了一眼老朴后,老朴很是恭敬的双手捧着一个盒子朝朱旺走了过来。

  朱旺看了一眼老朴,又看了看老朴手里的盒子后开口问道:“到底是啥东西啊?搞的这么神秘干啥?”

  朱标意味深长的笑了笑后说道:“大哥,你打开看看不就知道了?”

  朱旺接过盒子取出画卷打开后眼睛直接就瞪大了,一把抓住朱标的衣领后大声的质问道:“哪里来的?哪里来的?我问你这画像哪里来的?”

  朱旺的这动作,可把在一旁坐着的老朱给吓了一跳。赶忙上前抓住朱旺的手说道:“你要干啥?先把手放开,先把手放开?”

  可当老朱的眼睛看到朱旺手里拿着的画像之后,直接就给了朱标一脚。随后指着朱标骂道:“你特么的拿敏敏的画像刺激他干啥?你要干啥?你咋想的你?”

  朱标揉着屁股从地上爬起来后,看着一脸颓废的朱旺开口说道:“这不是嫂子的画像,这是乌斯藏那边的军报里传过来的,说这是乌斯藏那边一个贵族的女儿,今年十七岁,准备送来和我们联姻的。”

  朱标的话刚一说完,朱旺便走到两人面前开口说道:“叔父,陛下。我想先回去了,我身体有些不舒服。”

  说完之后扭头就往外边走去,一直在宫门口等着的老谢,看着面色阴沉的朱旺走了出来,上前开口问道:“爷,您这是?”

  朱旺挥了挥手说道:“老谢啊!你说这世上真的会有长的一模一样的人吗?”

  说完之后也不等老谢回答,便对老谢说道:“你先回去吧,我一个人去转转。”

  朱旺就这样一路骑着马,慢慢悠悠的向敏敏的陵墓方向走去。

  到了敏敏的墓前,朱旺先将周围刚冒出头的杂草给清理了一下后,又从马鞍旁挂着的袋子里取出香、蜡、纸、元宝和一个酒囊。

  将香和蜡都点燃,又将元宝给烧完后,朱旺开口道:“媳妇儿,我都好久没来和你聊天了,这些年我好想你。你说你当初从马车上下来干啥?就在马车上好好待着不行吗?”

  朱旺说完后喝了口酒之后,继续说道:“你知道吗?今天陛下给我看了一幅画像,那画像上的人和你长的简直是一模一样。但是我知道那不是你,因为你从来都不会用在小拇指上带戒指,哪怕在相似,我都知道那不是你。”

  “对了你知道吗?我前些时间带着朱仁和朱义俩臭小子去了趟老四那里。那俩臭小子还不错,上了战场没有丢人。如果你在的话,我估计你肯定得骂我,毕竟你可比我更宠孩子。最近小五也挺不错的,一直都在玄甲卫待着,据说已经可以和常茂过几招了。玉锦丫头也定亲了,我把沐英家的老二给弄过来当上门女婿了。但是我先得和你说清楚哈,我可没包办玉锦的婚事儿,她和沐晟那臭小子可是两情相悦。”

  “而且我最近还发现玉屏那丫头也有点儿不正常,我估摸着应该是有心上人了。回头我让老谢好好去调查一下,等查清楚了我再来告诉你。”

  说完之后,朱旺红着眼睛伸手摸了摸敏敏的墓碑,嘴巴张了张,最终却没说出话。

  可这时背后却传来了一个声音。

  “既然想去看看,那就去吧,如果你不知道怎么和姐姐说的话,那我来帮你说。”

  朱旺扭头,只见红鸾带着几个孩子朝自己走了过来。

第201章 常升喜欢吃葡萄干

  红鸾来到敏敏的墓前,带着几个孩子恭敬的给敏敏上完香之后,伸手扫了扫敏敏墓碑那上并不存在的灰尘,开口说道:“姐姐,他想去看看那个和你长的一模一样的姑娘。但是他又担心说出来之后你会不高兴,要不你就让他去看看吧,这些年他过的挺累的,就当完成他的一个心愿吧。”

  随后又扭头对朱旺说道:“爷!我刚刚在太后那里看见了那幅画像。老爷子和老太太的意见也是让你亲自去看看,还说就当是了却了你的心愿。”

  第二日朝会结束后,朱旺找到了朱标,说自己要去哈密卫。

  朱标看着朱旺开口道:“大哥啊!这国库可没有钱啊!”

  “不用你出钱,我自己出军费”

  “可今日朝堂上和大臣们商议,他们都不支持出兵啊!”

  朱旺立马说道:“老子要打仗和他们有毛的关系?老爷子都管不了老子,难不成他们还想管?”

  “那……”朱标刚准备说话,就被朱旺一把捏住手腕。随后语气平淡的威胁道:“陛下,我觉得有些事儿还是不要做的太过分的好,有些甜头适当的尝尝就行了,别知道进退。”

  朱标看着脸色越来越黑朱旺,立马一本正经的说道:“那明天的朝会上就看大哥你的表演了。”

  次日早朝,朱标又一次提起了出兵西域的事情。朝中大部分大臣还是建议从朱棡那里出兵比较好,毕竟相对于京师而言,朱老三那里确实要近一些。

  朱标没有和大臣们争论,而是看了看朱旺后问道:“大哥,你对这事儿是怎么看的?”

  朱旺上前说道:“陛下,虽说老三那狗东西距离西域那地方是要近一些,可他如今却已经是哈萨克斯坦的国王了。既然如此,我大明的国事为何要让他国来处理?这道理有些说不通吧?”

  朱旺一开口了,常茂等人立马出声附和道:“对啊!虽说晋王与陛下感情深厚,可如今晋王已经建国称王,虽说两国之间乃邦交关系,但也没有让邦交国为宗主国打仗的道理啊。”

  蓝玉也出声说道:“对啊!是这个道理。就没这样办事儿的。”

  蓝玉说完之后指着文臣们说道:“又没有让你们带兵出征,你们怕个锤子?当初可是说好了的,这打仗和平叛的事儿,可是我们这些武将负责。我特么都多少年没有打过仗了,这好不容易遇到了,你们这帮狗日的却还要把这机会送给外人,你们特么的脑子进屎了吧?老子就想打个仗,咋这么难呢?”

  听到蓝玉说这话,御史台的刘伯温上前说道:“凉国公,我朝虽然强盛远超汉唐。可打仗终究还是会消耗国力的啊!”

  朱旺坐在椅子上开口道:“诚意伯,您老可得听清楚了。这次可不是打仗,我们可是为了当地百姓们的自由啊!难道你就忍心看见那些当地百姓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我大明富有四海,既然知道了有百姓生活在水深火热的地方,那我们怎么不去解救他们呢?”

  见朱旺开口了,刘伯温很识时务的说道:“啥玩意儿?那边的百姓们真的生活的如此之凄惨吗?如果真的是这样的话,那这事儿就得归兵部和吏部管了。我一个太史令管不了这事儿啊,要不我给你们算算适合出兵的好日子?”

  朱旺笑呵呵的对刘伯温道:“那我就谢谢诚意伯的好意了。”

  见事情差不多了,朱标开口道:“诚意伯说的对,吏部!你们得选出一个合适的人选了,这地方解放了总得安排人去管理吧?”

  一听这话,满朝的大臣们就开始激动起来了。这有了新的地盘,就代表有了新的位子,这有了位置那自然就有银子了啊!各部主理大臣的小心思一下就活泛了起来。

  吏部尚书立马跳出来说道:“陛下,之前确实是臣等太过于保守了,这等为国开疆拓土之事我们怎么能阻拦呢?还请陛下恕罪啊!”

  刑部尚书何斌也站出来说道:“陛下,刚刚确实是臣等太过于保守了。关于以后西域吏治的事情,臣有些自己的建议。臣认为这刚收复回来的地方,就应该派选一名熟悉刑狱的官员去主理,毕竟这乱世用重典是有道理的。我刑部有一官员,不仅熟悉刑部所有事宜,而且对吏治民生也有很独特的见解,臣推荐他去主理西域的事宜。”

  可没想到还没等朱标表态,礼部尚书张喻便走了出来。指着何斌骂道:“何斌啊 何斌!你口中的那名官员应该就是你的学生李泰吧?还熟悉刑部事宜,还对吏治和民生又独特的见解。他有个锤子的见解!连特么米都不知道多少钱一担的人,还熟悉民生,你也好意思。”

  说完之后,张喻对着朱标行礼道:“”陛下正所谓这举贤不避亲,臣的犬子已于今年的恩科之中取得了举人的身份,这孩子对西域已神往已久,而且目前还在自学西域语言。所以今日臣想厚着脸皮向陛下要个西域的职位,哪怕就是个书吏的职位都行。

  何斌这时候立马反驳道:“哟~张大人。如果我没记错的话,令公子在恩科之中的名次好像是刚刚过线吧?再说了,你确定令公子是向往西域已久?而不是向往西域的人已久?”

  “对!何大人说的对!”礼部尚书孙固立马站出来说道:“张大人,这要是派遣一些啥都不懂的新人去主理刚收复回来的地方,这是要出乱子的。”

  说完之后,孙固对朱标行礼道:“陛下,臣认为还是应当派遣一批老成持重的官员去管理为好。”

  见这些大臣们一直在争论,朱旺用力的拍了拍椅子扶手后说道:“各位大人,都先安静一下。这仗都还没打,你们都开始商量该派谁去治理,这有些不合适吧?”

  孙固立马说道:“这满朝大臣有谁不知道您吴王能征善战啊?只要是您出马了,还能有打不赢的仗?您是武将,这打仗的事儿您在行,您说了算。可这治理地方的事情,您还是不要插手的好,毕竟文武有别嘛!”

  听完孙固的话之后,朱旺抓着一旁的常茂说道:“卧槽!这群人还真是够不要脸的啊!只要一有好事儿跑的比谁都快啊!”

  说完之后又看向一旁的蓝玉说道:“要不我给你常升找个事儿干?”

  蓝玉一脸懵逼的问道:“给常升?你要给他找啥事儿干?”

  蓝玉话刚说完,就见朱旺起身对朱标说道:“陛下,臣想推荐一人。”

  听到朱旺要推荐人,朱标来了兴致,开口道:“好啊!大哥要推荐谁?说来听听。”

  朱旺一本正经的说道:“臣推荐常大将军次子常升,这常升常年接受常大将军的教导,不论是民生还是军事上都有自己的见解。而且还特别爱吃葡萄干,所以臣认为常升最为合适,而且他也想去西域。”

  结果朱标还没说话,礼部、吏部、刑部的三位尚书整整齐齐的扭头说道:“吴王!你这话可有些不妥。就因为常升喜欢吃葡萄干,所以他就想去西域,他那是奔着葡萄干去的吗?我都不好意思说明了。”

第202章 我就是你爹的学生

  一直到朝会结束,这帮大臣们都没争论出一个结果。既然要准备打仗了,朱标便将一众军方的大佬们都召集到了东暖阁商谈后续事宜。

  朱旺开口道:“陛下,要不把老爷子们都叫过来一起商量一下呗?再让他们各自挑一个最满意的学生也一起带过来吧。毕竟这打仗还是得见见血啊,光在课堂上是学不会的。”

首节 上一节 61/113下一节 尾节 目录